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琴声一曲与君逢 ...

  •   时间如白驹过隙,数年的光阴,只是沧海一粟。

      位于燕京城的张府外院,几个孩子正玩闹,吵声隔了窗纸,悄然传入内院,让临桌习字的小小女孩儿悄然抬起头,目光中有一点渴盼之意。

      不一会儿,素衣妇人轻轻走入房内,女孩儿立刻收起眼中的一点期盼,认真看着桌上的《四书》《五经》,唇边默念着书中的句子,极为认真的模样。

      “舞瑶,累了么?娘给你做了点莲子羹,快趁热喝了吧!”素衣女子将手中青瓷碗放下,几缕鬓发散落耳边,将那张绝伦丽颜映衬得格外影影绰绰,偶有眼波隐约流转,淡淡的哀怨似有还无。

      女孩儿放下手中的书本,微微将头一点,拿过莲子羹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女子坐于女儿身边,不时拿巾帕为她擦拭着唇角,神色关怀中带着欣慰。

      “唔……娘亲,我今天看完了《礼记》,不过……我不喜欢它。”女孩儿吃完了羹汤,有些不满意的皱了皱眉。

      “那,舞瑶喜欢什么?”女子只是笑了一笑,将书籍放到一边。

      “娘亲,我想学医,我想像你那样,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大医生!”女孩儿眨眨眼,忽的极为认真地说了一句。

      那妇人似是微微愣了一愣,双唇抿起一刹,旋即松开。

      “舞瑶,你想学医可以,不过,一旦开始学习,便不能半途而弃。另外,一定要记住,医毒之术只可救人,不可伤人。做为我李家的传世之徒,这条祖训是必定要以性命遵守的,你明白吗?”

      话音说得很重,女子的脸上,亦带上了一丝严肃之意。

      小小的女孩儿似是怔呆了片刻,唇角蠕动了一会儿,却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保证,学习医毒之术只为救人,不为伤人。倘若违背此原则,舞瑶就万箭钻心而死!”少顷,一句稍有些严重的誓言从女孩儿嘴里吐出。女孩儿的眼神极是认真,清澈而坚定地盯紧面前女子,隐含了一丝虔诚的渴盼之意。

      听闻此言,女子却只是笑着舒了一口气,拍一拍女孩儿的小脑袋。

      “好,娘亲这便教你学医。”
      *** ***
      成化十九年,元宵节。

      整个燕京在这一日皆是张灯结彩,鞭炮声声。街上,随处可见雕刻极为精细的花灯,身穿崭新衣裳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四处跑着玩着,所有人的脸上,都带了一份喜悦神色。

      城东的青楼里,声声丝竹音调柔婉动人,无数身穿各色彩纱的佳人穿行于锦帐之中,烛影深深,那帐内的呻吟娇笑声音便格外的惹人联想,好一个销魂的所在!

      青楼门口,忽的有一行三人举步经过。

      为首的那个,却是个刚满十四岁的少年,身穿一身淡紫的锦袍,腰上佩玉,又带了白玉头冠,虽是男孩,那一张清秀得让人移不开眼去的小脸,却是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他却只是默默的凝视着青楼,不知在想些什么,眼中忽流出一丝浅浅的哀伤。

      “少爷,这便是京师最有名的青楼,当年高祖皇帝为了筹措建国来国库的空虚,特意在四海之中设立二十四所青楼。这一座青楼名声最大,放眼五湖,大约都没有足以匹敌的了!”少年身边,一个书生打扮的布衣男子小声解说了一句,那书生看长相大约四五十岁,下颌光洁无须,眉目间有一些慈善意味,只声音略带一丝女气。

      少年默默点了点头,不语。

      “少爷,你今儿个是有烦心事了吗?若有心事,便跟奴才我说一声,不要默默忍着!”看见少年依旧怔愣的脸,身旁的人却只是小声的劝说道,换得的,却只有少年那默不作声地摇头,礼貌,却总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与落寞。

      “怀恩,不要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家这位爷一直都是这等沉默的性子,所有话都宁可烂在肚子里!”少年身子右边,另一个稍年轻的人出声劝阻一句。

      那说话的人年纪刚过而立,却已蓄起一把美髯,那一身素朴的白袍,只将他之容色映衬得更加清古,恍若年画中踱下的神仙,让人只是看着,便无端端的升起一丝崇敬之心。是以他们几人一路行走下来,却是招惹了不少或羡或嫉的目光。

      “李先生,我没事的,放心罢!”那少年听闻身边声音,却只是笑了一笑,轻轻移目,看向那青楼的二层:“我只是想到,娘便是在如今日这般的热闹时节寂然离去,不知道她在那边可还安好……娘亲乐技堪称一绝,方才我看到那上边儿有人吹箫,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

      说到最后,少年只是默默的闭了口,眸光中带了些凄然。

      “少爷,您对音乐的理解也并不差啊!方才那个楼上吹箫的女子,她的乐技简直跟您没得比!”说话的是那个名唤怀恩的中年书生,他微微抬头看一下楼上的歌舞升平,又看看默然观赏的少年,只毫不在意地说上一句。

      少年只是笑了一笑,轻道:“李先生,怀恩……我们走罢!”

      二人亦不愿再在此处停留,便只是静静随少年离去,并未曾多加言语。
      *** ***
      又走了一段路,三人忽看得花街入口处有人搭起一个高大擂台,擂台共分三层,每层上都挂满了花灯,灯上有谜,只有将谜题答对至限额才可继续进入第二层。

      看上去,那灯谜并不甚容易。第一层人山人海地围满了好事者,到了第二层,却不过寥寥十几人而已。

      见少年颇有些好奇之意,一旁蓄了须的男子便简单解释一番其中规矩。少年颇有些玩味地点了点头,当下便去一边取了纸笔,饶有兴味地绕着第一层花灯答起题来。

      二人不敢阻拦,便只好任由少年一路猜谜,兴致勃勃。

      擂台的另一端,尚有一个身穿白色布衣的少年,静静蹙眉思索。

      那少年看上去大约十五岁,手中执了一把精巧的折扇,一身白布衣穿在他身上竟是格外的宽大,右腕微伸,露出一条藕色的帕子。

      再看那略为清瘦的面庞,两道长眉斜飞入鬓,面容清雅如玉,一双眼灿如星,唇角微笑柔如水,面目中带了些恍若天成的贵气。

      不多时,少年只是掷下手中的笔,自信满满地交上纸张。

      “全对,这位公子,请上第二层!”那审题人略有些惊讶的看向眼前这位漂亮少年,只是微微侧了身子,将通路让开。

      “李老师,那个人是……”台下,白色锦衣的少年却颇有些好奇的问出声来。

      “哦,你说他啊,他是如今少见的早慧少年,名唤唐寅,尚未到取字的年纪。他刚刚参加完童试的,明年参加乡试。”一旁被唤到的白衣书生只是垂头解释了一番,看着那衣袂飘然,素洁如仙的背影,却是颇有些玩味的暗笑起来。

      “好,我知道了,我这便去会会他!”少年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只属于小孩子的调皮,将手中写满了答案的纸仔细查看一番,同样自信满满地递上去。

      “全对,三位请上第二层。”那审查的人仔细看了一番,说话时,却是对着李先生。

      “好。”少年却也不甚在意,只是迈步走上第二层继续答题。

      第二层的题目,比起第一层难了许多。

      侥幸过关的十余人,看到此等题目却也只有蹙眉深思。唯一神色尚算轻松的,便只有两位同样颇为引人注目的少年,大些的布衣飘然,雅如仙,小些的锦袍高贵,明如日。此时,二人的神色皆是有些专注,似是明了自己碰见了从未看得的对手,全都收起了轻敌之意,倾尽全力而对。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这两人身上。两人却只是默默的答着题目,间或抬头,那神色却是略带些赞赏的。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两人的答案便又一次呈在了审题者的眼前。

      题目共十,二人皆答对八道,实在是难以分出高下。

      于是,在众人的震惊之中,二人同时走上第三层擂台。

      围观的人渐渐多了,就连花街青楼中的不少恩客都下得楼来,仰首眺望擂台上的比赛。

      那第三层擂台上并无灯谜,只有一位蓄了洁白长髯的老者,手中执了两堆纸卷。他的膝上,却出人意料的放置有一张古琴。

      “首先恭喜二位,走上了最高一层擂台。我这里有二十个问题,你们每人回答十个,一旦答错,即刻失败,如何?”那老者只是伸手拿起左边的纸卷,又看了一下站于自己左首的布衣青年:“这位公子,请问姓甚名谁?”

      “在下姓唐,名寅。”布衣少年只是礼貌地向众人一揖,又转向身边二人,礼貌回答。

      “那,这位小公子又是何名呢?”老者向站于右侧的锦衣少年问了一句。少年似是犹豫了片刻,方才轻声说道:“我也姓唐,单名佑。”

      “那么,你们谁先答题呢?”老者微微抬了眼,淡淡问道,似是有成竹在胸。

      “我先来罢!”开口的是唐寅,他只是微微抬头,打量着站于自己右侧的唐佑。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这十道题目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极尽困难之能事。无奈二人实在旗鼓相当,数道题目下来,其答案竟是全部正确,无一人出现错漏。

      十道题全部答完,道道正确。

      众人一阵叫好声过后,台上的老者却是有些犯了难。犹豫了一会儿,他静静抚弄起手中的古琴,接着,铮铮弹上几声,在绕梁的余音之中缓声开口:“十道题目未分胜负,这一次,我便弹得一首曲来,倘若你们能够猜出此曲之名,便是胜者。”

      众人面面相觑,擂台上的二人却只是颔首同意。

      老者笑了一笑,双手一纵,一支清雅曲调悠然传来,带着一丝淡淡的伤感,淡淡的迷惘,曲调柔中有刚,清雅动人,令众人如坠梦中,令众人心魂尽失,只陶醉在那犹如天籁般纤尘不染的曲调之中。

      曲终,音止,却仍有余韵,绕梁不绝。

      唐寅眼中赞赏之意愈加深重,唐佑的脸色瞬间激变,只是怔怔的看着那老者,神色震惊至极,口微张,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敢问二位,可知道此曲之名?”老者悠然开口发问。

      “我输了,我不知道。”一阵难耐的沉默过后,唐寅先行开口,唇角笑容浅浅,似是丝毫不以此次失败为意。

      “那,唐佑公子,你的答案如何?”老者点点头,将目光转向一边静立不语的唐佑。

      似是被这一声呼唤惊回了神思,唐佑微微抬起头来,眸光复杂难辨。

      许久,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闭口不语。

      众人互相窃语着看向台上,完全未曾想到此次比斗竟是以双方平手而告终。

      停了一会儿,待得老者再次开口时,四周便只剩了一片寂静。

      花街上的所有人全部聚集到了擂台之下,只眼睁睁的看着最高层擂台,连个呼吸声都不敢发出。

      “你们两人当真不知道么?”老者的声音并不大,在那安静的诡异的情状之中,却是格外的响亮。

      二人同时摇头,对视一番,眼中皆是有一丝自嘲的意味。

      “谁猜出此曲之名,谁便是最后的胜者。这句话,不仅对他们二人。”老者站起身来,声如洪钟,几乎是传遍了整个花街。

      依旧无人应答。

      “那么,今次的灯谜比赛,便要是平局了!”老者的声音刚落,人群的角落里,便有一个小小的,怯怯的声音悄然响起,即便现场静得异常,那个声音的音量,却依旧是小到几乎不被人注意。

      “《长相思》,这首曲名叫《长相思》,是陈思王创编的曲调。”

      老者的目光中倏然闪过一丝激动,猛然推琴而起,大声道:“答题者何人?答案正确!”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哗然,纷纷看向声音传出的方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琴声一曲与君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