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045 宋长孙 ...

  •   只是没想到,就几个夹生焦糊的烙饼,也能惹出一堆事来。
      烙饼本就不多,还剩七八个左右,这里人员混杂,唐诗也没打开包袱数过。
      包袱除了两身衣裳和后来买的一个粗碗,就是这几个烙饼,本就没什么东西,唐诗一般都是贴身带着,或者出去解决上茅房这些事的时候才会解下来让何氏等人帮忙看着。
      唐诗思虑再三,从包袱里摸出三个烙饼,各给宋老头和陈氏递过去一个,自己手里留了一个。
      “爹,娘,这是我出来前烙的饼,统共也没几个了,烙的不好,您俩将就着吃。”
      众人刚从粥棚那里领粥回来,陈氏正端着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心里想着一会该让小陈氏再弄些什么吃的,他们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她的宝贝长孙,看着身边清瘦了许多的长孙小福,她的乖孙子往后还要念学堂考功名呢,要是饿坏了身子可不得了,可得好好补补才行。
      心里还在想着拿什么给长孙补身子,唐诗就递过来一个白面烙饼,陈氏本有些枯寂的双眼顿时铮亮,这些时日肚子无半点油水,天天稀粥苞米面馍馍,早就食不下咽了。此时,一个难得的白面馒头出现在面前,即便面上烙的有些焦糊,此刻无疑于美食。
      陈氏一把夺过唐诗手里的烙饼,正想大口咬下一口解解馋,才发觉身旁几个孙子孙女的眼神都盯着她看,应该说,是盯着她手里的烙饼看。
      白面即便是往时也难得顿顿吃上,都是掺上些苞米面和豆面,蒸成馍馍或者烙饼,更别说此时此刻,吃了将近半月的稀粥和苞米馍馍,几个小的看见了白面烙饼,差点就是两眼放光了。
      从来都是随性子的添寿更是直接嚷嚷起来,嚷着要吃白面烙饼,伸手出来就要去够最近的陈氏手里的烙饼,被醒过神的陈氏紧抓着手里的烙饼贴在了胸前,瞪了眼被小陈氏拽在怀里还在闹腾的添寿。
      “老四家的,手里还有吃的怎么不早些拿出来,想吃独食是不是?”
      被添寿这么一闹腾,醒过神来的陈氏,瞪着唐诗手里的烙饼,还有她怀里的包袱,立马就发难,要不是还有些自持长辈身份,恨不得上前把她怀里包袱里吃的都扒拉过来。
      “是呀,四弟妹,有好吃的可不能躲起来自个吃,这些时日,我们可没亏待过你,既然当初答应了四弟会好好照顾你,我们做大哥大嫂的,即便自个不吃,从嘴里省出来也不敢让你饿着。可要是你有了好吃的,我们做大哥大嫂的不敢贪你这一口吃,可底下的这些侄子侄女,你这个做婶婶的,也该赏他们口吃的解解馋吧。娘,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有踩人的机会小陈氏从来不会落下,特别是对唐诗,当初合家一起过及把两个老的推给四房的打算都落空,她可是一直不甘心,可毕竟老四也是为了老宋家被推上的战场,留下老四媳妇一个人,他们面上也不好做的太过,所以这几日给大家分馍馍的时候还是照样给了她一个,只不过没分到什么好的就是了。
      现在看到唐诗拿出来的三个白面烙饼,小陈氏也忍不住吞了两口口水。
      “我当时出来的急,也没做几个,刚出来那几日都吃的差不多的,现在,剩的不多了,就没好意思拿出来。”
      装可怜唐诗做不出来,只是低下眼帘平静的述说着,事实确实也如此,包袱里的烙饼都拿出来也不够分个的,还不如这样,即便不能够堵住两个老的嘴,至少她也能捞上吃上一两个。
      “四弟妹你算好的了,还来得及弄些吃的带上,我和你二哥住的离村子远,跑出来跑的急,就来得及拎上这半袋子粮食,娘,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要是到时候没吃的了,拿来熬粥,大家伙也能顶些时日,就算是我和老二孝敬您和爹的了。”
      梁氏一番话说的漂亮,唐诗却恨不得上前堵住她的嘴,这个时候了还不忘煽风点火,不整出点幺蛾子出来能死是吧。也是,唐诗这几个烙饼,拿不拿出来都落不到她手里,即便唐诗全部拿出来了,也是进了陈氏宋老头和几个孙子的肚子里,他们二房是两个丫头,连饼渣子都轮不上,干脆忍不住给唐诗上上眼药算了。
      “老四家的,你孝顺我和你爹都知道,我们两个老的,半截身子都要进黄土了,吃不吃这两口也无所谓,只是可怜了小福,他可是我们老宋家的长孙,往后全家可是都指望他考功名光宗耀祖了,他的身子可不能被拖垮了,你那要是还有多的,给小福匀一个,怎么也不能饿出毛病来不是,要饿就饿我们两个老的好了。”
      如果不能多匀出来一个,就要唐诗把手里的交出来是吧,倒是打的好算盘,唐诗心里冷哼,要是这么心疼孙子,怎么不把自个手里那个匀出来?不止陈氏,就连宋老头,许是这些年的太平日子过的太舒坦了,一旦过起苦日子来受不了,手里拿着唐诗给的白面烙饼,即便周围都是几个孙子孙女眼巴巴的眼神,也没说要匀些出来。
      唐诗也没多加拿捏,陈氏话出来,干脆的从包袱里又摸出一个烙饼,递给了陈氏。
      “娘,真没几个了,剩下的还要留给爹和娘下顿吃的。”
      唐诗说了什么,谁还会注意去听,陈氏速度够快的,唐诗饼拿出来刚递到半途,就忍不住伸手来够了。看了看几个眼巴巴望着她手里烙饼的几个孙子孙女,陈氏只是略顿一顿,手里的饼被一分为二,大的那半递给了长孙宋添福,小的那半给了二孙子宋添寿。
      “小福和小寿是男娃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当多吃些。小财还小,吃不大些,喝几口粥便行了,也饿不着。几个丫头片子,不是还有苞米馍馍吗,老大家的,一人给分一个,就算是丫头片子,也不能饿着了,让别人戳我们老宋家的脊梁骨。”
      宋添福秉持了一贯的斯文有礼,先是跟陈氏说了谢谢,双手接过那半块饼,低头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没有抬头看其他人一眼。至于添寿,早在烙饼到手的那一刻就往嘴里猛塞了,那还顾得上别的,差点就噎着了。小陈氏见小儿子噎着了,忙端起地上的碗,给他喝了两大口稀粥才缓和过来。
      见小儿子没事了,继续往嘴里塞着剩下的面饼,小陈氏忙又叮嘱了一声慢些吃,才按照婆婆的吩咐,从包裹里拿出发硬的苞米馍馍,给剩下的人一人分了一个,心疼了半天。这苞米馍馍再难吃,也是一大家子人这些天来的主要下腹粮食,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少了,剩下的吃不了三两天了,那有不着急的。把包裹系紧了放回地方,小陈氏端起稀粥狠狠喝上两口,眼神还是忍不住往唐诗手里的烙饼看了两眼。
      三岁多的小添财还小,不止施粥的人不会让他单算一个人,就是陈氏和小陈氏分食物的时候也不会单独算他一份,所以这些时日他的所有吃食都是从何时那一份分出来的。半月时间不到,本就瘦弱的何氏,此时看起来不止憔悴许多,人更是显得瘦小了。许是一半是担心打仗的丈夫,一半是吃不饱闹的。
      本就比同龄人瘦小些的小添财,此时乖乖窝在何氏怀里,一小口馍馍一口粥的吃着,更是让人心怜。
      唐诗把烙饼撕下一小半,递给何氏,何氏看着面前的烙饼,愣了愣,也只是犹豫了几息,便伸手接过,并小声对唐诗说了声谢谢,便低头把发硬的面饼往粥里泡一泡,有些发软了,然后再拿起来,给小添财小口咬着吃。
      唐诗不缺何氏这声谢谢,她只是可怜小添财,饿一饿,饿瘦些也无所谓,只是见不得何氏再给小添财喂已经开始发霉的苞米馍馍。这馍馍小陈氏是隔水蒸出来的,比她的烙饼更难保存。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馍馍发硬无所谓,可表皮已经开始发霉了,大人吃也就算了,这么小的孩子万一要是吃出毛病来怎么办?
      虽说以往还在老屋住的时候,唐诗没少给这几个小的吃食,比小添财更小的小喜她也喜欢,可看看长孙宋添福正一口烙饼一口鸡蛋的吃着,却对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视而不见,她不会多管闲事。
      对于宋添福这个长孙,陈氏可真是疼到心坎里了,往常各家关起门来过日子还不算多明显,可现在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陈氏从家里带出来的几十个鸡蛋,还是坚持明天给他吃上一个,其他人就连蛋壳也摸不上。可这长房长孙倒好,念了好几年私塾了,出了年已经十一岁,半大小子一个了,每日一个鸡蛋吃的心安理得,不声不响的,对于比他老的也好,比他小的也好,没见有半句谦让的。
      说起鸡蛋,陈氏他们此次匆忙从村子里出来,除了把牛牵上,还有陈氏一直捡了便放在自个房里存着的鸡蛋,那几只专门养来下蛋的母鸡,因为一早已经放出笼,根本来不及抓回来,使得陈氏心疼了好些时日,刚来这的头几日更是嘴里把西凉蛮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不带停歇的,还引起了同一个窝棚甚至隔壁好几个窝棚的人共鸣,跟着一起骂了好几日才作罢。
      还在大房养的两头猪去年冬上已经卖掉了,今年还没等开春抓小猪仔回来,人便逃难来了城里,要不再损失两头猪,还不得把陈氏给气吐血去。
      虽说往西走不到一刻钟处就有一条河,河面倒算不上宽,可从北边山林而出,直接横穿整个县城,流至城南断崖出,汇入往南去的一条江流。虽说不上是城里的主要用水水源,但沿着此处活动水源,城里这么些年也人工挖出了好几条支流河道,倒成了城里几处有名的买卖街区及赏玩之处。
      所以,想必一开始把收容难民的窝棚搭建在这里,除了城北独有的树林空地外,此处离城里居民区也有段距离,更重要的,这么多人的涌入,水源也直接解决了。
      水源的重要,不止对这些避难的百姓,对沿河的居民日常洗刷也大多靠这条河,所以管辖窝棚的差役对河边的巡视也很重视,除了日常的打水洗刷外,并不让人多逗留河边。
      虽说离下河不到一刻钟的距离也算不得多远,但刷碗洗漱这些,也不可能直接去河边,多是平日宋明富用陶罐打了水回来。
      唐诗可以忍受就小半碗的水用来刷碗,甚至愿意单独跑一趟河边,也坚持单独刷洗自己的碗,从不跟其他人的碗放一起公用水刷。
      平时喝水也一样,虽然有后面的小树林可以捡来柴火,也有少数讲究点的人把水烧开了喝,但大多还是习惯了直接取来生水就喝。再一想到那条每日牲畜和人员来往密集的小河,除非老宋家烧水给两个老的洗漱时她才会上前讨上半碗热水来喝,要不平时几乎很少喝水,每日的水摄入就靠那两碗稀粥了。
      今日的烙饼,当时她做的时候就在面粉里放了些花椒盐进去,所以吃起来不但有花椒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盐味,是这些日子以来唯一吃到的有盐分的食物。
      二月中旬时节,现在白天气温已经回暖了不少,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所以窝棚里不少人领了粥后都是直接在外面边晒太阳边喝粥。
      唐诗虽然也想多晒晒太阳暖和身子,可盐分的摄入,更是加速了口干,即便不久前已经一碗稀粥下肚,这才没多久,就感到口渴了。
      正想着要不要去河边打灌水回来烧水喝,小陈氏就走了过来,让她陪着去小解。便想着,先去捡些柴火回来也好,等回来再去打水。
      窝棚这边不管再不讲究,再脏乱,大伙可以在棚子前的空地上垒灶起火做饭,也可以畜养家禽,怎么脏乱都行,但也都很自觉的跑去后边的小树林里解决生/理问题。男的好说,直接树丛里一站一蹲就可以解决,她们女的再怎么乡下粗鄙之人,也讲究些大防,便会三两结伍的,白日里结伴往深处去些解决。
      要是到了晚上,宁愿不喝水,再怎么紧急也尽量憋着,也不大敢树林里去。在睡不着的夜晚,唐诗可不止一两次听到树林里传来动静,不管是人家夫妻饥渴难耐也好,野鸳鸯苟合也好,轻易可不敢往里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