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分离 ...

  •   第六十四章分离
      远在骊山行宫的郑伯姬友彻夜伏案。
      桌上摊开一片洁白的布帛,上面整齐地排列俊丽潇洒的小篆,公主衡一笔一划详细陈述和南申国君、楚国国君商谈的每一个细节。姬友一直要求儿女们时间充裕的时候,把经历的每一件事详细记录、呈上,国事更是如此,在不经意的细节,他这个父亲、国君能够嗅出别人忽视的味道。他正逐字逐句琢磨衡到楚国令尹屈抬府的情节,门“嗒”地响了一声,他头也没抬,和声道:“都准备妥当了?”
      听半天没回声,他这才抬起头,看向姬成。姬成面色凝重,阴云密布。自从随在兄长身边任职做事,他稳重了许多。姬友关切地一指案几前软塌,让他坐下,倒了杯水,推到他面前,口气轻松、不动声色地道:“看到什么预料之外的事物?”姬成的性子最是放荡不羁,胆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能让他严肃至此,必是糟糕至极。
      不过,从政二十年,同时把控镐京和郑国,在郑伯姬友眼里,任何事情都有他自身发展变化规律,如果哪一天它出乎你的意料,不是它怪,而是你疏忽大意。
      姬成展了展袍子下摆,拳头轻轻磕了一下桌面,有些懊恼地道:“依照兄长吩咐,臣弟带人去地宫摆放祭祀用品,却发现内室门上破损一块,露出拳头大一个洞。臣弟询问守护军卒,说是前几日巡视并未发现,想来近日才出现的。按理说地宫修葺异常坚固,年年都有加固,建朝以来从未发生过此类事情。”话说到一半,姬成却戛然而止。
      对于弟弟未出口的意思,姬友了然于胸,灯光下,蓝色的眸子此刻越发深邃幽远,静默了片刻,沉声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尧舜盛世、夏桀商汤,不过已成烟云。先祖建立大周,分封诸侯,数百年弹指一挥间。吾辈身为公室子弟,恰逢风云变幻之际,该来的,不该来的,唯有好好接受。与其担忧,不如思索一下对策,你看看这个。”说着,把公主衡的书信推到姬成面前。
      见弟弟踟躇,姬友道:“无妨。”军国大事,没有国君允许,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窥伺。
      看完侄女书信,姬成默然,不长时间又叹了口气,道:“楚国蛮夷,不遵周礼、不敬天子,一直听闻其野心勃勃,却未见其实。传闻果然不假,平南北出已赫然列入其国家政策。”
      姬友站起身,背手踱了几步,停在兵器架面前,架子上横卧着一把花纹古朴的青铜剑,他抬手轻抚着剑鞘,意识里,感受着它身体里散发出的雄浑力量,这把长剑乃是先祖武王的贴身之物,抚摸它,仿佛又回到了祖先攻城略地、推翻大商、建立不朽基业的激情岁月,不自觉地,他嘴角弯出一丝坦然:“天下野心勃勃者,何止一个楚、何止一个个诸侯,就连滑国叛贼曾轨不也喊出:天下,能者据之。他之所以是叛贼,因为没有成功。他的做法没有错,错的是时机。”姬成一脸惊愕,堂堂郑国国君、大周司徒怎会说一个出身低贱到连国民都不是的人的叛逆行为--没有错!
      弟弟的表情实在姬友意料之中,他于是微微笑道:“追根溯源,上古开天辟地,哪一个人的祖先不都是一样的?想我们姬氏祖先在商朝时,时不时被当成祭祀时的祭品,与牛羊一样被屠杀。而今,那些商朝公室后代,迁居于宋,变成姬氏的臣子,他们心里复辟的念头一刻也不曾停止。还有晋国,同为公室后裔,晋侯的远大抱负也非常人能及。西申、犬戎,无不虎视眈眈。大夫们想成为诸侯、诸侯们想独立自由、不受镐京约束,成为一代霸主。”
      姬友拍拍弟弟左肩,感慨地道:“寡人最近常常想,祖先的智慧真是非凡人可企及。分封天下,让诸侯们替天子治理天下,而天子只需掌控这些诸侯便可。治理天下诸人诸事与治理诸侯比起来,恐怕更难。这几百年的太平便基于此。回顾近三代,父亲厉王堵塞言论、民怨沸腾,兄宣王穷兵黩武,大大折损朝廷战斗力,当今天子宠爱美人,不惜废后废长。三代折腾,朝廷震慑力形同虚设,却折腾出诸侯们雄心万丈,天子的驾驭看上去岌岌可危啊。可在寡人看来,就算朝廷失控,出现最坏局面,大周气数仍可再续数百年。”
      姬成眼眸一亮:“臣弟不解?”
      姬友呵呵一笑:“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腹地有晋国,这三家势均力敌,呈三足鼎立,谁也吞不下谁,形成一场拉锯战。拉锯则平稳,平稳则天下和,诸侯们都需要一个天下共主,所以朝廷可以继续延续下去。除非有一天这个平衡被打破,出现一家独大局面。而这个结果,没有数百年无法成形。可见建国之初,祖先已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局面做好最坏打算。我等身为子孙后代,其实一直生活在祖先的庇荫里。惭愧呀、惭愧。”
      姬成心里一松,难怪兄长对自己所说的异常现象没有太多反应,看来,自己还是鼠目寸光,想的不够长远。“所以兄长才说曾轨时机不对。”
      姬友赞赏地看着弟弟,点点头:“这就如同现下某个诸侯跳出来堂而皇之说要取天子而代之。结果可想而知。”姬成似有所悟:“水到渠自成,一味蛮力,后果必与初衷相违背。”
      而此时的镐京王宫,也从凌乱回归到死一般的沉寂,只是,没有人能合上眼。
      屏退所有人,褒姒把织芸抱到床上,织芸紧紧揪住她的裙衫,生怕一松手,一切变成黄粱美梦,她清丽的小脸惨白惨白,呼吸声起伏不定,浓浓的悲哀和不舍像是一团化不开的结,散落在褒姒心里,疼得她眼里不禁又滚出大颗泪珠,一滴、两滴、三滴,滴滴如同滚烫的沸水,掉落在织芸面颊上,和着她的泪珠儿,湿满衣衫。
      “织芸、宝贝,”褒姒眼神痴迷,喃喃呜咽。手里的丝帕轻轻抚过织芸身上的伤痕,羽毛一样轻柔,她缓缓弯下白天鹅般玉颈,伸出殷红舌头,舔舐起那些伤口。织芸浑身无力,柔若无骨,爱人的每一次舔舐都像一张催命符,让她无法自抑、连连呻吟,或许,这是她们最后的一晚,织芸泪如雨下,柔肠寸断,十指插进褒姒头顶如墨的黑瀑,心神俱荡,不停地呻唤:“明月...明月,我的呜...明月。”
      月儿害羞地躲进云层,树叶儿、草叶儿上却挂满忧伤的泪珠,从黑夜流淌到黎明。
      常末一直守在门口,手握长刀,面目凶恶,警惕着四周,看哪一个龟孙敢伤害娘娘和织芸姑娘。漫长又短暂的一夜,天上的一抹蓝不知何时被隐去,黑漆漆,分不清天际与地平的交错。
      天快亮了。
      “叩叩叩”,门上传来轻轻敲打声。“知道了,”褒姒冲门口道。随后,帮织芸捋好最后一根丝带,披上一件厚实的白狐裘披风,不舍地拥在怀里吻了又吻,低语道:“走吧,织芸,我的织芸,常末...会带你过去。”她想竭力控制住自己。
      德享轩重新装修时,褒姒让常末重金贿赂工匠,在织芸卧房床下挖了一个地道,直通后苑。后苑南墙从左数第五列,倒数第五、第六个条石是活动的,抽出可容一个人通过。出了后苑,就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旧宫舍,居住者多为前朝老宫人。没有人知道,这一片宫舍里隐藏了一个窄窄的只容一人通过的笔直夹道,它的尽头便是王宫外墙。出了外墙,越过一道护城河和一片小树林,就是通往骊山的羊肠小道。
      褒姒不知道当初为何想起修这条生命通道,只想着与织芸生了情愫,就该多想一些,总不至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只是没有料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织芸双手死死箍住褒姒,微微扬起脸,眼珠不错的凝视着眼前的人儿,从今天以后,再见她不知何年何月,再见时,也怕只在梦里,她只觉胸口空空荡荡、心像被剜了出来。褒姒感受着她的呼吸、她的凝望、她的深情和不舍,心痛难抑,不由目光移到织芸两瓣肿胀的唇上,她不受控制地低头咬了一口,一股血腥弥漫口腔。褒姒抬手擦掉织芸嘴角的血渍,咧开嘴,眼泪却先一步滑落:“我要把我老婆的味道融到骨血里,就算哪一天成了瞎子,只要舌头还在,舔一下,就能找到你。”
      “娘娘,织芸姑娘的四叔来了。”常末在门外低声催促。眼见天亮了,迟走一分,织芸姑娘就多一重危险。
      上次借踏青名义去织芸家,和织芸父亲白舍沟通过秘密通道的事,正好白氏意在为保嫡长女安全,留下一标人马驻扎镐京随时策应。昨夜常末派人出宫到接头点告之白家,织芸四叔亲自率领人马从密道潜入宫里。
      “明月,我回去和族人一起想办法接你和伯服出宫。”
      “好,我等你。”褒姒脸上漾起一抹灿烂。
      “不过那样伯服以后就不能当太子继承王位。”
      褒姒眼眉一挑,波光潋潋的眼眸柔情似水:“我们不稀罕。”
      周王姬宫涅孤魂野鬼一样在偌大的王宫里转了一夜。分不清东南西北、前后左右,有的地方转了一圈又一圈,总感觉眼熟,却找不到出去的路。贴身内侍黄作好心提醒他,被一脚踢飞,折断好几根肋骨。天黑,他几次摔倒,内侍上前搀扶,被他挥拳打断鼻梁。
      天光大亮,周王站在宫殿高高的台阶上,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射在他身上,他手搭眼眉极目远眺,金色的阳光,澄净而明亮,照在他散乱的头发上,给塌陷的双腮带来柔柔暖意。余光扫过,连绵不绝的楼台亭榭、黑色筒瓦覆盖的屋顶,无一例外都匍匐在他脚下,拱卫着他,确切的说拱卫着天子的无上权威。周王深深吐出一口气,内心平静不少。连续行走一宿,此刻方觉腿脚酸疼,捡一方台阶坐下,眉头跳了两跳,袍子下摆不知打哪沾染好几块污渍。
      恍若一场梦,只记得王后那句话:天亮给一个交待。交待?周王苦笑一下,原本就是自己老婆,需要什么交待。他回顾这一两年,诸事不顺,国事磕磕绊绊,家事乱七八糟,自己心情不好,自然没有许多精力安抚王后。唉,万里江山冰冷无状,成就还是毁灭,只有高高宝座上的人,才知冷暖。周王心里涌上绵绵思念,好像和王后分别了多年,他想立刻看见她。于是“唿”地从台阶上站起,掉头直奔德享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分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