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探望 ...

  •   第二十六章探望
      今年,郑国注定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公主衡率领铁骑满载而归。平定内乱、安抚滑国、收服曾氏、牵制阀门、获得铁矿、从容驻军、取得宝藏、增加人口,归来的公主衡顾不上其他,在父亲的旨意下,迅速组织文吏,安排归置滑国来的流民,务必安然度过冬天,来年开春建屋、分地、划拨种子农具。
      滑国驻军由淮山大营调拨,即刻开拔,一日不得耽搁。
      费邑铁锰矿人员筛选有点热闹,经济民生能员国府里人才济济,理应不难,但因驻扎滑国人员从兵士到文员都是双俸,矿场更是个肥差,故主动请缨者络绎不绝,甚至还有走门子走到郑伯那里,公主衡一道谕令定下矿头标准:同时精通经营管理和矿藏开采,缺一不可。矿石属战略物资,意义重大,由公主衡直接领导此矿。一下子,关于费邑铁锰矿之浪潮总算平静下来。
      按照郑伯意思,女儿如此能干,可以给她开府建衙,独立门户啦。音夫人一听,泪流不止,她的心肝宝贝过完年才十六岁半,时不时还要搂怀里睡觉,一个人到宫外,饿了冷了谁也没有当娘的上心,衡是女孩,怎可与男孩比较,掘突、樽、貔就是立时独立门户,她也不反对,独独衡不可以,须得每天在娘眼皮子下,结婚二十载从未与夫君红过脸的音夫人,这回真的急了。
      见夫人态度如此坚决,姬友又去试探女儿的反应,衡毅然决然表示:永不与母亲分开。姬友从此绝了念头,心里却是甜蜜,都说女大不中留,他的女儿,中咧。
      这一日,好容易挤出点点时间,公主衡早早离了官署,带着九锦,去往浣花阁。原致回洛山大营前,把初青托付给衡,一回到新郑,衡就把初青安排到浣花阁居住。
      浣花阁隶属王宫,算是外院里一座精致的三进别墅。音夫人刚嫁到郑国就居住于此,后来王宫逐渐扩大,有了儿子掘突后音夫人便搬到毓琉阁,再没回来过。浣花阁里每日都有宫人清扫,一桌一椅、一花一木皆保持当年样貌,未变分毫,变的是当年的宫人头上生出华发,眼睛开始昏花。
      朱漆红的大门,依然瑰丽鲜艳,地上的青石板,洁净光亮,游廊房屋皆是沉香木打造,味道沉而不冲,沁人心脾,可见父亲对母亲爱之深。
      宫人见是公主,忙欲进去禀报,衡抬手制止,侧耳细听,一缕歌声悠悠从里院传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歌声婉转悠扬,琴音深沉缠绵,思念至深,牵动人心。
      “只说初青姑娘琴艺绝佳,不成想歌喉亦如此动听,”九锦叹服道。
      公主衡调皮的打趣道:“初青想我原致姐姐了呵。”
      眼尖的宫人远远看见公主,忙不迭进去送信,琴声戛然而止,衡和九锦煞是遗憾,二人相视而笑。不大一会,初青和曾鸣疾步从里院迎了出来。
      “不知公主驾到,迎接来迟,望公主恕罪。”初青和曾鸣双膝跪倒,磕头行礼。
      衡双手扶起:“平身,本宫临时起意想来浣花阁,不知者不怪。”
      进得屋里,初青双手奉上茶,和曾鸣恭恭敬敬端坐一旁。
      饮食休息得当,心情舒畅,初青脸上一扫憔悴之色,脸颊粉润光泽,盈盈若水的双眸深邃而明亮,脖颈宛若优雅天鹅,白嫩、修长,一袭白色长袄裙,青色花纹绵延不绝,滚边采用白色貂毛,端地修长清丽、出尘脱俗。
      见公主衡一眨不眨打量自己,初青微微涨红了脸,她知道公主和原致是义结金兰结拜姐妹,故不作胡乱猜测。
      “大姐好眼光,初青姑娘好人才。”一连两个好,衡打心里为原致初青高兴。
      初青脸像块大红布,依然勇敢地说出了心声:“初青不过一闺中弱女子,有几分姿色而已。公主英武睿智,安邦定国,真正女中豪杰。”一旁十岁的曾鸣满脸崇拜的望着公主衡,小嘴微张,入定一般,想起临行前父亲的教诲,一定要向公主好好学习,加之自家已是公主死士,感受与初青别有不同。
      衡嫣然一笑,编贝白齿晃人二目:“衡哪里有那本事,不过微末之力,初青姑娘抬爱了。”
      初青忽然又红了脸:“姐妹们都说,嫁人当嫁公主衡,能则能矣,美则美焉,美人英雄,是女子又何妨?”
      这下轮到衡羞红了小脸:“嫂嫂说笑。”端起杯子,抿口茶,掩饰少女的羞涩。
      嫂嫂?一旁的小曾鸣脑袋里急速转弯,父亲讲述郑国王室,没说公主有兄长,莫非父亲记错了,小家伙口没遮拦,嗓音脆亮:“公主有兄长吗?初青姐姐是公主的嫂嫂呀。”
      衡闻听,一口茶滑下肚,烫的直皱眉头,初青顾不得羞赧,忙从瓮里舀起一小杯凉水,九锦接过杯子,端到衡口边,衡就着她手喝了两口,见二人神色紧张、曾鸣小脸一脸惊吓,衡便用帕子拭拭唇角,坐直身子:“哪里就那么娇弱了,无妨。”言罢,把目光转向曾鸣,伸出手:“鸣儿,过来。”曾鸣犹豫一下,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完全清醒过来,迷迷糊糊走到公主近旁,坐下,规规矩矩,低着脑袋,犯错的小孩。
      公主衡轻抚曾鸣头发,禁不住赞叹道:“鸣儿头发真好,黑如墨,亮如漆。”
      “鸣儿头发很好梳理,光光顺顺的,想梳什么发式就能梳成什么发式,不像我头发,过于柔软,有些发式难以成形。”初青由衷地道。
      “远离父母家人,鸣儿可还习惯?听你父亲说,你每晚睡觉都要娘亲搂着?”
      口鼻里闻着公主芳若兰芷的气息,曾鸣慢慢稳定下情绪,只是,此刻在座的人,谁也不曾料到,这美妙的气息搁在曾鸣心里,一辈子。
      曾鸣抬起头,对上公主俊美秀丽的容颜和温润如玉的神情,心里豁然开朗,仿佛有一百支欢快的小鸟在歌唱,羞答答软软糯糯地道:“这几日习惯了。”
      初青满脸怜爱:“前些日子刚来时,鸣儿晚上总睡不着,现在可以一觉到天亮。昨天鸣儿弟弟曾骑过来一起用的午饭。”
      衡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鸣儿,九锦姐姐今天给你带来好东西,你和姐姐去外面瞧瞧?”
      曾鸣两眼发亮,看向九锦,九锦会意地牵起她小手,向院中走去:“姐姐带你看样好玩东西,小鸣儿,快点。”
      初青见茶色渐浅,于是换了一种圆果包裹的茶叶,拇指食指对捏,圆果外壳碎裂,伴随里面的茶叶一同洒进茶壶,一股幽幽清香比之方才愈加清晰,初青边向壶里舀水,边道:“公主前日派人送来的新会青柑普,初青还是头一回见识,以前只是听说,今日有幸与公主一同品茗。”
      “新会地处岭南,那里出产的陈皮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效,普洱则来自滇国,尤其发酵后的熟普最是养人,疏肝利胆、健胃消食,我母亲每日午后都需喝上几杯普洱茶,保持苗条身姿。柑普制作方法简单,但得看天时,把半发酵熟普装进掏空、清洗、晾干的青柑壳里,放露天晾晒,晾晒时机颇为讲究,太阳毒热不行,没有太阳不行,因每一年温度、湿度不尽相同,故每批普洱口感有所差别。父亲见母亲中意此茶,每年都会派人去滇国购买。”
      “君上对夫人可谓情深意重,如此千山万水得来好茶,初青受之有愧。”
      衡道“现今郑国贵妇们仿效宫里,也流行饮用此茶。”
      “音夫人美貌时尚华盖天下,何止饮茶,现在流行的衣饰款式、发髻造型,哪一样不是出自郑宫音夫人,我在滑宫时,国君夫人对音夫人可是羡慕嫉妒紧呢。”
      衡暖心地道“想来不久,各诸侯王宫里,亦会流行青柑普。郑国商社半年前派人去滇国采购,已大批购进,初青姑娘想喝多少都有。”
      初青颇感讶异:“公主对经济民生如此敏感通达,匪夷所思。”
      衡挪了一下位置,太阳晒得后背滚烫:“国与国之争,争的可不就是经济民生。”
      煮茶的当口,院子里九锦和曾鸣的嬉笑声越发响亮,惹得屋内人也是相继莞尔。
      “九锦姑娘很是可人呢”初青眼眸清亮,眉间掠过一丝春风,“其华灼灼,情义丝丝。听原致说,九锦五岁就进宫跟着公主。”
      衡于是把六岁那年选贴身陪伴的经历述说了一遍,和原致的那一架是重点中重点。听闻,初青前仰后合,花容乱颤。
      “能和本宫打个平手,不容易。本宫就央告君父,每月定要和那个原致打一架,到底要分个高低胜负,从宫里打到原府,又从原府打到军营,从六岁打到十二岁,最终结成金兰之好。”描述儿时经历,公主衡粉嫩的小脸平添了缕缕稚气与顽皮,与在滑国生杀予夺的模样判若两人,初青感喟造化弄人。
      公主衡支走曾鸣和九锦,原本想谢谢初青对曾鸣的照拂,毕竟曾鸣爷爷曾轨曾经伤害过她,但话到嘴边,衡改变了主意,过去的就过去吧,伤疤何必重新揭开、再流一次血,看来初青是个拎得清的人,果然没看错她,那么,尽力安排好她和原致的将来,更为重要。打定主意,公主衡于是把儿时与原致的趣事娓娓道来。初青也想多了解一些原致,包括她的过去,一件件那么有趣、可爱。
      茶壶噗噗冒出热气,初青从炭炉上取下茶壶,洗杯、温杯、滤茶、斟茶一系列娴熟程序做下来,给公主端上,方才起身去唤回九锦和曾鸣。
      “哎呀”,曾鸣刚踏进屋,初青忍不住低嘤了一声。只见曾鸣怀里抱着一只灰溜溜、眼珠子滴滴乱转的松鼠,兴高采烈珍宝一样。九锦笑吟吟跟在后面,手里提溜一篮子坚果。
      “九锦姐姐送的,可好玩了,初青姐姐你抱抱,”曾鸣小心翼翼把松鼠递给初青,松鼠不知感应到什么还是喜欢初青,小脑袋微微后仰,居然、居然冲着初青咧开嘴,露出两颗大板牙。“哈哈哈哈哈”,一阵阵笑声飘荡在宁静的小院里,垂手侍立的宫人们忍不住面含笑意,自音夫人搬离以后,十几年没这样热闹,真希望公主多来转转。
      玩笑了一会,公主衡说道:“过几日就是除夕,除夕那天,宫人会来接初青姑娘和鸣儿,母亲说你们远离故土,接到宫里一块过新年。另外,母亲想收初青姑娘为义女,不知姑娘可愿意?”
      初青脑袋“嗡”一下,以为听差了,呆愣在那里,瞠目结舌。音夫人,齐国公主,郑公夫人,当今天子亲婶婶,天潢贵胄,高不可及的门第,可谓天下第一贵人,她初青,一个乡间私塾先生之女,粗通文墨,略知琴音,音夫人居然要收她做义女?初青以为自己白日做梦。
      曾鸣可是听真真的,激动的小脸通红,拽拽初青衣袖:“姐姐赶快谢恩呐。”
      初青云里雾里,头重脚轻跪谢完毕,九锦上前搀扶起她,在耳边耳语道:“君夫人收你做义女,就好和原致姐姐家商谈你俩婚事了。”初青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羞怯得不敢抬头。
      “公主”,一个宫女面色惊慌,匆匆进来。衡和九锦都认得,是母亲音夫人身边贴身侍女妙婕,衡脸色微变,“可是母亲有事?”
      “夫人让公主去寻成公子,今日是公子仪门之日,可公子突然不见,从早上一直找到现在,要是日落之前不再仪门,那蔡、祭两家的脸面可就丢大了,二位小姐估计也不能活,夫人请公主务必找到成公子。”
      郑国风俗,适龄男子看中哪家姑娘,须过提亲、互换更贴、仪门、下聘礼、成亲五道程序,换过更贴,八字不犯冲,接着仪门,即男子去女家,请未来岳丈岳母相看真人,如不中意,女方会以体面托辞婉拒婚事,如中意,男方家就下聘礼,等待迎娶。若男方家反悔,一般会找媒人从中劝说,但仪门这天迟迟不上门,日落之后人还没到,等于单方面毁约,羞辱女方家,除非握有女方家出格的证据,否则一般不会采用此极端方式。
      蔡、祭两家都是朝中重臣,如非俩家小姐执意嫁给公子成,怎会愿意同侍一夫。互换过更贴,仪门之日,公子成竟然跑路,两大家族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丢得起这个脸,搞不好,郑国刚刚开创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毁于一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探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