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吴越分湖之约 ...

  •   枣色的骏骥,在离少年几尺处刹住了蹄子。玉笄轻纱冠、绅带墨玉钩、兽纹墨玉璜、剑玉纹兽首……此般装束的吴公子姬光不时引来渔人侧目。
      盯视了眼前人片刻,姬光蹙眉道:
      “你……确是允常?”
      前日打探方知,名为允常且有此般能耐的,唯一位不日而君的越国公子。吴越比邻,利益牵扯颇多,互相都心知肚明埋了不少耳目,然而多年来姬光从未听闻越国还有这样一位公子……他的出现如此突兀,亦如两人的相遇。
      允常听姬光如此问,只一笑道:
      “公子前来,只为问这?”
      姬光方觉自己明知故问,转而道:
      “这么说,越于楚有仇?”
      “无仇。”
      “那为何……?”
      允常望向湖西那方漂浮的蒲滩。
       “我与公子,都不过是那‘湖中之州’……”
      姬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分湖西侧漂浮着一方蒲滩,绿树环绕,芳甸幽幽,然那中央的蒲草,软叶修长如剑,隐着一片肃杀。一阵风过,那蒲草叶如剑阵般齐齐指向天边,惊起一滩水鸟。
      姬光还未咀嚼出那话中的深意,便又听允常道:
      “公子助我伐楚,我助公子为君……何如?”

      隐隐,有渔歌自湖心传来。
      然那遏行云、入林梢的呕吼,又何曾穿得透那沧海一粟却不甘于天地的人心几重……

      ++++

      公元前524年吴王僚四年。
      又过了一双秋,初雪降,寒冬至。
       姬光青衣玄裳,裹了狐裘立于朝露未散的林间。手中一把干柘木弓,箭却久未上弦。这乍寒的季节,林中秃枝突兀指天,惟松柏尤绿。方才下了场雪,可惜不成气候触地即化,而今惟余泪痕。偶有矫兔、松鼠之类一闪而过,“赤玉”敏锐地侧头,鼻中“嗤嗤”地喷着热气。
      姬光一笑,抚去爱骥身上的雪水,再自鞍旁扣着的筒中取出一矢,于手中把玩。柳叶式的箭镞,配了傅角被筋的干柘木弓。冬剖干,春治角,夏治筋,秋合诸材,寒冬治表,次年春上弓弦,置一年方可用。不知这历时三年乃成之弓,可否百步穿杨?
      跃跃欲试间,忽听身后枯枝脆断之声。上弦回身,那来者却是笑出了声:
      “公子,我的肉可不入味啊!”
      姬光松一口气,垂了弓笑道:
      “那倒未必,不定你的味儿可香着呢!”
      调侃着将弓绑于马上,回身,却见那批了狐裘的身影已先行一步。姬光一愣,牵了爱骥紧随其后。
      舄下的断枝声于静谧的冬日犹为清晰。姬光瞥眼允常,思虑着方才究竟何处得罪了他。
      一季未见,允常又变了些许。茧袍白狐裘外罩裼衣,却仍显得清瘦。竹笄只盘了额鬓青丝,流泻而下的乌发更衬得肤胜冰雪。姬光自幼生在宫中,见惯了佳人美姬,允常容貌并无女气,却是第一个让他觉得那些个美人俱无颜色的,想必允常之母也是个倾城佳人。
      不盈眦,两人便来到了一座茅庐前,姬光见茅庐方圆几尺内几无林木不免有些奇怪,然见允常神色如常,便也没有多问。
      拴马,褪裘,对坐于席。
      “先前那位,公子可安顿好了?”允常面色如常道。
      见允常开口,姬光也不再纠缠于方才嫌隙,正色答道:
      “已命为吴市吏。”
      允常略一颔首,似是在思索什么,姬光又道:
      “此中可有玄机?”
      允常一双点漆半的眸望向姬光:
      “公子可信相面之说?”
      姬光断然道:
      “不信。”
      允常似是早料到他会如此作答,一笑道:
      “此人正是善相者。”
      姬光蹙眉:
      “那又如何?”
      “此人曾于楚市相面……”
      姬光知允常话中别有深意,但也知允常行事自有道理,便不再追问。
      此后,二人又共议了下当下形势。因了两年前吴楚长岸一战,意外战败的楚国暂无兴兵打算,而吴国亦需扩军练兵足仓廪,此三年内应无战事。
      两年间,两人只见了寥寥数面,却已不像先前那般剑拔弩张。彼此年龄相近、地位相当,且都是颖悟绝伦之人,有些话不必出口便已彼此知晓,若不是那番微妙的利益牵扯,两人恐怕早已引为知己。故而此时两人议事虽非毫无避讳,亦可谓畅所欲言。相谈甚欢间,已过半日。离席时,正迎了桑榆晚景。那霞光漫天映红了雪水,也倒影在作为吴越交界的分湖,两人望着这一番美景,却是各怀心思。两年的光阴,改变了许多,两人都知当下虽并肩而立,也许下一瞬,便将兵戎相向……
      还是允常先打破沉默约了两人次回相见的种种,姬光应允后,允常自腰间掏出一物,姬光疑惑地接了,见是枚雕了兽面纹的赤玉玦,古朴中透着股邪魅,夕阳下如血如歌。
      “允常……我记得你不兴这些。”姬光把玩着这一看便知是稀世珍宝的琼玦笑道。
      “公子兴这些不是?”
      姬光讶然抬头,便对上允常含笑的眸。
      这笑,全不似平日。那由衷的笑意,令点漆般的乌眸霎时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此琼石乃越君世传,不曾示外人。以此为玦,定无人疑其出处。日后如有要事……”
      朗朗清音戛然而止,姬光方如梦初醒道:
      “有要事如何?”
      允常语气骤冷:
      “如有要事,公子便遣人示此。我定于三日之内至所约之处……”言讫转身,径自解缰绳去了。
      姬光尴尬地站在原地,正踌躇,忽地一物飞来。姬光接了,见是一装了野兔野鸟的粗葛织袋。
      “公子拿着,免得遭疑。”允常于马上道。
      姬光这才想起自己是借了冬猎之名而来。
      “亏你想得周全。”将袋子往鞍上一缧,姬光也解了缰绳翻身上马。
      “公子……”
      “嗯?”
      “凡事多加小心……”说完便扬鞭而去。
      目送着那素色的身影遁形于枯木血色间,姬光握着那方温软,心中荡起一丝暖意……

      ++++

      公元前522年,吴王僚五年。
      碧波荡漾,蟹肥稻香。露渐浓,早禾归,渔歌送残阳。
      湖上渔船偶过,却皆未留意那停泊已久的一叶特舟。
      特舟上,船头的少年缟衣如雪面如玉,与其对坐的赤衣玄裳的少年则凝眉轻语。
      二人此会,只缘一人。
      五日前,那人被发跣足、涂面佯狂行乞于吴市,翌日便为那姬光任命的吴市吏也即善相者引荐于吴王姬僚。姬僚方登上君位,急于招贤纳才,听吴市吏言此人面相迥异,乃天降之才,遂召,与之语,三日三夜方休。
      此人姓伍名员,字子胥,正是那为楚平王所戮的楚臣伍奢之子。伍子胥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其父、兄因遭楚太子熊轸少傅费无忌陷害为楚平王所戮,伍子胥先与太子熊建及其子熊胜奔宋,然宋有华氏之乱,遂与太子建及其子奔于郑,郑定公善待三人,然太子建听信晋顷公之言,欲为晋国内因灭郑自封,此事败露,太子建为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唯有携太子建之子熊胜俱奔吴。至昭关,伍子胥险些被擒,逃脱后与熊胜失散,伍子胥唯有批发佯狂,乞食于吴市。
      “这么说,他曾于楚市见过子胥?”姬光手抚着粗糙的木沿思虑道。
      “不错,那善相者素来过目不忘。”
      “那你又怎知子胥必会奔吴?”伍子胥亡途中辗转数国,行迹隐匿,这位越国公子究竟是怎生能耐,竟对其踪迹了如指掌?
      允常垂眼望着平静无波的湖面道:
      “天意为之。”
      姬光蹙眉:
      “允常,你不愿答便罢,何必以此搪塞?”
      允常一笑:
      “公子不信?”
      姬光望了眼渺渺天际:
      “天本无心,何来意?”
      “天行有道,不曾厚此薄彼。此番子胥前来,不正是天助公子?”
      姬光不愿与允常纠缠于这个问题,自允常发间摘下花瓣,毫不怜惜地抛入水中:
      “不为我用,又有何益?”
      “公子可曾说与子胥?”  
      姬光沉默片刻后道:
      “不曾。”
      “公子可是担心子胥亲王僚,知公子有内志必于公子不利?”
      姬光望向岸边成群的野凫,那偶尔的鸣叫带着叫人心烦的沙哑:
      “僚为君,我为臣,子胥此番为复仇而来,恐怕……”
      “君择臣,臣亦择君。” 允常打断道:
      姬光微怔,抬头就见了允常一笑:
      “我若为臣,必,择,光……”
      一阵风将允常衣袂上的落叶卷入水中,顺着桨边的漩涡一转,便无了踪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吴越分湖之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