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皇帝(四) ...

  •   巴黎人终于要屈服了,他们已经吃完了自己饲养的猫狗,吃完了动物园里的动物,甚至吃完了下水道里的老鼠,若是再不屈服,下一步怕是要彼此相食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举手投降。外交部长法夫尔再一次和奥蒂莉亚见面,请求停止对巴黎的炮击。这一次,轮到奥蒂莉亚毫不掩饰地洋洋得意了:
      “今天您不会说决不割让领土了吧,现在的态势已经与去年大不一样了。您若是依旧保持旧日的立场,就不必谈判了。”
      “请您无论如何宽限一些条款,不然我很难对政府和人民交待……”法夫尔讷讷地低语着,希望能求得战胜者的一丝怜悯。而奥蒂莉亚夸张地弯起了嘴角,还顺便指了指大门:
      “您可知道?在隔壁的房间里就有拿破仑派来的代表等着呢。我完全可以选择和他谈判,又何必与您争执不下呢?相比于诸位建立的政府,我说它是几个反叛分子成立的乌合之众也不为过,拿破仑可要比它合法的多。倘若他能在我们的支持下回国复位,诸位的脑袋就要盛在广场上的箩筐里了。”
      这一番威胁吓得法夫尔勃然变色:“您要是这么做,法兰西将会面临无政府的内乱的。”
      “内乱?法兰西的内乱和德意志有何干系?”奥蒂莉亚嗤嗤冷笑着,态度漠然。
      “您就不怕我们绝望后,会做出更为激烈的抵抗吗?”法夫尔试图为本民族挽回一点尊严,但很可惜,不仅没有奏效,反而招来了奥蒂莉亚的嘲讽。
      “抵抗?!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们无权抵抗!为了你们自己的体面,而置二百万生灵的性命于不顾,这是对人和神的极大犯罪!”
      奥蒂莉亚的强词夺理把法夫尔惊得目瞪口呆,他大约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胡说八道的人,现在竟然不知该从何反驳,只能嗫嚅着喃喃低语:
      “阁下,您怎么能说是我们在犯罪呢?明明是您的军队在围困、炮轰我们呀!”
      奥蒂莉亚笑容可掬,分毫不让:“亲爱的先生,您昏了头吧?战争是贵国挑起的呀!是你们首先宣战的,也是你们首先放的第一枪,更是你们首先越过了德意志的边界!你们不是还赢了第一仗吗?您必须投降!说实在的,作为谈判对手,您还不够格!您可以休息一会儿。我想,我可以到隔壁与另一位使者聊聊了。”
      此话说完,奥蒂莉亚便笑眯眯地提着裙摆,准备往隔壁去了。她还没走出两步,就听到身后焦急而虚弱的一句:
      “请您等等!”
      奥蒂莉亚知道,这一次她赢了。法夫尔最终选择妥协,他同意明日便来草拟和约。看着他蹒跚离去的沮丧背影,科伊德尔悄声询问起奥蒂莉亚:“阁下,拿破仑的使者当真在隔壁候着吗?”
      “骗他的,哪里有什么使者。”奥蒂莉亚微微一笑,丝毫不为自己欺骗了一个可怜的人感到羞愧。
      过了没两天,奥蒂莉亚便和法夫尔正式在巴黎的投降协定上签了字,协定共有十五条,法国人都需要一一做到:
      1.两国停战3周(自1月29日至2月19日),各处对垒阵地保持30公里距离。彼此阵地之内水域,可以停泊各自舰船。自停战之日起,应互相发还彼此扣留对方的船舰、商轮。东部与德国边境毗邻四省,不在停战之列。
      2.停战主旨,为方便法国各省举行国民议会选举,选出议员在波尔多举行国民议会会议商讨媾和事宜。
      3.巴黎城外筑垒工事、军械、房舍,由德方接管。内城筑垒,德法彼此分立界线,各派将官负责,不得屯兵。
      4.巴黎城上大炮,移至城外筑垒工事,交由德军管理。
      5.停战期间,德军不得进入巴黎。
      6.城内军事人员及水手不许出城,亦不能擅动军械,为防止动乱,允许1.2万人持械。其余兵员,待议会议定之后,另行安排。从速将巴黎驻军,军事长以上人员登录造册,妥送德方。
      7.持械守城部队,如遇有叛乱事件发生,只许3500名骑兵、巡警、消防人员处置。任何人无权发号施令。
      8.停战之后。德方有专职军需官员负责为法方办理乡村或外地转运货物进入巴黎之手续。
      9.筑垒撤除军事设施后,可按5、8两条执行,可自由转运作业。但不得占德方防地,不许在德方防地内交易。
      10.凡有出城人员,先由法方出具,再由德方验证。此具仅为议员使用,每日上午9时起至午后5时止。
      11.两星期内法方付德方2亿法郎赔款。
      12.停战期间,交纳现金,不用票据。
      13.军用物资不准运入巴黎。
      14.停战生效后,双方将战争爆发以来各方俘虏人员名单造册登记妥交对方,以便交换。法方扣留德方之商船人等,需送回德方。
      15.凡巴黎与外地的往来书信,不得封口,必须先送凡尔赛德方检查后,方可投递。
      巴黎决定投降后,梯也尔很快获得了收益。他在全国二十三省的选举中获胜,成为了新任的政府首脑。而他也迅速任命了法夫尔和另外一人作为自己的副手,再加上十五名议员,成立了媾和委员会,准备去凡尔赛和奥蒂莉亚谈判。
      而在这次谈判中,法国的赔偿金额将是个棘手的问题。眼下的停火协议已经让巴黎背上了两亿法郎的赔款,这还只是一道开胃菜。奥蒂莉亚急需一位熟悉经济的心腹来为她提出建议。而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银行家布莱希罗德。布莱希罗德本人也渴望前往现场,为奥蒂莉亚提供意见,告诉她如何收取这么一大笔钱。
      “他是真的想来吗?”当科伊德尔把布莱希罗德的意思告知奥蒂莉亚时,她感到正中下怀,“好吧,首先,布莱希罗德应该参加战斗。他必须立刻进入巴黎,这样他和他的犹太人同胞就能嗅出彼此的所在,与银行家展开谈判。”
      “他希望自己能在几天内到来,迫不及待要为阁下提供服务呢。”科伊德尔和布莱希罗德关系不错,他也没有少享用布莱希罗德送来的亚得里亚海的海鱼,因此很愿意帮他说几句话。
      “请给他发电报,我们马上就需要他。”需要布莱希罗德的同时,不代表奥蒂莉亚就不受凡尔赛上空浓厚的反犹思想影响。科伊德尔甚至认为,倘若布莱希罗德知道奥蒂莉亚在私下里和其他人开的那些玩笑,恐怕会对自己是否要来凡尔赛考虑再三。
      “我们该把那位获得安全通行证的罗斯柴尔德家的人当做游击队逮捕起来。”当时奥蒂莉亚在和她的堂侄俾斯麦-波伦闲谈,科伊德尔全程旁听了过程,他很确定奥蒂莉亚这话不是在开玩笑。
      “那样的话,布莱希罗德就会飞奔而来,代表整个罗斯柴尔德家族拜倒在我们面前。”波伦知道布莱希罗德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不由得感慨了一句。而奥蒂莉亚毫无怜悯之心地立刻接上:
      “那样的话我们就把他俩都送去巴黎,让他们和巴黎人一样抓狗吃。”
      当然,也有可能布莱希罗德知道这一切,但却故作不在意。为了来到凡尔赛,他可是用了不少手段,挤掉了不少怀着同样渴望的银行家。他为此不惜动用关系,坐上军用火车赶赴前线,并且成功得到了两份工作:帮助收缴已定下的两亿法郎赔款;和法国人谈判,以便索取全国性的更多的赔款。
      而此时,不同的部门都在讨论赔款问题。普鲁士内阁得出的结论是至少要十亿塔勒,大约是三十亿法郎。其中军队索要95%,理由是除了战时花销需要偿付,今后的预期开支也不能少。德国的新边界需要加强防卫,军队也需要做好继续战斗的准备。
      奥蒂莉亚新提拔的财政大臣康普豪森认为军队的要求有点高,但他也暗暗认同军队的漫天要价,反正需要为此发愁的是法国人。他把秘密纪要提交给奥蒂莉亚,要她来做决断。而其他的大臣们也都提供过类似的清单,当然,最后能决定总额的还是奥蒂莉亚。她不希望把法国人逼得太死,赔款的总额并不应该完全由德国的损失来确定,而应该主要依据法国的偿付能力。
      布莱希罗德也不断提醒她,法国的经济状况实在糟糕,还是要适可而止。他之前就认为五十亿法郎的赔款金额太高,现在根据他估算,可能法国人连四十亿都拿不出来。不过奥蒂莉亚还是要把价码要的高一点,给法国人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而且她现在还受着军方的压力呢。
      虽然在威廉的强力弹压下,毛奇压下了对奥蒂莉亚的怨恨之情,也能对她表现的心平气和。但这不代表整个军队能对奥蒂莉亚平心静气,他们肆无忌惮地诋毁着奥蒂莉亚,对她和布莱希罗德的关系窃窃私语,讥笑嘲讽。奥蒂莉亚也暴躁地做出还击:找了个机会劈头盖脸地指责她向来厌恶的军需官施托施将军挪用公款给巴黎提供必需品。当然,这只是一种反击的姿态,没过两天她就又没事人一样地让施托施继续给巴黎提供供给了。在王储看来,奥蒂莉亚实在暴躁得让人难以理喻,在短暂的合作过后,他现在又开始担心起会不会因为奥蒂莉亚一贯的暴脾气,导致再次采取令本国战火重燃的政策。
      此时梯也尔一行人也来到了凡尔赛。面对苛刻的和约条款,梯也尔准备发动自己伶俐的口舌之能,尽量降低些条件。但奥蒂莉亚是不为所动的,只是考虑到如此拖延下去,外国就会介入,她的心情愈发烦躁而已。偏偏梯也尔也利用这一点来讨价还价,他口口声声说法国可以指望上英国,希望奥蒂莉亚能宽限些赔款数额。
      “我明白了!诸位是想再行开战。好吧,那就开战吧!让英国人帮你们一道干吧!”
      奥蒂莉亚这样一强硬,梯也尔便又软了下去,他低声下气地问起了赔偿数额,心里估计着五十亿怎么也足够了。奥蒂莉亚拿过一张纸,在上面轻轻写下了六十亿这个数字,推给梯也尔。后者立即像是被疯狗咬了似的惊跳起来:“彻头彻尾的榨取!这是卑劣!这是侮辱!”
      奥蒂莉亚阴沉沉地扫了梯也尔一眼,冷笑一声,用德语轻柔地说起来:“您说什么来着?我法语修养差,没听懂最后那个词。以我的法语程度而言,对这样的措辞,我恐怕很难答复,译员过来!从现在起用德语谈判!”
      “您怎么能索取六十亿的赔款呢?”梯也尔像是被抽取了筋骨一样,软绵绵地挂在高脚椅上,两条短腿勉强垂在地面上,有气无力地摇着头,“这数字大到无法计算。即使有人从耶稣时代就开始一法郎一法郎地数,数到现在也数不完六十亿。”
      “我已经为此做好准备了。我们有一位数钱专家,他从创世纪的时候就开始数钱了,”奥蒂莉亚指的自然是布莱希罗德,她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我们的金融家已经设计好了方案,这笔赔款虽然看上去巨大,但支付时你们是感受不到的。”
      梯也尔和奥蒂莉亚的谈判持续了六天。赔款问题过后就是割地的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毫无疑问,这一次一定是要归属于德国的。剩下的围绕梅斯和贝尔福两个军事要塞,双方开始激烈的辩论。梯也尔拒绝再割让这两个地方,奥蒂莉亚本人来说对梅斯的归属没有强烈的执念,但她心知肚明,威廉和总参谋部绝不会放弃梅斯。为了不让军方对自己带有长久的怨恨,奥蒂莉亚只好在此问题上寸步不让。至于贝尔福,那地方历史上也从没有德意志人居住过,放弃了也不甚可惜。反正法德之间的世仇已经绵延了几百年,未来也不能指望它们会因为睦邻友好便消弭殆尽。到了烽烟再起的时候,只要掌握着阿尔萨斯和洛林,让法国人无法把它们当做莱茵河畔的集结点就好了。
      于是最终,德国人退让一步,放弃了对贝尔福的要求,法国人也后退一步,同意让德军进入巴黎,两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和约。梯也尔急忙带着协定返回波尔多,国民议会也迅速以546票赞成,107票反对的票数同意了这一和约。
      而德国军队进入巴黎的日子就定在了3月1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皇帝(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