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经年 ...


  •   金光只闭关了数日,朝中各路达官权贵就都嗅到了不一样的危机气氛,前来造访打探消息者不胜枚举。

      三将虽都借着宗主闭关,搪塞推脱过去,心情却越发的凝重,众人心照不宣,疾风骤雨近在眼前。

      未几日,朝中传来消息,皇帝一夜间收回兵权,将外戚一党尽数罢斥,外戚势力受到彻底打击。部分外戚将领,跋扈嚣张惯了的,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抗命。皇帝下令绞杀,仍有余孽乘机率残部,狼狈逃窜。

      一时间朝野哗然,人心浮动,个个自危。

      皇后原就病着,闻听消息,惊怒交加,病情加重,竟致昏迷不醒。众人皆以为皇后已经失宠。殊不知皇帝却又龙颜大怒,命御医极力医治,稳住皇后病情,尽量拖延些时日。这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一时无人参悟。如此,皇帝几个近臣府中,每日登门拜访送礼者,倶是络绎不绝,玄心正宗门前更是川流不息。

      金光心中有数,他知皇帝一旦驾崩,危机一触即发。更不理会旁人,只后悔前日过于急进,本就恢复不多的功力又致受损,一门心思加紧修炼,提升功力。果不出所料,三日后,皇帝命人请国师入宫。

      此次入宫,皇帝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金光与太子多亲近亲近。

      太子已入住东宫,对金光这国师倒甚为尊重。

      一来本朝重道,国师司掌国运。金光又是个肯做实事的,除魔卫道,庇佑百姓,受万民敬仰。二来皇帝有意无意中经常向太子提及金光的拥戴之功。

      太子自知无建功立业之功,无法服众,又是庶出,倒是一直无争位之心,安心做自己的闲散王爷。如今即将执掌江山,毕竟年幼,亦不由意气风发起来,但即使坐上龙椅,也未必能真正坐稳,其间处境之艰难,一个不小心断送的不止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祖宗基业,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他无治世之才,但皇帝运筹帷幄,心思巧妙,知这个儿子仁厚有余,能力不足,用人之术、识人之能怕是学不成。皇帝明面上早放弃了这个儿子,所以干脆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就只让太傅在为人之道上重点加以培养,倒是亦不用避人耳目,皇后见皇帝在读书上越发的不把这儿子当回事,自也乐见其成。

      如今这个儿子倒是孝敬恭顺,尊师重道,谦虚平和,颇有仁厚之心,容人之量。皇帝知人善任,选贤任能,选了几个忠心不二,能力出众的朝中重臣,在太子面前反复强调,一旦他驾鹤西去,对以金光为首的几个顾命大臣都要倚重信任,方能保皇权稳固,社稷无虞。

      太子谨遵教诲,深以为是。

      金光任太子太师、太傅,皇帝特赐入住东宫,负责教导太子。金光也算深谙为官之道,此时此刻自不会一本正经督导太子功课,只每日同太子一处辅佐其管理国事。他为人处世外圆内方,越是在意之人,越不刻意地讨好,一举一动皆是进退有度,一派大家风范。太子观其言行,越发的尊重倚仗,短短时日,两人感情也越发亲密。

      金光偷眼观察,对皇帝的城府心机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不利条件下,能隐忍不发,另辟蹊径,对太子因势利导,变劣势为优势,如今这太子温和谦恭,胸襟宽阔,虽无帝王霸气与胆识,倒也能担守成之重任。

      皇帝处心积虑,呕心沥血,社稷大事一定,终是命不长久。

      朝野上下,江湖内外,包括各方封地上的三位王爷,也都消停了。一夜之间风平浪静,各种势力消失匿迹,隐在暗处静观其变,都在等待这位老皇帝的驾崩,新帝的继位。金光细思这其中滋味也觉翻肠搅肚,五味杂陈。

      皇帝拖延了几日,药石罔顾,已是昏睡时多,清醒时少。他倒是早想开了,顺其自然,也不让太子拿御医撒气,只让其与浩儿每日作陪。他向太子表明了浩儿身份,明面上让浩儿拜金光为师,因得太子赏识入宫作为伴读。影卫皆是皇帝的心腹死士,在宫中当差,永世活于暗处,皇帝将大部分的影卫赠予太子,却又不愿让浩儿做官,只让浩儿暂时暗中保护太子,又让其助太子训练新的影卫,一旦训练成功,就同余下影卫归入玄心正宗,一来有了自有自在的身份,二来可以为朝廷监测江湖动向。

      皇帝又让金光在宫中呆了数日,偶尔清醒时就与他聊聊往事。

      这日白天,皇帝精神好了些,令金光与浩儿相陪。太子下了早朝,也匆匆赶来。皇帝想起一事,忽而一笑,虚弱道:“朕昔日也曾孜孜不倦,寻求长生之道,国师曾与我言道,朕乃真命天子,是天上星宿下凡,本是至人间历劫而来,历劫归位自然是重返天庭。若为追求长生,荒废朝政,岂不是舍本求末,辜负历劫修行的初心。为此事,朕还曾大发雷霆了一场。今日看来,命中无时强求不得,这仙丹灵药,我亦是服了不少,还是救不回性命,如此倒更盼着能应验了国师当时所言。”

      二人相视一笑,皇帝心有不甘,笑骂道:“这神仙洞的洞主太羽,好不容易被朕请了出世,被你一席话,又避世修行去了。”

      金光忆起往事,眉头舒展,溢出一丝尴尬的笑意道:“这太羽真可算的臣平生知己。可惜他逍遥惯了,虽有出世之心,修的却是神仙道。他又是族中第一的炼丹高手,这神仙洞素来清高,俨然世外仙境,化外高人,不愿掺和世间纷争,只一心一意炼丹升仙,不然臣真要拖他下水,一起救济世人,岂不快哉!”

      他心中暗叹,可惜神仙洞,遁世修炼,绵延了几百年,族人也只是寿命较长,到底也没炼出真正的长生不老仙丹!在他而言,听天命尽人事,人生在世,纵然长命百岁,不能庇护苍生,普济世人,虚度岁月,又有何用!只是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皇帝细细琢磨,不禁喟叹道:“这仙丹灵药最能蛊惑人心,得亏太羽心地纯良,与世无争,不是野心勃勃之辈,否则又是一场泼天大祸。”

      金光心中一紧,皇帝非危言耸听,江湖中人行事乖张诡秘,武功绝妙,倶是能以一当百,不怕死之辈。皇帝一旦驾崩,江湖之祸乃迫眉睫之势,避无可避。只得忠君之托,尽己之力,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他观皇帝今日的气色倒比往日好了几分,知是回光返照,心中五内俱崩,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

      此时门口小太监回禀,贤妃来了。金光忙领着浩儿告辞,退出宫门的一刻,余光望见贤妃与浩儿的目光对视,虽只一瞬,总觉有些不自然的异样。

      是夜,皇帝宾天。六宫鸣钟,举国致哀,服国丧。大殓后出殡,群臣踣地呼天,万民悲戚恸哭。皇帝的灵柩抬入帝陵,生未能同衾死誓必同穴,迁葬浩儿母妃的棺柩一同合葬在皇陵,雄壮宏伟的地宫的大门阖死的一刹那,金光也自摧心剖肝,目断魂销。

      先帝出殡后次日,先皇后便意外的猝然殁了。新帝纯孝,以卑不动尊说,只在帝陵附近择址另建皇后陵。

      新帝继位祭天,由国师主持祭天仪式,宣读祭天檄文。那峻拔劲挺之姿,闲静优雅之态,直如天人下凡,百姓无不不爱戴欢呼,跪拜称颂。

      朱雀等三将对这皇帝一家分外不待见。只觉此回宗主由玄村回归,虽仍是霞姿月韵,连嘴角勾勒出的弧度都是算好角度一般完美契合,却冷的像座冰雕玉砌,威严气势迫人生寒,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三人索性借保护小皇帝周全之名,退到高台下巡逻防卫去了。只留浩儿在高台上陪同小皇帝。

      浩儿环顾四下百姓,见此壮观场景,不禁问道:“国师如此受百姓爱戴,陛下不怕国师功高震主?”

      小皇帝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这世上谁人不贪权势荣华,不想独尊这帝王之福。只国师,我却是不担心。他匡扶正道,达济苍生,贪恋的只是道门正统之名,众生爱戴之誉,根本不屑于皇帝之位,此等境界方是国师所为,国之大福。”

      浩儿略吃一惊,只觉小皇帝这一眼颇有深意,他素看不上这个弟弟,总觉他是投了个好胎,才摊上了当皇帝这天大的便宜,如今听他言语不俗,不得不高看几眼,谨慎对待。

      三位王爷眼见家族势衰,先帝一死,即刻便不安分起来。虽山高皇帝远,亦知先帝派人监测,毕竟受了约束,不敢明目张胆,只暗地里招兵买马,并偷偷将外戚余孽残部收编,扶植势力。这三位王爷独断专行,结党营私,各自为政,谁都不服谁,小皇帝又军权在握,一时倒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江湖上亦是热闹起来。有不服玄心正宗天下第一道统的,有觊觎富贵权势的,更有野心倾覆社稷的,都借机纷纷投靠各方势力。七夜一死,熊虎狼等蛰伏的魔道之徒没了禁治,更打着为主报仇的幌子,摇身一变,成为三位王爷门下门客。

      小皇帝欲下令绞杀。无奈这伙人行事琢磨不定,阴险狡诈,武功高,不怕死,不惧皇权理法,又行踪飘忽不定。以军队绞杀,代价太大,成效极低。欲速则不达,唯有靠金光斡旋调停,顺者昌,逆着亡,不肯归顺者,只得武力征服,好在金光杀伐果决,这些事上又是做惯了的,端的雷厉风行,短短数月就将江湖上几个有异心的门派、魔道悉数清理干净。

      这年征伐厮杀,未能赶回宗门过年,好不容易江湖上暂时安定了几日,金光再回已经暮春时节。三将率门人,在大门口迎接尊驾。

      金光刚在寝室歇下,朱雀就送了清茶点心过来,宗主的房间,弟子是天天收拾清理的,只是金光屋里的东西,却不敢擅动。朱雀见桌上的描金三彩花瓶里插着两枝枯萎的树枝,也不知搁置了多久,如今花瓣凋落,早看不出先前是什么花来着,枝上蛛丝结尘,遂躬身问道:“宗主,要不要属下换两枝新鲜的花来?”

      金光移动身形,想动手将上面的蛛丝拂去,不知为何,却又作罢,拂了拂袖子,道:“免了,本座呆不了几日,不用折腾,就任它在原处吧。”

      此时一只纸鹤翩跹飞来,纸鹤上沾了金光指尖的一滴鲜血加持,无论何处都能找到他本人传递消息,若半途被人损毁,收信之人也自会感应,正是金光临别时赠与神仙洞的洞主太羽的。

      金光神色凝重,等打开纸鹤,见上面空荡荡未有只字片语,心中更是惊异莫名。他知太羽为人端方守礼,绝不会戏谑于人,难道事态凶险至此,太羽连只字片语都来不及写就放出纸鹤求救。急忙令人出门打探,不日来报,神仙洞主在闭关炼丹中途仙去,其弟子昊浚继任洞主之位。但神仙洞只有本族血统中人才能炼药修丹,其余弟子均习符篆心法,保护族人,族人又将仙丹赠与弟子,助其长生,如此相辅相成。历代洞主都是在本族嫡血中挑选,且昊浚只负了太羽尸身出洞,又无太羽亲口传授洞主之位,如何服众。这昊浚也是厉害,他本就带艺半路拜师,会些方术之法,将族中不服者尽数杀之,如今放出消息,七日后,太羽尸身入殓大葬。

      金光心知此事必有蹊跷,但神仙洞不是一般的去处,几百年来窥伺长生者何其之多,闯洞者不计其数,皆无一颗仙丹流出,可见一斑。他如今功力堪堪恢复了五成,为求稳妥,于是施展传心之术让青龙仍值守玄村,将流云召回宗门同去神仙洞一探究竟。

      次日漏夜时分,流云携二人匆匆而至。

      朱雀和玄武相迎。

      见其中一个粉雕玉砌的女娃,二人认出是玉儿,倒也不怎么意外。另一个青年脸上蒙着黑纱,身型高佻,身量极瘦,瘦至脱了型了,一副弱不胜衣之态,飘飘忽忽直如影子,似乎风一吹就能倒了。二人虽惊疑不定,但宗门外皆布有阵法,防御严密,若有魔道闯入,必会示警。这人又是流云带来的,便不好意思多问。

      流云让二人将玉儿带去客房歇息,就招呼了青年径直往金光房中行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经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