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三十八章 ...

  •   从天山到昆仑山,当然不止一条路,阳顶天带着唐清宇,从灵鹫宫到光明顶,自然也不止一条路可以选择,但眼前的路线——阳顶天来时跟随老赛的商队他们所选择的这条穿过沙漠的这条,是最保险的。毕竟是很多商队走过无数次验证过的安全可靠有足够水源的道路,可是显然现在这条路不安全了。

      不安全的原因二:

      第一,水。这座沙漠中本来有几个绿洲可以补充水源,人不吃饭,十几天饿不死,但不喝水,即便是武林高手也撑不过三天,唐清宇和阳顶天水囊里的水还有大半,但一旦他们决定穿越沙漠,谁能保证前面的那几个绿洲的水源没有如这里这般被污染呢?如果都被污染了,就意味着他们要靠水囊里的这点水,撑过整个沙漠。这当然风险很大,不安全。

      第二,整个商队被在此处劫杀,凶手不知道是谁。强盗?西域新冒出的武林势力?现在还没有头绪。此处地处天山以南,地势上看是被整个天山山脉环抱着的,也就是说从此处向北,不管怎么走,都会被迫“上山”,如果是要上天山,以唐清宇和阳顶天下山的那条路线所经的山势最为平坦,而唐清宇他们下山时没有碰到什么人,也就是说,这些杀人的强盗凶手屠杀而来商队后,可能选择了南下。从这些商队中人的尸体腐烂情况来看,人死了只有几天的时间,换句话说,凶手可能没有走远,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也选择穿过这片沙漠南下,很有可能会撞上杀人的那些人人。

      若是只有自己一人,阳顶天可能会选择冒险去试探一下,但此时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孩子(虽然在唐清宇眼中是反过来的,阳顶天才是一个孩子),阳顶天自诩还是有点照顾这个看上去比自己小了七八岁的弟弟的责任,在他看来,唐清宇武功虽高,却未见得对灵鹫宫之外的世俗世界有多了解,人心鬼魅难测,可不是武功高便可以解决一切的。是以,犹豫良久,仍旧难下决断。

      最后倒是把唐清宇搞得不耐烦了,直接抓着阳顶天的胳膊,叫了一声“走”,并轻身朝着沙漠里窜了过去。

      唐清宇的想法很简单,反正要去光明顶,眼前的路最熟悉,即便路上可能有硬茬子,但他和阳顶天两人掐加起来还打不过的,满天下的数也没几个,既然如此,怕什么呢?水是够喝的,而且水不够的话,杀了那些强盗抢他们的水就是了,多简单啊。

      两人进了沙漠,天上有嘟儿带路,为了进天山阳顶天之前的准备就很足,和老赛他们一路走来很是用心记路,且还随身携带了光明顶上能工巧匠制作的小巧的司南,所以千篇一律黄沙景色,也没让两个人迷路。走了大约半日路程,阳顶天神色一变,几个轻身步伐往前穿了几丈,只见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几具尸体,已经被黄沙半掩埋了,想来两人如果脚程再慢半天,这些尸体,便会彻底被黄沙掩盖,不留半点痕迹了。

      没有被水浸泡,尸体没有被泡得发胀,看着恶心的程度到稍微轻一些,阳顶天十分迅速的检查了一下这些尸体,发现死因和上一块绿洲那些差不多,都是被指力捏碎要害毙命的,但与绿洲那里死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幼不同的是,这十几具尸体除了人数稍微少一些外,几乎清一色都是青年且壮年的男子,其身上被捏碎的地方都不只有致命的那一处,比如有一具尸体是被捏断了喉管窒息而亡的,但除此以外手脚膝盖等关节要害处,具被捏成粉碎,且能判断出,应该是死前被活生生捏断的。

      阳顶天嘴角抿直了,心中有怒气上涌。

      武林中人杀人是难免的,阳顶天也杀过人,却从来不曾刻意折磨过什么人?而眼下这些尸体上的伤痕表明,杀人者,不仅武功比这些受害的人要强上许多,且明显是在以虐杀取乐。

      本来还对是否追击这些强盗凶手犹豫的阳顶天,此时转头对唐清宇道:“唐兄弟,万分抱歉。恐怕你要随着我一起去探一探这些人的虚实了。”顿了一下,阳顶天又犹豫了,道,“不然……你还是原路返回,回缥缈峰等我,我料理了这些人,再去找你?”

      唐清宇又有想翻白眼的冲动了,原来年轻时的阳顶天这么磨磨唧唧的,心里吐糟,嘴上直接道:“一起去,我可不耐烦走两遍的路,再啰嗦,我点了你的穴道拖着你走了。”

      阳顶天笑了笑,心中感念唐清宇肯相伴,但并未宣之于口。

      两人又往前走去,此时二人都确定,那些强盗和他们走了同一条路了。

      但又过了大约几个时辰,但天上一直在“导航”的嘟儿突然叫了几声,朝着斜角的一处方向飞去。

      这些日子以来,阳顶天也和嘟儿打了不少交道,知道这只巨鹰颇有灵性,此时出声警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异常,与唐清宇两人对视一眼,朝着嘟儿的方向飞身而去,只见嘟儿在一处地方盘旋不去,两人奔到后驻足,又见五六具尸体,只是被风沙微微掩盖,尸体腐烂的程度比几个时辰前所见的那十几具又轻上很多,唐清宇此时已经把披风解了,手炉也不抱了,沙漠白日之时,气温太高,穿厚了太热,可依旧站在原地,看着充当“苦力”的阳顶天忙碌验尸。

      这几具尸体都是老幼,没有青壮,男女青壮都没有,大多数一击毙命,并没有虐杀的痕迹。

      阳顶天起身后,望向在天空中盘旋的嘟儿,皱眉道:“好奇怪……”

      唐清宇道:“他们在绕弯子。”

      从绿洲到上一个抛尸点,路线与穿越沙漠的常路重合,从上一个抛尸点到这里,却并不相符了,偏离了很大的角度,如果嘟儿示警,两人绝对绝对发现不了。

      这些人被杀,被丢在这里了,只能是被活人杀掉,被活人丢在这里。

      抛尸点偏离了这么大角度,就意味着杀人抛尸的活人在绕路。

      沙漠之中,即便是再高的高手都不敢随随便便的偏离路线玩绕路,当然像唐清宇和阳顶天这样,天上有“导航”、手里有司南的高手除外,如果那些强盗凶手没有这些装备,还敢在沙漠里玩绕弯儿,只能说是活腻了,想找死。

      如果说这些强盗只是杀人越货,注意杀人越货的重点在越货,翻译成通俗的话就是,这些人的主要的目标在于抢劫发财,想发财的人通常不会蓄意找死,特别蓄意想找死的人,是不会想发财的。所以,不想找死的话,为什么在沙漠里却偏离正常路线?

      从后面追踪的阳顶天和唐清宇,都疑惑了。

      在绿洲,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进沙漠或者不进沙漠,现在,他们面临的选择是,再扩散搜索一下,还是回正路。

      强盗们绕弯子,他们也跟着绕吗?

      不,回正路。

      能追到这些混蛋顺手除个害最好,追不到不能白白拿性命冒险,何况不止自己一人的性命,阳顶天转头对唐清宇道:“我们回……”

      “回正路。”唐清宇接口道,“这么找太费劲了,他们要找死他们的事情,犯不着陪他们发疯找死去。”

      阳顶天眨了眨眼,一瞬间有了点儿非常奇妙的感觉,这种不需要唠叨很多别人就能理解你的意思、配合默契又合拍的感觉……真的蛮奇妙的。

      作为教友众多的明教教徒,如果阳顶天说自己平时其实找不到什么可以说话的人,只怕不会有什么人相信,但事实上,他就是找不到什么可以说话的人。

      想说的话不能说,尤其是不能对教中的教友说,能说的话,传扬教义的话,不想说的。

      最后只能选择不说。

      所以阳顶天在光明顶上的明教教众心中是一个少年老成、沉默寡言的人。

      师父有时会调侃,他“少年老成”这种形象可能只是“沉默寡言”连带附加塑造的。

      少年人多活泼跳脱,如果少年人话奇少,可不就显得老成嘛。

      明教教中有个教规,每个教徒都有发展信徒的“任务”,这个任务额度最低名额是三个,在还没有发展出三个自己担保引荐入教的教徒前,不算成为正式的教众,不然只能算“预备役”,并不能以明教教徒的身份随意行走。这条规定后来形同虚设,明教在势力日渐在壮大后,许多父辈就是教徒的教众生了孩子,其中不乏在教众地位尊崇的元老之类,便多了很多“教二代”,有些还颇有养成纨绔的,这些“教二代”许多直接花钱买教徒,找一个穷苦人家扔几片金子,这些人家二话不说,全家入教。而有些贫困的教众拿不出钱来,又没什么能力独立发展教众的,难道还能把人家开除出教?明教可没有允许退教这种教规的。所以后来这条教规就没怎么认真执行过。

      阳顶天也许算是很认真地在执行这条教规的“傻子”中的一个了,他成年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背着一把剑下山,没拿钱去买人入教,也没像有些贫困却口才极好的教众那种,舌绽莲花说得别人入教,别忘了他在光明顶众人的眼中是属于沉默寡言即不擅长口舌的人。

      所以最后这条教规,阳顶天也不没算完全完成——他带回了两个兄弟,认他阳顶天为人愿意入教的兄弟。

      两个,不是三个。

      这两个人“质量”奇高,都是人才,且都是高手,比那些“教二代”花钱买回来的不知道强出多少倍,但两个即就是两个,不是三个,所以如果教中执法长老严格执行教规的,阳顶天现在都不算是正式的教众。

      这件事情后来不知道怎么传的,也成了光明顶上很多人调笑阳顶天遁于口齿的证据之一——人家靠说的都能说回来几个,阳顶天就得靠人品玩命地感动回来,还只有两个。

      阳顶天为什么寡言?

      事实上他口才不错,语言天赋也不错,母语的汉语不说,少年之时各种西域各种民族的语言都能说个七七八八,真要论起口遁,忽悠起人来也是一溜一溜的,但此时的阳顶天依旧是寡言的,他的“寡言”更多的源自于他的不解。

      明教教中有宣讲经意的长老,教众一日三次聆听讲经,礼拜圣火,坐在那里听经时,阳顶天就每每有诸多不解,经意说:未有天地之时,只有善恶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国,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住在黑暗王国里,黑暗王国到处充满烟火、闷气、飓风、污泥、毒水,由黑暗魔王统治,住着五类魔,整天沉溺在情欲、争吵之中。光明与黑暗数次大战,黑暗魔王让恶魔生下了人类的祖先。因为人类是黑暗之魔的子孙,大明尊便派遣光明使者,用光明分子来拯救人类的灵魂。只有当大部分人类信奉光明之后,光明分子的解脱几近完成,具智法王将建立法庭,自任平等王,把正义者和邪恶者分开。之后大火将会净化世界,信众转化为光明分子,上升到新乐园。黑暗魔王及其他恶魔将被囚禁,新乐园将重新并入光明王国(注:这一段经意取材自摩尼教教义资料,非原创)。

      哪怕从小听到大,阳顶天对于经意的感觉简单来形容就是,扯淡!

      世间到底有没有鬼,有没有神,天知道地知道人不知道,圣人没说过有鬼没鬼,有神没神,但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商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恨不得三百天都在祭鬼神,但是鬼神可有保佑他们江山万年?他们被灭亡时,他们祭祀信仰的鬼神在什么地方?

      什么光明王国、黑暗王国、伟大之父、黑暗之王的,上哪儿证明去真有这些啊!?谁能把他们拽出来溜达一圈让大家看看,这伟大之父、黑暗之王的到底长什么模样啊!?

      未知生焉知死?

      活着的这点儿事儿都没搞清楚呢,还心心念念死后升入光明王国?

      阳顶天觉得自己没搞错,大火焚净世界,可不是把人就都烧死了吗?人都烧死了化成不化成光明分子升入新乐园去,鬼才知道。

      少年不解的阳顶天曾经对师父诉说这些疑问,希望师父像他年幼时一样,每每给出能解答他疑惑的答案,但师父只是摸摸他的头说:“你长大了。”然后又道,“不要对别人说你的这些想法。”

      那时他似懂非懂,只知道乖乖听师父的话,不对外人诉说,所以心里的疑惑也就没有人能给个答案,自然,每次听讲经的时间都变成了煎熬。

      只能沉默。

      寡言由此而来。

      大多数听经的时候,他只能对着圣火发呆。

      圣火可能是讲经坛中,他唯一觉得不碍眼的东西。

      世间诸多苦难,有那么那么多的恶人,做下那么那么多的恶行,人有时候都不像人,甚至都不如牲畜,牲畜为了吃饱肚子去捕猎,人却不仅仅为了吃饱肚子,为了很多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便会去杀人,如鞑靼人这般,将所有途经之地的百姓屠杀干净,撒上盐与荆棘的种子,让肥沃的土地在他们离开后变得一片荒芜。他们做了那么多的恶,杀了那么多的人,若圣火有灵,真能将这世间一切的恶烧灼得干干净净,最该被投入烈火焚烧的,难道不就是那些手中满是鲜血的鞑靼人吗?

      教义中说,人是黑暗王国的恶魔所生,所以光明之神才遣光明使者来度化世人,明教传至如今已有三十一世,之所以被中原人视作邪门歪道就是因为历朝历代,每每造反起事,试图在人间建立起一个只有光明的国度,所以中原的教徒们,每当遇到世俗之中有贪官污吏横行、作践作践百姓时,便觉得这是黑暗的国度,要起事,要让光明普照人间,推翻黑暗的统治。

      然而,谁来代表光明?

      信奉光明的人本身就一定代表着光明吗?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如果自幼读圣贤之书的文人里,犹有不少表里不一的败类,那么明教教众里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吗?凭什么会认为推翻了那个“黑暗王国”,自己建立起来的就一定是光明的国度?别说真建立了一个光明国是什么样子,就是现在,光明顶上,明教自己内部还窝里斗得不休呢!

      昔年,汉家南渡,在临安建立了个小朝廷,先是与金人南北对峙,后又与鞑靼人南北对峙,彼时明教也曾在南宋统治地区之下造反起事,当时颇被中原武林人士仇视鄙薄,不少人评说此时都道:如今家国沦丧,中原染腥日久,验看看着南方的半壁江山也将不保,这群吃里扒外的邪魔歪道竟然还在这个时候扯起后腿了,岂不是间接在帮鞑靼人灭我汉家江山?

      老实讲,阳顶天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赵宋虽然软弱,但论起仁爱百姓的程度,比起鞑靼人,可不知好生几千几百万倍,不满赵宋,觉得赵宋腐败黑暗,也要起事推翻,不就等于帮了鞑靼人吗?灭赵宋,兴鞑靼,岂不是助了比赵宋恶了上千百倍万倍的人,岂是向善该为之事?

      水至清则无鱼,世间哪有完美无邪之人,完美无缺之事?若是一觉得有黑暗有邪恶的地方就不完满,就要起事造反,那得造到什么时候才有个头啊?

      元人灭宋以后,不再科举取士,即使耶律楚材短暂争取恢复过,通过科考的文人也不过免于奴隶身份,并不得什么重用,鞑靼人视中原大地上的万千百姓如猪狗一般,却不禁宗教,入教之人,常常可以躲避一二官府压迫剥削,所以许多人纷纷做起了道士、和尚。明教历朝历代都习惯了造反,总是在造反,所以总是被镇压,但到了这个时候,太多太多不满元人的志士纷纷入教,明教扩张极为迅速,正是推翻暴政、恢复中原的大好时机,然而教中却不知整合这些人才,把力气用在一处,听凭教众各自为政,自然也就被各个击破,又有不少西域教徒、并不想掺和中原纷争,徒然困坐光明顶,每每不是念经,就是叩拜圣火。

      不该造反的时候玩命造反,该造反的时候怎么不造了!

      这些疑问和愤怒,盘旋于少年时的阳顶天心中,无法对人言说。

      及至长成,心智更加成熟、阅历更丰富后,阳顶天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师父不让他把那些他不明白的问出口了。而也正是这份明白,让阳顶天越发的孤寂,不到而立之年,身上却有了大多这个年纪的人所没有的沧桑。即便教中同胞千千万万,却没有几人能够畅所欲言,而与唐清宇相处这短时日,也许是因为对方并非明教教徒,显然对明教教义,也不感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极为聪明……不要小看聪明这一点儿,在营养水平不高,老百姓普遍是文盲的社会环境下,能把话说得清楚、数数流畅、会基本的计算、有基本的逻辑思维的,都算是聪明人了。

      阳顶天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脱离了温饱需求、文化知识水平到会开始思索生存的意义、家国天下、个人责任等等哲学问题的聪明人,明教之中贫穷的教众没文化,上层教众里又分西域派和中原派,中原派里还很多都是武人,武人的文化水平程度……普遍不是很高……有时候不小心吐出一两句成语来,还得自己吞回去,重新用俗语解释一遍。

      反正和唐清宇说话时,阳顶天竟然觉得尤其的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对方的文化素养是足够的,脑子转得也极快,似乎自己还没开口就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这种感觉很奇妙,奇妙,可是感觉挺好的。

      “你想什么呢?走这么慢,天快黑了,咱们得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了,别磨磨蹭蹭的,耽误时间。”因为想起这些有的没的,脚下无意识的放慢了,阳顶天落在了唐清宇身后,唐清宇有些不耐烦的回头催促。

      对唐清宇这种明显的不耐,阳顶天一点都不生气,笑了笑,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俩人又往前赶了一两个小时的路,正找准了一处布满风化的岩石石林,可以抵挡风沙的地方准备扎营,却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这次尸体只有一具,却让阳顶天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

      因为这具尸体他认识,正是老塞。

      老塞眼睛没有了,眼眶里没有了眼珠,只剩下两个血窟窿,血液凝结了,变成了黑色,就成了两个黑色的血窟窿。

      老塞的舌头没有了,这是阳顶天看到老塞嘴角的血痕,掰开来是才发现的,舌头根本断口齐整,是被利刃割断的。

      老塞的手指没有了,像是被一根一根掰断下来,断口处的白骨参差不齐,并不像是被利刃劈下来的,从断口的鲜血凝结程度来看,这十根手指并不是一次被掰断的,而是一次一根两根掰完了,过一段时间又掰下来一份两个,慢慢逐步地掰断的。

      老塞四肢的骨节都被捏断了,捏碎了。

      大腿以下一片血肉模糊,模糊的血肉里裹了沙子,此时凝固了,沙子和血和在一起,干硬得像块砖,让老塞的两条腿变成两块用血肉做就两块“沙砖”。这种“沙砖”样的伤口,阳顶天能辨认出来,这是用被马或者骆驼把没有行走能力的人绑住双手,拖行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形成了伤口。

      老塞是被虐杀的,比前面所见的那些被虐杀的青壮年的手段更为残忍的虐杀。

      阳顶天愤怒了,真的愤怒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别说一路走来,与老塞相处的过程里面,阳顶天能感觉出来,这个老人不是什么坏人,就是一个想多挣点钱,给女儿多攒点儿嫁妆,好找个好人家让女儿过点好日子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普普通通的商人,别说他不曾为恶,就算为恶,杀了他就是了,何必折磨至此!?

      唐清宇看着这具尸体,道:“他们又不绕弯子了。”

      唐清宇不知道阳顶天和老塞是认识的,但是从这具尸体的抛尸处来判断,那些强盗应该是偏离正路没多久,就又返回正路了。

      “我要宰了他们。”阳顶天抱着剑冷冷地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就算有天大的仇怨,都宰了就是,如此这么折磨虐杀,有些太过分了,该宰。”唐清宇道。

      阳顶天笑了,虽然这个笑容有点勉强,但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是错觉,与一个明白你心里想什么、和你很合拍很有默契、脑子也转得足够快、跟得上你的思路、不要你多费口舌解释的人同行,真的是一件感觉非常不错的事情,这也许是这一路走来,看到了这么多糟糕的事情后,唯一让阳顶天感到欣慰的。

      对了,此时的他似乎已经忘了眼前这个他十分欣赏,觉得与自己十分有默契的、十分理解自己的家伙,还给他下着毒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第三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