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太子之位 ...

  •   乾元二十八年九月十五,正四品巡防营统领薛朝敦自请去通州屯田,玄凌大喜,嘉赏其为通州将军。温仪公主不忍与驸马分离,亦自请相随,玄凌恩准,于是京中无人不称温仪公主与驸马伉俪情深,羡煞了无数闺中少女。

      玄凌担心女儿,遂额外将通州三百户食邑赏与温仪。通州不似凉州那般气候恶劣,那里民风淳朴,银米富庶,除了远离亲人,温仪去了那里其实也并不会吃什么苦头。

      与薛朝敦离京之前,温仪曾入宫拜别玄凌与贤妃,甄嬛并未在宫中相送,而是头一回登上了紫奥城之巅。她看见薛朝敦小心翼翼地扶着温仪出宫,将她搭上朱红色华盖轿辇。温仪迎风回眸,苍茫的目光望向紫奥城的最深处,那个多年以后无数次出现在她梦境之中的地方,泪流满面。

      或许她看见了甄嬛,也或许没看见,那都不重要。她们似乎在遥遥地对望着,不知是谁更幸运些。

      银红色软烟罗的轿帘掀开,温仪毅然决然地转身准备入轿,却被一旁的薛朝敦紧紧扣住了手腕。疑惑间,俊郎青年已自怀中取出一方比目成双花纹的手帕,递与温仪。

      那一刻,甄嬛确信她看见了温仪的笑容,属于幼年初至披香殿时的她的纯真无邪的笑容。她忽然意识到,那一场精心策划的凤台选婿,或许薛朝敦未必全是逢场作戏。或许他是真的“无关是非指,但求伊人心”,尽管得知他的妻子心怀不轨。

      她与温仪之间,不知谁更可怜。温仪至少还有薛朝敦,而她孤身一人。

      “皇后娘娘。”

      身后有低沉而祥和的声音传来,是贤妃。她的眼角尚有未尽的泪,目光望着远去的车队,“谢谢你肯放过温仪。”

      “贤妃姐姐肯为了她在凤仪宫跪了三个时辰,我若再揪住不放,只怕我与姐姐十数年情分俱要为了她而毁于一旦了。”甄嬛的声线听来格外平静,“姐姐知道,我一向是个聪明人,眼见着是得不偿失的事,我决不会去做。”

      “是啊。”

      贤妃望着远方天穹流岚过境,忽然感慨道:“当年,纯元皇后若是有你一半的聪明才智,必不至于落到那般境地。”

      “姐姐,你错了。”甄嬛举起带着簇金护甲的手,出口已是冷冽:“纯元皇后不是不聪明,她只是不够狠心。遇见皇上那一刻,她早已背叛了自己的未婚夫君,既然如此,就不该再苦心维持自己的善良宽厚——紫奥城里,从来容不得这些。”

      这是甄嬛第一次在贤妃面前指摘朱柔则,这宫里除了玄凌,就只有贤妃一人还记着朱柔则的音容笑貌,并对她无比追念。因此一听这话,贤妃立时变了脸色,阴沉沉道:“皇后慎言!故皇后当年入宫乃是……”

      “姐姐不必急躁。对于一个已故之人,我无心去批判她的所作所为。”甄嬛摆摆手道,“当年皇上与纯元皇后的相遇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我并不知情。但我知道,当年若是纯元皇后坚持履行婚约,皇上纵使广有四海也未必能强人所难。但纯元皇后终究入宫了,对自己的未婚夫而言便身与心皆是背叛。这些事,皇上情根深种不介意,贤妃姐姐却是应当看得清楚。紫奥城容不下什么善良,自然也不会有纯粹的善良。”

      朱柔则或许当真纯良柔善,但她美好的爱情和无极的荣耀,全都建立在对另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家庭的残忍、屈辱之上。她的婚盟永结,同时是对前一段婚约的毁约。这种善良,本身就是荒诞可笑的。

      秋日的阳光如轻绸软缎静静铺满紫奥城的每一个角落,远远可见凤仪宫内十六株悉心培植的雪色秋海棠开得白纷纷如新雪初绽,树枝花间有点点金芒洒落,格外好看。

      甄嬛的目光,便也随之渐次凝望过去。

      贤妃亦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似乎喃喃自语:“或许,我只是太过羡慕她,羡慕她拥有着宫中所有女人孜孜以求的一切,包括荣宠,包括善良。”

      “纯元皇后入宫时是专房之宠,无论比身份比宠爱,她都不必也不需要去争去抢去斗,也因此,成了这宫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唯一。但当这一点念想都成了自以为是的假象,贤妃姐姐,你说皇上会如何?”

      甄嬛留下一句意味不明的话,在贤妃惊讶的目光中扶着沐黛的手缓缓离去,秋风里她赤红色的九凤穿云袍被风扬起一脉绯色的裙角,纹饰的金线在夕阳的余晖下有凛冽的夺目。

      一如九天翱翔的凤。

      此后的日子平淡无奇,贤妃也并没能等到甄嬛那句话的后续,渐渐也安心不提,倒是寻常去通明殿为纯元皇后上香的次数多了,有时十天半月在柔仪殿晨昏定省的妃嫔中看不见她的人影。德妃奇怪之余,也只道是温仪离京、贤妃孤单之故。

      太妃故去的阴霾还没褪去,一桩桩喜事却接踵而至。十月十一日,玉娆与玄汾添了长子予温,取谦谦君子、温文如玉之意,玄凌欢喜之下便尊封了顺陈贤太妃为淑太妃。这还不算完,冬月里,周婕妤与洛容华又双双被诊出有孕,玄凌喜不自胜,又晋周婕妤为庆贵嫔,洛容华为婕妤。腊月二十,淑和公主早产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可喜儿女平安,玄凌遂晋欣妃为欣悦夫人,并亲自为淑和公主长子赐名沈知谦,长女赐名沈知谧。

      随着新年的一声爆竹,乾元二十八年也就这般过去了。正月初一是予泽的生辰,他已满了十五岁,是半个大人了,玄凌便着意吩咐将筵席办得隆重三倍不止。予泽受甄嬛教导,早学了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去应对形形色/色的朝臣,更有予沐如辅臣一般为他打点细节之处。眉庄背后与甄嬛讨论起时,也极是欣慰。

      许是玄凌的意思已经过于明朗,过了二月二开朝,朝中立太子之事再一次提上章程。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玄凌一改往日对立嗣避之唯恐不及之态,主动提出要立皇嫡子秦王予泽为太子。

      其实玄凌的意思早就清楚不过,从前分封诸王,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名定封号,但秦字却特特留给了予泽,足可见玄凌的用心。自从甄嬛封后,予泽成为太子更是名正言顺,也就只有那些从前依附司空苏遂信的老臣会揪着“牝鸡司晨”的话不放,迂腐得紧。

      毕竟也是四十有三的人了,常年长于深宫,纵使玄凌再逞强,他的精力也逐渐衰退下来。一些地方上呈报上来的琐碎奏折,他都命予漓、予泽、予沐先过目,再挑出要紧的禀报给他,其余的则任他们三个自去决断。当然,予漓、予沐是其次,历练予泽才是玄凌的目的。予泽倒也争气,朝政之事很快上手,但一应事宜总是要与予漓予沐商议过后才会决定,人前人后也挑不出错处。

      时光如一匹上好的绸缎,染着紫奥城幽深的光影与艳丽的姿容,交错出纷繁夺目的光泽,日复一日徐徐展开。玄凌的意思一提出来,群臣的表情就如这紫奥城的晚霞一般,精彩纷呈。

      甄嬛大概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其实也确实可怜。以前她不是皇后,他们还有这样那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予泽非嫡非长,如今那些曾经反对予泽当太子的人,想投诚又怕被予泽忌惮,不投诚还没有理由,的确左右为难。

      但意料之中的是,长安侯汤家、承恩公朱家、随国公许家仍一门心思地联合了几个曾与苏遂信交好的老臣扶保齐王予漓,理由自是老掉牙的“主少国疑”,提议立长,以皇长子为太子。

      其时,予漓、予泽、予沐三人俱都听政在朝,玄凌虽然心中有数,仍不好直接斥驳,不堪烦扰,只好先退朝。

      晚间,予泽予沐同在柔仪殿与甄嬛用膳。席间谈起前朝之事,甄嬛笑盈盈地看着两兄弟,没来由地想起雍正与怡亲王的君臣佳话,遂道:“今日之事只是开端,日后你们会遇见比今日更加难堪之局面。”她瞥一眼沐黛,将闲杂人等遣了出去,又轻声道:“为君者,当不惧。”

      予泽凛然颔首,垂眸道:“母后说得极是。儿臣以为,朝中支持大皇兄的臣子虽然不多,然为君者当平衡朝局,不置任一方于不平之心,长此以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儿臣以为,与其打压这些臣子,不如安抚收服之。”

      “是要他们知难而退,至于能不能为你做事,那是以后的事了,来日方长,不要心急。”甄嬛摇摇头轻轻纠正,又看向予沐,“沐儿可有何方法?”

      予沐点点头,若有所思道:“说是知难而退,他们未必不知道与二哥作对的后果,只不过想拼着父皇投鼠忌器,想搅乱朝局,以图翻盘之机。今日之事既然只是开端,那么此后他们定会费尽心机拖延立嗣,待时日一长,便会丛生诸多变数。依儿臣看,大皇兄那里恐怕早已准备好了不止一桩阴谋等着二哥。”他顿了顿,看向予泽与甄嬛,忽而舒然一笑:“所以,眼下要做的便是在他们后招出手之前,先下手为强,瓦解这些世家的同盟关系。”

      “很好。”甄嬛欣然赞许,“汤家是齐王舅家,朱家是出于废后抚育齐王的交情,许家是齐王岳家,眼瞧着是密不可分。但真的说起来,汤家式微已久,且汤氏在宫中禁足多年,形同虚设;朱家因为废后的缘故,在朝中早已不被重用;许家那里,齐王妃到底只是养女而非亲女,与许家的关系总是隔了一层。如今因为利益,三家暂时联手,但越是这样,越是岌岌可危。”

      “儿臣受教。”予泽拱手一拜,“儿臣明白母后的意思了。这时候三家之间哪怕发生一丁点纠纷,即使微不足道,也足以瓦解同盟。大皇兄那里,虽说准备好了计策,但此时尚不能出手,正是儿臣出手的时机。”

      “若是二哥信我,三家同盟那里便由我去做蔺相如吧。”予沐温和笑道,眼中颇有些许促狭之色。

      予泽知道他是胸有成竹的,便也笑道:“三弟的能力我焉能不信?倒是大皇兄那里要好好想一想……有了,大皇嫂至今未有生养,大皇兄膝下空空,做弟弟的总是要帮着操操心。”

      甄嬛了然一笑:“后院起火,亏你想得出来。只是做得别太过了,你父皇那里也不好看。”

      予泽和予沐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儿臣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里,予沐一一拜访了背后支持予漓的臣子。而其间来往机锋,予沐到底与那些老臣说了些什么,以及老臣的回应,甄嬛至今也不知道,但半月后玄凌再次在朝堂上说起立太子之事时,除了长安侯还颇有微词外,承恩公与随国公皆是缄口不言。

      玄凌总算定下心来。

      正当他准备趁着端阳节宣布立予泽为太子的旨意并昭告天下时,一件烦心事猝不及防地发生了:齐王予漓酒后失德,宠幸了一名小宫女。

      其实在皇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玄凌充其量不过是申饬几句,赏了作侍妾罢了。可李长细问下去,那名小宫女竟是芳心院琅嫔李氏的陪嫁丫鬟。这出荒唐事,竟然就发生在芳心院外不远的雅安亭中。

      且不论齐王私入后宫之罪,只说在后妃宫外发生此等祸乱宫闱之事,就是丑事一桩了。

      玄凌听闻此事时正在柔仪殿用膳,差点儿没气背过去,当即罚了齐王予漓去太庙跪着,向列祖列宗请罪。甄嬛觑着他的脸色,柔声劝道:“四郎当心龙体,也莫要动气太过。都怪臣妾看管后宫不利,才出了这样的事。”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一目了然的,芳心院距汤修容的宫殿最近,予漓多半是去偷偷看望汤氏,至于他为什么会酒醉然后干出违礼之事,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予漓偷偷去看望汤修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玄凌和甄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想到这次竟会闹出这样的事来,当真有失体统。

      “也罢,便将那宫女赏了予漓吧。”生气归生气,儿子终归是自己的儿子,玄凌叹道:“一个陪嫁宫女,做个侍妾都是抬举了。至于琅嫔那里,你就命人好好警戒一番,不许她宫里的人胡乱宣扬。”

      “这是自然。”甄嬛温声应道,想起李氏与抚远将军府的关系,忽然计上心来,“不过琅嫔的陪嫁宫女要入齐王府,抚远将军府那里也要通知一声,毕竟琅嫔当日是功臣之家选送入宫的,总要顾及一二。”

      玄凌本能地听见“抚远将军府”时眉心微蹙,良久方道:“好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太子之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