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告状 ...

  •   第五十九章告状
      鳐城,街市买卖店铺鳞次栉比,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国口音、方言随处可闻,煞是热闹。道路由原先的两辆马车并行扩展为六车并行。郑国国都新郑街道容十车并行,其余城池规定一律六车并行。青石路面,缝隙里填充米浆混合的鹅卵石,路面平坦似镜,却防滑耐磨,别说寻常,就是重装战车走上去也稳稳妥妥。路牙子上横平竖直并行宽宽的排水沟,鳐城接近南方,雨水丰沛,以前一下雨,狭窄的街道上就积水。排水沟外砌有细细的青石板围成的绿化带,稍显稚嫩的雪松笔直笔直,活似坚毅的兵士。
      公主衡携九锦、曾鸣和貔走在街上,侍卫们混杂在人群中,或远或近一路随行保护。来到一茶楼前,众人被一阵扑鼻的香味勾住停下脚步,只见一颗大槐树下,停放着一个挑子,挑子两头是两个蜂窝状炉子,一老者把拌好的米粉填进一个个蜂窝,压实,盖上盖子。数分钟后,香气四溢、热气蒸腾的米糕出炉,晶莹雪白,路人纷纷伫足购买,转眼卖完,老者接着做下一批。奇的是挑子旁边案板后坐着一老妪,头发全白,看上去比老者还要苍老,只是精神尚佳。她在不停地搅拌调制食料。
      曾鸣咽口吐沫,馋虫蠕动。公主衡和九锦相视而笑,一起来到米糕挑子前,一个小刀币三块,九锦买了三块,递给衡和曾鸣各一块,自己留一块,貔说他不吃。堂堂一介公子,站大街上吃米糕,成何体统。曾鸣嗤之以鼻,虚伪,公主高贵吗?她能吃你就不能吃?一路走来,俩个人摩擦不断,貔公子觉得她是疯丫头,曾鸣认为貔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幼稚可笑。
      一锅新米糕刚开始蒸,老者用围裙擦擦手,从案桌一角拿起一个手巾帕子,给老妪擦脸:“娘,您老歇一歇,这一上午,您受累了。”衡小口吃着米糕,香甜软糯、入口即化。听闻老者称呼娘,她愣住了,不解地问:“老人家,鳐城如今归郑国,郑国法度,人满五旬,无论男女,皆可从官府领取米面。您应该有六旬了吧,还有老奶奶,都可以颐养天年。难不成,鳐城郡府没有施行这项法度?”
      老者闻言,轻轻摇一摇白首,眼角两边皱纹如绽开的菊花瓣,笑着道:“听公子口音,应从新郑来,难怪对我国法度如此熟悉。老儿和娘每月初十从官府领取钱粮米肉,一天都未曾耽搁,我们母子吃不完用不完。”众人好奇,九锦问:“那二位老人家还出来吃苦受累,摆摊挣钱?”
      正在调制馅料的老妪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来,看得出,年轻时她是个美人,虽然年老,皮肤依然白皙细腻,脸上面皱纹遍布,但盖不住曾经的风韵。眼皮松弛,明亮熠熠的眸子隐隐秋水流转。她目光在衡身上停留了数秒,轻声慢语地开口:“郑国君上拿我们百姓当人,我们就要有个人的样子。我们还能动,做点小买卖,自食其力。”旁边有个买糕的插嘴说:“他们母子每月把从官府领的钱米肉粮都送到育婴堂,卖米糕挣的小刀币除留下自己够吃的,其余也捐给育婴堂。好人哪。”
      衡心头一震,眼眶湿润。育婴堂是官府办的机构,专门容留、养育孤儿。抚养、上学,教会生存技能,和普通人家孩子没啥两样。年满十八,官府给田给住所,独立生存。城防令水滔就是育婴堂抚养长大的。
      九锦上前递给老者五个小刀币,老者疑惑地道:“姑娘,五个小刀币就是十五块,你们吃得了吗?天气渐热,放到明天就会坏。姑娘还是吃多少买多少。”“包起来吧,老人家。我们想让家人都尝尝。”九锦微笑着解释。公子貔自然担负起拿东西角色,夹着一包荷叶包米糕跟在三个不能惹的女人后面,曾鸣还时不时回头冲他做鬼脸。
      转过一个街角,不远处就是郡守衙门,忽然从身后拥簇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文绉绉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那人鼻青脸肿,衣服被撕的乱七八糟,手被拧在身后,痛苦万状。人群熙熙攘攘、七嘴八舌,越过他们,径直奔向郡守衙门。公主衡一行夹杂在人群里,走去郡府衙门,一探究竟。
      来到郡守衙门,一通击鼓,从衙门里走出一个文吏,模样斯文,三十岁上下,对众人道:“郡守大人下乡巡视去了,后日才回城,大家有何申诉可以去司刑令衙门。”人群里走出一位忠厚长者,头发花白,彬彬有礼地拱手道:“我等小民懂得法度,官司申诉理应去司刑令衙门,无奈此事事关重大,不是普通案件,关系到礼乐伦常、国之根本,郡守大人是鳐城最高统领,故冒昧来到郡守衙门,请郡守大人维护礼乐秩序、梳理伦常纲纪,给我等小民一个朗朗乾坤、青天白日。”
      文吏微感惊诧,没想到面前老者如此巧言,把事情上升到一个无法辩驳的高度,但他依然坚持:“老人家言之有理,郡守乃是鳐城最高统领,教化百姓、维护秩序是大人义不容辞责任,但如果事必躬亲,那大人就是有三个脑袋六只手也忙不过来。老人家方才也说维护礼乐秩序,国家法度是不是秩序呢?按照程序,刑律事端一律到司刑令衙门,如果司刑令大人无法解决,自然会禀明郡守大人。老人家,请去司刑令衙门吧。”老者一时哑然,虽感不快,但也无可辩驳,大吼一声:“去司刑令衙门。”
      司刑令衙门离郡守衙门不远,转过两条街就是。青黑色条石台阶上站着六个彪形大汉,腆胸瘪肚凶神恶煞似的。老者面无惧色,走上台阶,抄起鼓槌,“咚咚咚”,把个半人大的鸣冤鼓敲地惊天动地。其中一位大汉走出队列,看样子像小头目:“别敲啦。”老者停下手,头也不回,冲身后一摆手,霎时上来两个精壮小伙子,抬着一块门板,上面赫然陈列着一堆书简。小头目一看,点点头,喝道:“等着。”说罢,拔腿转身报告去了。
      不大一会,只听见“吱扭扭”,司刑令大门从里面缓缓打开,小头目复又出来,对台阶下众人高声宣布:“大人令,此案关系礼乐秩序,为教化尔等,决定公开审理。你等先把诉简抬进去。公审于三日后举行。人人皆可观瞻。”
      普潭遒一直没把家人从新郑接过来,偌大个府邸显得更像办公衙门,没一点烟火气。好在上次公主住过的院子都还保持原样,每天打扫清洁,所以府里家老屁滚尿流的带人搬进去一些应用之物后,衡就住了进去。
      一住下,她立刻派人去打听晌午事件详情。晚饭时分,家老领着一个文吏来到公主的院子,衡正在用晚饭,这俩人静静地候在院子里,吓得大气不敢喘,等待吩咐。
      不大一会,一个穿戴华丽、模样十分俊俏清秀的女孩挑帘栊走了出来。家老认识,是公主身边一等一近侍九锦姑娘,整个郑国上下人人知晓,九锦姑娘的话就是公主的话。家老把腰弯了又弯,脸上皱纹绽放出一朵大菊花,陪笑道:“九锦姑娘,对不住,打扰公主用饭。小人们在这候着,公主慢慢用。”九锦和蔼地道:“大叔,公主说不急在这一时,让您带这位先生先去用饭,用完再来回禀。”家老拱了拱手,带文吏去前院用饭。
      想来家老和文吏必是狼吞虎咽用了饭,公主这边还没结束,俩人复又回到后院,垂手侍立。衡莞尔一笑,吩咐将二人领到前厅,端上消食茶,让他们喝了两三盏,这才出来。九锦自不必说,衡在哪,她就在哪,尤其俩人挑明关系后,更是如胶似漆,九锦一会儿也离不开她的衡姐姐。衡让貔公子和曾鸣也一起来听一听。
      待跪拜大礼礼毕,众人这才发现家老领来的正是晌午郡守衙门的那个文吏。且不说公主声誉名冠天下,单是那绝世容颜,亦令人不敢仰视。文吏十分紧张,眼睛死死盯住地面,凉爽的春日里,官服前心后背尽湿。衡平静地道:“不必紧张,慢慢说,说错就重新说,本宫不会怪罪。坐下回话。”文吏这才稍稍安心,组织了一下语言,把原委缓缓道来。
      鳐城以北三十里有个班家庄,庄子地势平缓,两面环水,土地肥沃、良田千倾。庄户有三百五十八户,人口两千二百三十三人,可谓人口众多,家家殷实,是鳐城地区排名前几位的富裕庄子。庄里一多半人都姓班,族长叫班鲧,是庄里第一等富户。班鲧家大业大,养了几十个门客,有一个叫霍却的门客,就是今天案件的事主。
      霍却是新郑人士,家境富裕,无奈年轻时游手好闲,结交了一帮市井混混,把家业败光,父母被他活活气死,他无颜在新郑呆下去,变卖祖业,从此发奋读书,游历天下。一来二去流落到班家庄,班鲧见他肚里有点货,就容留下做了门客。
      四天前,霍却到乡领衙门告状,说主家班鲧勾结陈国,意图谋反,还拿出了班鲧和陈国的往来书信。乡领大人据实抓捕了班鲧,班鲧供认不讳。乡领大人念霍却忠心爱国,赏了他五十金,还在乡领衙门给他谋了一个文案的差事。
      不成想,班家庄庄民认为此案断的不公,去找乡领大人理论,被驳回。庄民们不服,趁黑绑了霍却,来鳐城申诉,他们认为班鲧卖国求荣,理应该抓、该杀,乡领大人判的对。但霍却,身为班鲧门客,受主家供养,所谓食君之禄,报君之恩,霍却不但不报恩,反而恩将仇报,出卖供养他的班鲧,与班鲧卖国求荣有何区别?依照周公之礼,俩人同罪。
      “有趣,”公主轻声笑道,复又对文吏道:“耽误先生时间了。”文吏慌忙站起躬身道:“小吏职责所在,不敢称耽误。”衡又道:“看先生年纪,应该婚配了。”小吏一时没明白公主问此话用意,老老实实据实回答:“家有贤妻娇儿,男孩五岁,女孩三岁。”
      公主继续问:“高堂身体可还康健?”“家父母身体尚可。”
      “先生福气,”公主赞叹道。九锦不知何时手里多了一个托盘,托盘里琳琅满目,一望即知价值不菲。她双手把托盘送到文吏面前,笑语:“都是一些小玩意,布袋里有两根百年参,是公主对二位老人家一点心意。那块宣萝锦给夫人做件长裙,两块玉鱼玦给孩子们玩。米糕在东城买的,鳐城人都知道那两位老人,想必先生也知道。吃着米糕,想一想两位老人的义举,先生就知道如何为官为吏了。”声音清脆,字字入耳,宛若天籁。
      文吏心里狂喜,公主恩赐,那是多么大的荣耀,不是值多少金的问题,而是无上荣光,就算这辈子仕途平平,有了今天这一幕,足够自己回味一生。高高在上的公主、绝世倾城的女子,她居然和自己说话,还恩赐礼物,文吏激动地浑身颤抖,眼里噙满泪水,恭恭敬敬接过托盘,叩头谢恩,躬身退到门外,才由家老领着出了后院。
      衡抿了口茶,看向弟弟貔,心里暗想,貔以前活泼可爱,纯真灵动,不知何时,变得老气横秋,还被他舅舅弄来的郭薄把脑袋搞左,梳理一下他身边的人迫在眉睫,看来,还是要多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一个劲待在宫里念书,不接地气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告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