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四十六章 ...


  •   离开阿图鲁镇的路上颇有几分惊险,因为察合台汗国已经发觉百户所众人都死于大火这件事情的异常,开始调兵在阿图鲁镇周围搜索,好在阳顶天、唐清宇一行人跑得够快,恰好躲过了身后搜索的军队。

      越是远离察合台汗国的边界,离光明顶越近,沿途就愈加顺畅,毕竟离光明顶越近,明教教徒就越多,也就代表进入明教的势力范围越核心处了。

      唐清宇沿路看到了很多衣服上有火焰纹路的人,他们有一些是拿着武器的江湖武人,有些是开小店的商人,有些是富有的地主,有些是干粗活的脚夫,有些是牧羊人,有些是农夫……明教教众,不仅仅都是如阳顶天一般的高手,贩夫走卒,只要有入教意向,皆可入教,而一旦入了教,明教规规定不可自相残杀,教友之间必须互助互爱。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只要入了明教,教外的人只要欺负一个明教教徒,就会有当地的无数其他的明教教徒前来相助相护。

      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这一点点看似并不如何了得的简单的互助互爱、相互支援的帮助,对几十年来饱受战乱频发、时局动荡折磨的老百姓,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毕竟,谁都不想整日朝不保夕地过日子。

      唐清宇忍不想,这样的一种教派,如果生根在中原,只怕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能容忍得了,但此时中原的王朝是元,鞑靼人建立的王朝残暴不仁,所以元朝的君主容忍不了明教的话,对于很多致力于反抗元朝暴政的人来说,明教的存在岂不就像那些想求过一点安稳日子的西域老百姓一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虽然这两种吸引力的性质似乎并不相同。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唐清宇猜测的这个缘故,在离光明顶越来越近的时候,短短时日之内,唐清宇发现黑发黑眼的中原人面孔就越来越多,比下天山后,走过的大半路程中加起来所看到的中原人都多。

      所以,是不是因为明教一直以来就习惯性的反政府,那些不堪异族统治的中原人才纷纷投奔明教?

      他拿这个问题去问阳顶天。

      阳顶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颇为玩味地道:“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有些话不一定要说出口。”

      唐清宇挑了挑眉毛作为回应。

      唐清宇一路充满好奇地观察,观察着他一路上所见的人和事,但他同样察觉到了,就在他观察别人的时候,似乎也有不少人在观察着他。

      他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充满试探地观察他,作为一个被阳顶天带回来的陌生人,他有这么特别吗?

      他拿着这个去问韦一笑。

      韦一笑这个一刻都闲不住的孩子最近和定真师父的那个胖徒儿杠上了,他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定真师父给自己的这个傻徒儿起得法号就叫做“说不得”。

      韦一笑觉得因为没搞清楚小和尚的确实名姓,误会对方不肯告诉自己名字而大闹了一场的自己,真是丢了一个大人,气得要死要活,最近正死盯着说不得小和尚找碴出气呢。听到唐清宇的询问,韦一笑第一次露出了超越他年龄的成熟的玩味笑容,随即又不屑地冷哼一声,道:“他们害怕了。”

      他们害怕了。

      他们是谁?害怕什么?

      他们在观察这个阳顶天带回来的这个好看得出奇的少年。

      他们对这个少年十分好奇,好奇这个少年是不是阳顶天要介绍入教的第三个教众。

      阳顶天在和唐清宇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直言相告,说他是明教教徒,但是严格来讲,阳顶天还不算是正式的明教教徒,因为他没有满足成为正式教徒的必备的要求——完成发展三个信徒的传教任务。

      阳顶天他只完成了两个名额,而且多年以来似乎对完成第三个并没什么兴趣,但现在他带回了唐清宇。

      阳顶天是明教新一代子弟中的翘楚,不论是为人、武功、意志、品质、聪慧程度,阳顶天都远远超过他的同龄人,遥遥领先。

      在光明顶局势日趋紧张的现在——四大法王之一的耶律永言重伤日久,眼看要去见明尊,要空出一个法王之位。

      作为在教内颇有声望的法王之位的竞争者之一,阳顶天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些把他视为对手的竞争者们牢牢咬住了阳顶天没有完成发展信众的传教任务的教规,所以还不算正式教众这一点,死命地攻击。

      虽然那条见鬼的发展三个教徒才能算正式教众的教规,从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形同虚设,没有好好地执行过了,但是毕竟,这条教规还在,没有在大法王经议会上通过撤销这条教规的决议,那即便很多很多年没有好好执行了,这依然是一条有效的教规。

      有人想利用这一条教规将阳顶天排除出法王竞争名单之列,这在光明顶上,在教众之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在这种时候,阳顶天带回来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很惹眼的朋友。

      “长成”唐清宇这样,想不惹眼是不可能的。

      自然会触动明教教内高层的神经。

      面对这一切,阳顶天是作何反应的?

      他没反应。

      对于这一切,他甚至是厌烦的。

      对于法王之位,他毫无兴趣。

      毕竟,如果他有获得竞争法王之位的机会,就意味着耶律永言,他的师父,他在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亲人,留不住了。

      他想要抚养他长大的师父,他的唯一的亲人活着,仅此而已。

      耶律永言的小院子很特别。

      说它特别是因为这里是西域,这里是光明顶。

      如果这间小院子坐落在江南,那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它坐落在西域,坐落在光明顶。

      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小院,在西域,在光明顶,怎么可能不是特别的?

      这还不是这个特别的院子最特别的地方。

      更特别的是耶律永言这个人。

      耶律永言姓耶律。

      这个姓氏已经表明了很多东西——耶律永言应该是契丹人,甚至是可能是契丹宗室。

      但他身上看不出一丁点儿契丹人的影子。

      契丹人该是什么样子?

      唐清宇也不清楚,但是一个契丹人毕竟是一个契丹人,就算他再不清楚契丹人该是什么样子也明白,契丹人也不会是一个中原汉人的样子吧。

      所谓的“样子”,并不是指长相,而是指衣着打扮。

      耶律永言梳着中原汉人的发髻,头上用一抹书生方巾裹着,穿着中原人的读书人常会穿的宽博的长衫,一身温文儒雅的气质。

      院子的里屋,有好多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诸子百家,应有尽有。

      如果不告诉你这间院子的主人是谁,落坐落于何地,走进来的人肯定会以为,这是江南的一个书生家的庭院。

      走进这座庭院时,阳顶天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声音不自觉的柔和了,他推门进去,看着在躺在院子里的贵妃榻上手里握着一卷书却没在看,半闭着眼睛正在晒太阳的耶律永言,道:“师父,我回来了。”

      被阳光晒得有些昏昏欲睡的耶律永言,有些散漫地睁开眼睛,看着站在那里的阳顶天,笑了,神情之中丝毫没有韦一笑描述的那种对徒儿久出未归、许久没有音信的焦急和愤怒,只有宽和、包容,耶律永言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道:“你个臭小子还知道回来呀。”言辞上似乎有些责备之意,但声音却很温和,并不严厉。

      阳顶天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宝剑,师父永远是这样,永远这么温和包容,好像永远都不会发脾气的一个人。但上天并不会因此就对师父有更多的偏爱,在江南血战七日,千里奔行,救了自己,却因此和元人豢养的鹰犬正面冲撞上了,那些鹰犬里不乏高手,师父以一敌众,受了重伤,只能一直委屈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休养着。

      这么多年来,师父很少下光明顶,困居在这个院落里,除了抚养教导自己,就是看看书,偶尔下下棋、画个画做个消遣。

      有时候阳顶天会想,如果没有自己,师父一定是一个能干出一番大事的人物。

      是自己害了师父。

      阳顶天内里的情绪翻腾着,自责与愧疚再次涌上心头。

      这些唐清宇自然是不会知道的,这些属于阳顶天和耶律永言的过往,本就与唐清宇无关,唐清宇不知道,也没多少兴趣去探知。

      哪个江湖中人没点儿过往呢,更广而言之,哪个人活着没点儿过往没点儿痛楚呢,做人哪有轻松简单那回事儿。

      阳顶天的过往与唐清宇无关,他感觉不到阳顶天此时心中的苦楚,所以他只是好奇地从此时沉默的阳顶天身后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躺在那里的耶律永言。

      耶律永言当然不会看不见阳顶天身后弹出来的那个小脑袋。

      好漂亮的少年!

      这是耶律永言对唐清宇的第一印象。

      少年人的眼神里,有着很干净的好奇,真的是很干净的不带什么邪意的好奇,不惹人讨厌,还有点儿惹人喜爱的娇憨感,耶律永言很温和地对阳顶天笑道:“徒儿不介绍介绍你这位小友啊?”

      猛然回神,阳顶天似乎终于记起了,他把唐清宇带上光明顶的目的,忙道:“师父,这是我在……我这次出游结识的一位好友,姓唐,名清宇,他精通医术,所以……”

      阳顶天的话都没说完,耶律永言就已经明白自己这个傻徒弟的未言之意了。

      从那么丁点儿养到这么大,他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徒弟?怎么会不了解他这一直好不了的伤患,是他这个傻徒弟的一块心病?

      这么多年,不知找了多少大夫,其中不乏有神医名号的,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治好他。

      生死有命,耶律永言也看开了,只是始终不忍。

      不忍拂了徒弟的一片孝心,所以不管徒弟找来什么人、什么药,他都不拒绝。

      不拒绝看大夫,不拒绝吃药,哪怕在他自己看来,这些不过是徒劳而已。

      叹了口气,耶律永言向唐清宇招招手:“小公子年纪轻轻就这么擅长医术,想必祖上很有传承渊源?”

      唐清宇看着耶律永言,他隐约记得阳顶天说过,就是他师父告诉他关于灵鹫宫的传说的,所以唐清宇好奇了,好奇关于天山灵鹫宫,耶律永言到底知道多少,所以他决定冒充一把萧白的师门,向耶律永言抱拳行礼,道:“我师门倒也算颇有传承,我出自天山灵鹫宫。”

      耶律永言一直温和的脸色变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第四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