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金梅院是韩氏最初住的地方,后来卫府扩建,地方便闲置了下来,如今给了卫婉作住处。金梅院处在卫府的西角,院里栽种着几棵梅树,还有几丛兰草,精致得很,卫婉转了一圈,觉得还不错。
      屋内的摆置丫鬟们已经收拾好了,玳瑁和随她到南安的两个侍女把卫婉的衣物和首饰都收进了柜子里,然后再将她们自己的东西往偏房搬。

      午后,卫重自官署回来,派人叫卫婉去了主院。
      这是卫婉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见到原主的生父,卫重着三品文官的紫色官服,上绣孔雀图案,额窄鼻高,嘴唇紧抿,气质严肃,和韩氏如出一辙。
      卫婉俯身行礼:“阿妩见过父亲。”
      “嗯,路上还算顺利吧?听说你身子骨不大好,南安如今快入冬了,衣服穿厚点,别着凉了。”
      卫婉点头:“谢谢爹。”
      “别光顾着说话,坐吧。我们父女俩这么多年没见,也该多聊聊才是。”

      侍女递了杯热茶,卫婉捧在手里,轻抿了一口。
      “你生母当时,是怎么去了的?”卫重叹了口气,沉声问道。
      卫婉敛眉,虽然吴氏于她自己而言没有生养之情,但到底是原主的母亲,脸上流露出的哀伤也是发自内心。
      “她身子一直不好,年初天寒,染了风寒,许久未好。大约是积劳成疾,有一天夜里便去了。”
      卫重沉闷一阵,点头:“待什么时候回乡,我去看看她。还记得当年,佳人仍在,可惜了。”

      聊到这个话题,气氛有些过于沉重,卫重便换着问了她其他轻松事,很快韩氏带着卫姝也来了。
      韩氏进了门,坐到卫重身边,淡笑道:“老爷和婉姐儿说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卫重牵了牵嘴角:“也没什么,和婉姐儿说说府里的情况,姝儿从国文馆回来了?”
      “是,”卫姝抿唇一笑,矮身坐下,又轻轻捏捏自己的肩膀,柔声撒娇道,“今日女红做久了,肩膀都酸了。”
      卫重看向韩氏,温声劝道:“姝儿一向懂事,你也别对她太严了,国文馆的有些课可以选择不修,每日每门课都上着实太辛苦了。更何况女儿家的,也不必真就那么样样出彩。”
      韩氏却能不大认同:“也不能这么说,京城里的名门望族里比咱们姝姐儿还要优秀的也有,女儿嫁人一辈子就一次,这次又是为皇子们选妃,岂能马虎?”
      “夫人说的也是,姝姐儿再苦个几个月就好了。但该歇着还是要歇,别熬坏了身子,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姝儿啊,以后你娘要是管你太严,来跟爹说。”
      卫姝柔声笑道:“好,谢谢爹。”
      韩氏嗔怪道:“老爷,你就宠着她吧,都要把人惯坏了。”
      卫重放声大笑:“那不会,咱们女儿有分寸的。”

      夫妇俩同宠爱的嫡女说说笑笑,好一番家和景象。卫婉一人在一旁,显得孤零零的。
      她看得出来,虽然都是女儿,一个是从小养在自己身边的嫡女,一个是放养在老宅的庶女,卫重对着她和卫姝的神情可是大不相同。一个是亲昵又宠爱,对她是客客气气,彼此没有父女情谊,对话的气氛像是主宾般疏离。至于韩氏,自不用说,卫婉看得出她伪装神情下的轻看。
      卫婉低头,看着茶杯里的浮沫,心中替原主感到一丝怅然。但如果换做是她,也还是不会选择投湖,命是自己的,一辈子只有一条,好好活下去才不负来人间一趟。

      最后,卫重说起了卫婉来此的原因。
      “你和你姐姐都是要参加选秀的,如果能被皇子们中的任何一个看上,以后能为家族谋利,便是你们的福气了,姝儿一直在国文馆里读书,京城里名门望族里的公子哥儿和未出阁的姑娘大多都在馆里读书,你现在府里休养几日,适应适应南安的水土,几日后我再安排人送你去国文馆那边。”
      卫婉应是,片刻后告辞回房。

      出门时天色已变得阴沉沉的,苍穹乌云密布,卫婉的心情也有些低落。
      深秋细绵绵的雨也是说下就下,她刚穿过游廊便淋了个透心凉,此去金梅院的路少有人走,卫婉咬牙走了几步,便见前面一道黑影匆匆掠过,紧接着浇注在头顶的雨水消失了,一把伞撑在她的头顶。
      玳瑁依然穿着她那身练武服,举着伞立在卫婉身边。经过这段时间,她脸上比最初卫婉遇到她时多了些肉,可依然清瘦,眉眼单薄,又有种坚毅的气质。

      卫婉的心稍稍暖了,在这陌生的府邸与土地,她也不是无人关照。
      玳瑁问:“姑娘要回去吗?”
      “回吧,”卫婉说道,走了两步又俏皮地补了一句,“回去我们熬姜汤喝,还可以尝尝南安的水熬出来的姜汤有没有不一样。”
      玳瑁嗯了一声,神情一丝不苟地为卫婉打着伞,二人慢慢走回了金梅院。

      除了玳瑁以外,卫婉来南安还带了两个小丫鬟,是她在武安待了几个月觉得为人老实的。一个叫绿珠,一个叫明月,模样都是清清秀秀的。
      绿珠熬好了姜汤,又按照卫婉的指示往里面放了酸梅子。
      刚将汤盛到碗里,绿珠便见明月匆匆忙忙地奔进卫婉房内,原来是韩氏过来了。

      卫婉没料到她这时候会过来,立刻走上前向韩氏行礼:“母亲这时候怎么过来了?”
      韩氏打量了屋内的摆置,道:“你第一日入府,我自然该过来看看,怕下人们有疏忽的地方。”
      卫婉浅笑道:“母亲多虑了,妈妈们都尽心尽力,屋子收拾得很好。”

      两人坐下后,绿珠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端到了桌边,殷切道:“奴婢刚给姑娘熬了姜汤,太太不如也尝尝?”
      韩氏还未发话,一旁的胡妈妈立刻喝道:“味这么冲的东西不问就拿到夫人面前?哪来的丫头这么不懂规矩?”
      绿珠身子一抖,巴掌大的脸唰地白了,立刻跪在地上,手里的姜汤都撒了一地,害怕地道:“奴婢错了,还请太太恕罪。”
      胡妈妈脸色阴沉:“还不快点把姜汤端出去。”
      绿珠赶忙应是,颤巍巍地连盘子带碗都端了出去。

      卫婉看到绿珠在门边险些摔了一跤,然后端着盘子走远了,明月哪里见过这等阵势,整个人不敢噤声,缩在卫婉身边站着,也对在屋外守着的玳瑁有些羡慕。
      房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半晌,韩氏瞥了卫婉一眼,看向胡妈妈,道:“不过是个小丫头,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也是正常,不必那么严苛,提点一下就好了。”
      胡妈妈俯首笑了笑:“太太说的是,不过小丫头还是欠调教,奴婢也是怕那味儿熏着了太太不是。”

      接过明月小心翼翼递上的热茶,韩氏慢条斯理地抿了几口,然后放下茶杯,用帕子拭了拭嘴角,看向卫婉道:“你啊,小时候没跟在我身边,这些年我在南安也记挂得很,现在总算人来了,我备的那些东西也能送出来了。”

      “啪啪啪”,胡妈妈拍了两下手,三位侍女随之入了房门,手里各端着红漆木托盘。
      第一位侍女上前:“见过三姑娘,这是太太为姑娘准备的首饰。”
      胡妈妈点头:“姑娘不打开看看?”
      卫婉抬眼,见她笑眯眯地望着自己,便敛下眉眼,抬手将那木匣子打开。
      “这支金嵌珠宝桃蝠簪是太太最喜欢的首饰之一,特意挑出来送给姑娘,还有这金镶玉八仙贺寿钿,太太以前也常戴。”
      头簪,花钿,耳坠,木匣子里应有尽有,一眼望去珠宝生辉,光看首饰的成色设计便显得送礼的人极有诚意。

      第二位侍女捧着的五匹布还有两匹丝绸,卫婉在武安学了几个月女红,一看便知的确是不掺假的好布。
      最后的侍女递上来的是一些补药。
      韩氏道:“知道你身子不好,女儿家的,要注意养着,这些人参之类的你平时尽管用,若是不够来和我说。”

      一下三份大礼,又是主母亲授,无论如何都是要接下的。
      卫婉起身,向韩氏行大礼:“阿妩惭愧。多谢母亲恩惠。”
      韩氏微微颔首,又坐了没一阵便准备告辞。

      但临走前看到立在房檐下的玳瑁,韩氏驻足,微微皱起了眉头。
      玳瑁迟疑一瞬,上前行礼。

      “这也是你房内的丫头?”韩氏转身问了一句。
      卫婉心中一沉,向前一步,深吸口气道:“是的,玳瑁是我身边的贴身侍女,也是姨娘当年为阿妩留的人。”
      韩氏眉头皱得更深,眉笔描得粗黑的两道眉毛在暮色里显得愈发阴沉,她居高临下地看着穿着黑衣的少女,声音冰冷:“怎么穿一身黑的武服?”
      玳瑁一时未动,卫婉忙解释道:“太太勿怪,我身体不好,平时稍稍用力多点就容易累,玳瑁会武,力气也大,帮了我不少忙。她穿丫鬟们的袄裙总是有些拖沓,为了方便照顾我,便就一直这样穿了。”
      “这样吗?”韩氏脸色依然不大好,胡妈妈在一旁继续训斥道,“府里的丫鬟都是统一着装,这样穿实在不合规矩,颜色也有些太晦气了。且既然是贴身侍女,没道理主母来了在外面站岗,若真想练什么武,也有女子兵营,从了军便是,既然做了丫鬟,那就要有丫鬟的样子。实在不行,我看不如换别的人伺候三姑娘好了。”

      卫婉咬了咬嘴唇,正欲试着解释,便听到院门处响起一阵脚步声。
      来时遇到的那位表哥着一身靛青色袍服,腰佩长剑,踏着暮色走进来,见到韩氏时怔了怔,然后抬袖行礼:“姨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