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昏君主政,忠良尽斥 ...

  •   温殿良宵赏百花,朱笔黄诏访千佳
      可怜直臣哭社稷,忠骨遗骸待春发

      大齐建安十七年冬,朝廷重置汉州,将原有的八郡并为七,即设江宁、元和、原陵、武阳、安平,公安、南襄七郡,原有州治所也迁至元和郡内,而曾道身为刺史,一州之长,自是迁居于元城,安家于城东。
      恰是此时,元城内极负盛名的风水大师司马通卜了一卦,慨然叹曰:“昔春秋沙麓崩,秦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六十八年,宜有圣女兴。’今曾氏徙此,恰值年岁,正真其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之虚,即沙鹿地也。如此,天时地利皆在,曾家怕是要出一女,富贵齐天啊!”
      此话一出,民间盛议,传言颇多,而曾家夫妇却并未当真。
      翌年初春,乐琼玉携众仆前往城西布施粥食,傍晚归家,察觉身子不适,未有深究,及至入夜就寝,久不能眠,待得三更时分,才沉沉睡去,忽然梦见皓月入其怀,次日醒来,干呕不止。曾道闻之,忧心忡忡,忙请大夫过府查看,方才得知,琼玉已是有孕在身。
      夫妻二人膝下荒凉,初闻此讯,皆是喜极而泣,后愈发小心伺候。待得琼玉十月怀胎之后,诞下一女,取名迎君,视若掌上明珠。
      然而初为父母的他们始料未及的是,眼下襁褓中的这个婴儿,日后果真印证了司马通的箴言,深远的影响了大齐王朝的国运...
      建安十九年,骄奢荒诞、挥霍无度的大齐皇帝萧倜下旨,征募工匠、徭役数十万人,再次扩修定陵(萧倜的帝陵),又遍寻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置入陵中,意图自己百年之后,仍能坐拥天下之财。
      然众多宝物之中,萧倜犹爱花石,遂命江南三州设立应奉司,自民间征收奇花异石进呈,沿运河送至京城,不得有误。
      此事一开,运河之上官船来往,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扰民日甚。且应奉司秉事者多为皇帝亲信,宵小之徒,奸佞之辈,为了迎合圣意,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即刻派人以黄皮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制居民看守,不得擅动,稍有差池,则获"大不敬"之罪,轻者全家连坐,重则满门抄斩。日后官差前来搬运时,往往破墙拆屋而去,枉顾百姓死活。更有不少差役兵士乘机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卖儿典女,四处逃难。
      不仅如此,凡是应奉司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遑论品级,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献给圣上。
      如后来的建安二十二年秋,应奉司得了十一块湛蓝太湖石,皆高过四丈,宽逾三丈,原备着的船只太小,不能应付,就将百艘运送粮食的民间商船强行充用,全部拆卸,造成巨舰,征调役夫数千人拉船,逆流而上,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
      诸如此类之事,前后竟延续六年之久。官吏豪绅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给江南百姓造成极大灾难,引发了数次农民起义。
      然而高卧龙庭、醉生梦死的萧倜视百姓为鱼肉,人命如草芥,根本就不在乎江山是否稳固,朝局是否安宁,只顾着自己寻欢作乐。他设立应奉司折腾了东南百姓,回过头来,又捯饬出了个荒唐主意,可害苦了大齐全境十八州。
      原来萧倜多年不理政事,自以为四海晏然,八方宁静,便少见儒臣,多昵女色,可即便六千佳丽作陪,仍觉得后宫寂寞。身为御前近侍的宦官朱昌哪能不省得皇帝心思,进谗言道:“吾大齐疆域广袤,物阜民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合无遣官遍行天下,选择室女。不分王侯宰相、军民人家,但要十四以上,二十以下者,容貌端正,尽选将来,以充后宫,何不乐哉?”此言一出,甚合萧倜心意,就加朱昌为选择使,赐金百两,赍领诏书一通,遍行天下刷选,以得世间绝色妻之。
      那朱昌的德行是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委实小人。自领了选美的差事,进了民间,凡看着女子有些姿色,只要还未成亲,尽皆掳来,无论对方是否愿意,都得上京入宫墙。更令人切齿的是,抓人的官差趁着机会,暗地里欺侮了不少良家女子,逼死了好些性命。
      如此一来,大齐王朝又被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当君主的如此胡闹,做臣子的必是要劝谏,只可惜朝中佞臣当道,忠良受害,能站出来为百姓鸣不平的,屈指可数。
      然耿介之士虽少,却不是没有,例如户部左侍郎周海(字合川)、汉州刺史曾道(字子恒)、翰林侍读学士戴安(字康平)等,皆递折子,望停止寻宝纳妃,安宁社稷。
      可这些个忠言,萧倜一条都没采纳,反而下诏申斥众人,勒令诸臣不得再过问皇家私事,否则一律交刑部审问,定一个“犯上之罪”。
      圣旨下来,令天下方正清明之士寒心,倒也更助长了歪风邪气。一时之间,贪官奸邪一股脑涌出,打着为皇帝办差的旗号,无恶不作,或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叫嚣:“两千金,直六部;五百银,擢太守”。或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用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大兴土木,不仅迎奉君主,还乘机利用民力来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佞臣们百般巧诈,一味谄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个个获得赏赐无数,封侯拜相,赚得盆满钵满,哪还管路边的冻饿之骨。
      这般光景,国家焉能不衰?
      户部左侍郎周海眼见着大齐皇帝弃忠言,而纳奸计,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决意再此上书,抨击诸多府吏法曹消极怠政,更直骂宦官权臣误国误民。然他的折子刚被送进宫里,还没递到萧倜手上,便被中书令曹仁贤拦了下来,付之一炬,根本难达天听。
      如此反复,皆是无果,周海便知上折子这路走不通,还须另寻他法,便约上几个直臣,提前买好棺材,一起奔赴宫中,死谏御前。
      熟料,他们这一看似铁骨铮铮的举动,非但没有让萧倜回头,还极大地刺激了这个任性胡为的帝王,使其恼羞成怒,加之声旁近侍诽谤诋毁,骤起杀心,当即下旨,将众人拖出去廷杖一百,死活遑论。
      可惜了周海等一众肱骨,心系百姓,为国请愿,甘为玉碎,却被活活打死在宫门口,连带家产被抄,族人一并治罪下狱。
      消息传开,四海震撼,天下读书之人莫不悲愤痛惜。
      后世史家在《齐史》中记载,“周海,字合川,幽州盘东县人。咸熙(英宗年号)十年进士,历任延州马军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宁州刺史,户部左侍郎。海生平为学,以刚为主,有大志,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其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为世人敬仰...然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及谏萧倜,冒天子之威,累祸自身,杖毙于午门...”
      而汉州刺史曾道原是周海的得意门生,闻此噩耗,惊怒交加,不顾朝廷风声鹤唳,硬是上了一封密折,毫不避讳地痛斥陛下纵情声色,偏听谗言,逼死大齐的栋梁之臣,此乃败家亡国之兆。
      这一道折子倒是没被奸宦们拦着,顺利地到了萧倜跟前,因为他们知晓这将是一道厉害至极的催命符,拔掉又一位地方大吏。
      果然,皇帝耐着性子才看了两页纸,便把这封半指厚的密折撕得粉碎,大喝道:“曾道欺朕太甚,若不灭其满门,难消心头之恨。”
      言罢,特诏:“汉州刺史曾道,勾结海、安等,朋党相称举,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人神共愤,圣朝亡以施恩厚。今收刺史印绶,罢黜官职,召致廷尉,下狱赐死,三族连坐...”
      诏书一下,无可更改,前去抓捕曾道一家的官兵已在路上,不少明理之人私下皆为曾道谋不平,却也迫于天威,难有作为。
      然有道是“人力不可达,鬼神来作差,莫欺正道空,苍天可为鉴”,也是那曾道命不该绝,恰在此时,雍州地动,百川沸腾,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直闹得鸟兽飞散、人心惶惶。
      此次天地异象,吓住了耽于享乐的萧倜,日日噩梦,不能安寝。而朝中儒臣瞧准时机,纷纷禀奏,“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君得道,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人君不德,谪见天地,灾异屡发,以告不治。今雍州地震,实天怒也,望陛下慎之。”
      古人敬天畏地,信奉鬼神。大臣们的说辞倒也让萧倜信了八九分。于是,这个荒唐君主暂时停了宴会,罢了歌舞,祭祀祈福,大赦天下。
      如此一来,曾道免于一死,捡回了命,被贬为云州原台七品县令。家中妻儿老小,也免受牢狱之苦,随其一同迁往原台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昏君主政,忠良尽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