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宸妃在宫中的日子也在一天天过。
      之前说要封林乐瑶为贵妃的事情也不了了之,宸妃依然是妃位之首,越氏晋了妃位,颇得梁帝宠爱。言皇后这些年也不再如当时一般视宸妃为眼中钉肉中刺。
      随着景禹逐渐长大,梁帝也逐渐让他开始接触政事,学着处理朝堂之事。
      景禹十八岁那年,梁帝下令京都三品以上官员家适龄的男孩,统统进悬镜司磨炼本事,由彼时新婚不久的夏冬训练。
      开训不久,萧景睿主动请缨参加,愿为官家众子弟表率。
      受晋阳与莅阳所托,宸妃难得主动求见皇后,想问问萧景睿去悬镜司的事情。
      “你倒是稀客。”皇后也清楚宸妃来的缘由,“坐吧!”
      “谢皇后娘娘。”
      宸妃在礼数之上向来周到,皇后知道挑不出错,也懒得再挑:“我听说晋阳公主进宫了?”
      “是。”宸妃道,“莅阳公主虽是景睿生母,但自景睿出生,便是喊她姑姑的。毕竟十月怀胎,她心疼景睿,所以托我嫂嫂来问问我。只不过,我也确实不知,只好来皇后宫中了。”
      “是陛下的意思。”皇后也不知道缘由,猜测道,“大概是因为景睿毕竟是养子,磨练磨练也没什么。”
      宸妃原以为是皇后的主意,却没想到是梁帝的。
      她已然明白。
      又寒暄了几句,宸妃离开了皇后寝殿。

      景禹封了郡王,封号为祁,已经在宫外有了府邸。平日里,他有诏才可入宫。今日恰逢入宫之日,他在母妃宫中候了许久,这才见母妃忧心忡忡地回来。
      “母妃——”萧景禹向宸妃请安,“母妃看起来似乎是有心事?”
      “我什么时候没有心事了?”这些年里,林乐瑶不止一次在想,她应该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
      “静姨总说母妃这些年忧虑过盛,所以身子才总不见好。儿臣眼见着母亲身子越发不好却不能为您分忧,实在是不孝。”
      “你也说了,我的忧虑已有多年,与你何干?”宸妃吩咐了宫人去准备景禹爱喝的茶,“我听说这几年悬镜司深得陛下信任,你莫要为此事与陛下争执。”
      萧景禹虽有裁撤悬镜司的想法,却还未在朝堂提起,听宸妃此言不由疑惑:“父皇是在母妃这说了什么吗?”
      宸妃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道:“从小,我一直教你的是为臣子道,却从未与你说过为君之道。可是景禹,你要知道,心中有鬼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和他一样。猜忌之心一旦起了,就永远没有尽头了。”
      “母妃?”
      “你的父亲,是大梁的君主,他有很多个儿子,也有很多个兄弟。”
      “母妃想说什么?”
      景禹想不到其中的含义宸妃并不意外,她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从前我教你对父忠敬,友爱弟兄,今日,我要教你,所谓君父,君在父前。”
      “可是为君者若是——”
      “你姑且一听。”
      宸妃知道,有些话说多了,景禹就不再是那个人人信服的祁王,可有些话,却到了不得不提的时候。
      梁帝让萧景睿去悬镜司,一来是为悬镜司造势,让朝臣知道他对悬镜司的看重,二来,则是为了在悬镜司里逐渐安插一个可信的人,他此时虽然还信夏江,可他也不敢确定,夏江永远可信。
      萧景睿,就是一个比夏江更让他觉得安全的人。
      既要他人忠,又怕他人忠,真是矛盾。
      听说景禹来了,几乎是没多久,景琰就从芷萝院跑来,说是新看了一本兵书,想要和他讨论。
      宸妃有几分无奈,却还是心中欢喜地让两人去讨论了。总归,景琰是个好孩子。

      -

      林殊十三岁的时候,开始随他的父亲一同上了战场,他年纪轻轻一战成名,自此纵横往来有了不败威名。直到十六岁那年,他与随父入京的穆霓凰定亲,并在那年之后有了赤羽营。
      在不少人眼里,林家的权势愈发大了。
      林乐瑶的担忧也越发多了。
      每每景禹来宫中请安之时说起林家,都能感觉到宸妃的忧心。只是,他虽有心不说政事,但宸妃却时时问起,自他封了亲王后,入宫探望母亲闲话家常少,聊起朝堂之事反倒是更多。
      宸妃倒也不干涉什么,只是常常会问起朝堂局面。她从梁帝对林家的态度,对谢玉等人的态度和梁帝宿在她寝殿的只言片语中琢磨出赤焰军不日将被裁减之事,倒是比朝堂之上的林燮、言阙和萧景禹更早了几分。
      这日下朝后,萧景禹来宸妃宫中请安,说起早朝时的争论,注意到母亲神色淡淡:“母妃看起来并不意外,难道说裁减赤焰军的事情,父皇是早有主意?”
      当年梅岭之战发生之前,赤焰军便经历过裁减到七万兵力。彼时宸妃身在后宫未曾多加关注,如今重来一遭,却是一直留心。她低声与儿子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梁边境有危难之时,赤焰军就是稳定民心的一支军队,可一旦边境安稳,他们便忌惮这支军队稳定的民心。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可是……”
      “景禹,”自景禹成年开府后,宸妃很少这么郑重地与儿子说道理了,“陛下有意让景琰去东海历练一番,你怎么想?”
      “母妃希望我也去?”
      宸妃摇了摇头:“你与景琰不同。他虽是跟在你身后长大,但与小殊年龄相仿,还有云南穆王爷的女儿,他们平日里舞刀弄枪、谈论军政,虽未独自上过战场,但再大些,定可独当一面,这是环境使然。你长在宫中,虽然你父皇交给你的差事办的不差,但论军中经历,你只怕连我的不如。东海想来不足为惧,所以陛下把它作为景琰的磨刀石,而你……你连开刃都不曾,如何磨?”
      “那母妃?”
      “你该去边关看看,”宸妃道,“不是以皇长子的身份去,而是以一个普通兵的身份,和景桓一起,去看看。将来,你才可以知道边关之事要如何处理。”
      祁王意外:“母亲让我带上景桓?”
      “是,”宸妃道,“只有见过边关的烽烟,才会知道这金陵的风和日丽来得有多难。”

      -

      “娘娘,药煎好了。”
      绣心把一碗冒着热气的、黑乎乎的药呈到宸妃面前,待她如往日一般一饮而尽之后,忍不住问出口:“娘娘,我……”
      “知道你有满腹疑问,不必拐弯抹角。”
      “明日还要煎吗?”
      宸妃有些意外,她没想到会是这个问题。她看着盛药的瓷碗,想了许久,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喝了。”
      这药喝不喝本就没什么差别。
      方子是绣心写的,药是绣心抓的,这副药本就是为了不让她有孕。
      其实自生了景禹之后,林乐瑶的身子就受了损伤,难以再生育。后来调养了多年才见好转。自从将景桓带到身边抚养,宸妃便常常喝这汤药,以防万一。
      如果她不能挽救赤焰的七万忠魂,再有孩子,也不过是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还不如他从未出现过。
      “那要不要请静嫔娘娘开副调养身子的药?”
      林乐瑶奇怪:“开了做什么?”
      “娘娘不想再要个子嗣吗?景桓毕竟也大了,娘娘不必再为了……”
      “不是因为景桓。”
      “祁王殿下也开府——”
      “也不是为了景禹。”林乐瑶看向璇玑公主,这些年,她作为“绣心”,在宸妃身边,在誉王身边,也看过了不少事情,“你随景桓一起去看看吧,也许等你回来,你就会明白你姐姐当年为什么会入宫了。”
      璇玑公主拒绝了:“不必了。其实我知道你想让我去看什么。”
      “哦?”宸妃对答案有几分兴趣,“我想你去看什么?”
      “你想我去看边关之上,他国与大梁相互仇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你想让我明白,如果我执意复国,亦或是想要霍乱大梁朝纲,届时烽烟再起,边关不保,不知有多少人要惨遭横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如滑人与梁人无异的情形,若大梁遭难,我滑族之人也无法幸免。我的确是恨赤焰军,但你是对的,是梁帝要灭我滑族,他给我们扣上叛乱的名头,就是为了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一个让赤焰军杀我滑族的理由。早二十年或是晚二十年都一样,赤焰军依然能灭了我滑族,差别只是在于统帅是否是你林家之人罢了。”璇玑公主露出一抹嘲笑,“你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赤焰军……快和我滑族一个下场了,对不对?”
      宸妃的心口重重地“咯噔”了一下。
      “我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娘娘难道忘了吗?”
      “我以为,你当时还小。”
      “是啊,我还小。”一晃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宸妃宫中的绣心姑姑也陆续从掖幽庭调过人,有两个在宸妃宫里,其他的,陆续在其他后妃宫中,亦或是几经周折,入了官宦之家。“我滑族皇室,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了……”
      “你姐姐心思在大局,而你的心思,却在细微处。想来今日你愿意与我开口说这些,必是有缘由的吧?”
      璇玑公主恍然:“原来娘娘一直是在故作不知。”
      “并非如此。”
      “难道不是娘娘早就留有后手?”
      宸妃叹了口气:“我若说没有,你信吗?”
      “……”璇玑公主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信。”顿了顿,她又道,“娘娘为何不?”
      “其身不正之人,便会以为人人都同他一般。疑心这,疑心那,想着先下手才能占得先机。林家赤胆忠心,赤焰将士尽忠报国,我们问心无愧。我们在坚持我们心中的道义,这道义,往小了说,是保土安民,往大了说,是海晏河清。我林家行的端、做得正!兄长选择陛下,是因为相信陛下能带来一个太平盛世,直到今日,他还在相信。即便你我知道我兄长所信之人已经变了,但他并未这样想,他依然是因为所信之事,才信这个人的。”
      “林家功高震主,已是威胁。”
      “威胁。”宸妃轻“呵”了一声,“是啊,是威胁了。”
      从一开始,林家忠的是国,爱的是民。赤焰军所有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是为家国天下,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林家从未变,赤焰军从未变,变的只是陛下。
      他心中无家无国,无百姓无民生,所以才会觉得功名利禄便可以改变一个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 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