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野心 ...

  •   第七十二章野心
      从晋军占领五鹿至今已一月有余,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消息,郑国只想搞清楚一件事,晋国的目的!
      五鹿东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百姓生活勉强温饱。富庶这个辞和它远远挨不上边。晋国不可能觊觎其财富。很明显,晋国看中的是它地里地理位置,越过五鹿,卫国和天子领地及镐京如探囊取物。问题是晋国能拿下卫国和镐京吗?其他诸侯同意吗?齐国、燕国和楚国答应吗?那么,他占领五鹿的意义又在哪呢?
      就这个问题,衡写信向父亲请教,父亲回信说开始他也比较困惑,不过后来想通了,但父亲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女儿看图时往大里看,另外再和一旬之前齐灭壅国和射国的事结合起来,不要被一些表象迷惑。
      一幅图,齐国在东面,临海,燕国祖居辽东,往西是鲁国、宋国,中原地带聚集着卫、陈、蔡、郑和以镐京为中心的天子领地。北面辽阔的土地归属晋国,再向北是茫茫草原,晋国西面乃是秦地。秦虽不在诸侯序列,但他们民风强悍,天下无人敢轻视。那个敏感的西申则在秦的东南,和戎狄的一支犬戎相邻。
      郑国的位置处于中原靠南一些,西南面是南申,南面就是地域辽阔的楚国。五鹿相当于从北方通向中原腹地的咽喉。
      如果说晋国对这一块有野心,他肯定知道另外俩个与之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齐国和楚国不会袖手旁观。那么接下来就是他如何平息这俩国的怒火,让他们默认、接受。
      父亲提到齐灭壅、射两国,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呢?壅是一个贫瘠的小国,齐两百乘战车一天时间结束战斗。紧邻壅国的射国见状,立马开城投降。一旬之内连灭俩国,齐国做大的雄心从未泯灭啊!同为大国的晋,这不亦步亦趋跟上来了。可中原腹地之国和壅、射之流怎可同日而语。
      如果齐、晋一个向西和北,一个向南,楚国不甘落后,往北进军,衡一把捂在中原腹地位置上,不由一个激灵,届时,天下,那可就是三足鼎立啊!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执念深深地烙在脑海里,今天翼城楚玥密报恰好证实了她的判断。
      黎明时分,衡出了寝宫,赶往定汇居。定汇居原本是音夫人召见外臣的地方,后衡公主开始帮助料理国事后,定汇居逐渐闲置下来,后来索性辟为衡公主办公地。定汇居在内宫西南外围,公主边走边吩咐:“去请蔡大夫、祭大夫到定汇居议事。”惯例是隔一天一次朝会,今天恰是休会日。
      等待的功夫,衡坐在定汇居东侧一个小会客室里喝茶,静默不语,内侍们大气不敢出。喝了一会茶,衡开口问:“有谁在外面等起?”九锦从外间端进来一个盒子,看了眼盒子里,答道:“只有驻滑国左都尉华之中大人。”然后又低声道:“华大人回京述职,子时过进得新郑,连家都没回,一直等在定汇居。”如果臣下有紧急的公务,也可在休会日请求见君上。衡眉角一挑道:“看来华大人有紧急公务,传他进来。”九锦应道,去外间传话。
      不大一会,帘子一挑,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走进房间 ,此人三十出头,皮肤黝黑,小眼,一副黑髯飘洒胸前。恭恭敬敬给公主磕头行礼,衡说了句“平身”便赐座。九锦给他端上一大碗热牛奶,他不是第一次向公主汇报军情,再者也是世家子弟,故知道九锦身份,慌忙站起身,双手接过碗盅,连声致谢:“麻烦姑娘了。”情知公主是知他腹中饥饿才上如此大碗,华之中心里暖意融融。
      衡一摆手:“华大人请坐。”见华之中坐好,方才又道:“ 虽已进夏,这会子太阳未升起,阴寒之气还是伤人。大人连夜奔波,身子困乏,进些热奶祛寒除湿。”情知公主豪爽,华之中也不忸怩,一口气喝尽碗盅里的奶,抹了抹嘴。此刻,九锦已在旁边案几上摆上几碟点心,只听公主笑道:“将军劳苦功高,过家门而不入,本宫甚是感动,可不能再让你饿肚子。先吃饱再说,不急。”听着公主和润温暖的声音,铁打的汉子鼻子发酸,赶紧低下头拿起点心吃将起来,的确,他早已饥肠辘辘。
      趁华之中吃饭功夫,衡研读起他递上来的奏章。不大一会,华之中吃喝已毕 。衡抬起头,笑吟吟地道:“本宫深知军人食量,区区几盘点心刚够塞牙缝。大人且忍耐一会。”华之中糙脸发烫,他面对的既是公主,也是一位倾国美人,和风细雨一般的体贴早已把他连日奔波的辛劳熨贴的平平整整,真是恨不能立刻肝脑涂地。
      公主衡脸色一正,手指轻叩着书桌上奏章道:“大人觉得近来陈国在滑国边境线上的举动异于以往?”
      只听华之中道:“去岁公主率军帮助滑国平定叛乱,滑国局势一直风平浪静。边境线上,陈军对我郑国驻军也是小心应付,边境杀人越货的事没再发生。但最近一两个月,陈军的态度有所松动,越境抢夺财物、伤人共计六起,不过,事后通过我军交涉,百姓财物都被追缴回来,也得到相应赔偿。”
      衡点点头:“这些事你们战报里写过,华将军认为陈国人行动反常?”华之中双手搁在膝盖上,微躬身子道:“臣年幼时曾在陈国生活过几年,对陈国人性情甚是了解。”
      华之中母亲是陈国人,生下儿子没多久就病故身亡。华之中父亲后续娶新妇,奈何后母眼里不容此子,华父无奈把儿子送到陈国外祖父母家寄养,直到十五岁回郑国入伍才结束那段陈国生活。为这事,郑伯姬友曾把华父叫到宫里臭骂一顿,说他如此对待儿子,缺乏担当,不配做父亲,华父羞愧难当。毕竟这是人家家事,姬友除了骂一顿,其他也不好予以干涉。故衡知道这段历史。
      “哦,本宫洗耳恭听,”公主兴致盎然。
      华之中捋了一下黑髯,娓娓道来:“陈国国土面积与我郑国不相上下,按理说,土地也算肥沃,但陈国人性格多害羞内向、胆小顺从,表面看,一个胆小的人无有大用,但往往内心阴暗、龌龊。在强者面前他们会暂时忘记阴暗一面,奴仆一般匍匐在强者面前,摇尾乞怜。此时,如果有一个助力推动他,他觉得自己一夜之间也强大了,便会想起过往摇尾乞怜时的屈辱,想方设法要去报复。臣觉得陈国人眼下就是这样。”
      公主衡不动声色,但手指又叩了一下桌案,发出清脆的一击:“有人给陈国人借了一个胆?”华之中站起身,抱腕躬身:“不仅如此,臣判断陈国人想搞事情。”
      公主衡蓝眼精光熠熠,朗声道:“陈国人胆小顺从、心理阴暗,郑国人恰恰相反:开朗乐观、勇敢向上。陈国人想搞事情,郑国人静观其变,大不了,接着!”
      华之中心情激荡,再次抱腕躬身:“公主威武。”公主衡一愣,随即“咯咯”爽声娇笑:“好了,你我君臣用不着自吹自擂。”华之中黑脸烧的慌,埋脸不敢抬头。公主回头吩咐:“赐一桌上好席面送到华将军府,算是本宫为将军接风洗尘。”华之中慌忙跪倒谢恩,然后出宫回府去了。
      见宫女们收拾好茶盅盘碗离开,屋里只剩公主和自己,九锦方才道:“衡姐姐,我刚才私自做了个主。”公主衡从奏章上抬起头,灿若星辰的蓝眸撩得九锦心口滚烫。见公主用目光在聆听,九锦道:“我让外面以后备下足量糕点,以备早起的大夫们腹中饥饿时随时取用。”
      衡竖起食指,弯了弯:“过来。”九锦上前一步,站到她旁边。衡食指又弯了一下:“低头”,九锦心里困惑,但也温顺地低下脑袋,衡脸一仰“啵”地亲了一下:“做的对”。九锦面色绯红,娇嗔地嘀咕:“姐姐”。此刻,外面有人禀报“蔡大夫、祭大夫求见公主。”
      上大夫蔡鳌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硬朗,奔五的人,身材依旧高大魁梧、挺拔健壮,只是头上白发日渐增加。如果说蔡鳌是老一代臣子的楷模,那么祭昭则是青年才俊的代表,家世好,有学问、有抱负。三十而立,已是朝里仅次于蔡鳌的重臣。二人给公主行过礼双双落座,论起来他们之间还沾亲带故,蔡鳌的三女儿三锦和祭昭妹妹祭舒同时嫁给公子成,两位姑娘共侍一夫。
      九锦给他们上茶,端到蔡鳌面前时轻轻道:“爹爹,请用茶。”蔡鳌点点头,接过茶盅,疼爱地看看女儿。君上一家待自己这个最小的女儿视如己出,公主更是不必说,对九锦呵护备至,这让蔡鳌很是欣慰。同时心里也暗暗将公主视作自家女儿,每日恨不能将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用。
      九锦奉上茶,悄然退出。公主衡开口道:“前几日朝会,对晋国占领五鹿的图谋一直没个确切定论。昨夜综合各路消息,可以下结论了。”她顿了顿又道:“在明确这个定论之前,本宫先给二位大人看另外一样东西,”说罢,拿起华之中递上来的奏章。祭昭赶紧上前屈身双手接过,一转身,恭敬地奉给蔡鳌:“蔡大人先请。”于公,他是后辈,于私,他是晚辈。
      衡心里赞叹,祭昭年少时便进入洛山书院读书,在俊杰林立的书院里鹤立鸡群,如今官高爵厚,可谓年少得志,却能如此谦逊,前途不可限量,看来“君子昭”的别号绝非空穴来风。
      看完奏章,蔡鳌面容越发整肃。祭昭心下一凛,接过来仔细研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野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