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孤天雁子 ...

  •   孤天村旁孤天峰,孤天峰上孤天雁。孤天村里有奇事,孤天雁儿生人子。
      这是近几天在孤天村中流传的打油诗。临近边疆,这里虽然没有边疆的黄土飞扬热血挥洒,总归还是承了些边疆之士该有的豪情壮志不拘小格,能让这样的人们文绉绉地以诗抒情的,该是大事一桩。
      怎么不是大事呢暮国战神刚过这里上边疆御敌,这孤天雁就死了,还平白多出来一个孩子!
      事情详细说起来是这样的:
      孤天村临近边疆,却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村民生活和乐,堪比桃源之境。而村旁确实也有一座孤天峰,也不知道它有多高,总之一个人高马大的壮小伙儿走到边疆战场边上仰头极目望去才能看见它的尖尖儿。
      而众所周知,这孤天峰上啊,栖息着孤天雁。而这孤天雁,又是暮国胜利的象征。
      可不是么据说每一次孤天雁飞过军士们的头顶,便会将胜利的气息带给他们,鸣鼓必胜,此战必赢。远的不说,近的,就这暮国战神,他哪一次领兵御敌没有孤天雁同他打招呼?又哪来这战神之名?
      还有听说这孤天雁只有一只。一只啊!也就是说,如果它死了,大暮的胜利之路可能也就到头了!大暮的人知道后忍不住扼腕仰天长叹,而他国的人,偏还总想着在这灼灼燃烧的火焰上浇上一桶油--几乎每年孤天村的村民都会看见不下五波的外地人上孤天峰。
      不过结果都是灰溜溜地出来,孤天雁没找到,人倒是让孤天峰上的其他野兽找上了!
      据称那些人复命的时候,皆道无人找得到孤天雁。于是各国尝试了数年后,终于认清了这个事实,再不派人寻孤天雁。
      这是关于孤天雁的传闻,虽然众说纷纭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如此。
      再说回这一次的事件。各国用血的教训告诉人们,孤天雁是找不到的,可这一次,它不仅被上山的村民轻易地找到,居然还死了!
      也许是孤天村这时候恰逢多事之秋。说在发现孤天雁之前,大暮战神寄住在村里的妻子生产。而等她生产完后,匆匆赶到的副将发现产房里许久没有动静。无奈之下,副将只得破门而入,竟发现产婆死在里面,眼睛睁得极大,像是被吓死的。
      能吓死产婆的,除了产妇,就只剩刚出生的孩子了。产妇自然是不太可能的,奈何副将出产房后手中的孩子被布掩得紧紧的,什么都看不出来。不过那副将的神情也有些恍惚。于是众人纷纷猜测这战神是不是得了个怪物孩子。
      而后战神竟连输三场,敌国步步紧逼,战线竟已经退至孤天村外不远的地方了。
      要知道,当初过孤天村往战场而去的时候,孤天雁可是掠过行军将士们的头顶往孤天峰去的。这不应该代表着大暮这一战会所向披靡么
      有人猜是这战神刚出世的孩子害的。
      只是这种猜测在发现死去的孤天雁后烟消云散。据当事人回忆,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雨,山路泥泞得很,他本是要趁雨后寻些蘑菇的,这才入了山。
      因着这一场雨,山中被尘土缠上的各物都现出自己原本的模样,植物绿得像翡翠一样,美丽得很。他不觉就走偏了,发现过来的时候,竟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滩红色的水。
      鬼使神差下,他走过去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直教他吓得瘫坐在地。不顾地上的泥水石沙,一味地在地上往后挪,连伏在地上的荆棘都没有发现,草刺刺破了他的血肉,他竟一分痛楚都感觉不到。终于他翻了一下站起来了,想都不想直接跑回村里去。
      村民看见手上身上满是泥泞和伤痕的他很是惊讶,有人问:“怎么了”
      不知这一语哪里刺激到他了,他直接大喊起来:“妖怪!妖怪!妖怪!……”任村民怎么说,他都这样喊着,已经神志不清了。
      村民无奈之下,只能叫上几个胆大的小伙儿,入山探个究竟。因为那人是雨后头个入山出山的,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他留下的痕迹,小伙儿们顺着他的足迹到了他最后到的那个地方。
      纵是小伙儿们胆大包天,看见面前情景还是忍不住吓了一跳。
      只见他们眼前,一只巨大的鸟儿翅膀张开趴在地上,黑色羽毛上还有一些雨滴,长脖微弯,头上眼睛紧闭。而它的身下,竟是血流如注--羽毛掩映下依稀可见残箭模样。
      这鸟儿,正是孤天雁。
      而看它的样子,估计已经死去了。小伙儿们正想着怎么告诉村里人这个噩耗呢,有眼尖的就发现这孤天雁下还有东西。上前翻开孤天雁尸身一看,竟是一个孩子。
      他皱巴巴的脸上、身上都是血和羽毛,似乎是闷得太久或者是被雨的寒气入侵了,在小伙儿的手里,身体竟有些微微发颤。
      他们终于知道“妖怪”是什么了。
      迟疑之下,他们把鸟尸和这孩子带回了村子,并将事情一一道来。
      村民大惊--鸟生人子,大祸啊!
      这便是打油诗的由来。
      是时,前方又传来消息,大暮又败,终于坐实了这孩子的祸害之名。人们看他的眼神简直和看妖魔差不多。
      但终究还是有善心的人。发现孩子的那个小伙儿和他的媳妇看孩子身上又是血又是雁羽的可怜样儿,心有不忍,向村长提出想把这孩子收入膝下。
      可怎么会有人答应呢村民们闻言都是激烈的反对。最后村长出面咳了一声,肃道:“此子为祸,应火烧除之!”
      这是不容反驳的语气了。夫妇犹有不甘,权宜之下,说:“毕竟是一条生命,不如送入佛门,让佛祖净化他身上的戾气,也算做件善事。”
      村民打算烧死这孩子也不过是无奈之举,闻言思量之下倒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夫妇二人将孩子送入位于孤天峰山腰的一座寺庙。
      寺庙简陋,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尤其那金身佛祖,神圣得很,根本不像土坯模子。夫妇二人不信佛,来此还是头一回。看着这环境,倒还算满意。
      将孩子交与方丈时,二人将事情如实道来。许是出家人慈悲为怀,方丈竟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个孩子。
      问子名。夫妇道:“雁儿。”
      将雁儿送入寺庙后,不知是不是巧合,战局扭转,战神大发神威,一举击溃敌军。又一月,敌军降。
      村民终信雁儿乃祸。每年发现雁儿的这天,总是在村头立案祈祷佛祖收了他身上的戾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雁儿就在寺庙中待了七年。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为一个才智过人的孩童。
      “方丈方丈!”一日方丈正盘坐在蒲团上吟诵着心经,听到孩童稚气的声音时已到尾句。他静下心来,念出“ 菩提萨婆诃”后才回身笑对跑来的孩童。
      寺庙里都是素食,然而雁儿还是长得很好。七岁的孩童,身量已经到了他腰部的地方。他生得很精致,隐隐可以窥见日后的俊美无双。方丈没有让他落发,他如墨的发简单地束起,反透出一种不羁来。
      孩童已跑到他面前盘腿坐下,轻轻喘着气,脸上有些红晕,应该是刚刚奔跑了许久。而他的肩上,站着一只鸟儿,长脖长足,黑羽油亮,不过半臂高。
      方丈的眼神一凝,嘴里仍笑着问道:“这是怎么了”
      孩童伸手抚了抚那鸟儿,鸟儿亦亲昵地蹭了蹭他的头,逗得他咯咯直笑。他一边笑一边说:“我想养这鸟儿。”
      方丈的声音如梵钟清响,他慈爱地抚了一下孩童的头,“告诉方丈,你为什么想养这只鸟儿?”
      “它说它喜欢我,想让我养它。”孩童稚气的声音衬着这孩气的话,很容易让人一笑置之。可方丈当然不会。
      相处了七年,他知道雁儿有一种能力--他可以与各种鸟儿沟通无碍。所以他相信孩童的话。
      “可以吗”孩童晶莹剔透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希冀。
      方丈沉默,似乎在思考着。大概是他思考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待他得了决定后迎面就见孩童眼中的失望。他叹了口气,笑道:“当然可以。”
      孩童眼中渐渐浮出欣喜来,他把鸟儿抱在手里,笑着喃喃道:“方丈同意了!我可以养你了!”
      看着孩童欣喜的模样,方丈又在心中叹了口气--到底是孩童,耐不住寂寞啊……
      许久,他正色对孩童说:“昨日所学,你懂了么”
      孩童正与鸟儿玩耍,听得这话,忙道:“懂了。”
      “演练一遍给我看。”
      孩童恭敬地应了一声,起身直立,和鸟儿低语了几声后将鸟儿放飞。再面对长老时,犹带稚气的脸上微笑渐褪,最后已成一片肃穆。
      他站得笔直,给人感觉如松一般。低喝一声,他在方丈面前比画起昨日所学的武学招式。
      谁也不知道,在孤天峰山腰,丛木齐聚而成的树荫下寺庙里,有一个孩童,正在由生疏到娴熟地打着武家招式。短手短腿,一举一落间却尽带大家风范。
      演练完后,孩童抹了抹额上的薄汗,又跪坐在方丈面前,一字一句地背诵起昨日学来的诗词。
      方丈听着他稚气中隐现的一分沉稳,心中暗自欣慰。这孩童,有通天之才,所习文武,早可媲美大家少年。
      只可惜除了他,无人知晓……也不能让人知晓。毕竟雁儿年纪尚幼,被人知晓的话,只会为他招来无妄之灾。
      可是,如此一块璞玉,总不能埋没在这山野小庙里,否则他又有什么颜面去见佛祖……看着眼前孩童摇头晃脑的天真样子,他又叹了一声,心中已有打算。
      翌日,方丈免了孩童的课业,独自一人出了寺庙,下了山。孤天村的人见他下山,心惊不已--莫不是那祸星佛祖也震不住?忙上去问了起来。
      方丈摇摇头,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说:“雁儿身上已无戾气,无碍。贫僧下山只为寻一故人。不知各位施主几日可曾见过什么生人?”
      方丈在这里还是颇有声望的,那几人闻言也信了他的话,歪着头回忆起来。突然有一人大叫道:“我想起来了!前几日有十几个人来村里。”
      十几人?方丈几不可闻地皱起眉头,却等着那人的后话。
      “前几天正好是我们烧香祭那祸……雁儿的日子,他们来了,问起,我们也就说了。不过他们听后就走了。”那人如是说,话到最后竟逸出一丝遗憾来。
      祭?方丈无奈地摇摇头。果真无知……
      “那他们有再来过么”他问道。
      “再来?”那人想了想,摇头,“没有。”随后又问方丈道:“方丈,这是否是你的故人?”
      方丈摇头,“自然不是。”顿了顿,“既然如此,贫僧便不打扰了。”说罢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后就转身离开了。
      身后隐约传来村民的话语:“方丈慈悲为怀,他的故人也一定是个善人,我们一定要多加留意。”
      方丈嘴角现出一抹笑,便入了山中。
      由小径走进绿林,入鼻的是草木的清香,眼前的是不入凡俗的美景,一派祥和。
      方丈走上的不是下山时的那条路,却是往它的相反方向而去。布鞋踩踏陈年落叶发出沉闷的声响,惊扰了树上栖息着的鸟儿,几声翅膀扑扇的声音混在树叶摇动的簌簌声中。然而这都没有使他移开通过树间缝隙往外看去的目光。
      这条路旁的树长得稀疏,外边便正对着孤天村,可以尽阅村中动静。
      方丈放缓脚步,慢慢遛向前方,眼中时刻映着孤天村若隐若现的民生动态。许久之后,他才到了寺庙的门口。
      在这里已经看不见孤天村的轮廓了,周围都是参天的大树,树皮上还带着些许绿色的苔藓。方丈抚了抚一棵树上的绿障,而后,抬脚走入庙中。
      甫一进庙就听见孩童娇嫩的笑声和鸟儿的“啾啾”声,方丈嘴边又添一抹笑,似乎透过这个看见了存在于遥远地方的某些东西。
      恍惚了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又低低地叹了口气,喃喃道:“孤天雁,孤天雁儿,燕寒……你也会有今天啊……”字里行间,是一种深深的怀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