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章 ...

  •   10

      就在众人瞩目的视线中,顾女官身着正五品的品装大服,隆重登场,一众在座的除了宁城四位五品及以上的内命妇外,全都齐刷刷站了起来。

      顾女官当仁不让成了焦点瞩目,进门口称代表长公主府为老夫人贺寿。

      重新坐定后,顾女官先是含笑对褚夫人、夏夫人两位高品级的夫人行礼,然后又与同为五品的两位夫人互相见礼。

      最后欣然接受了其他低品级的夫人们行礼。

      只等外头所有的礼仪结束了,叶简才重新由桐屿搀扶着归座,——她身后还跟着顾女官留下的两个宫婢,礼节需得谨慎周到。

      几日不见,顾女官身量更加挺拔气度更加非凡。

      叶简坐在屏风后打量了半晌,并不能清出顾女官的心情好坏,或者其他,心中忖思不知这位顾大人可能满足她提出来的条件。

      但若是不能满足,难道她还真的就甩手不上山了?

      她摇着头将刚才的那杯茶,像是饮酒一般豪迈地饮尽。

      这边闹腾腾的场面过后,就都是大人们的交际应酬场合,再没她什么事,——顾女官特意交代从此往后,她不能应酬任何旁人,叶简就真的不想抛头露面。

      反正早上已经给祖母私下贺寿且送了大礼,这里并不是她的主场,差不多了,就直接回自己的院子休息。

      祖母的寿辰过得十分热闹,甚至这日都过去一两个月了,还有人时不时提到当时的盛况。

      但对于叶简而言,只有宴会结束时顾大人就亲自来她院子说的话了:

      三日后,顾女官将会正式搬入叶家,亲自教养叶简礼仪规矩一个月,包括日常言语举动,还有她上山之后,为大郡主每日祈福时需要做的功课内容。

      叶简恭恭敬敬地请了顾女官坐下,结果听到这样的消息!

      “住到我家?”

      还一对一地给她补习上层社会的礼仪教育?

      叶简在心中对此嗤之以鼻,她不过是去山上修行吃斋念佛,学那些没名堂的玩意有什么用?会给皇帝老爷磕一个标准的头能当饭吃?

      但表面上还是要毕恭毕敬。

      于是她对顾女官的话表现得很疑惑,问道,“学习礼仪规矩?还有祈福的功课,都是什么?难道除了焚香念经之外,需得我升坛做法么?”

      这话说得分外天真。

      顾女官自然看得出听得懂这小姑娘的意思,不去计较她那点儿嘲讽意思,细细地解释道,“学礼仪学规矩,是为了叫你在山上住得更舒心。
      这世上以宝货论高低的事情不少,不是佛门净地就能免俗,这些东西起码是个脸面。
      至于祈福的功课,那是京中大善禅寺高僧托付的,必得按着法度进行。”

      看着眼前容色初成的人,顾女官想了想,又补充道,“而这之外,你还得学会一样东西,就是胸怀。”

      希望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她教导下,能让眼前这人摆脱从前那种畏首畏尾的性格,若是叫她上了山还是见人就躲、见事就回避,那对祈福也没什么好处。

      就算这孩子做不到当年她父亲叶探花簪花游街时的顾盼生辉鲜衣怒马,但最起码也不能似如今这般垂垂暮气,毫无斗志。

      叶简仿佛被顾女官这句话击中了肋骨,很想捂心挣扎。

      她确实缺了她说的“胸怀”。

      和这里所有的人不同,她这具身体里藏着一个“来历不明”现代人,她怕自己一旦张扬,终究会被人发现她的异状。

      但或者也和这位顾大人说的不太一样。

      她大多数时候不擅长内宅的那些沟沟道道,不喜也不习惯;难得她有再生之缘,与其将精力耗费在没什么用的外务,还不如多花时间做实事叩谢上天厚爱。

      于是假装没听懂对方的话中话。

      叶简毫无芥蒂地点头,“那就承蒙顾大人教导了。”

      顾女官笑笑,“你是个好孩子。”

      叶简顿了顿,开口问起她前几日写信的请求:“那封信,……信中虽是胡想乱写,但若是大人能帮我完成其中一二件,那么我在山上也能舒心自在一些,不至于终日惶惶,耽误大事。”

      终于说到这个了。

      顾女官最满意叶简的就是这点。

      虽然小姑娘有时候讷的像跟木头,有时却又说话直接不给人回旋余地,但有什么要求就说什么,免去双方猜测的嫌隙。

      顾女官说,“你的信那日我便差人上京,交付与长公主。”

      像是忖思了一刻,她缓缓道,“第一,你说想要带着自己的两个丫头上山,没有问题,除了你要求的这两个丫头,我送你的春梅秋菊,你也一并带走,自此她俩就是你的人了;
      第二件,万山寺戒律森严,晨钟暮鼓诵经打坐。
      我与暂代主持的悟机大师说了,你若想要在寺内行动自如,需得先跟从人家的规矩时辰作息。
      至于去藏经楼观书,我亲自写信请长公主定夺,应当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两个条件的解决,叶简稍稍松了口气。

      山寺都是和尚,说句不好听的,那都是些成年男子,谁知道有没有僧中败类呢,这万一自己身处孤境遭黑手,周围连个帮手也没有就太可怕了。

      有了小小女金刚小乌在手,哪怕根本不敌山中罗汉,但出其不意总能在个别时候当个杀手锏,多多少少能保护自己安危。

      解了燃眉之急。

      叶简的眉目呈现出欢喜放松之色。

      而她最看重的第三件事,不知道以皇家手段来施压,能不能得偿所愿呢。

      顾女官看她神色变化,说了她提出的最后一个条件,“这个我不能做主直接答应你,需得等长公主回信指示才能知道。”

      叶简自然知道自己最后一个条件提的艰难,于是点头称是,福身纳礼,“多谢顾大人体恤。”

      “若你还有其他别的想法或问题,随时告知与我,此去山上是为大郡主祈福,不必苛待自己,事事想着身后有长公主府的提拔和栽培,自然万事妥帖”

      顾女官走后,叶简在母亲那里帮忙收拾寿宴残局,顺便将方才说话情况讲给母亲听。

      多多少少算是安抚母亲焦虑的心情。

      等到晚间终于能够回房休息,叶简洗漱后第一时间放桐屿她们都出去,不谁用侍候,自己敞开怀抱翻身上床,抱着枕头埋头伏趴在床上,浑身散了筋骨一般的不想动弹。

      来家住。

      学做功课。

      上山。

      叶简把头藏在被子和枕头间,闭眼反反复复想着这件事,好事坏事只在一念之间,往后的日子是要她自己扛起来的。

      万山寺方圆大师为先帝钦封主持之位,且亲赐袈裟金杖。

      大师佛法深厚是一,是万山寺后山筑有天下闻名的第一藏书楼。历代入楼读书者有一种传闻:叫做“女子与小人不能入内”。

      现在她终于能够借着权贵的名头,打入不准女人进入的藏书楼。

      这样的机遇是她平凡度日所不能够得到的。

      像是其他,如山寺有名的素斋,绝对清幽的修行环境,还有最重要的,拉长她的婚姻时间,能够叫她从容长大再去面对结婚生育,这都是意外之喜了。

      她身在此山,尽管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但她亦能一点点给自己增加能量。

      把事情往好处想,总有一天她能活得像个人。

      再或者她不能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简单,但不论如何,那么她大可以像从前想象中的那样,借万山寺这次机会多结善缘,早早与山寺大师结善缘为后来做准备。

      然后依托长公主的能力,叫她在此安稳出家避世,这一点,大约总还是行的。

      毕竟那样的话,也算是她把大郡主的祈福变成了终身事业,只要长公主府不倒,她此生就没有过不了的劫难。

      假如说除却父母双亲的血脉亲情割舍不断,尤其是此生养育恩情大约至此便是结束,叫人伤感难过,其余剩下的对于叶简来说,真的都是从前想做却无法实现的。

      万里独行千里送别,终有一别,像是褚颖说的,与父母双亲的分别只在早晚而已。

      叶简反反复复的想这些事情,一件一件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和未来规划。

      时日难熬。

      在床上翻来覆去都快一个时辰了,叶简还能精神奕奕一字不错地背出祖母寿辰那日早上,为祖母整理的真经三部。

      最后实在没有睡意,她索性翻坐起来,叫人把顾女官初见的见面礼《女则》取过来,去了卧室外面的纱橱,多点了几只灯,把这薄薄的书翻看了一遍。

      翻着翻着,叶简忽然就豁然开朗。

      若说别的事情她可能不如旁人,但读书背书这种事情,从来都只有她笑话别人的。

      什么祈福的功课,能有多可怕。

      第二天起床后,叶简去正院请安,待送走父亲又陪祖母用了不算早的早膳,叶简没有回自己院子写大字,而是寸步不离的跟着母亲,看母亲给那位顾女官准备住处,衣食用度,还有日常起居等物。

      杨氏做这些事情心情不好,也就默认了女儿跟着自己。

      这间宅院是叶正廉开书院第二年买来的,地段不如褚颖家的好,甚至也比葛薇家的还要偏僻,宅子整个大小也比胆敢in祖父置办的老宅小多了。

      但这也是叶正廉的孝心。

      后来叶正廉去外地做官,叶正谦一家人住这里,倒也不拥挤,就这么住下来了。

      可一到过年、老太太做寿,叶正廉一家人回来时,就显得家小。

      祖母寿辰才过完,大伯父与大伯母还要在这里盘亘数日才离开,叶简陪着母亲拿着家中建制的图册,竟也找不出来可以妥善安排顾女官的住处。

      原本大伯母他们住的地方刚刚好,偏大伯母想多留几日,顶好与顾女官打几回交道,或者熟络熟络双方关系,所以返家的时间一再延迟。

      这就不好办了。

      叶简最后自告奋勇道,“不如就还将顾大人安置在我的院子,人家是官我是民,就叫她住我的卧房,母亲帮我在书房重新整理一番,把书房后面的小间腾出来,搬个小床进去,正好合适。”

      “不行。”

      杨氏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往后一个月说是要教导你礼仪规矩,你从小在我这里疏懒放旷,如今来个厉害的,你岂能轻松应对,再教你晚上也睡不好觉,不用上山身子也得垮掉。”

      叶简听得心中一热,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抱住母亲手臂,脸贴着母亲撒娇了起来,“可是再没地方了呀?”

      杨氏鼻尖酸楚。

      她放下图册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垂眸好好想了一番,心中打定主意决心下午去找大嫂谈一谈,看能否请兄长他们搬去母亲的松柏院住两天,好把疏林院的客房腾出,布置给顾女官。

      哪怕大嫂时候肯定会在顾女官面前邀功,那也无所谓了。

      家中这么个情况,倒要叫那些个皇亲贵戚看看,如今他们叶家是个什么样的艰难。

      待到下午,杨氏果然就在松柏院提起了住房问题,出乎意料的,大伯叶正廉却先一步提出,自己夫妻二人明日返程回青州。

      原来事有凑巧,大伯父的长女叶婉儿未婚夫今春中了举人,作为亲家,大伯父硬是拖着大伯母务必要回家处理一些琐事,两人欢欢喜喜走了。

      叶简恨不得双手合十,说个阿弥陀佛才好。

      家中少了两个主子,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到了说好的日子,顾女官的行李早早的,先抬来府里。

      她那些行礼中日用物品不是很多,多的是书籍。

      那许多箱笼从褚家出来再进叶家,一共三辆车的光景,顾女官则是在褚家用完最后一餐,大约快到晌午了,才最后乘车而来。

      所坐的是褚夫人的车子。

      叶简听闻后忍不住腹诽,这也是个逾矩的主。

      住进来的当天下午顾女官就开始教导叶简学习礼仪。

      首先是对这一个月要练习熟练的礼仪笼统说明,讲明白每一种礼节的官方用途和正式使用方式,连同这种礼节在一般场合中的简便使用等等都不漏掉;

      其次宫廷官府的礼节外,还需学习日常内宅的贵女衣食住行要点。

      怎么吃饭,怎么喝茶,怎么用点心,怎么漱口。

      繁繁琐琐。

      还有就是顾女官曾经说过的,每日功课里,礼佛祈福仪式的仪礼。

      零零散散的内容,顾女官连续不停地讲了一个时辰,讲完后便坐在叶简书房的正坐上问她,“这些规矩比较细碎,学习起来却没听着那么烦闷,只要你练的顺,就没什么大的问题。这些学习内容你可有疑问或者异议?”

      问着话,她招手让身后的宫女沏茶过来,“或者,一个月内可能学成三五之一?”

      叶简是坐在旁边的小绣凳上的。

      她一面听着顾女官洋洋洒洒说个不停,一面心中暗道,原来那本《女则》是个样子货,关键是“礼”之为用。

      而且,一直想象中的顾五品女官的下马威是什么,没想到这么简单。

      不过就是一顿理论课。

      叶简依旧谦逊地回答,“叶简尽力而为。”

      表现地不卑不亢,很有清明的风度。

      这个家里兄长和父亲知道她过目不忘,其余人都只觉得她记忆力好,因此顾女官也并不晓得自己方才讲的那么多典仪制度,这位已经全部都记下了。

      小姑娘回答“尽力而为”本是真话,在顾女官看来,不过是她好面子强撑着面子胡乱言语。

      难免顾氏心中对叶家小娘子多了“华而不实”的评价。

      讲完这些,她又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京城近百年来,开支繁衍的贵族皇亲达官的关联图谱,交给叶简,“这个东西你拣着重要的读一读,其余的了解一二便可,若是日后有什么机会进京,也不至于叫你蒙了眼。”

      叶简接过那本厚厚的册子,迟疑着问她,“需要背下来吗?”

      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背家谱背族谱之类。

      顾女官看她一眼,“去山上后每日做完功课了,无事便可拿出来读一读。”

      叶简笑着应了下来,看来还是要背的,总归到哪里都能用得上。

      像是“金陵护身符”一样。

      比如从这里面说不定能找得出夏明母家、河东柳氏的姻亲呢。

      又念及方才这位说了句“有机会去京城”,决心还是有空翻开看一看,大人们经常说话不算话,今日说山中千年,明日就成了终南捷径。

      善变得很。

      嘱咐完这些,日色就已经偏西。

      叶简亲自把顾女官送回了她暂居的疏林院,自己回来路上拐去母亲那里,她又不是进宫选秀的秀女,没得学规矩不能见父母的规定。

      母亲院子里声音可罗雀,门上的小秋站在那里时不时往远处张望,这一瞧见姑娘来了,连忙朝里头喊话,“姑娘来了!”然后喜笑颜开的小跑到叶简跟前迎接。

      叶简让桐屿赏了小秋一个荷包。

      听着外面一叠通报声,小玉迎了姑娘进门,杨氏在屋里坐不住,此时快步走到门口,等着门帘一打开,就把女儿搂进怀中上下询问,“怎么才来!那位大人可有打你手心?可有给你脸色看?”

      一声声的爱护听到叶简耳朵里暖洋洋的。

      “母亲放心罢!”

      叶简搀扶着母亲坐到床榻,叫人去端她的煮茶茶具,“这世上只有我愿不愿意被人教训,没有我会不会被人欺负,您生我养我这么久,对我这样不相信吗?”

      “又说胡话!”

      瞧见女儿这样的语气和笑脸,杨氏总算是觉得放心不少,只是女儿这些自大的话却叫她哭笑不得,“一个姑娘家的,哪里来那么多怪话?也不知谁教的你,整日圣贤书读来读去,也没像你父亲一样正派。”

      小玉正好取了叶简放在这里的一套煮茶器具过来,笑着凑趣道,“姑娘向来聪慧过人,要说有人能在大道上辩得过她,我们都不信!”

      “好小玉,今日赏你一个大荷包!还是你知道我。”

      叶简示意桐屿取赏给她,然后又对屋内服侍的众人道,“今日谁能教我笑一回,都有赏!你们瞧桐屿袋中满满,别客气,都来夸奖我来!”

      一时间房内笑声不断,杨氏就连最后一点担忧都众人高涨的热情被冲散了。

      从第二日开始,顾女官开始正式细致入微的教导礼节:大至朝拜,小至站立端坐,皆有定数;所学每天少了也有十几种,多了就更多。

      刚开始顾女官还不甚清楚叶简的虚实,都是从简单有兴味有典故的教起,并没有什么总的轮廓的步骤,为的是让小姑娘早早进入状态。

      自辰及酉,安排满满当当。

      但对于叶简来说,刚开始摸不着头脑,找不到顾女官要求“达标”的那个点,以至于总是做得不好,然后被罚不能吃饭。

      待跟着这位大人相处了一两日,叶简差不多熟悉了这位的脾性和喜好,慢慢摸索出对方的核准点,很快地上了道,很少再出一些低级的错误了。

      效率之高,令人侧目。

      顾女官算是头一次承认自己看走眼,不得不承认,果然这孩子是探花郎的女儿。

      这位“木讷”的小姐在这些方面颇有灵性,甚至说一句不合适的话,她这次带来宁城显示门面的两个宫婢,当年教导时都没有这样的学习接受速度。

      但顾女官也没有直接显露在表面,而是不动声色地,开始关注叶简周身被她曾经忽略掉的地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