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瑶台一树尽书香 ...

  •   春日的紫禁城中,天色平明,风儿和软,穿着紫色对襟宫装的妙龄女子们在众殿阁间四处穿行,仪态娉娉婷婷。

      李东阳身穿常服走入文华殿偏殿,果见那个身穿朱红色纹龙常服的少年正坐于书案前,手捧一本厚厚的《汉书》刻本,细细阅读。

      听见脚步声,少年很快便抬起头来,李东阳刚要下拜,便见对方含笑摇头,做了一个平身的手势。

      “太子殿下,每日里您总是在我教授前便将书籍通读一番,今日您有何问题求教么?”

      “李先生,近来读《汉书》时,总是感慨于汉高祖创业时与西楚霸王的那一番楚汉之争,实际上……我本人颇惋惜于项籍的落败,不过,项籍身边无过多名士辅佐,所依凭之谋士唯一范增而已,而高祖麾下人才济济,这大约是此二子之间的区别罢!”少年沉吟片刻,续又言道:“依据此等言论,我总会想到本朝洪武旧事,太祖出身贫贱,却依旧得以问鼎天下之位,有徐达常遇春等众位名将辅佐,当是知人善任,可是……我却是想不明白,为何太祖晚年要将朝中官员尽诛,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太子思虑至此已属不易,当年洪武皇帝如此行事,便是为了皇长孙即位后能够少些荆棘……不知太子是否有所耳闻,当年的太子早薨,由皇太孙继位为帝,却遭靖难之乱,建文朝四载而亡,可见一味忍让温和并非治国之道。”李东阳躬身答道,默默看着眼前的少年,眼中倏然闪过一丝欣慰之意。

      当今成化皇帝崇信佛道,又放任后宫干政,十余年间,竟是将朝政管理得一塌糊涂,朝野之中,江湖之远,均是一片抱怨之声。

      而眼前这位清瘦少年聪颖好学,过目辄诵,平日里读古人之言,常有警醒之论,令他都颇有些惊讶之念,外加上自己在朝廷之中郁郁不得志,中举多年,竟只等来个太子讲官的位置,所能做的,便是将一腔救世希望全部寄托于眼前少年的身上,将所知所学悉心传授,耐心解答。

      “李先生,那你认为,统治者该如何做呢?”少年沉默片刻,眼中似有惊悚之意,目光便也格外的认真。

      “历朝明君嗣位,所做之事无外乎改革朝政,减免赋税,不过此事并不甚容易,为君者,当时刻牢记其一身担天下之重,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市井数人的安危。”李东阳见少年表情认真,当下便肃然了脸色,言语间颇带些警告之意。

      “李先生的意思是,我要做的,便是力求让所有人满意么?”少年沉默些许时候,面色悄悄然便是一变,叹息之意悄然而生。

      “正是,”李东阳嘉许的点头:“为君者,稍有不慎便会牵连千万人的性命,故而本朝初建时曾设内阁,用意便是辅助皇帝,并设言官弹劾朝中弊病。”

      “那样的话,当好皇帝,岂不是很累……”少年有些沮丧的垂下头去,却并未显出太多的困顿之色。

      “那是自然,皇帝以一身而系天下,自然累得很,据说当年洪武皇帝每日批奏折便要批到三更时候呢!”李东阳笑了笑,轻声回答道。

      “哦……”少年默然良久,却只是轻声而叹:“其实,我有点害怕自己做不来……这个担子太过沉重,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接下当年洪武皇帝未竟的事业。”

      “不管你能否胜任,都要做……太子请放心,天下之大,有志于国事的人更是不知几多,包括臣,亦愿辅佐于您,终生不辍。”李东阳带些安慰意思地笑了一笑,笑容中,却悄然带上一些牵强之意。

      眼前的少年只有十四岁,不管如何的年少早熟,终归还是个孩子,上天将如此重大的任务交与他,是否——有些太过不公了?

      “是啊,自从娘亲死后,这些事情,我便注定了要背负……”少年脸上悄然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清愁,却是轻声提起了自己的一点过往:“当年,我出生在西苑冷宫,大约便是从那时开始的罢……我愿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这一切改变。”

      李东阳只是默默的听着,眼中悄然闪过一丝叹息之意。

      这个模样清秀的少年,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包括数条人命,以及无数人的期望……便是他,都觉得这份负担太过沉重。

      “太子殿下……您看,过些时日臣带您出宫散散心如何?”思虑之下,李东阳颇有些冀望地开口道。

      “那样也好,前些日子出宫时碰上的那个李姑娘,却也是个良善之人,明明同我并不相识,却依旧出手帮忙,并将那贵重的焦尾琴送与我……或许,李先生你说的不错,我们若要了解市井民生,她便是不错的询问对象。”少年想到过往情形,唇边却也带上了一丝少见的微笑:“刚好后天刘先生去翰林院办差归来,我们便一同去罢!”

      “唉,太子殿下,还是不要把刘健那个直性子带出去了,您又不是不知道,他每次见着不顺眼的事情都要顺便管上一管,您应该记得的吧,上次他在裁缝铺子得罪了万安的第八房小妾,搞得我们多狼狈,逃了好几条巷子才摆脱那群家丁!”李东阳颇有些好笑的哂出声来。

      “那个郑夫人确实是太过分了,不仅不交钱,还派了打手打人,就连我都看不下去!”少年颇有些不忿地接了一句。

      “不过刘健还不是管得最宽的,太子殿下,记不记得我先前跟您提到的王恕,有一次他在茶摊里看见刘棉花当街强抢民女,把袖口一撩,就跟那群人打了起来,后来还是官府出面调停的!”李东阳说到这里,总算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少年唇角微微一弯,眼中却殊无笑意,睫毛微敛,似在盘算着什么。

      少顷,他的脸上重又带上一丝微笑:“不过……三天后便是父亲出宫入寺院听禅的日子,那个时候我们找机会溜出去便是,只有我们两个!”

      “可是……如果万贵妃再趁着此等时候出手刁难,臣又不曾习得武功,这……行吗?”李东阳有些犹豫,轻声问道。

      “没关系,倘若我们此时出宫,少不得仰赖李瑶的帮助,她……以她那些古怪药物,万贵妃那伙人少不得吃亏的!”少年眼中忽的闪过一丝笑意,玩味道:“我想,上次被我们捆起来丢在雨里的锦衣卫,日子也不好过罢!”

      李东阳微弯了嘴角,忽然道:“不过,李姑娘却是聪明伶俐,倘若我们多加培养,她能在这市井百姓之间帮我们做些什么却也说不定。”

      “可是……李先生,这样不大好罢,而且我们也摸不准李姑娘的来历。”少年沉默了一刹,少顷,还是犹豫着说道。

      “放心罢,有些事情我要确定一下,倘若李姑娘当真是李家的人,师承于揽月门下,她的力量便不可小觑。上次我观她使用的药剂,应当是出自于揽月门下。”李东阳微微敛下眉头,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可是,李先生你一直在说李家的事情,这李家究竟是什么?”少年沉默一刹,忽然开口问道。

      “哦,传说李家始于千余年前,三国时名医华佗为曹操所杀,死前曾有《青囊经》一本,尽述其一生医术,我们现在所知的,便是华大夫死前将医经全部烧毁……不过,民间也曾有过传说,这卷医经是被一个名叫李祯的人得到,他是曹操麾下将军李典的儿子,而后他根据曹府中揽月亭之名,建揽月宫专门传授医术,历时千余年传至今日,其医术自是完备异常,后世的不少名医,均是出自于揽月门下,只不过本朝以来由于太祖皇帝对其势力颇为忌惮,处处打压,揽月宫众子弟悄然转入暗处,明里早已消亡,实则一直存在于世,只不过外界之人极少知道罢了。”李东阳简略将揽月宫之事讲解一番,沉吟片刻,又继续说道:“传说揽月宫子弟均是行为自在随心,一心向善,得到他们的助力,有益无害。”

      少年沉吟片刻,只是微微垂下头去:“李先生,我们……再观察一番罢!毕竟我们对李姑娘的过往并不甚了解,我想……她若愿帮助我们,这些事情,她是会自己说出的。”

      “说的也是,”李东阳想了一想,还是轻轻点了头:“不管怎么说,李姑娘……她的存在实在不容小觑。”

      少年轻轻颔首,表示同意。
      *** ***
      燕京张府,正是春意融融的时候。屋外的桃花开得正浓艳,粉红色的花瓣经风儿一吹,柔柔的飞了满天,犹如一场粉红色的雪,美丽魅人。

      屋外,尚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追跑打闹,屋内,少女却只是默默读着手中医经,神情极为专注,似是要将每个字记到脑中。

      “瑶瑶,累了吗,娘给你做了桃花羹。”过了片刻时候,素衣女子婷婷走入卧房,看见少女认真阅读的模样,唇角少见的含了几丝笑容:“来,先把书放下,把羹汤喝了罢,凉了,就该不好喝了!”

      少女抬起头来,大眼睛骨碌一转,笑容满满地从女子手中接下白瓷碗。

      那羹汤味道清新,带一点淡淡的桃花香气,入口后余味犹存,很是美味。少女不多时便大口将羹汤喝罢,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

      “娘做的东西,总是那么好喝……娘,再给我做一碗,好吗?”将瓷碗放下,少女牵着女子的衣襟,柔声撒起娇来。

      “再吃的话,你就要变成一只小胖猪了,到时候嫁不出了,可别怪娘亲惯着你啊!”女子很是受用的微微一笑,玉葱般的指尖在女孩的小鼻子上一点。

      “谁叫娘亲做的饭那么好吃!”女孩子也不见外,只是抱着女子的小臂,笑容甜甜:“舞瑶一辈子都不嫁人了,永远陪在娘亲身边,好不好?”

      “瑶瑶……你要知道,娘亲总会早你离开这个世界的啊!”女子眼中蓦地闪过一丝叹惋之意,似是心有所感,忽然将女孩儿紧紧搂在怀里,仿佛她是自己唯一的一点慰藉。

      “瑶瑶,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你,我又该怎么办?”

      女孩儿眨眨眼,小大人一般回抱住她,什么话也不说,只是默默的听着。

      少顷,女子总算恢复平静。女孩儿方才小声开口问道:“娘亲,您……为什么要我读书呢?前些日子我听爹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那是他们男人的说法……瑶瑶,我们是揽月门下,这些东西,当然是不足信的!当年建立揽月宫的先祖曾经说过,我们揽月宫门下的弟子,一生只为自己而活,一心向善,心怀天下,绝不向权贵折腰,此志终身不渝。”女子笑着拍一下少女肩膀,那笑容中,却似带上了一丝讽刺之意。

      “娘亲,您也是这样的吗?”少女颇有些怀疑地盯紧了自己的母亲。

      “当然不是……有些时候,世间万物,总有些东西,由不得我们选择……这就是我离开揽月宫的原因……孩子,你便是当年李祯的嫡亲后裔啊!”女子打量着女孩儿渐渐褪去儿童青涩的小脸儿,忽的轻叹一声,目光中多了几分沉郁。

      女孩儿微微眨眼,似是想到了什么,却又终归无言。

      “瑶瑶,我费尽心思让你每日出外学医,便是为了让你身怀一技之长,足以在这世上保护自己,不必仰仗一人的鼻息而活……要知道,你只是寿宁伯张峦一个庶出的女儿,嫁去权贵人家,最多便是做个填房,以你的聪慧,这样……实在是埋没了!”

      “娘,不用说了,您的心意女儿都明白!”女孩却是极为懂事,听见母亲言语,当下便认真的将头一点。

      女子怔了片刻,总算是会心的笑了:“所以,瑶瑶……你一定要认真的将书读好,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的话,便看些诗词杂曲之类,或是看一看史书与佛经。”

      “娘,您喜欢看书吗……还有,您为什么如此喜欢看书啊?”女孩儿眨眨眼,忽然小声问道。

      “瑶瑶,其实……每本书,都凝聚着作者的一份心血,一番情绪。看书之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的与作者共同看这世间百态,这样……不是很令人着迷吗?”

      “嗯,娘……瑶瑶明白了,以后,我一定会认真看书的……”女孩儿欢快地说了一句,停顿片刻,又悄悄在母亲耳边说了一句:“不过娘亲,告诉您一个秘密哟,女儿真的是很喜欢看史书与诗词,喜欢极了!”

      女子听到此言,一直略微蹙起的娥眉,竟是悄悄然的松了开来,唇角神色似悲哀,又似欣慰。

      她的女儿——她最钟爱的宝贝。

      她总算,没有让自己失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瑶台一树尽书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