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陌路天涯(三) ...

  •   (五)永晅
      帝王之苑,人心寒凉之地,又哪里会讲什么缘由,所谓情深似海,所谓宠爱有加,都不过是为蒙蔽世人的眼睛而已。
      永晅府的前身是楚国大族皇甫一族,这其实很少有人知道。
      皇甫一族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开宗立国,太祖褒奖其功勋,赐家主为易姓王,娶皇甫之女为后,给了皇甫世家以无上荣耀,但是无上荣耀通常也伴随着无上的危险,纵观历史,每朝每代都不缺少功高盖主的故事,可是太祖信重皇甫,皇甫也没有想到因此而收敛光辉,由此只能给后人遗留祸根。
      自楚国第三代君王宣祁开始,皇族和皇甫一族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只是皇甫家族在楚国根基深厚,又手握楚国半数兵马,宣祁不敢妄动,只能在暗中徐徐图之,并且和太祖一样娶了皇甫家的女儿为后,目的是为减少皇甫族人的戒心,经过数年谋划,宣祁终于设计收回了握在皇甫族人手中的兵权,并以三丈白绫赐死了皇后,可惜不等他斩草除根,皇甫一族就开始了反击,于是宣祁在皇后死后不到半年,也驾崩了,皇甫一族随后扶植皇后之子登基。
      所谓“若无生死别,莫唱《离宫曲》”,不过是为权谋胜败所蒙上的一层暧/昧面纱,让人们以为帝王将相都是痴儿怨女、都只懂儿女情长。
      一直到了本代楚帝,他比自己的先祖更有决心,立誓要拔除皇甫一族对皇权的影响,皇甫一族也不甘示弱,不甘百年宗族溃于皇帝的猜忌,于是暗中培植势力,斩英不过只是其中之一。
      斩英那时还不是恶名遍天下的杀手组织,童冥和封长悬也都只是皇甫族中微不足道的下臣,但斩英训练杀手的模式已经成型,到底是不是有心刺杀皇帝,皇甫家主自己也未必清楚,谋权篡位和至死效忠的界限看起来很远,但于他来说也就是一念之间。
      后来皇甫家主的小女儿皇甫盈到了十五岁,长成倾城之色,被楚帝看中,要迎她入宫为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皇甫家主爱女心切绝不肯把女儿送入火坑,可皇帝所谋的就是这一点,他要以皇甫盈挟制皇甫一族,自然不容人拒绝,皇甫家主无法,只好在女儿身边安置了数名或武艺超群或足智多谋的使女陪嫁,希望日后若有变故可保女儿一条生路。
      皇甫盈入宫不久就怀上了龙胎,可惜楚帝并未因此而心慈手软,他大肆降罪于皇甫族人,先后设计处决了皇甫盈的数位兄长,皇甫家主也因此而病,皇甫盈忧思心切却被困于深宫之中,为楚帝生下皇长子没多久便抑郁而去了。
      皇长子宣非一岁的时候,他的舅舅、也就是皇甫家主的最后一个儿子被人暗杀而亡,皇甫家主悲痛欲绝,向楚帝请辞,愿意遣散家臣、辞官归野,可惜楚帝疑心甚重,表面上宽厚应允,心底却仍不肯放松,后一年,宣非的外祖、皇甫家主也病逝了。
      皇甫家族彻底败落之后,楚帝仍不放心,疑心宫中遗留有皇甫一族派来的卧底,于是几年内秘密处决了数名宫人,其中就包括那几名传说中被宣非“克死”的嫔妃,除此之外他还觉得皇长子身体里流着一半皇甫之血,必须要谨慎对待,或不可留。
      楚帝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当初皇甫家主送进宫中的那些使女里就有隐藏的比较好的,皇甫家主遣散的家臣也并没有真的离开,他们牢牢的记着老家主死前的遗愿:一定要护皇后之子平安……所以宣非之后的每一位皇子都活的不长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楚帝都只有一个皇子,他不得不重视这个皇子。

      宣非幼时很崇拜威武霸气的父皇,那个时候他不知道母后以及众多亲人为何而死,不知道为何人们看他的目光总是很复杂,也不知道父皇为了不让他习武暗中给他吃了多少药,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为保护他而死。
      但是随着渐渐长大,所有杀机和危险都会变得无所遁形,而后包括童冥在内的皇甫旧臣暗中与他联系,希望他可以重振皇甫,给那些仍旧被秘密追杀的皇甫旧人一个容身之地……宣非了解了情况之后,没有贸然应允,暗中调查前因后果,很多见证之人都讳莫如深,花费了不少功夫,宣非才知道自己的存活有多么艰难。
      有人因为对旧主的情谊想保护他,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利用他,有人把他当成年少可拿捏的棋子,有人把他当成维持传承的血脉……却没有人把他当成亲人。

      长河之战结束后,列国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楚国也是,面临着一番乱局,麟王宣非向明面上对自己千依百顺的楚帝提出了一些请求,趁乱局在楚帝的眼皮子底下重整了皇甫势力,化为自己的力量,然而皇甫之名早就不存在,他也不允许存在,他所控制的,只会是永晅府。

      又五年,麟王在朝堂之上献策,多方谋划,助楚帝灭了中显之国,所有人都惊叹麟王之才华谋略,楚国军民慷慨欢喜,楚帝却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因为他发现这个儿子并没有按照他的控制而成长,在他不曾觉察中麟王就已经对朝臣和楚国子民有了如此大的影响,于是他开始恐慌,他也说不清自己在恐慌什么,只得匆忙开始扶持他的小儿子——当时才只有九岁的成安王。
      楚帝以为他这么做,麟王的永晅府会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可是麟王却突然递上来一份折子,麟王说:儿臣想游历天下。
      那一日,楚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站在阶下的长子,心情十分复杂。
      麟王相貌肖似其母的说法是真的,又因善读书而不曾习武,不说话时气质上总有些儒雅沉静,可他在脾性上又随了楚帝,每每做出决断时往往锋芒毕露,从不掩饰杀伐之气,这一点总是令楚帝既欣慰又害怕,而现在,立在阶下的麟王没有给人以任何压力,他甚至轻轻笑了一下:“父皇,儿臣心向古人风流雅兴,欲游览天下名山大川,还请父皇成全。”
      楚帝一面审视着他,一面道:“你是我大楚麟王,怎可随意离开国都,这不合规矩。”
      麟王道:“父皇知道儿臣心性散漫,本就最不合庙堂规矩,今日也是仗着父皇疼爱,特意求一个恩典,恳请父皇成全。”
      他心性散漫不散漫楚帝并不确定,却已经试探出他“游历天下”的请求是真的,说实话,如果麟王现在做出忤逆之事他倒更愿意相信,麟王特意让了一步,让他在震惊之余,还在心底牵出了一丝对儿子的疼爱之情,一时心生感慨,暂时忘记了往日的猜疑,生出不舍来:“你若离开楚国,几时能回来?”
      麟王没有回答,只道:“父皇放心,楚国是母国,儿臣一定会回来的。”

      (六)再见
      “主上,您没有什么事吧?”等在客栈外的墨辛一看到御清晏的身影便急忙上前来,主上说要处理一件小事,处理完他们就可以离开允州了,谁知一去两日不见踪迹,做下属的放心不下,这才找了过来。
      御清晏轻轻摇头,往外走了两步,鬼使神差的又回首往上看去——楚非,或者说宣非就站在二楼窗边看着她,见她回头,他挥了挥手,露出了一个熟悉的灿烂的笑容。
      御清晏没有因看到这笑容就放松心情,反而更加沉重了……楚国宣非,永晅麟王,他究竟在想什么?
      “主上?”墨辛唤了她一声。
      御清晏回神,迫使自己冷静下来,道:“走吧。”
      心上人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楚非收了笑容,缓缓走到棋桌旁坐下,甩了甩袖子,分毫没有什么锋芒毕露的杀伐之气,整个人都显得很郁闷颓丧,珑安小声唤道:“公子。”
      “嗯?”楚非抬首,这才发现神出鬼没的封痕不知什么时候到了,还没等他开口,封痕就道,“殿下,我听到了,你的表达很失败。”
      楚非不满道:“你都偷听了多少?”
      封痕抱着刀杵在一旁,面无表情道:“不是故意的。”
      “……”楚非,“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封痕正要开口,楚非就急忙摆手:“算了,你不用说了,让我自己想。”
      封痕还是要说:“殿下为何暴露身份?我们还在晏国,这样太危险。”
      楚非:“显得我真实。”
      封痕无语了一会儿,诚实道:“结果不尽如人意。”
      楚非揉了揉额头,无奈的叹息一声。
      揉了半晌,他把手从脑袋上撤下来,突然道:“上回你说,封长悬有向成安王投诚的意思?”
      封痕:“你不是说不用管吗?让那对父子自己解决?”
      楚非:“……我想了想,阿吟虽然很令人放心,但我们还是不能大意。”
      封痕:“所以?”
      楚非精神抖擞的站起来:“所以你不能再杵在这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又吆喝珑安:“把东西收拾收拾,明天动身回去。”
      珑安挠着脑袋:“啊?回哪儿去?”
      封痕斜了他一眼。
      珑安立即一个激灵,明白过来了:“是,公子……不是,殿下。”

      楚国帝都依旧,永晅府更加繁荣,与他是否离开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车马劳顿了一路,刚回到府里还没有洗掉风尘,便有人通报说成安王来了。
      楚非头疼的掐了掐眉心,果然听到了一阵喧哗之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成安王的大嗓门隔着好几道门就听见了:“大哥!大哥!你可回来了!”
      紧接着便是一阵不同凡响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便闯入门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身披轻甲,腰佩宝剑,长的浓眉大眼、高挑健硕,一进来又是一连串的“大哥”,激动的不行:“大哥我快想死你了!”
      楚非早就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寒暄了一会儿,感慨小弟竟然长的这么高这么壮了,然后问他:“我刚一入城,便听到有人议论,说你在大街上跟人打架,是怎么回事?”
      成安王立即愤然道:“大哥你不知道,归龙那个臭小子仗着自己的姨母是宠妃,三天两头的不安分,光天化日之下纵马伤人,我不揍他我揍谁!”
      楚非对京中情形了若指掌,略一沉吟,道:“你做的没错,只是不能如此鲁莽,他那样的人自有人去管,你当街斗殴却是影响不好。”
      成安王:“当时一激动,就没想那么多,再说京兆尹的人都一个个的是废物,给他们管他们都不敢管,我看了就气!”
      他又拉着楚非道:“大哥我快闷死了,本来在军营里待的好好的,父皇非要让我回京,京城里一点都不好玩!”
      楚非微笑道:“父皇让你回来,自有他的用意,你莫要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
      成安苦恼道:“父皇什么苦心啊?”
      楚非笑着摇了摇头。
      成安又道:“不想那么多了,好在大哥回来了!大哥你前年回来都没和我多说几句话,快讲讲这两年又去了哪些地方吧!”
      ……
      麟王回朝,自然会引起议论,如今太子之位空悬,于一国来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人们纷纷猜测谁才是未来储君,一番议论下来,发现皇帝的这两个儿子真要争起来那是各自都有优有劣,麟王早年在朝中威信甚重,而成安王在军中屡立战功,可麟王久不在朝中,而成安王也心智未成,到最后恐怕还是要看皇帝更偏爱哪一个。
      楚非听到这种闲言,只但笑不语。
      又过了数月,他精心写了一道奏折,呈给了皇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