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贰 ...

  •   徐时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出生时正是夕照满天,红彤彤的,便取名徐娩彤,如今正是豆蔻年华,小儿徐景釉才六岁。
      徐家作坊与后宅是隔开的,后头的人轻易不到前头去,前头的人更不会随意到后宅来。阿奇在作坊住了半年,也就偶尔见过小师弟来玩过几次。
      又是一年中秋,作坊里放假一日。三个师兄自回家团聚,只阿奇一人无处去。半年来,徐时越发器重小徒弟,知他是个稳重守礼的,便叫他一起到后宅过节。
      阿奇白天仍在作坊干活,直到傍晚才出正门,到小巷从侧门进后宅。
      正值晚霞将散未散,华灯初上,一抹银白撞入眼帘,言笑晏晏。
      佳人抬头看他,有些疑惑。
      “阿奇哥。”徐景釉正与姐姐玩耍,见姐姐看向门口,也跟着看过来,发现了兀自发呆的小师哥。
      “啊。”阿奇愣愣回答一声。
      “阿奇来了。”师娘经过,赶紧把人叫进来,顺道对女儿说,“彤彤,这是你四师兄阿奇。”
      徐娩彤乖乖叫了一声“阿奇哥”。
      阿奇赶紧给她回礼作揖,“见过师妹。”颇有种兵荒马乱之感。
      “阿奇哥,还有我。”徐景釉在旁边起哄。
      阿奇也给他作揖,“是是是,见过小师弟。”
      徐景釉把手放在背后,一副大人的口气,“这还差不多。”惹得母亲和姐姐都笑起来。
      整一晚,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说了什么、干了什么,阿奇都糊糊涂涂地,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一抹白色的身影。所谓月下美人,不过便是如此罢。
      初见佳人,便心生爱意,从此神魂颠倒,连梦里也不得解脱。
      翌日醒来,阿奇坐在床上盯着屏风发呆,昨夜莫非是嫦娥入梦来?直到师父叫人,他才幡然醒来,匆匆擦一把脸,干活去了。
      一连几日,阿奇都有些心不在焉,他终于明白,自己怕是陷进去了,于是平添诸多烦恼。自己这样的身份,又两手空空,身无长物,如何配得上她呢?师父师娘对自己恩同父母,自己不该肖想师妹。
      中秋已过半月,阿奇再见不到那抹身影,便日日劝自己消了那念头。不料师父走路跌跤摔了手,他扶师父去后宅时,又见到了佳人倩影。尽管她根本没有看他一眼,他却脸红耳赤,陌生的心跳节奏一如初见,自此更难放下了。
      借着看望师父的理由,他往后宅跑得勤快了,过去了总要抢着干活,柴劈了一堆,水缸也都挑满了,要是偶尔徐娩彤经过,他就干得更起劲。虽不知为何,徐娩彤并不多理他,话更没说过几句,他却毫不介怀,甘之如饴。有时逗小师弟说些姐姐相关的事,他也能偷乐好久。
      徐时虽然感动徒弟的孝顺,还是板起脸来,让他多到作坊练习手艺,那才是正经。
      “我不过擦伤一点皮,值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不要松懈了练习,我随时都会去抽查。”
      “是,师父。”
      “上次教你的流水纹和云纹画得怎么样了?”阿奇现在已经会画坯了。
      “弟子已经练过百遍,当没有问题了。”
      “嗯,那可以开始练其他的花纹了。鸟羽纹或是莲花纹,仓库里都有成品,你自己看着学,也可以去找实物观察。”
      阿奇又顺从地答应了。
      过了一会,徐时又说:“虽说只是小伤,但是我们手艺人的手是很重要的,前段时间我答应了林家去帮忙做一个大器,现在是做不了了,我打算让你大师兄去,你也跟去看看,最近几年都很少做大件了,你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阿奇知道师父心里是敬着这一门手艺的,也曾说过自己在制瓷上有天赋,自己若能在这手艺上有所成就,得了师父青眼,或许……阿奇顿时觉得心热。
      第二日,阿奇便随着大师兄林大郎去了林家作坊。虽然两者都姓林,却没多大关系。
      林家作坊与徐家的不同,只有两进,住宅并不在一处,在隔一条街上。作坊虽只有两进,却不比别人三进的小,干活的地方和仓库都大,因为他家以前常做大件的器物。如今偶尔也还有大件器的订单,除了常驻作坊的几个,便要找手艺好的来帮忙,当然工钱还是要照给的。
      林大郎不是第一次来了,熟门熟路地跟林坊主打过招呼,顺便介绍了一下师弟。
      阿奇连忙给人家见礼。
      林坊主打量了一下阿奇,哈哈一笑,“早听说你师父新收了个徒弟,如今可算是见到了,你来我这里,莫非是能上手大件了?”
      阿奇知他只是开玩笑,学手艺哪有这么简单的,他不过才学了半年多,哪能跟老师傅搭伙,老实答道:“晚辈才学了一点皮毛,不敢坏了林坊主的坯,师父说机会难得,让我来见识一下,叨扰林坊主了。”
      林坊主听完,暗暗点头,虽然这个年纪才开始学制瓷有些晚了,但胜在心态平和,不浮不躁,徐家老头都好多年没收徒了,他能被徐老头看上,想必是块好料子。
      打过招呼之后,林坊主就让林大郎带着阿奇去跟干活的师傅们认认脸,看多少、学多少就都是他们师门自己的事了。
      做大件的瓷器,步骤上跟小件的倒也没什么不同,虽然大件基本都需要拼装,但器型复杂一些的小件也是要拼装的。特别一点的是,有些大件拉坯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一起上手默契配合。
      阿奇就看见大师兄跟其他几个人手按在一起,拉出了一个大缸的坯来。师兄说也可以一个人拉出三个圈形的坯,然后再拼在一起,不过拼的过程还是要几个人协力合作。
      拉坯之后要利坯塑形,再晒坯,然后是施釉、作画,再一层釉,最后便是入窑烧制了。当然也可以在素坯上作画再施釉,或者烧制出窑后再作画然后二次入窑,这样就分了釉下、釉中、釉上了。
      林大郎去帮了三天的忙,阿奇就跟着学了三天。学手艺当然还是得上手练,最后一天的下午,阿奇也加入圈子,在领头的工人指挥下,一起动手拉坯。为了干活便利大家都脱了上衣,阿奇也脱了,于是被人看见了后背肩上的烙印。当时没有人在意,之后却传了一阵流言蜚语,还有人说阿奇是逃犯。
      阿奇有些懊悔自己的不小心,怕给师父的生意带来影响,徐时只是挥挥手不在意,说过阵子自然就消停了,私下里对嚼舌根的人也是横眉冷目的。三个师兄都是知道他为人老实的,听到就会帮着解释两句。
      林坊主听说流言蜚语的时候,特地去见了徐时,当着众人的面,对阿奇是大夸特夸,徐时听完表面上风雨不动,其实心里早乐开了花。
      这事的热度过去,果真就渐渐没人说了,一个人的品性怎么样,大家都有眼睛看。徐时劝勉几句,又对他的练习提点一二,见他一门心思扑在手艺上,很是欣慰。
      前时流言传播的时候,徐娩彤也听说了这件事,对阿奇便愈发疏离起来。阿奇心里觉着酸苦,无法排解,只好一门心思都放到手艺上,倒是略有所得,练习传统纹样之余,还画出两三个新的纹样来,得了师父夸奖。
      自此他愈发上进,在陶瓷一物上渐有心得。在阿奇看来,制瓷步骤很多,所以可以下手改进的地方便也很多。比如施釉,除了浸釉、浇釉和荡釉,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方法,比如喷、刷,看哪种器型更适合哪种施釉方式;再如坯体的装饰,他觉得可以结合雕塑的一些技法,比如镂空;比如作画颜料,现在每一件瓷器的颜色不过一二种,也可以尝试用到五六种;再如本地瓷土以制白瓷为佳,但也有些别的颜色,若是混在一起,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阿奇觉得这些自己都可以慢慢尝试,把一些想法透露给师父之后,果然颇得师父青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