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七日后,宋府。宋梓杉正在案前奋笔疾书,做着最后的努力。
      “柳柳,什么时辰了?”他一边抄一遍问道。
      窗外探进一张娃娃脸,不出十三四岁的模样,小声道:“少爷,快到辰时了。”
      宋梓杉心里一慌,登时在“孝”字上错加了笔。但时间紧迫,他只好加快进度顺着抄下去。

      三日前皇上下旨,祁川城停止戒严,开城门,彻查京畿官员贪腐一案,宣户部侍郎宋问觐见。自此,祁川由旱情引发的动|乱终于告一段落。
      其间最出风头的苏神医,自是被大加封赏了一番,本应同宋侍郎一起面圣,却以“江湖游医,不懂礼数,唯恐惊扰陛下”含糊了去。皇上无法,总不能绑着这个百姓心中的大圣人去见他,只好赏数十车珍奇药材,赐“医者仁心”金字牌匾,绫罗百匹,白银万两,由他去了。
      谁知,苏语堂转身就将赏赐之物捐赠给城外受灾的村庄,好一出借花献佛,更是让他在晋国人心倍增,颇具名望。

      如此看来,苏语堂出城一趟可谓名利双收,然而宋梓杉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瞒着家中上下偷跑出去,不仅要在城外受苏语堂的气,挨宋问的骂,接受曹参军奇怪的注目,还要在回家之后受到父母的责罚,在抄完一百遍家训前不得出房门半步。
      于是这三天宋梓杉都是在自己屋内度过的,除了跟在身边伺候的小厮柳柳,每日一见的母亲和大哥,连半个人影都见不到。他睁眼后是抄家训,闭眼前还是抄家训,宋家家训共计六十条,直抄得手臂僵直,手腕酸软,手心起了薄茧。宋家祖上明明习武,哪来那么多家训?宋梓杉每抄一遍都在心里抱怨。
      其实他大可放着一百遍家训慢慢抄,反正素来不喜出门,权且当作修身养性也不错。可偏偏不巧,宋梓杉和苏语堂约好三日后前往千福寺一游,辰时在自家门口碰面。眼瞧着约定时间就要到了,他却还有一遍没抄完。宋梓杉心里焦急,字也越发潦草起来。
      “少爷,”柳柳又从窗前探出头道,“还有一柱香就辰时了,你抄完了吗?”
      “还没。”宋梓杉哭丧着脸道。
      “啊,”柳柳的声音也低落下来,“那、那要不然先吃饭?反正也赶不上了……”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小少爷气急败坏的剜了一眼,柳柳赶忙缩回头去不吭声了。他蹲在墙角,皱了皱鼻子,心想,千福寺有那么好玩吗?他也去过好几回了,没觉得哪里特别啊。

      一柱香后,宋梓杉终于压着生死线抄完了一百遍家训,连懒腰都不敢伸,扔下笔就跑。他一边跑一边和柳柳交代道:“我先走了,桌上的家训你帮我交给我哥,他问起来,你就说我去千福寺替他祈福了!”
      柳柳在背后大喊道:“少爷!你还没吃饭呢!”
      “不吃了!”宋梓杉的声音飘了回来,人却不知道跑到多远去了。
      柳柳连连摇头,暗暗庆幸少爷起床便穿衣洗漱过,不然这般火急火燎的跑出去,多丢宋家面子啊!他进屋将桌上的笔砚收拾干净,又整理好散落在四处的纸张,抱着一摞纸便去找大少爷了。

      宋府门外百米的丛林中,停着一辆檀木马车,马车上纷繁的纹饰和鎏金的车顶,争相恐后的彰显着车主人的有钱没处使。马车外站着一个风雅俊秀的青年,着月白长袍,束金玉带,佩白玉佩,好一副清纯不做作的模样。那人望着不远处的宅院似笑非笑,脸上带着几分冰冷,直到看到府门中跑出个气喘吁吁的小公子,才将将换了张和煦的面孔来。
      他上前走了几步,唤了声:“梓杉!”

      宋梓杉听见有人叫他,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清朗俊俏的白衣公子在不远处等他。他定睛一看,原来是苏语堂,便连忙朝那跑去。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顿时从内心深处涌起,如海浪般将他席卷淹没。为什么这般高兴呢?他在心里问自己。

      宋梓杉停在距苏语堂七八步的距离,轻喘了会儿气,这才向唐御书慢慢走去。
      “我……”他想为自己的迟到道歉,张口却说出了另一番话,“你怎么穿成这样?”
      唐御书被他问得一愣:“哪样?”
      宋梓杉想了想,半天没琢磨出合适的词,只好歪头道:“反正和平时不一样。”
      “你才认识我多久,就知道我平时怎样了?”
      “我知道。”
      唐御书见小公子一脸认真样,也不忍心驳斥他,只好道:“那这样好看,还是平时好看?”
      宋梓杉仔仔细细看了他一眼,然后低下头道:“都好看。”
      唐御书沉着嗓音笑了,如水墨在宣纸上的渐渐晕染,丝丝缕缕荡进了宋梓杉的耳朵里,他道:“你喜欢就好。”
      宋小公子没说什么,如玉的耳朵尖却是泛了层桃色。

      唐御书从袖中取出一块帕子,然后捧过小公子的脸。
      宋梓杉被弄得有些无措,身子不由向后退了一小步,却又被揽了回来:“别动,你脸上沾了点墨汁,我替你擦擦。”
      “……”宋梓杉只好仰着头任他上下其手,“我,我刚才在练字,兴许是那时候沾上的。”
      “那么勤奋啊。”
      “……”
      宋梓杉不好意思说自己被罚抄家训,却也不想因此受了苏语堂的夸奖,只好偏头装作看风景。
      “好了,上车吧。”脸上轻柔的触感随之停了下来。
      宋梓杉松了口气,摸了摸被苏语堂碰过的地方,跟着上了马车。

      而另一边,宋府书房内,宋泽宁正在绘丹青,一副《溪山图》在笔下渐露雏形。
      “老爷,大少爷来了。”门外有人通禀道。
      “让他进来。”宋泽宁道,却也没放下手中的笔。
      “父亲。”片刻后,宋问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摞纸,见宋泽宁在绘丹青,很是识趣道,“父亲笔下的山水愈加壮阔了,我瞧着倒是比亲身游历得来的景象更让人心折。”
      宋泽宁抬头瞥了他一眼:“你还懂丹青?”
      “不如玉儿懂。”
      “你倒还有几分诚实,”宋泽宁道,“我这些年忙于政务,分|身乏术,也只能看看笔下的山水了。有时候我挺羡慕你祖父,快意江湖,行侠仗义,才不枉此生啊。”
      “父亲处庙堂之高,祖父处江湖之远,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是方式不同,但都让我等倾慕。”
      “你啊,”宋泽宁笑着摇头道,“愈发圆滑了,不过说起梓杉,也晾了他三天了,一会儿过去看看。”
      “父亲……”宋问面露难色。
      “怎么?”
      “玉儿他出去了。”
      “出去?我不是说没抄完一百遍家训不能出门吗?”
      宋问轻咳了下,呈上手中的一摞纸道:“一百遍家训在这。”
      “……”宋泽宁沉默了会儿,开始反省一百遍是否少了些。他放下手中的纸笔道,“他去了哪里?”
      “听小厮说是和一个朋友去了千福寺,给您和祖父祈福。”
      宋泽宁顿时不好说什么了:“罢了,他愿意出去走走也好。这孩子性子有些冷,不爱出门,活泼些也好。”
      “父亲说的是,我也希望他能结识些新朋友。”

      “新朋友?”宋泽宁有些诧异。
      “是,”宋问道,“父亲想必也听说过,之前解祁川之围的苏神医,苏语堂。”
      “哦,倒是个青年才俊。”宋泽宁点点头。
      “不仅如此,他还是穆前辈的弟子,之前和玉儿一起去的巫山,算起来还是祖父的救命恩人。”
      “什么?”宋泽宁勃然色变,“千慈谷谷主穆九渊的弟子?”
      宋问见父亲如此,不由想起宋梓杉之前提过的所谓恩怨,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恭谨道:“正是。”
      宋泽宁眉间紧锁,来回踱了几步:“梓杉出门多久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了。”
      “你快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千福寺,务必保证梓杉的安全,切忌打草惊蛇。”
      “是,”宋问应道,转身间却又有些踌躇,“父亲,我见那苏公子不像是有恶意之人,待玉儿也挺好的……”
      “荒唐!你懂什么?快些派人去,然后叫宋梓杉回来后来我房里。”
      “是。”宋问不敢多言,转身离开了。

      书房里只留下宋泽宁一人,他暗自叹了口气。
      若是真如宋问所说,那苏语堂就是唐璟的儿子唐御书。他改名换姓想要干什么?接近梓杉想要干什么?解祁川之围想要干什么?
      之前圣上布局,以他父亲为饵,服下寒凛之毒,叫来千慈谷谷主穆九渊,引唐御书前去巫山,就是为了能借前朝之事断了唐家的谋逆之心。可如今看来,这计策非但没用,还让局势更复杂了些。

      不该如此。
      不该如此。
      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宋泽宁一时无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