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苏闻 ...

  •   是夜近寒食,月华温凉如水,斜铺在长安城深深浅浅的檐角影下,将仲春余下的飞花柳色一一揉入远风。
      这风儿听惯了白日里饮歌载舞的欢笑声,待到深夜此刻,骤觉冷清。既由门匾穿至空堂,见一时间恐拂不醒世人酣梦,渐渐地便也失了声响。
      循风声至末处,恰为皇城外两市最为森严肃穆之所——金吾卫掌京中昼夜巡警之法,执御非违,将臣驻于府衙,孰人胆敢造次。
      其东南角有一朴旧小院,素为衙门停尸之用。前夜郊外有处血光之案,方得仵作验伤,尚未告破。上将一应物证尽数归集,除惯常守夜之士外,又特添派一名小兵于此牢加看管。
      且说这兵吏名唤秦均,出身庶民,月前刚得此流外之职,虽品秩卑微,然若能勤恳执业,经年累月,自有升迁入流的机缘。
      眼下瞧去,其人身量尚小,眉眼清稚,手握一盏风灯摸黑坐在石阶上,面上惶惶容色,显还远未及弱冠。此际时近子夜,风停月隐,不知哪里来的野猫儿攀在墙头,弓着身子凄凄厉厉地嘶叫起来,唬得秦均心神一颤,想到身后门板里头躺着的那几具亡魂,不由抓紧了袖口,低头瑟瑟发起抖来。
      忽有沉沉脚步声自院外传近,吓得秦均一跃而起,险些将灯柄脱手扔下,但觉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只晓得瞪大了眼睛呆立在原地。
      借着稀薄的灯月,可见自院门外踏入一人,绯袍豸饰,银纹鱼袋,剑眉星目,神采英拔,年约二十余七八,正是已然列居四品的翊府中郎将,苏闻。
      “啊……是您呀。我……”秦钧瞧清来人,心中松了一大口气,随后讷讷半晌,低声抱礼道,“见过苏大人。”
      苏闻略一颔首,环扬四顾道:“值夜至此,可有异常?”
      秦均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回头一扫,忙道:“回大人,并无异常。”
      苏闻收回目光,不置可否地落在眼前的年轻人身上:“凶犯已有踪迹,明日当可归案。”
      “这么快?”秦钧乍惊,不由脱口而出,“大人果真厉害。”
      “切莫掉以轻心。”苏闻上下打量着他,微微拧眉道,“你是新来的府兵?此等胆性,何不寻些文差来做?”
      “我……”秦钧想到自己方才可笑的模样必已悉数落入其眼底,又是惭愧又是懊悔,憋了半天才鼓足勇气道,“我离乡前立过誓,定要习得一身好功夫,来日保家卫国,断不会再让爹娘和阿妹像从前一样被人欺负!”
      苏闻本是随口一问,见这清秀小兵挺直身板,颇有几分激昂青云,不由想起昔日年少时,师父也曾问过,日后所向为何。依稀还记得自己当年的答案:行侠仗义,兼济天下。而身边唤作云鹤的少年执剑斜靠在花树旁,转首冲他笑道:“师兄心怀家国,我却只想着快意恩仇,逍遥自在。”
      苏闻心中几度追忆,旋即上前两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笑道:“有志气,不错。”
      如坊间传言,苏闻此人治下清正,赏罚分明。其出身非高门,而惯有江湖侠气拂衣。早年得名士举荐入流为仕,自云平生所学,当以忠义为剑,任行侠道。世人谓之高义。
      是以秦钧得此一句,心中甚觉温热,当下散去好些自惭神色,感激道:“谢大人夸奖!”
      苏闻亦不多言,复伸手指向屋门,正色道:“可知里头躺着的是何人?”
      秦钧摇头,如实回道:“小人只知是一户曹姓人家,不知与人结了什么仇。”
      苏闻立在原地,微微侧转过脸,沉声道:“是前京兆御史曹辰一门。曹氏为官多年,历来勤恳正直,嫉恶如仇,年前却因一纸弹劾而遭他人诋谤,是故辞官隐退,不想却难免此灾。”
      秦钧愕然,道:“大人的意思是……”
      苏闻沉默良久,久到秦钧以为或许他并不会回答自己时,方吐出一句隐晦如斯:“相国大人近来尤得陛下宠幸。”
      天宝五载元月之祸,天下人多少有所耳闻。秦钧是聪明人,这厢下意识地往门后递去敬佩一眼,喃喃道:“原来如此……”
      “忠魂遗骨,何需害怕?”苏闻示意他将风灯略略高举,恰与云后清晖相照,“待来日此案沉冤得雪,正道匡扶,亦有你一份功劳。”
      仍是孤独而安静的春夜,几丝并不浓郁的血色混夹在空气中,因无风久久停驻。秦钧目送其人离开,心想这原本不过是一场萍水相逢的交谈,是上位者对属下理所应当的教诲,现下看来却又不仅如此。
      他使他侥幸窥得一角,这长安城究竟是何等的神秘,何等地令人心潮腾涌;而这长安的文武侠士们,又究竟怀揣着怎样的丹心仁骨,前赴后继,以全忠义之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