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民风 上 ...

  •   平州通县,现今是留与蔡国的国境。两国虽然处于非常微妙的状态下,却没有封闭关城,百姓们在经过重重盘查之后依然可以往返两国。这并非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多么爱民,而是在经过上百年的分裂之后各个国家为了生存的妥协。除了例如东赵和芳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之外,其他林林总总的诸侯国都难以闭关自守,留和蔡也是如此。留有丰茂的平原,粮产充沛;蔡却有充足的铁矿,兵械必备。
      通县驻扎了数万留国兵马,百姓则继续宁静生活,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乱,民众们已经没有对特定君主忠诚的习惯。也许对于百姓来说,与其关心不断更换的皇帝,还不如寄托于一个青天白日的地方官。通县知县是蔡国遗留下来的文官,出生于北赵,少年时代又在惠国统治下生活过。四十余年人生已经经历四个王朝。他是前朝遗臣,林晴朗则是新贵,平州地方官在安平拜见这位新任刺史时都被这个女子的容色惊动。也因此不能免俗的产生“这个女人一定是因为容貌而获得地位”的想法。廖江城的行辕暂时设在通县县城,大军却主要驻扎在通县以西二十里的屯堡。林晴朗直接跟着廖江城到了军营,苏长安起兵的时候是她秘出京城前往东方国境劝说廖江城呼应,故而军中将领对她多少有些印象。
      不管军中上下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将军微服私访几天带回来一个绝色美人这件事,林晴朗生活的泰然自若,舒服的和在自己的刺史府没什么两样。廖江城离开数日积累了不少公务,于是刺史府的几个人又无所事事的过着。到了半夜齐燕之唤醒了林晴朗说军营里又闹鬼了,大将军请她去看看。几人跟着士兵穿过重重军营,走没多远果然听到夜风送来阵阵呜咽之声,声如女子哀哭,偶然又有几声尖锐之音,恰如厉鬼尖呼,听的人毛骨悚然却连声音发出的方向都摸不准。但见夜色沉沉,远山剪影,树随风动,哀声四面袭来,无处可避。林晴朗深深吸了口气,心道:“果然要亲身体会一次才知道是何等可怕,难怪廖家铁军都为之胆战。”
      她还有一点不知,军人百战沙场,流血千里,内心里多少有血债无数,早晚冤魂讨债的畏惧。自从驻扎通县以来连遇夜半鬼哭,众军忍不住要想是不是昔日杀的那些人都变作厉鬼来讨债,顿时军心浮动。廖江城也在那里听,双眉微皱,身边都是军官,三五个聚在一起低声说话。林晴朗周围看看,见自己带来的那些人都站在三步开外,一个个恪守着官署规矩,低眉顺眼互不搭话。这原本也是她自小长大地方守的规矩,平日里没什么感觉,可现下就觉得别扭,忍不住要想:“我那么可怕,都躲那么远做什么。”这么想着一挑眉,不轻不重叫了声“燕之”,后者立刻走了过来,还没开口就听有人惨叫道:“鬼……鬼出来了……”林晴朗一抬眼,果然看到山上树木间有白色一团移动,看了一阵,撇一下嘴道:“有人穿件白衣服走夜路也用得着吓成那样。”瞟一眼廖江城:“亏的他们还有个好穿白衣的将军。”
      听到这两句话的士兵脸都白了,也不知道是吓得还是气的,颤抖着道:“大人,那地方……那地方就没有能走人的路!”林晴朗还想说什么,齐燕之却道:“大人,这位兄弟没说错,刚到的时候小人四下看过,这一面极陡峭,除了猴子,恐怕没有能爬上去的。”林晴朗白了他一眼,过了一会儿一转身:“我们走!”
      “到哪里去?”
      “找路上山!”
      林晴朗这一上山便从此演绎出许多故事,不但在通县县志上满满占了几大页,还被编成话本唱词,直到后代仍流传巷里。只不过这是许久以后的事情,故事里的传奇人物此时尚在认认真真谱写自己的人生。就她来说,通县的经历只不过是官员生涯里的一个篇章,甚至并不是多么惊心动魄。
      这日闹鬼闹了莫约一个时辰,忽然间遍布天地间的哀哭之声消失了,夜又恢复宁静。众军纷纷回帐,廖江城这才想起还有个“专程请来捉鬼”的人,再去找,已经不见人了,问了一大圈总算找到她带来人的,回答说:“和齐管家上山去了。”这一下,可真正把廖江城吓了一大跳。通县这个地方既是两国前线,又山高林深,一直以来闹土匪,虽然没有到聚啸山林的地步,可三五成群打家劫舍也是常见。林晴朗一个年轻女子深夜上山已经够糟糕的了,更不要说她也不知怎么想的,带来五六个人,可跟着上山的只有齐燕之。廖江城只能派了一队人上山,等到第二天午后派去的人都回来了,林晴朗还是没踪迹。他对晴朗真正叫做关心则乱,又连着派了几队人,自己在帐中踱来踱去,心慌意乱,一直到了掌灯时分终于亲兵送来了一封信——是林晴朗的手书,说是暂住在山上的华玉宫,又说他若是有空明天上山一次,有事商议。廖江城将这封信看了两遍,微微一笑对亲信道:“看来军中这场不安快要化解了。”说着把信递了下去,听他说话的这人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一个字说到军中骚动。廖江城微微一笑:“召集观众,自然是为了好戏开幕。”

      华玉宫位于莲山半山,林木掩映,红墙青瓦,气势非凡。这是祭拜扶朗最重要的女神——风璇的神宫,廖江城看到华玉宫吃了一惊,没想到这样一个小镇居然有如此气派不凡,甚至不亚于京城神庙的神宫。在扶朗神话中,风璇是创造人类的女神,也是代表着女性一切美德的神明。
      神宫的神官用无可挑剔的礼仪接待了访客,这位华玉宫司宾的神官大约三十来岁,眉目清爽,听说他们的来意旋即迎入。林晴朗和齐燕之都是一大早就出去了,廖江城便在客堂喝茶,神官也陪着说话,自然而然就称赞了华玉宫的气派,问起此地的来历。
      一问之下这才知道通县原来是前朝秋慧娘的故乡,而莲山便是秋慧娘“成仙”之所。这位秋慧娘被称作扶朗烈女第一,她是平州(当时还叫严州)下级官员的女儿,容姿艳丽惊动天下。秋慧娘十五岁与青梅竹马的官宦子弟定亲,从此一心一意等着成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了十七岁,君王巡幸,万民相迎,万乘之尊一眼看中了风华绝代的秋慧娘。一纸诏书,君恩威严,无人敢违。秋慧娘雨夜离家,追兵在晨曦里看到了立于莲山悬崖边的女子,青色衣衫,如莲盛开,直翻入崖下云雾深处,而瞬间太阳升起,霞光笼罩于莲山之巅,五色变幻,圣洁如梦。
      秋慧娘遗言,君王之恩如海,然女子贵忠贞。君恩不敢违,忠贞无以忘,故而求死,以偿君恩,以全贞烈。
      事后,数百人在莲山下找了大半个月,却没能找到秋慧娘的遗体,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说法——秋慧娘贞烈感动上天,白日飞升,永驻天庭。
      皇帝也被秋慧娘的行为感动,又或者是要掩饰自己夺人之妻的行为,下令旌表。再往后,一个女子的故事被传说成各种版本,一代代王朝均做嘉奖,一次次敕封,直到天妃。甚至有故事说秋慧娘本就是风璇女神的化身,累世贞女,不属人间。
      通县华玉宫就是为纪念秋慧娘所建,宫中风璇女神据说就是依照秋慧娘的容貌所塑。近千年来香火不断,文人墨客争相题咏,代代君王不断封赏。尽管扶朗大乱百年,此间也颇受影响,已许久没有君王赏赐,可还保留着堂堂气派。
      女神官如此娓娓说来,声音不带感情,冷漠的抛弃了红尘,甚至抛弃了感情。待到故事讲完,林晴朗也回来了,青色衣裙,目光流盼,神态从容。女神官见了她行礼告退,林晴朗笑吟吟的看着她,旋即转身对着廖江城:“请将军移步。”
      “林大人发现了什么?”
      “带将军去看治下瑰宝。”

      宽敞的大殿,数百牌位。
      香烟缭绕,钟声阵阵。
      站在如此大殿,听着暮鼓晨钟,一个个紫檀为底,金粉其上的牌位高据神坛,甚至延伸到两边墙上,居高临下的包围过来,直让人透不过气。
      “这是通县五百年来在莲山‘成仙’的女子们。
      “这是通县的骄傲。
      “将军,这便是你治下平州最了不起的民风!”
      林晴朗站在光线暗淡的大殿内,双手微张,她笼罩在淡淡的光线里,眉目不是很清晰,而身后,五百年的幽魂静静俯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