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番外·聆欢(七) ...

  •   日升月落,时光迤逦,倏忽间回首,我才发现,我的及笄礼早已在百日丧仪内度过。

      我自然无心庆贺,丧仪繁琐,母后也无力为我操持,只是将一早命内廷司打造的钗环送来,在晨起梳妆时,由秀清在我头上比了一比,略做象征。

      丧仪既毕,皇兄正式开始上朝。他下旨要为父皇守孝三年,颐宁宫内偶然一聚,惠母妃不禁有些惋惜:“绾绾好容易及笄了,却还要守三年国丧,未免可惜了。”

      我垂首不言,母后挽着我的手,释然般轻轻一笑:“不过是等到双九年华罢了,要哀家说是刚刚好,如今她身子还是娇柔,再养的强健些,出嫁我也能放心了。”

      “太后说的是。”惠母妃瞧了瞧我,目光满是慈蔼,“好事不怕晚。绾绾是诸位帝姬中最出类拔萃的,多等几年,也有的是青年才俊来求娶。”

      当着我的面,惠母妃没有提宁远的名字,可她的未尽之言我也能猜到几分:皇族需要守三年国丧,可宁远出于官宦之家,只在一年之内不得嫁娶。一年之后,宁远就是将冠之年,到那时,大概甄府会冰人如云吧。

      到那并非我可以过问的了。

      如今,已是明嘉元年了。

      宫中的日子越发悠长静远,有国丧作说辞,我也懒待像从前一样应付人情往来。秀清唯恐我是因着父皇晏驾而过度悲伤,时不时地要将外面发生的新鲜事说与我知。

      暮春时节,紫奥城连下了几场雨。雨势不大,反而下得人闷气。雨后,仍有重重叠叠的阴云挂在天上,似乎昭示着暑意已经渐近。

      秀清扇着一把蒲扇,坐在我足边劝道:“钦天监说今日还会有雨呢,下得虽小,也别有意趣。帝姬不想去听雨榭走一走么?”

      闻得“听雨榭”三字,我的眉心微微一软,很快又懒懒地摇头:“天气闷热,不去也罢。”

      见我毫无兴趣,秀清又换了一个话题,道:“听说今日平阳王和王妃带着清河王府的世子宗姬入宫了,这会子,陛下也该过去颐宁宫赴宴了。帝姬不去瞧瞧?”

      提及清河王,我更是厌烦不已——虽说祸不及儿女,六皇叔与九皇叔也是情分甚笃,可六皇叔葬礼之后,我得知母后准许让九皇叔和小姨母抚养他的一双儿女,心中总是不畅快。

      我轻扑罗扇,蹙眉道:“既是皇兄去了,孤去不去不要紧。人多了,予澈和恭宁也不自在……再者天气闷热,孤也没什么胃口。”

      其实从前,我便很少见予澈和恭宁……尤其是恭宁。后来听说六皇叔为她取的小名是“環心”,这让我膈应得很,更不愿跟她亲近。

      秀清并不气馁,笑吟吟道:“快到夏天了,帝姬想是胃口不佳。御膳房新做了螃蟹酿橙和杨梅冰露,最是清新爽口,帝姬可要尝一尝么?”说着,还招呼小宫女把风轮架上。

      虽还没到三伏天,但我这里用冰都是随时吩咐内廷司即可。风轮放置在冰碗和玉兰、素馨等香花之后,转动之时凉风习习,清芬满殿。

      幽幽凉意袭来,我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发了会儿呆,我道:“去取花样子来吧。”

      绣针上下翻飞,将各色米粒大小的珍珠修成百蝶穿花的纹样。这是如今时兴的珍珠绣,原是那年宫中新演的戏曲,后来传入民间,女眷们大多仿照那戏中的小姐,制成这样的绣品作为嫁妆,求一个姻缘圆满。

      依稀记得,灼灼便曾拿这事来笑我。我眯一眯眼,那是我初遇宁远时的事了。

      想到这里时,一不留神,针尖刺破了指腹,一滴血落在绣面上,像一粒艳艳的朱砂痣。

      春去秋来,岁如流水,昼夜不息。

      十月里,宫外传来消息,说外祖母病重。

      隔着一道宫墙,我与外祖母也算不得十分亲近。但为人晚辈,我也想亲自出宫去探望。秀清却道:“沐黛姑姑说,今晨太后和陛下已悄悄去甄大人府上了。”

      我一听,知晓今日是不宜动身了。然而在宫中也坐不住,索性道:“那便去甘露寺祈福吧。”

      秀清见我终于肯出去走一走,喜不自胜,忙命人去准备。

      甘露寺依旧静谧安宁。这一次,寺里并没有闲杂人等。我跪在正殿里,请寺里的师太们帮我念一日《金刚经》。经过父皇之事,我更明白神佛不过是给人安慰,不能执掌生老病死,但跪经一日,略尽孝心吧。

      次日下山,静岸师太送我至山门外。我望一望山间红叶,静声笑问:“师太,佛家如何看待情爱?”

      秀清直冲我使眼色,静岸师太却并不在意,依旧眉目慈悲,道:“情爱是空。”

      我饶有兴致:“既然是空,为何世人向观世音求姻缘?”

      静岸师太道:“我佛慈悲,大爱众生,包容众生一切所求。”

      “既是众生所求,何以是空?”

      “于众生是欲,于我佛是空。”

      我淡然一笑,告辞而去。路上,听秀清喋喋不休:“阿弥陀佛,帝姬,您可不要听那师太胡说。什么这空那空的,您以后可是要有大好姻缘的……”

      我但笑不语。

      这一年的除夕宫宴,皇兄特许了舅父一家入宫赴宴。这是皇兄登基的第一个除夕,我猜测,皇兄此举或许是有施恩母家之意吧。

      我再次见到了宁远。他远远地,随舅父坐在一处,自斟自饮,逍遥自在,似乎与满殿的繁华富丽格格不入。他仍旧是我初见时的那个模样,洒脱不羁,超然物外,仿佛不染一点俗世尘泥。

      我遥遥望他一眼,忽然觉得心内无比平静,有如止水。好像在心头萦绕不散的心事,随一夜春风而去般释然了。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是山间静流,一去四平八稳。我也在日复一日的光阴消磨里,褪去生涩与悲哀,重新变回那个端方沉稳的大周帝姬,只是母后望向我的目光越发忧思难解。

      明嘉四年,国丧除服。

      我已届双九年华,婚事不容再耽搁。母后特特将皇兄召至颐宁宫,我躲在后殿暖阁里,听母后与皇兄絮絮说起,要在我生辰那日替我凤台选婿。

      其实,前朝物议沸然的,是要让皇兄尽快立后纳妃。可皇兄似乎尚未定夺,我知道,他是不愿如父皇那般被朝臣裹挟,致使后宫争斗不休。所以,皇兄将我与惠母妃所出的阿言、阿容抬了出来,拖延时间。

      被皇兄拉来当挡箭牌,我大抵是难过了一阵,但也并未拒绝。

      我不愿皇兄与母后为难,何况,我总归是要择婿的,无需作矫情女儿之态。

      参与选婿的人员名单是母后准备了很久的,数年间增删多次,确认品貌出众、家世清白、无疾病、无婚约,母后还让九皇婶探问过我的意思,是否还有要加上去的人。

      我答曰:“母后准备的很好。”

      诚然,一共二十个人,或是公侯子弟,或是青年官吏,都已是大周最好的男儿。我翻开看时,果不其然发现了宁远的名字——如今,他不过任从七品太常博士,从官职上而言是不应该在其中的。

      皇兄却道:“宁远是舅父的儿子,与你也曾见过,知根知底,看一看也无妨。”

      我轻轻一哂。其实我有好几年没见过他了。自从两年前外祖母病故,舅父全家都在守孝,不曾踏足宫中。直到前不久皇兄才下旨“夺情”,晋舅父为兵部尚书,并加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舅父也算是明嘉一朝货真价实的权贵了,又是外戚,皇兄破例让宁远入选,也不会有人反对。

      凤台选婿在即,诸位太妃皆贺我好事将近,我不堪其扰,整日闷在颐宁宫的暖阁里无所事事。

      流朱姑姑见我百无聊赖,便笑着劝说:“帝姬长日无事,不如做些女红可好?听闻民间女子出嫁前都要自绣嫁衣或是做些绣件馈赠心爱之人,帝姬金枝玉叶自然不必亲自动手,只是做些刺绣女红不但可以打发辰光,将来见了驸马有所馈赠,也可显示帝姬兰心慧质,与驸马情深。”

      我也不知何故,无端就被这几句话打动了。

      绣院的掌事姑姑为讨彩头,亲自送了各色新描的花样子来。母后同我一起挑选,从一沓吉祥花纹里挑出一副鸳鸯。绣院姑姑立刻奉承:“交颈鸳鸯并蒂莲,象征夫妻和睦恩爱,恭喜帝姬了。”

      母后随声而笑:“和睦恩爱倒在其次,鸳鸯二字,有怨有央,方为姻缘。”

      我只淡淡瞥了一眼,另举起一副凤凰于飞图让母后看,轻轻道:“可是儿臣更喜欢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母后吃惊地看了我一眼,继而轻笑:“有情而心生怨,有爱而有所央。世间之人,往往羡慕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却又渴望有所缺憾的真实。是真实还是圆满,总归要择其一。”

      我道:“不能二者兼得么?”

      “或许可以。”母后轻抚着我的面庞,似是伤感,“可以母后穷尽心力,也只能得其一。”

      我默默,抚着那华丽的凤羽,光华灿烂,艳美如虹。

      二月十六,我的十八岁生辰盛大来临。我在母后宫中用了长寿面,方与奉命入宫来陪伴我的小姨母一起到上林苑的凤台上去。

      母后不肯同去,只说:“聆欢大了,该到了自己做主的时候,哀家去了倒不自在。”

      母后替我准备了衣裳,是一套浅绯色的海棠霓裳宫装,外披一袭浅金丝线织成的纱衣,上面时隐时现着翟凤出云的花纹,一走一动如水波轻漾。宫中服制等级严明,唯有帝王嫡女可以着五色翟凤,是不需多言的身份象征。

      “去吧。”母后笑道,“如你所想,择一良人。”

      我福了福身,转头施施然踏出宫门,流朱和沐黛都笑着送我:“愿帝姬择得乘龙快婿,长乐无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番外·聆欢(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