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小巷春夜春雨落 ...

  •   一个小小的,瘦弱的影子。

      那白衣女孩看去大约十二三岁,纤细的手中,尚且提着一只巨大医箱,一张小脸儿并未长开,容貌却依旧姣好伶俐,一头漆黑发丝颇随便地在脑后绾了双髻,只那一双眼睛明亮清澈,令人一见难忘。

      看着这个不过十岁有余的小女孩儿,众人都窃窃私语的不敢相信。就连擂台上的唐佑和唐寅二人,都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这个悄然走出的小小女孩儿。

      “孩子,刚才是你答的?”老者的目光渐渐温和,看向女孩儿,只是柔声的问了一句。

      女孩儿怯怯的点点头,想了一下,竟是从袖中掏出一支紫竹笛,悄然凑到唇边,细柔柔的曲调经由笛身传入众人耳中,赫然便是先前琴曲,一音不差。

      孩子毕竟年纪太小,乐曲细微的转折之处,不及琴音那般柔和中暗藏伤感,却恍若一只离群的孤雁,哀鸣声嘶,不知何方归途。

      一曲终了,四周叫好声不断,就连方才尚且有些怀疑的老者,也激动地站起身来,跌跌撞撞地走下三层擂台,牵着女孩的小手将她带到擂台之上。

      “孩子,你叫什么?”面对着唐佑和唐寅疑惑的眼神,老者的目光有些激动,只用力握着孩子的手,等待着她的回答。

      “我叫李瑶。”女孩儿眨眨眼,忽然小小的笑了一下,轻声答道。

      “好,孩子,你便是今日的胜者,这把琴,是你的了!”说完,老者便将自己膝上的古琴递到女孩儿手中,扶一下女孩儿软软的头发,赞许的笑了一笑。

      女孩儿将古琴上下打量一番,双眼却忽然落于琴上的篆字,细细一看,当下便大大的吸了一口冷气:“这是……焦尾琴?”

      “什么?”唐寅面上一喜,当下便冲到女孩身边,将琴接过来细细看上一番。

      那琴模样古朴,一看便知是上上之品。擂台之上的四人,音乐造诣均是不俗,自然能听得出这琴音的好坏。

      “真的是……真的是‘焦尾’,汉末时候最有名的琴,也是陈思王最为心爱的什物……”唐寅细细看着那把古琴,眼中闪过渴求之意,看看一直默不作声的女孩儿,却还是微微摇了头,将琴递还于她的手中。

      女孩儿有些无措地抱紧了琴身,似是不敢接受如此贵重的礼物。

      “这首曲应当是琴箫合奏的,有琴无箫怎么行?”看得此种情况,一边一直默不作声地唐佑忽的走上前几步,微微向李瑶做了一揖:“这位姑娘,在下愿与你合奏一曲,不知你是否同意?”

      李瑶想了一想,忽的有些不好意思,小脸有些红:“唐公子……实在对不起,我不会弹琴,吹笛可以吗?”

      唐佑似是愣了一愣,沉吟半晌,却还是点头答允。

      李瑶很快从袖中掏出那支小小的紫竹笛,凝视片刻,小心翼翼地将它凑到唇边。

      唐佑拿出的却是一支异常精致的玉箫,洁净的几乎毫无瑕疵的白玉,中有点点红斑,却被才心独运的匠人雕刻成一支怒放的红梅,雕工极是精致,让人鼻端似能闻到幽香点点,熏风阵阵。

      笛音先起,清亮悠然,仿若一个尽情舞蹈的少女。

      箫音续起,带着一点怅怅的悠然与缠绵,迷茫间,众人仿佛看见一位绝美女子,静静站于窗牗之前,遥遥望向天心明月。

      乐音行至高处,仿若两位有情人,望穿万点轻波,千缕愁思,数年思念……

      行至低处,却又似情人间的低回婉叹,其音怅怅叹无缘。

      一曲终了,箫音先止,其音悠然如水,浅淡如梦。

      笛音后逝,余音未尽,仿若那历经千年时光,依旧难解的痴。

      许久,许久……

      擂台之下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擂台之上,少年与少女震惊而对,眼中尽是疑惑与喜悦之色。

      “我终于明白了,娘亲吹起这支曲子的时候,为何眉间总有一丝忧愁之色……”说话的是唐佑,他静静看着手中的玉箫:“或许,这便是陈思王当年编曲时的心境罢!”

      女孩儿只是点了点头,唇角含着笑,小声说道:“是啊,娘亲吹起这首曲的时候,真的让人很伤心,心里很痛……”

      “那……你娘是……”唐佑犹豫片刻,实在不知该如何询问,便只是颇有些无奈的笑了一笑。

      “我也不知道我娘是谁,不过……我娘很喜欢吹笛子。”李瑶眨了眨眼,小声说道。

      “哦……”唐佑微微皱起眉头,似是有些困惑般,方才张口,却又终归无话。

      “少爷,时候快到了,我们……还是先走罢!”一边与唐佑同行的白衣公子忽的看看天色,小声劝谏道。

      唐佑只是点了点头,眸中闪过一丝叹惋之意,转过头看到李瑶略有些好奇的眼,便只是笑了一笑当作致意:“那……李姑娘,我便先去了!”

      李瑶抱着手中的焦尾琴,笑着点了点头。

      随他而来的二人将李瑶打量一番,却并未说什么,只是默默随着唐佑离去。白衣书生的目光在李瑶身上停顿片刻,似是在考量着心事,少顷,重又转开。
      *** ***
      花街后的小巷颇偏僻,入了夜,更是只剩了层层叠叠的阴暗光影,灰色的墙面静静伫立两旁,间或有几缕春日的风儿调皮溜过。

      身后的丝竹管弦之声早已远去,李瑶抱紧了手中的医箱和古琴,有些紧张的加快了脚步。

      四岁时,哥哥和姐姐曾经将她关在一间漆黑的菜窖里三日三夜,等到娘亲发现她时,她早已在那暗色中饥饿昏厥。自那之后,她便异常的害怕黑暗,每日睡觉时,也总要娘亲在枕边点一支油烛,借那一点淡淡的光影入眠。

      天色……就要黑了,就像那时的情景一样。

      整个世界里,只有她独自一个人——漆黑,茫然,找不到这黑暗的出口究竟在何方,与她相伴的,只有老鼠跑过的悉率声响,看不见过去,也辨不清未来——一如,她如今的生活。

      李瑶默默抱紧了手中的衣箱和古琴,紧张惊惧间,步伐便是格外的快速。

      似是偏偏要与她做对,天上飘来一抹浮云,紧接着,这刚刚开春的第一场雨,便似不经意般淅沥而下,细细如丝的雨点儿,很快便落了她一头一身。

      因了那一点雨滴的清润,天气陡然便冰凉不少。饶是她缩紧了身子,单薄的衣衫,也还是无法抵御那份缠绵入骨的寒意。

      不多时,她忽然觉得四周气氛有些变化,似是身旁有人悄悄潜行,再抬头,却又了无踪迹,四下看看,周围更是无人,只空气中增添几分冰冷肃杀。

      李瑶下意识地将脚步放到最快,不曾想自己刚刚出得小巷,前方便有几个身穿黑衣的壮汉,正围着中央一个紫色锦衣的少年,黑衣人手中持了长刀,半张脸被遮盖在黑布面罩之下,只眼中透着几许凶狠之意,那少年目光倔强,手中持了随身短剑,却依旧不由自主地踉跄了脚步,后退不止。

      雨丝纷然而落,似是什么也没看见,又似无声的承受着一切。

      李瑶见状,慌忙将身子藏到一边墙角的阴影之中,不敢说话,也不敢动。

      不多时,少年的后背猛然撞到墙壁——正是她藏身的地方。李瑶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电光火石的刹那,她看见了他的脸。

      ——不是刚刚在三层擂台上出尽风头的唐佑,又是何人?

      只是,他身边二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殿下,您若是把那东西交出来,其他事情都好说,也用不着我们东厂的人再加威逼,不过……如果您不把东西交出来,我们可就难办了啊,说不定哪位弟兄手下一偏,就……”见唐佑已被逼上绝路,为首的汉子便开口说道,声音甚为尖细,乍一听,却是有些像女人。

      “又是万氏罢……告诉她,不管她如何威逼于我,我都不会把东西交出来!”唐佑唇角闪过一丝略带讽意的微笑,手中的短剑微微一横,淡然道,似是对此场景司空见惯。

      “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兄弟们,把他给我压住,搜身!”为首汉子飞快地向身后同伴做了一个手势,紧接着,一群黑衣汉子便层层将少年围住,颇有些仗势欺人之意。

      墙壁正面,唐佑面色倔强,嘴唇紧抿。

      墙壁后边,李瑶悄然偷听,紧张万分。

      在她所处的位置,能够尚算清晰地看到唐佑的表情。

      不知为何,她忽然觉得少年那不屈的表情似是敲中了自己心中最软的一根弦。

      瘦弱的双手相握紧紧,旋即松开。

      停了一会儿,似是做好了一个决定,李瑶默不作声地摸入怀中,很快拿出一个青瓷小瓶。

      拔开瓶塞,一点奇异的气味登时便充盈了整个密闭空间。李瑶极快的从身上拿出一块帕子,捂好口鼻,紧接着,猛然从藏身处冲出来,一手执瓶,将药粉撒向那几个大汉所在的方位,另一手猛地拉住唐佑,不顾他的愕然,倏然将他拉进墙后空隙。

      由于天上的雨丝,药力扩散的速度便相应的缓了不少,那几人摇摇晃晃地走了一路,恶狠狠瞪视着他们所在的方向,手臂微抬,却终究无力的瘫软在地上。

      李瑶拉着唐佑迅速躲开,刚刚钻进墙后,便有一人猛地踏步过来,从墙缝中伸手。

      电光火石的刹那,那人猛然一把,紧抓住唐佑的衣襟。

      最初的惊讶过后,唐佑的面色迅速恢复沉着,手中短剑一挥,便将被抓住的一半衣襟割下,紧接着,右足一抬,猛然踹中那人臂弯,却听得那大汉一声闷哼,药力发作,棉花一样瘫软下来。

      李瑶这才松了一口气,将紧抓着唐佑的手松开来,这才想到娘亲教导的《女诫》内容,有些不好意思的憋红了脸,默不作声地拿好医箱和古琴,转身欲要离去。

      “李姑娘,多谢相救之恩!”唐佑迅速将那几个围攻者的身体堵在墙边,随手在他们身上翻找一番,不多时,便扯出一条长绳子来,三下两下的将那几人背靠背捆了个严实:“今天若不是你,被捆住的大约就是我了!”

      “没关系的,刚好我也要从这条路上走,总要经过这里的……不过,唐公子,你不是随了其余二人的吗?他们又在何处?”李瑶四下打量一番,忽的有些好奇起来,轻声道。

      “糟糕,你不说我都忘了……李东阳和怀恩为了我的安全,故意将那群人引到了另一边!”唐佑怔了片刻,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脑壳儿。

      “那……我们快去救他们啊!”李瑶抹一把头上的雨水,焦急道。

      唐佑似是有些疑惑,微微张口,却并未说什么,转身向旁边一条窄窄的小巷跑去。

      李瑶犹豫了片刻,还是拿好了东西,随他一起进入小巷之中。
      *** ***
      细雨无边,沿着灰色的院墙翩跹而下。

      二人跑了不久,便听见前方一阵打斗之声,细细而听,那声音竟是从一间民居中传来。

      “在那里!”李瑶耳力聪敏,很快便指出了左前方的一间院:“我听见有人在打斗,是兵器的声音!”

      唐佑凝神细听,犹豫片刻,还是跑到院门前,想也不想便绕过了影壁,径直进入屋内。

      果不其然,那一家老小瑟瑟发抖地相互抱着,在院门外挤成一团。名叫李东阳的,文人模样的人正在不停安抚劝说着。屋檐上,一众黑衣人正在围攻着那个名唤怀恩的人,饶是怀恩处处抵抗,用尽了力气,也依旧渐渐落了下风。

      唐佑见状,刚想上前帮忙,手臂便被李东阳攥住。

      “不行,少爷……使不得,您的武艺,不是那群人的对手!”

      “可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啊!”唐佑有些急切的反问一句。

      “少爷,只有您能改变这一切,所以,请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早就跟您说过这些,难道您都忘了吗?”李东阳叹息一声,不顾唐佑的挣扎,又一次将他拉了回来。

      唐佑眼神灼灼地回过头去,盯着李东阳看了许久,还是微微叹息一声,止住了挣扎。

      雨帘飘飞中,屋顶交错的身影渐渐辨不清了。院中众人均是一身透湿,却只能焦急而看,一点忙也帮不上,空余急切。

      一直默不作声的李瑶忽然将先前的青瓷小瓶递到唐佑手中,轻声道:“蒙汗药,找一个上风的地方全部倒出去罢,希望能有些用处。”

      唐佑讶异片刻,还是微微点了头,拿过瓶子,足尖一点,人便跃起数丈,轻轻落于屋顶,掩住口鼻将瓶塞拔开。

      少顷,一众正打斗的人全部中了蒙汗药,包括正在抵抗的怀恩,也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等了片刻,唐佑抹掉脸上的水珠,快步走过去,将怀恩的身子拖到地上。

      李东阳不会武功,便只能在一边架了梯子,一点点爬上屋顶,将那群偷袭者全部捆住。

      “李姑娘,这蒙汗药……该怎么救治?”唐佑焦急地看着怀恩,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怀,掏出一条帕子,简单为怀恩擦掉面上的血迹。

      “公子请先让开些,我施上几针便好。”李瑶抿唇一笑,悄然走上前来,翻开怀恩的衣袖,在他的头上,臂上各施几针。

      不多时,便见怀恩茫然坐起,李瑶迅速将所有银针全部拔下,不动声色地闪到了一边。

      看见唐佑,怀恩的脸上登时便多了几分急切之意,只猛地拉住唐佑衣袖:“少爷,快躲!”

      “怀恩,你放心罢,偷袭的人都已经处理好了,多亏了李姑娘帮忙!”唐佑只是笑了笑,微微抬头,看了看李瑶的方向。

      李瑶只是摇摇头,微笑浅浅,刚要说话,一旁便有声音蓦然开口询问:

      “李姑娘,你是否为李家之人?”

      说话的是李东阳,此时他已从屋顶爬下,见得李瑶模样,顺便询问了一句。

      “我的医术均为家母所授,后来便应了家母的要求前去城东百草堂研习医术,至于我是否为李家的人……实在惭愧,我不知。”李瑶微微摇头,沉着应答。

      怀恩起身,向那群瑟瑟发抖的人们致了歉,但见李瑶年龄幼小,身子瘦弱,便颇有些不忍之感,当下便走上前来,轻声道:“李姑娘,现在天色已晚,又下着雨,不如我们几个将你送回去,如何?”

      李瑶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有些歉然地摇了摇头,瑟缩着身子,抱紧已经湿透的手臂:“家父管教我们姐妹甚严,一向不准许家中女眷抛头露面,我外出行医的事情,家父一向不知情,所以……由他人送回,实在是多有不便。”

      唐佑还想说话,便被李东阳摇头制止。

      “还有,这件东西……还是由唐公子保管罢……焦尾古琴,总该找一个真正懂它的人,我并不会抚琴,娘亲也不会,所以,让此等名琴蒙尘,实在是颇为可惜。”想了一想,李瑶打开一直背在后背的包袱,小心翼翼地拿出先前的那一把焦尾古琴,郑重道:“我相信唐公子定会将此琴保管妥当。”

      唐佑犹疑片刻,探究之色一闪即逝,少顷,却还是微微点头,默不作声地接过古琴。

      “不过……李瑶姑娘,既然你在这燕京医馆行医,应当是对京师琐事颇了然的罢!”李东阳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颇有些祈求之意地开口问道。

      “不算是罢……平日里只是随爷爷四处走动行医,市井事件,也只能了解个大概。”李瑶想了想,实事求是地回答道。

      “如此甚好,我们一行三人由金陵入燕京赶科考会试,正是人生地不熟之际,不知李姑娘可否助我们对这京师熟知一二?”李东阳见唐佑目中含疑,便只是颇有些宽心意味地笑上一笑。

      “这……如果你们不推拒,我自然愿意!”李瑶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小巷春夜春雨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