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有女静娴 ...

  •   “皇贵妃与孤的交易可还作数?”长公主望着慧生飞扬的裙摆轻声道,全是母性的怜爱坚毅。

      甄嬛驻足,凤眼中有艳光轻漾,似笑非笑看着长公主道:“臣妾指甄家荣耀发誓,自然一诺千金。”

      长公主微微颔首,忽而喃喃道:“皇上若知他宠爱多年的皇贵妃竟这般心机深沉,不知作何感想。”她顿一顿,缓缓转过身来,道:“若甄宁遥敢轻慢慧生,孤定会让你万劫不复。”

      “长公主言重了。”甄嬛缓缓笑开一朵芙蓉面,似在回应又似自嗟:“若是一点心计也无,如何能在宫中活到如今?”

      长公主闻之竟点了点头,徐然一叹,仿佛很是赞同。她生长于深宫,自然知晓甄嬛言外之意。没有心机的人在宫中是什么样子,那朱柔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当下,只余唏嘘。

      自从城楼之事之后,承懿翁主的性子便沉静了许多。仿佛一夜之间,无数心事长在了她的心间,也开在了她的眉心。直到某个午后,慧生与温仪、聆欢一同去放风筝,顺理成章地“偶遇”了陪同母亲入宫谢恩的甄宁遥。

      其实是因为甄宁遥之父甄理刚升了吏部尚书,其母循例受封正四品延平府君,故而入宫。当然,入宫的日子,时辰,包括让甄宁遥陪同的事,都是甄嬛一早安排好的。

      彼时上林苑花树开得烈烈如焚,缤纷交错,姹紫嫣红开遍。慧生攀了一枝桃花在手,与甄宁遥静静地对望,温仪与聆欢的朗朗笑声和着清风荡漾其间,那些娇弱的花瓣零零星星地坠下,宛若一阵香雨朦胧。

      人面桃花相映红,大约如是。

      事后得知情状的甄嬛默然良久。虽是设计,但终究甄宁遥青年才俊,并无妻室,较甄珩并不逊色,其人温和敦厚而不迂腐,更适合天真娇纵的慧生。

      而有慧生在,长公主就永远不会成为她的敌人。

      这对小儿女的情事,理所应当地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与祝福。于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玄凌欣然下旨赐婚司空甄远辽长孙甄宁遥与承懿翁主陈慧生,并进甄宁遥为五品兵部员外郎。

      大周朝官员品级分明,加官晋爵皆有成规,即使是郡马,也不能随意封赏高官厚禄。但似甄宁遥这般年且弱冠的青年才俊,于太平盛世之时居五品实职,已十分难得。

      自然了,边关战事在即,甄宁遥身在兵部,若是能投效军中,少不得也能拼得一份实打实的军功,到时再封高位就名正言顺了。

      似乎一切皆如甄嬛所想。六月间,赫赫摩格可汗果然南下进犯,玄凌以驸马陈舜为元帅,以奉国将军甄珩为将,率十五万大军迎战。

      正值仲夏时节,蝉鸣鼓噪,天气越来越燥热,玄凌的脾气也更为急躁,时不时因为一些小事斥责宫人,连李长都不能幸免。前两日为了些许小事便责罚了随侍的睦嫔与穆良媛,连性子最温厚的黎德仪亦被呵斥了几句,后宫不免人心惶惶。

      李长在甄嬛面前诉苦时,刚因茶水稍热而被玄凌将茶水都泼在了身上。伴随圣驾数十年,李长大约也是头一回受这样的委屈,甄嬛看他活像个受了委屈的宫嫔,心中不免觉得好笑,面上却只得好言抚慰。

      玄凌的心情怎么会好呢?如今赫赫大军正与驸马陈舜的人马激战于距上京只有八十里的“雁鸣关”。虽然早有防备,但赫赫此番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大周将士正陷入苦战。而一旦雁鸣关被赫赫冲破,旧都上京便如铁齿被断,连如今的京都中京亦会暴露在赫赫铁蹄的骁勇之下。

      如今的摩格可汗乃英格之子,一向野心勃勃,这些年来厉兵秣马,不断吞并赫赫周遭的一些弱小部落,壮大自身。玄凌再有战意,也架不住朝中兵马略逊,老虎再英勇也比不得饿疯了的狮子,幸而有甄珩在,总不至于像书中那样节节败退,但也不过是互有胜负罢了。

      说起将帅的人选,甄嬛总是忍不住冷笑,难怪书里大周会一败涂地。玄凌原定的主帅乃是抚远将军李成楠,他的儿子就是与朱柔则有婚约的那一位。当年为着朱柔则入宫,皇家嫁了一位翁主出去,可抚远将军府的颜面总归是丢了,这一桩夺妻之恨在,李成楠能尽心竭力地为玄凌效命反倒奇怪了。没办法,玄凌只好命那抚远将军绕道支援,以免坏事。

      如此看来,甄珩倒是捡了个漏,虽然凶险,但从来富贵险中求,甄嬛相信自己这位长兄的实力。

      前朝人心惶惶,后宫里几位高阶的嫔妃也不免讨论起战事。贤妃是将门之后,便与甄嬛说起,玄凌不止一次在她面前大叹:“若是齐不迟尚在有多好,定要叫这群蛮夷有来无回!”

      可惜齐不迟只有一个,大周多年来崇文薄武,朝中将才凋零,已是无可挽回之事,这还多亏了甄嬛保住了甄家,没能折损了甄珩这员大将。

      别无他法的玄凌便在甄嬛的背后助推下,于战事还算平稳之时允了玄清、玄汾两位王爷去军中犒赏军士。至于这两位王爷会不会忍不住上阵杀敌,玄凌一时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为此,玉娆成日家往柔仪殿跑,连带着尤静娴也求见了数次,只为探听些许前线的消息。

      可惜甄嬛终究也有无能无力的时候。她虽然知道甄嬛传的剧情,到底也只是个普通人,不懂兵法军策,所能做的不过是早些给玄凌建议用时疫对付赫赫大军罢了。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只要水源出了问题,那就是大罗神仙也难以挽回。

      这也是她还在上学时读到的,当年匈奴人对付霍去病的法子。将病死的牲畜埋在水源上游,再与温实初留下的时疫毒饵相结合,双管齐下。

      果然,不过半月,赫赫军士病倒大半,连可汗摩格也染病不起。陈舜与甄珩率军乘胜追击,那上了年纪的抚远将军也没闲着,绕道后方烧了赫赫大军粮草。几场大仗下来,陈舜大军歼敌十万,趁机收复不少失地,可汗摩格一气之下病故。自此,赫赫退居落铁山后三百里,再不敢越雷池一步。

      等到战役结束,已是秋日里了,萧瑟的西风将无限恨意撩拨的蠢蠢欲动,只待一场倾盆大雨发作起来。

      甄嬛本能地不喜欢雨天,那会让她回想起雨夜里的那场车祸。然而等到雨过天晴,虹桥高挂,她又觉得心中怅惘不已,仿佛是秋乏,懒懒地没有精神。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闭门不见客,眉庄知晓她这个习惯,不会轻易烦扰。

      可惜总会有那么一些不会看脸色,又不得不见的人。

      “娘娘,六王妃到了,说是给娘娘请安。”雨后的上午,沐黛忽然进殿来报,亦带着微微无奈,“奴婢说了娘娘身体不适不见客,可六王妃却说既然如此就更该亲自探望,娘娘您看……”

      甄嬛歪在贵妃椅上蹙眉不止。自玄清去了边关,清河王妃尤静娴便每每入宫来“请安”,打探有关前线战事的消息,搞得她如今听见六王两个字就烦躁。

      过了许久她才起身,略略整理衣衫,方向沐黛道:“去请进来吧。”

      少顷,尤静娴款款而来,一色粉嫩嫩的夏衫微薄,衣裙皆是宽敞的式样,衣带上的丝绦既不系坠子也不镶珠,轻飘飘地垂落着,行动时便有些翩翩如蝶的风姿。她出身国公府邸,家教严格,行走坐卧颇有些敬和夫人的风韵,配得上“静娴”这个名字。

      甄嬛看着她行礼如仪,忙笑着让她坐了,柔声道:“弟妹今日怎么得空来坐坐?”

      她怡然而笑,轻声细语:“臣妾昨日收拾库房,看见一尊翡翠如来极好。又想着久不见皇贵妃了,合该来请安的。”说着便让身旁侍女将一个檀木盒子递与槿汐,“方才听宫女说娘娘身子不适,希望佛祖能庇佑娘娘玉体康泰。”

      甄嬛心想可不是?足足有两天不见了!但她面上只顾客气地笑:“本宫越性称一句弟妹,王妃却非要拘泥这些礼数,左一句‘皇贵妃’右一句‘娘娘’的,倒叫咱们生分了。”

      尤氏闻言低首,并无改口之意:“娘娘客气,妾身却不能不懂规矩。”

      话甫落,沐黛捧了一盏“桂眉”来奉上。甄嬛斜了一眼,朗朗笑道:“也不晓得弟妹喜欢喝什么茶,这桂眉不是什么名茶,倒是难得茶叶里有桂花香气,如今正是桂花时节,弟妹只当喝个有趣吧。”

      她一口一个弟妹,尤静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捧起茶碗轻轻一嗅,不由赞道:“好香!当真有趣得紧。”说着却随手放下,歉然道:“娘娘勿要生气,妾身如今不宜饮茶。只可惜妾身没福了,否则真想品一品这好茶。”

      甄嬛心中有所猜测,淡淡笑问:“弟妹身子不舒服么?可传太医看了?”

      尤静娴脸上一红,害羞地别过脸去,半晌才小声道:“也没什么。太医说妾身有了两个月身孕,胎气未稳,所以暂时不宜饮茶。”

      甄嬛掐指一算,玄清去军中可不正是两个月前的事?赫赫战事在即,他还有这个心思也真是奇了。虽然她心里鄙夷,口中却如常笑着向尤静娴道:“哎呀,当真是大喜事呢。”遂一径唤沐黛“快换燕窝来”,又一径笑道:“难为本宫也是生养过的人,竟没察觉,真该打嘴了。”

      沐黛复又换了一碗血燕,槿汐殷勤地上前接过燕窝,亲自捧到尤静娴手中,又笑着奉承道:“王妃已诞下世子,如今又有身孕,若是再生一位宗姬,儿女双全,王爷必定欢喜。”

      提及玄清,尤静娴的笑容有些明媚的暖意,可那暖意也只是一瞬,很快寡淡下来。她臻首微侧,徐徐道:“其实,娘娘是除了妾身之外第一个知道妾身有孕的人,连王爷也不知道呢。”

      甄嬛笑着颔首,道:“这可是本宫的缘分了。”

      尤静娴曼妙的眸光自甄嬛脸上缓缓划过,无端令她生出被霜雪侵染的寒意。须臾的停留后,方听尤静娴道:“虽说妾身今日是为看望娘娘,其实还有一个极大的困惑想请娘娘为妾身解答。”

      甄嬛心道总算是说到正题上了。尤静娴从进殿来到现在,一言一行皆有深意,却不知她要问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问题来。

      她淡淡含笑,温声道:“弟妹如今有孕在身,矜贵无比,为使弟妹安心养胎,本宫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尤静娴举目凝视着甄嬛,恰如一抹粉色的春意停驻,全不似她此刻语气的微凉如霜:“自妾身嫁入清河王府以来,一直得王爷敬重怜惜,京中府中都盛传妾身与王爷伉俪情深,连侍妾都是妾身怀世子时自作主张为王爷纳的。有了澈儿后,王爷待妾身更胜从前,连妾身都觉得,今生能得以伴在王爷身侧,是妾身最大的福分。”

      甄嬛淡淡地挑了挑眉,似是玩味道:“六弟与弟妹情深意重,这可是做梦也求不来的福气,宫中何人不艳羡呢?”

      听到这句不清不楚的话,尤静娴仿佛更加肯定了心中猜测,唇角凄微的苦笑似零落的花朵,沉吟道:“可那年中秋家宴,妾身偶然看见皇上看娘娘的眼神,和王爷看……那种眼神是妾身从未见过的,更不敢再放任自己疑心下去……再疑心,王爷便是滔天死罪。”

      甄嬛眉目盈盈地看着他,似乎好奇,又似乎兴致勃勃,直到尤静娴不安地缄默,方才温婉笑道:“孕中本就多思,本宫是过来人了,弟妹也非初次有孕,合该留心的。”她刻意咬重“弟妹”二字,略微低沉了嗓音,“弟妹既嫁入皇家多年,理应明白生存之道。正所谓疑心易生暗鬼,很多事,你愈多想,愈害怕,就愈加容易被人察觉生事。就譬如本宫,虽忝居诸妃之首,位高权重,但若紫奥城中的人与事日日都要掂量揣测,盘根究底,本宫岂能像如今这般安享福寿?所以,不多虑者,方是智者。”

      尤静娴微微蹙眉,大有忌惮之色,望向甄嬛颇为凛然道:“但愿如此。若此事当真,必定会为王爷招来杀身之祸,不堪设想。”

      甄嬛拨弄着手指上滚圆碧绿的翡翠珠子戒指,不禁微哂:难不成尤静娴心心念念玄清是天下间最好的男儿,就要所有人都这般想么?尤静娴不去怪自己的丈夫用情不专,反而觉得她勾引玄清不成?这一副横眉冷对如临大敌的样子是给谁看呢?

      “本宫可听糊涂了,好好的说着话,六王妃怎么还动了气了?”甄嬛故作惊讶,不知不觉将弟妹换成了六王妃,“本宫说过,六王妃是孕中多思,如今看来这情绪也有些不稳了,正巧在宫里,不如请太医过来瞧瞧。”

      尤静娴脸上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极欲在她面上寻出任何一丝破绽。而甄嬛,只以略带好奇的笑意相对,心头却是无限嘲讽。

      良久,她轻轻叹息,起身道:“不劳娘娘费心,妾身无碍,只当是妾身孕中多思了吧。妾身如今是王爷枕边人,许多事除了枕边人,外人是瞧不出来的。王爷是妾身的夫君,妾身一定万事以他为先,决不让王爷置身危墙之下。”

      甄嬛盈盈含笑,示意槿汐送客:“夫妇之道,这是应当的。除了至亲夫妻,旁人又如何会将六王的安危放在眼中呢?本宫在紫奥城这些年,见多了独善其身、各奔前程。话说回来,这许多事只有枕边人能看得清,许多人,也只有枕边人看得重。王妃觉得可是?”

      言外之意,别以为谁都拿你家那个清河王当香饽饽,本宫根本看不上眼,别自作多情了。

      尤静娴是聪明人,听罢脸色一白,她似是不甘心地深深望她一眼,仿佛要从她面庞上探究出什么,然而她终无所得,眸中的软弱之情渐渐如雾弥漫,只得起身低声告辞。

      “说了这会子话,这会儿本宫又觉得身上不爽快了,就不留六王妃多坐了。”甄嬛浅笑道,“沐黛,好生送王妃出宫去吧,可要小心仔细。”

      见尤静娴娉婷婀娜的身影消失于柔仪殿门外,槿汐又端了一碗血燕上前,劝说道:“娘娘说话累了,这燕窝是新热的,娘娘不妨尝尝。”

      “不必了。”甄嬛看了看下首尤静娴动都没动过的燕窝,心里一阵阵地犯恶心,推开瓷碗,寒声道:“你去查一查,今日六王妃来柔仪殿之前可曾见过什么人没有。”

      尤静娴虽然心细,但也不至于真的贸然地来探她的口风,多半是什么人在耳边吹风了。

      虽然甄嬛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后宫是一个连影子都容不得的地方,还是要早做打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有女静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