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秦钧 ...

  •   天宝十载的冬夜,许是下雪的缘故,月光格外的冷。
      长安城外南山半腰里有间素庙,五年前遭惊雷突袭走水,而今由山脚下的南山寺化缘香火,修缮重塑。深夜此刻工程停歇,佛身斜倚,缘木积堆,屋敞雪落,煞是静凉。
      有一金吾模样的男子着官服涉雪上山,路上不时回头探听,紧防身侧动静。看年纪或刚及弱冠,算不上高大魁梧,眉宇间却也是昂藏英直的好儿郎。及至破庙门前,他见月色寂静前后无人,遂将巡夜的职责暂搁,闪身入内以略避孤寒。
      皎月正冷,只见硕大如人身的石佛头部偏靠在地而佛身尚不觅踪迹,那翊卫呵着手,显是极受冻的样子,见状稍一犹豫,却是不顾霜冻,将颈间的披风卸下平覆在佛头之上,恰能替其掩一时风雪。
      男子紧靠着佛头席木而坐,双手有意无意地抚过腰间配剑,貌似沉思。倏闻庙外有人足音轻临,寒光夺目一闪,俨然已待出鞘。
      “哎呀?”一记清音罢,一个小沙弥身背竹箱,右手握木伞,左手托着个小碗,俏生生地立在门口,“深更半夜的,施主怎会在此?”
      名唤秦钧的金吾卫望清来人,神容微松,坦然道:“官府巡夜路过此地。这位小师父又怎会在此?”
      小和尚向前走近两步,借着雪月往男子面上扫去一眼,继而瞅着一旁的佛头清脆笑道:“原来是位翊卫大哥!我是南山寺中的小沙弥,此庙修缮未完,今日风汹雪涌的,我便请求师父让我上山来守着,好陪佛祖讲讲夜话咧。”
      “南山寺……”秦钧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手腕儿一折,爽利地将剑刃安回鞘中,“你手上的是什么?”
      “施主是说这个呀?”那小沙弥一脸稚气,指着碗中嗷嗷待哺的小鸡,清脆道,“上山前赶了趟集市,正巧捡着它,出家人慈悲为怀,索性就带在身边养着。”
      秦钧闻言微微一笑,从容道:“小师父心善,可纵然将它养大了,有朝一日仍会做他人盘中餐,如何能称得慈悲为怀?”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小和尚笑眯眯地凑到他跟侧,将那并不如何遮风挡雪的伞面往他头顶移去,“施主明知守夜者清苦,不还是一人力担此职?”
      五年前此庙走水的那一晚,南山郊外发生了一起命案,前监察御史曹氏一门几乎尽遭毒害。距目击者作证,嫌犯曾往南山山麓逃遁。因此地峰势险峻、山径狭隐,常为流窜惯犯窝身之所,是以尽管凶案很快告破,近年来官府的巡查重点仍多在此山周边。
      秦钧听罢愉朗一笑,指指头顶的伞面道:“看你衣衫单薄更甚,何需再为我撑伞。”
      “我不冷呀。”小和尚摇摇头,一派天真,“你替佛祖遮挡风雪,我替佛祖来谢你一谢。”
      这翊卫本就生得眉目清明,似有佛根,闻此愈觉一怔,沉默着上下打量小沙弥,半刻后方问道:“佛不在此处,竟也晓得人间事么?”
      小和尚踮起脚将伞举得高些,摇头晃脑道:“师父说过,佛在心中,身外无佛。施主是有佛缘的人,佛自会庇佑于你。”
      秦均听罢此话,抬手摸了摸小沙弥的光头,起身取回披风穿戴齐整,复又至庙外寻来些干柴生火,方同其人道别。
      眼看着翊卫的身影隐入夜雪之中,小沙弥将伞撑在了石佛的头顶,收回手摸了摸自个儿的头心,憨憨地笑出声来。
      小和尚本不是小和尚,正是当年差些惨遭灭门的曹氏幼子曹评,襁褓中因恰随母亲归宁本家而逃过一劫。后其母及祖辈郁郁而亡,亏得被一位路经的侠士抱至南山住持处收养,承惠佛前,这才有了今日的小沙弥。
      那翊卫本也不是翊卫,不过是金吾衙门中最末等的流外府兵而已,因年少时得上位者数言剖心训诲,这才坚心从戎,全己杂色入流之志。一腔热枕誓冰雪,此刻纵一人独行山野,也不再觉得害怕了。
      冷月高悬依旧,伴着纷纷细雪洒入破庙。原先放置披风的佛头那处,尚有男子衣间的余温浅浅遗留,一旁的小沙弥靠着火堆,认真守护着碗内的雏鸡,兀自沉醉在炙热的火光之中。而佛祖阖眸卧在雪间,从始至终自在安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秦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