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042 再入城 ...

  •   唐诗挨着大娘躺在最外边,人多,棉被堪堪盖过身上,半条手臂和侧面都露在外面,她把棉衣脱下盖在上面。
      “大娘,您先歇吧,我一会就睡。”
      “睡吧,不用想太多,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过去的。”
      大娘伸出手来,给她压了压身上的棉衣,轻轻拍了拍,叹了口气,有着岁月的气息,和沉淀,让人心里暖暖的,在这寒冷的夜里,在城门外逃难者环伺的环境中。
      “大娘,您也睡吧,我马上就睡。”
      该是难以入睡的,周边的打鼾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比赛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个赛过一个,即便隔着一段距离。就连穿着棉衣在牛车上看守的大娘儿子,也忍不住打盹,不知不觉间,唐诗慢慢陷入了梦境中,梦里,宋词正有些憨憨的对着她笑,嘴里喊着,媳妇……
      感觉就迷楞了一会,唐诗就醒了,毕竟是在野外,即便小树林的不远处就是城门,还有大娘一家人在身边,唐诗还是无法睡的安稳。轻轻的压着棉被,别让灌进了风冻到大娘,唐诗慢慢坐了起来。把搭在上面的棉衣穿上,手掩嘴边打了个哈欠。
      稍坐一会,醒了醒神,抬头望城门的方向一看,愣了愣,收回眼神往四周望了望,又抬头望望天,还是漆黑一片。可此时,城门外,已经排了好些人,在等待进城。
      天上没有月亮,唐诗无法估算现在的时辰,可周遭漆黑一片告诉她,很可能正在后半夜,人睡的最沉的时候。
      可能是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多日的百姓,恐怕又想昨日一般,排了一天的队,最后还是露宿城外,轮不到进城,干脆半夜就爬起来去排队了。看着陆续又有人加入进去的队伍,就这么会时间,队伍又长了一截,唐诗也淡定不下去了,也爬了起来。
      “付大哥,付大哥……”
      唐诗没有不懂声响的就跑过去排队,而是抱着包裹,轻声喊着在车上打盹的大娘儿子,许是睡的正沉,她又压低了声音,连喊了好几声,人才有动静。
      “嗯?哦,是大妹子,怎么醒了?”
      睡的迷糊的人,被喊醒,迷楞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看着唐诗怀里抱着包裹站在车旁,疑惑问道。
      “付大哥,我看好些人都去排队了,我们要不要也过去?”
      唐诗指了指城门方向,让他看,在城墙上微弱火把光下的几队人。
      “这,这天还早呢,可能也就刚过寅时,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还是让他们多睡一会吧。大妹子你也再睡会,一会天亮了再起吧。”
      付大哥有经验,看了几眼天,就大约估摸出了时辰。看了看城门前的队伍,也犹豫了一下,可看着席地铺盖上睡的正沉的老母亲和妻儿,还是不忍现在就喊他们起来。
      “可是,一会人多了,要是又想昨日一样,轮不到我们进去怎么办?”
      唐诗心里却有些着急,想起昨日西边的那股浓烟,在他们往县城而来的一路上,可是越来越扩大了范围,明显就是郾城府方向的山林着了大火。没有无缘无故的大火,这个敏感时期,明摆着战火已经在郾城府燃起,西凉大军已经攻入了郾城府。
      阜县就在郾城府的与都宁府的交界处,一旦郾城府守军守不住,西凉的铁骑踏入阜县,根本不用多久。可是他们昨日已经耽误了一日时间,要是今天再但无语一日,进不去城,什么可能都有发生。
      既然决定了跑出来,唐诗便不想前功尽弃,已经到了城门外,却还是避不开这场战火。
      她的着急,付大哥自然也看在了眼里,即便周围漆黑一片,对面站也看不清脸色,她的躁动,和不安,付大哥还是能感觉得到的。
      “大妹子,要不,你先去排队,反正也起来了,我们晚点再去。”
      “可是……”
      知道他是一片好心,这样唐诗更不好意思一个人先去,他们一家对她的照顾,她不敢忘,也不会忘,却做不出忘恩负义之举。
      “虽然,我觉得你孤身一人,还是跟着我们一起比较好,多少能有个照应。不过,就是因为你自己一个人,或许早日进城也好,早日进了城就早日安全,外面待久了总归不放心。不像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互照应着,多等一两日也无妨。大妹子,你要进城便尽快过去吧,一会该人多了。”
      付大哥的说辞更是有理,这也是唐诗犹豫的地方,虽然跟着他们一下心安些,多少能得到些照应,嫩沾一下他们的光,可终归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真的面临了生死关头,他们也未必顾得上她。
      “孩子,快去吧,别想太多,进了城,一个人在多注意点,去吧。”
      不知何时,大娘也醒了过来,出声劝着唐诗。
      “大娘,您醒了。”
      唐诗紧走两步,回到大娘身边,在边上蹲下。本就为了避嫌,她站的地方离付大哥隔着几步远,但毕竟当着人家家人的面,总是该多注意些,大娘一说话,唐诗便又走了回来。
      “孩子,听大娘的话,有时候,别想的太多,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吧,早些进城去,这世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只身在外,多注意些,多为自己考虑。去吧。”
      大娘还是躺着,在被窝里没有挪动,她的身边紧挨着她的孙女,身子一动弹,寒风就会马上灌进来。大娘伸出了手,拉过唐诗的手,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大娘活了几十年,看的透彻,她知道唐诗一个妇道人家只身逃难的难处,所以,来县城的一路上,还有这一个晚上,能照应的,不止她自己,也吩咐了自己的儿子儿媳,对她照顾一二。随着城门外来的人越来越多,便也会越乱,能早日进城自然是早日进去为好。也知道她是个感恩的孩子,心里过意不去,感念他们的这一点恩情,不想这个时候抛下他们家人,独自先进去。
      大娘的劝道,更是湿润了唐诗的眼眶,本来还在犹豫的心,瞬间坚定了起来。
      “大娘,就像您说的,我一个妇道人家,总该为自己多考虑些,所以,如果大娘不介意,今日我还是跟你们一块进城,也不在这一日半日的。”
      要是真有什么意外,独自一人进了城,还是和大娘他们滞留城外晚一日半日进城,也没什么区别。
      “唉,你这孩子……”
      听到她的话,大娘摇了摇头,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吩咐了自个儿子,一会他们也早些起来吧,还是早些进了城安心些。
      最后,唐诗还是跟着大娘他们一块进的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排在了长长的队伍后面,等了大半天,经过守门兵士的严格检查,时隔两个多月,唐诗又一次走进了这道巍峨的城墙,心情仍然一下的沉重。
      上一次,还有宋词陪在身边,这一次,只剩她一人。
      路上大娘也曾问过她为何一人上路,她只说了她的丈夫上了战场,大娘叹了叹气,便不再多问些什么了。是啊,要是此时宋词还陪在她身边,她又何须一人跑出来逃命,何须如此担惊受怕,抓住了大娘一家,人家的举手之劳,就把她仿若救命稻草般,紧紧抓在手里舍不得放手。
      过了检查岗,唐诗往后看着后面被拦住正在被检查的一家人,那男人不着痕迹的往检查兵士的手里塞了个荷包,嘴里不停说着拜托的话,可荷包被兵士漠然推了回去,对鼓鼓的显然银子也不少荷包毫不心动,依然按照要求严格对他们的马车和人员进行检查。
      这一切都进行的隐晦,塞荷包的人用宽袖子挡住了一切动作,兵士也拒绝的干脆利落,后面和旁边的人可能看不到,但站在正前方的唐诗,却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城门口的守城士兵显然已经不是以前棣属县衙的普通士兵,对贿赂的银子视而不见,纪律这么严明,显然是已经由军方接管整个县城的安防。还有,这么严格的排查工作,并不只是因为大量外地人员及逃难百姓的涌入,更有可能,是在排查西凉的奸细渗入。
      “大妹子,我们过去吧。”
      唐诗正想的入神,付大嫂过来拉了把她,才回过神来。
      “哦,好。”
      “一会可要跟紧我们,人多,别走丢了,还有,你的包袱可要贴身带好了。”
      付大嫂贴近了些,殷殷嘱咐着唐诗,唐诗不停点头,虽然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话,但也不觉得烦,真正记在了心里,她知道这一家人对自己好,不厌其烦的叮嘱这些话,也是为了她好。
      付大娘和她的几个孙子孙女还是坐在牛车上,付大哥在前面牵着牛,付大嫂和唐诗跟在牛车后面。一个是为了减轻牛车的重量,免得跟不上他人的脚程,以免惹恼了那几个差役。
      他们并没有给那些差役塞一个铜板,虽然明面上他们也不敢做的太出格,私底下收些好处也就罢了,但非常时期,县城又已经由军营的人接手了,晾他们也不敢做什么明显的手脚,但以防万一,他们还是在后面看着点好。
      车上虽然只是些粮食及一些不值钱的家当,可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唐诗看着在前面带路的兵差,这才是原本守城门的人,守城门的活被军营的人接管后,被发配到了引领安置进城百姓。大量百姓难民的涌入,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区的安稳及秩序,县里先前已经在最城北城墙小树林边上起了几排茅草棚子,用来安置大量在县城无亲投靠屋前租赁房屋及住店的百姓。棚子虽简陋,但也能遮风挡雨,这是如唐诗这边无钱无靠的周边百姓及难民急需的。
      县衙的差役都被派到了城门及棚子这两个地方,手里有点银钱的人都直接进城租赁房舍或者住店去了,他们捞不到什么好处,还要被派来做这些苦力活,心里自然不乐意,可看看城门口那些板着脸腰配利器的兵士,一看就和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也就在私底下叨叨几句,那敢正面说些什么。
      唐诗静静的跟着这些人走,耳边听着那些差役嘴里骂骂咧咧,手里还光明正大的收着老百姓塞过来的碎银子或者铜板,默默低垂了眼帘。这些地里谋食的老百姓,也只是花些银钱想安排到好些的棚子而已,那些差役还嫌弃着这些银钱少,塞牙缝都不够,边嫌弃边把碎银子铜板往兜里揣。
      这个时候,由军方的人接手城门安防看来是最正确的,要是如今非常时期,还是由这些见钱眼开的差役来,这仗也不需要打了,直接打开城门让西凉大军进来算了,至少损失还能少些。
      从东城门到城北,直接沿东城墙而过,再拐到城北中偏西方向的树林,并没有经过县城中心繁华街道,但也算是跨了半个城,一帮人拖家带口的,牵着牛车拉着物品,在几个差役的带领下,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地方。沿途他们还看见了好几拨领人回来的差役,正要赶回城门口继续去接人,那些差役碰见了都熟悉的打着招呼,唐诗还隐约听到了几句,他们相互问着这一趟捞了多少。

  • 作者有话要说:  统一回复:这段时间谢谢大家对《夕阳晚照斜》的喜爱与支持,也谢谢大家的建议与意见,都非常好,因本文已经完稿,经仔细考虑暂时不做修改,但大家的建议都会开心接纳,在往后的文里会改进。另外解释一下,本文为一个现代女子失去婚姻失去孩子,历尽千帆后,穿越到古代,不求大富大贵,扬名立万,只求一瓦遮顶,一饭饱腹,一人相伴的生活,有点冷清,有些无求。如不喜本文风格,可以期待下一篇文,谢谢大家的支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