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赵暄 ...
-
赵暄候在太守府外已近半个时辰,炎炎烈日下,同他一道的近身侍卫都有些受不住了,即便两人已找了处树荫遮蔽。
“主子,眼看快到晚膳时辰了,不如先回府邸?您也半个时辰滴水未进了,当心中暑。”这侍卫名唤孙承,年近卅五,自赵暄七岁起,便做了赵暄的近身侍卫,可以说是看着赵暄长大的,所以私下里同赵暄说起话来并无顾忌。
赵暄心道,这宋晚午后便来了太守府,现下近两个时辰过去,怎么还不出来?送幅画而已,耽误这么久,难道是谈情说爱去了?
他不甘心地望向紧闭的铜门,根本未有开启的迹象。
孙承又道,“或者小的进去通传一声,叫太守出来迎接。您这样纡尊降贵地候在门口,属实委屈。”
“我看是你觉得委屈了。”赵暄瞥了孙承一眼,道,“眼见着别人回去休息,你还得跟着我办苦差,委屈不委屈。”
“小的当然委屈了。”孙承应道,“昨儿夜里睡的正香,却被主子拽起来,说是要来孟阳。眼睛还没睁开,就稀里糊涂上了马,一路摸黑,从黑夜赶路到日上三竿。方来了这里,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来人家大门口干等。等了良久,小的连等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这次行动是有些急了。”赵暄理解孙承的疲惫,他自己也是强撑着精神,可为了见一眼宋晚,他觉得什么都是值的。
罢了,赵暄也有些撑不住了,他回到马车上,对孙承吩咐道,“稍候你去宋府,就说我明晚有空,可以一聚,品尝品尝孟阳当地的特色美食。”
孙承得令,吆喝一声,马车徐徐前行。
赵暄又想了想,忽然掀开轿帘,“你就说不必设什么排场,只消大家围着圆案进便饭,叫宋师傅千金也一道入席。总之,不必拘礼。”
回到下榻的府邸后,赵暄在随从伺候下换了身常服,又泡热水洗了洗身子。舟车劳顿,加之一夜未睡,他常年养尊处优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方一靠在榻上便合眼睡着了。
前世的纠葛和横死也暂且放诸脑后,此刻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次日一早,按照安排,赵暄在赵昉的引领下,去了孟阳州的兵营。
这里因为是大赵朝的西南门户,囤兵不寡,常备有五万之众。再加随时可征调的民众,孟阳州的兵力足足有小十万。
前世,宋晚握着孟阳王赵昉的兵符,为他从孟阳调来三万大军。合上临抚州的两万兵力,五万大军围攻京畿平阳,耗时小半年,才将被赵晧控制的京畿大军打败。赵暄才得以坐稳皇位。
然而伤亡亦是惨重,孟阳兵折损过半。
可以说,赵暄此时眼见的兵卒,日后大概率是为他争夺天下的助力,也有很大可能会战死沙场。
赵暄感怀,看着军营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于心不忍,回头问赵昉,“他们多少岁?”
“年纪小的十二三,年纪大的二十五六。”
“岂不是都未成家?”赵暄问。
赵昉点了点头,“年纪小的未成家,二十出头的有些只是说了亲,还未成亲。先祖有训,兵营里,除却将领,这些兵卒年纪都不得过大。年纪大的人羁绊多,顾虑也多,不宜在沙场拼杀。”
前世,赵暄久居庙堂之高,连调兵遣将都是听战报,战报中死伤俘虏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如今他亲眼见到,这些年轻男人抛却一切,坚守在此处,饱经风霜不说,日后还要血染沙场,他无法不动容。
前世,他被早有贼心的赵晧杀了个措手不及。这一世重生,他有备而来,但愿可以不动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赵晧。
在兵营巡视了一圈,一上午便过去了。赵暄同赵昉又回到了城内的府邸。
回府路上,赵暄邀赵昉一道上了马车,他有些话想问赵昉。
“六弟,你与周贵妃娘娘常有书信往来吧?”马车车轮的碌碌声中,赵暄先问。
赵昉微怔,片刻后点了点头,“五哥怎么知道?”
“这次我来孟阳,你并未向我问及你母妃近况,想必已是了然于胸的。”
“是。母亲与我每月都有通信。我知她在宫中安好,她知我在孟阳安好,才能宽心。”
“这几年,你都没能见到父皇与你母妃,一定很思念。”赵暄盯住赵昉的双目。
“是。”赵昉答得含糊。
“那你可有想过回到京城?”赵暄目不转移,仔细品着赵昉的表情与反应。
赵昉垂眉思虑片刻后,缓缓答道,“我十三岁便来了这里,为了做好孟阳王,我四处探访,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走进了我心里。十三岁以前的经历,大多是宫内的事情,我也记不清了。我只是思念父皇,思念母妃。”
“等有机会,我会向父皇请旨,准你回京探望母妃。”
“谢过五哥了。”
赵暄沉默下来,他向后靠了靠身子,沉思良久后,才重又开口。
“六弟,我见你有些瘦削,平日里可有什么不适?京城有不少名医,你若需要,我可遣人来。”
赵暄清晰记得,前世在宋晚坦白身份后,他曾问过,真正的孟阳王赵昉去了哪里。宋晚的回答是,孟阳王得了急症,才换了她顶替自己。
算日子,如果宋晚所言非虚,如果他二人没有合力欺骗自己,那么次年秋,大约就是赵昉得急症的年岁了。
赵昉疑惑,摇了摇头,浅笑道,“五哥或许记不清了,我自小便瘦弱,太医说是娘胎带的弱症。我倒觉得还好,平日里并无不适,多谢五哥关心。”
“那便好,那便好。”赵暄一边回应,一边心道,急症发病前也不易察觉,所以赵昉还没什么感觉。
须臾后,赵暄挺拔了身板,稍作居高临下之姿,又问,“你与宋师傅的女儿宋晚很熟识?我见昨日你唤她晚晚。”
赵昉明显愣住了,继而又笑道,“一起长大的情谊。的确很熟识。”
“她可有提起过我?”赵暄又觉得这样问太过直白,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她还记不记得我,毕竟幼时见过,一会儿还要去他们府中进晚膳,我是想怎么样拿捏分寸比较合适......”眼见着越解释越糊涂了。
赵昉并未回答,而是先反问赵暄,“五哥,你这么在意宋家姑娘?”
“什么?在意?”赵暄连忙摇头,“我都记不清她了,何来在意。”
“我没听她提起过五哥。想来她也不记得你了,五哥别紧张。”赵昉安慰他。
可这安慰在赵暄听来很是刺耳。她竟然从未提起过他,难道说少时一别后,她真的不记得自己了?赵暄有些为难了,前世因为宋晚进京勤王,他二人才得以相知相识。如今,难道要再经历一遍过去的一切,他才能重新得到她吗?
那时就太晚了,太晚了。尝过甜头后,他可熬不了那么久了。
回到府邸后,赵暄又搬来几卷史册,细读起来。他是一个分外专注的人,一读起书卷便心无旁骛。转眼两个时辰过去,孙承进来提醒他时辰,他才发觉夕阳西斜,已是到了去宋府晚宴的时辰。
孙承已经把赵暄的意思传达到位了,甫一到宋府,赵暄便被小厮引入了膳厅堂。
膳厅堂内置一紫檀木圆桌,桌旁摆了四把配套的紫檀木鼓凳,只有上位的那把空着。宋怀礼,赵昉与宋晚三人都已坐定,见赵暄进堂,三人立时起身行礼相迎。
三人中,赵暄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宋晚,可他还是要注意着,先与宋怀礼和赵昉寒暄了几句。
她就坐在自己的对面,赵暄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跳渐响的声音。他想开口对她说点什么,可又不知该如何启齿,该从何处说起。
眼下的现实是,除了少年时的一点交集,那点很可能被她忘了干净的交集,他们算得上是素昧平生了。可在赵暄心里,她又是那么不同,她的一切是那么的让他感到亲切与熟悉,胜过在座的任何人。
前世,当赵晧率领叛党将京城围得水泄不通,他的皇位摇摇欲坠,他即将沦为阶下囚时,是宋晚星夜兼程赶回孟阳,调兵为他解围。得胜的那天,她长发高束,面上尽是泥灰与血渍,一看便知战役的残酷胶着。她俯下身,告诉他赵晧被擒,其党羽遭诛遭俘,从此他终于可以安枕。
那时的赵暄闻听此讯,也是不露声色,却于内心深深松了一口气。此战大捷,他守住了自己的皇位,也是守住了自己与太后的性命。除此外,他也不过是感恩于六弟赵昉的鞠躬尽瘁,如今再回想那时情景,他才意识到宋晚一介女子,在风刀霜剑的境遇下,竟为他付出如斯。
如果再重来,他最想做的事,便是亲手帮她拭去面颊上的泥渍与血污。
思绪抽回,赵暄踟蹰许久也紧张了许久,才缓缓对着面前的人开口问道,“宋姑娘,多年未见,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