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请皇上治罪 ...

  •   端宫门外少了那个不怕死的黄作,谏言填充后宫的声势日渐小了下去。

      他们监察院的工作,无非就是绞尽脑汁想些利害的词,骂骂皇帝,骂骂最近风头紧的官员。

      骂皇上是高风险的工作内容,一般都是像黄作这种骨头硬的打前锋。
      现在前锋退散,他们这些言官自然也就头几天趁着风势再紧了紧,见皇上无动于衷都识相地移开了注意力。

      皇帝虽然不好直接罢免监察院的官员,可是万一哪天发怒想个莫须有的罪名革了你的脑袋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监察们近日就开始把口水瞄准百官去吐。

      往往是最近谁最得意吐谁。

      监察院的几个八品九品的官员正暗戳戳地在朝官身上瞄来瞄去的时候,黄监察于清欢楼里裹纸而出的消息便跃然跳到了他们眼前。

      哎哟。

      不得了,不得了。

      他们监察院引以为豪的前锋自于王宫南门外活过来后,整个成了绯闻替身。

      在得知皇帝去探视过黄作时,他们监察院还暗自得意了几天。

      毕竟也算是同个部门的,沾了光嘛。

      可现在居然搞出了个桃色绯闻。

      真真可气。

      你说说这黄作,明明家里打着以身作则的名义娶了那么几房妻妾,竟然还不满足,变本加厉地往烟花之地去了。

      官员去烟柳之地,虽然没有实令禁止,但先帝以来就被朝官所不耻,黄作以身试险,岂不累人。

      琢磨来琢磨去,监察院的这批小□□品咕顺议一番,诶,反正近日朝中没有可参之事,就先拿着黄作来开刀吧。

      反正他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大不人再死一回。

      于是众议之下,就把这在家养病闲领的俸禄的黄作给参了。

      元泫帝最近舒坦得呀,吃饭饭香,下棋棋胜,另上最近边关有胜仗消息传来。快哉。

      果然没有黄作带头嚎嗓子舒服得,睡了个大好觉,早朝的时候精神抖擞。

      最近因着边关有胜仗,朝堂里一边喜贺之声,又都刚入夏,暂时也没听说哪里有灾事,似乎要迎来康泰政期的首个盛世年。

      再说最近忙着换季分发当季的新官服,各部门其实都忙着呐,一个季度积下来的事儿得赶紧在立夏前都赶定。

      因而朝臣们早朝时都拱了拱手中玉笏,表示无事可奏。

      不过站在末位的一站出来,元泫帝的面色便淡了几分。

      监察院这干人怕是整个大月朝官服最多的人了,平时的时候他们多数穿绿袍。

      哪天要是他们忽然换了绯色的袍子,那就不太好了。

      说明他们今日要参奏一件和前几天不太一样的人。

      就是从未参过的人。

      会是谁呢,元泫帝首先就自我排查了一下,他最近最多就多下了两盘棋,与丞相悔了几个子而已。

      应该不至于被参奏。

      其它官员应该都被这些没事找事干的监察官参过了罢。

      ”臣有本奏。“

      “说。”倒是想看看这些人还有什么花招要玩的。

      只要黄作不带头嚎嗓子,这几个言官造不成势。

      带头参领的这个是监察御史,正七品,一跪下就大陈其词:“臣督导不力,为官不正,不能以身训示………。”

      云云总总听下来元泫帝到底没能忍住,作为一个帝王,他其实还是有些抱负的。

      大概是职业病吧,他总想着能混上个一代盛世明君最好,如果不能,他到底也不要被人说成昏君才是。

      这便是他一直对这群小□□品的官员一味容忍的原因。

      可若这般再说下去,估计不要说早膳,就是午膳也可能要错过点的。

      他摆了摆手:“先把折子递上来朕看看罢。”

      旁边的丰顺早就领会到了元泫帝眉目间的不耐烦,疾步于台廷上走下来,不多时把折子捧到元泫帝面前。

      下边的七品御史还在忙着抹眼泪,说着些自请其罪的话。

      元泫帝直觉得耳朵疼,拧着一双俊眉把折子摊了开来。

      “天道为章,纲常人伦,身正则立,自先帝时,朝风蔚然,在廷之官,伏伏而行,从不旁视,绝淫靡于殿堂之外

      ——长篇大道。

      看至末尾两段时方看见黄作二字。

      元泫帝嘶了口气,这监察院的人最近怕是闲得慌,玩起了窝里斗。

      再看所参何事。

      【身关官服招摇于市井,并大摇大摆进了清欢楼,次日时又仅以几张绘有不堪男女画像的宣纸来遮羞,于正午时分狂奔于人群之中。】

      元泫帝合起折子,皱着眉头。

      似乎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男人光着身子,下身裹几张宣纸的模样。

      那是怎样?

      不知周边看到的人是何反应?

      元泫帝分明还记得去年大朝会,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露天接受百官朝拜,在日头下坐了整一上午,身上的大礼物重又繁厚,他稍稍将衣领扯开了些,事后黄作就为这事狠狠地骂了他一通。

      说什么大朝以礼,衣冠祖制,乃分毫不敢有移,应当正襟端坐方为大朝会应有的龙态。

      原文千字有余,好几大张纸。

      骂得字字诛心,看得头大得很。

      这回倒好,自个脱衣于野,还以宣纸遮羞。

      下边负责带头弹劾黄作的监察院长官终于骂到了末部高潮,大喊一声:“请皇上治罪。”

      元泫帝这才回过神来。

      这是他的小方法,遇到这等啰嗦之人,就开开小差,等那些无关紧要的长词破字儿都念叨完了,这些官方才会转个调来说正事。

      “你倒说说,如何治罪。”

      原本下边的官员以为元泫帝会大为震怒,像先帝那样,把官员给革职抄家。

      可是元泫帝居然只是云淡风轻地问处置方式。

      没有按老例子来呀。

      下边弹劾的官员有些紧张,他在话里边还给自己请了罪的,原本以为皇上会因为听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自罪状给感动,然后亲手下来扶起他说:“此事黄作不检点,与爱卿何关,爱卿之肺腑,字字如雷在耳,朕岂能不知你苦心。”

      结果皇上只问了声怎么治罪?

      七品御史额汗掉在了眼前的红色织毯上,想了想:“还请皇上定夺。”

      元泫帝把折子放到丰顺手里边:“刑部何在?”

      下边刑部的官员跨前一步:“臣在。”

      “公事公办,方才都听见了?“

      “下官听见了。”虽然听得瞌睡,不过后面关键几句还是听到了,幸好这个人七品御史不是黄作。

      按黄作的性子,正事全部都在话里头,肚子里没有点墨水还真听不懂他说什么。

      这是黄作的可恨之处,也是可怕之处,只要他一开口说话,满朝官员哪里敢打瞌睡。

      生怕里边夹杂着影射自己的句子。

      元泫帝也正是讨厌黄作这话里有话的毛病,所以对于今天监察院一伙人,其实他还算可以忍的。

      刑部官员回话说:“黄监察虽然行为不检,可大月朝律法里并没有针对官员逛窑……烟柳之地的处罚。“

      看来也是性情中人啊。元泫帝看了眼站出来说话刑部尚书,嗯了声。

      他心里其实早知道没有这条律法,可黄作做出这等事情,影响必然很大。

      不罚,于理不合,于众不服。

      可是治什么罪好呢。

      不会又死而复生了吧?

      要是赐死的话砍头好,还是分尸?或者煮了比较妥当。

      说实话,对于那日黄作于他面前活过来的那种惊吓感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不免留下些阴影,总觉得杀死了他,他又会再活过来。

      再说,这不挺好的嘛,清楼这种热闹的地方,是个男子都喜欢去,先帝之时哪里是因为不喜欢。

      分明就是另有内因才出了点小风波。

      其实烟花之地,先帝最是爱去的,元泫帝也想去……

      “那就罚他去罚街罢,就说他浊了市井清净,当以扫三街九巷以正视听。”

      若他真重罚了黄作,估计朝中官员圈养女妾的势头只会增不会减。

      在先朝以前,青楼一直是文人雅士高谈阔论的地方,各家官员也是馋了就上青楼抱抱女人。

      现在倒好,官员去青楼都是偷偷摸摸,于是馋了就到处搜寻好看的女子,再藏娶到家里。

      多了一笔开支,自然多了份口|活要养,于是贪腐之风,反日益 渐重。

      还不如借这个机会,表明一下自身对于官员去青楼的容忍度:“他也没犯什么大错,不就是没穿衣服在街上逛了逛,大概是太热了罢。”

      元泫帝这番话说完,朝臣都暗逢惊讶。

      果然与先帝不一般,绝口没有提黄作逛青楼该如何处置。

      也就是说,逛青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了?

      哎呀,上次叫妈妈过几日送来府上的那个姑娘幸而还没送,赶紧退了。

      能去青楼,我养那么多会老的姑娘干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请皇上治罪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