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若只初相见 ...

  •   我在第三天见到了那个男的,见面的时候,他的表情真的把我吓到了,那是一幅很僵硬的脸,姑姑称他为老徐,年纪上大约四十左右,他俩的感觉还真不像夫妻。
      “徐爷你好,小女子多谢徐爷的相救之恩”
      “你知道我们救了你最好,在这里就好好听话,别想乱跑,知道了吧”
      “知道了”我怯怯地说,我知道他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那一副冷冰冰的语气也的确很瘆人。
      既然身处此处,由不得自己,保命最重要,因为我真的觉得那徐爷看我不顺,我小命就危险了,倒不是觉得他会杀我,但以我现在的状况,他们只要把我丢了,我便可能朝不保夕。这身子现在真的是纤弱无力,瘦骨嶙峋,还有明显的营养不良。
      修养的时间里,我几乎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姑姑他们三四天来看我一次,给我带了一套衣服,说不上几句话就走,教了一些礼节之事,最多的意思是叮嘱我不要乱跑。虽是这样的清闲,我们却还是要被大早就叫起来,不过我往往选择继续睡回笼觉。生命如此来之不易,我不会自杀,不过灾难让我失去了所有的家人,流落至此,我的心中感觉又何止是用伤心和迷惘形容了的,所以往往选择用睡觉和发呆来打发时间,不想见人,不想看书,不想多说话。然而即使这样的情况下,我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的出路,因为我还想好好活着。或许他们真的要把我卖了,不过看现在的自己,样貌精瘦,脸色虽然日渐改善,却也还是难掩蜡黄,身板那么小,气力又不行,估计连个粗使丫鬟还够不上,因此我常常想知道自己日后到底会去哪里,或者像我现在这个样子可能还有别的出路,但是勾栏院估计看不上吧,目前的样貌真没点美人的底子,我只能在实话间透露一点书香门第的感觉,也许这样还能混个伴读的丫鬟当吧。
      我在这里没有什么消遣,只是偶尔和照顾我饭食的人绕绕话题。他的样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店小二模样,之前我腿脚不便,三餐俱是他送来的,后来他告诉我身体好了便要自己去拿饭菜。他送餐的时间里,我会带着孩子的好奇模样问起一些问题,我才知道我所处之地是齐州,这里是一处小庄园,临洛河而建,东边住着我们这些孩童,西边开着药房,但下人是不能随意进的,主人是药房的东家。
      我好奇这个时代的情况,却也不想多做打听,也许直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在做梦,有一天梦醒了,我又回到路家镇,和亲朋在一起了。傍晚吃过饭,我漫步到东苑的廊回上,说来这院子着实不大三两步就走完的,当初上大学是为了考察中国古典文化,各种院落没少参观。大学时候,我学的是汉学,大部分时间和中国文学和建筑打着交道,建筑和书籍都是显露一方一时文化的凭证,诉说着王朝兴衰变迁,而那些亭台楼阁、院落廊回的斑驳痕迹是历史沧桑的写证。
      漫步在院子里,20多年光阴在脑海闪现,但我却故意去忽略最后的一幕,家园破碎,族人漫天哭喊,灾难总是可怕的,哪怕午夜梦回,总是摆脱不去那般的阴影。我知道那场灾难定是比饶州的水灾严重,因为那不是水灾,而是遇上了沿海地区从未见过的大飓风和涨潮。气象局已经预告了太阳黑子将爆发,可能会给地球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影响,又正好遇上八月中旬末,月球达到一个最佳施展其引力的位置,沿海潮水将会涨起。可是路家庄的人怎么都不会想到距沿海几十公里的山区还会受到这场飓风的巨大影响,大风过境那般吹枯拉朽,所经之处石板掀翻,百年大树连根拔起,房屋破碎,再加上漫天黄霾,满地黄水,淹没了各个脆弱的生命。
      这是幻觉吗,我听到了呜咽声音,像是女孩发出的,也许是有所感怀,不及思考那么多,我便向前走去,忘了自己已进入西苑边缘。那是个很秀美的女孩,比我现在的身体要大一点,青丝如瀑,面目皎洁,趴在岩石上抽泣,却尽力掩低自己的声音。我走路很轻,但她耳目敏感,发现了我的存在,立即抬头,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柔和,泪迹点点。
      我以欣赏和羡慕的眼光看着她,对她说:“姐姐长的那么漂亮,哭花了可不好”
      她到时立即拿出鹅黄色的手绢,擦干了泪痕,“我才不要哭,哭丑了破冰哥哥就不想见我了”
      “是啊,姐姐笑起来一定是锦上添花,迷死人不偿命”
      “噗,我怎么没觉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笑着说,不得不说掩去泪痕的她真的是我喜欢的那种感觉,虽然面目稚嫩,却也看的出来。
      “我看了姐姐的样貌,还有些着迷了呢”我将心中的所感说出,但自己都感觉有点违实了。
      她起身,端视我几眼,笑着说“听着像假话,看着又不觉得你在说假话,算了,谢谢你了,你赶紧走吧,这是西苑,你现在是不能进来的,以后小心点”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逾矩了“多有冒犯了,多谢姐姐提醒”
      “不必客气”她笑着说完,然后转身,脚下一蹬,飞上假山,消失在眼前
      不得不说我有点呆了,这西苑果然有秘密呐,这就是古人说的轻功,一个小女孩都这么灵活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东苑的少许自由给了我们几个孩子相识的机会,这里和我差不多大的一共有5个,我是其中最瘦小,最平庸的。一开始我们见面时,孩子们还是很开心地想要玩耍、说话,后来我们很少见面,即使见面也不会一起玩耍,因为“店小二”告诫过我们“不得胡闹”,所以大家往往都很沉静,即使在一块也是偶尔说一两句话,而后各自望风景,我对她们总有一种代沟的感觉,也乐得安静得过。她们问起我的名字时我就说自己叫苗苗,家里都是这么叫的。我在原来世界叫路苗洛,小名苗苗,小时候家人是这么叫的,可是,上学后,称呼越来越多,只是那些大概只能是记忆了。其他几个分别是红花、翠娥、方方、圆圆,红花是齐州乡下人,她家好歹有个秀才爹爹,故她也已经识得些字,念过些书,只是不幸娘亲早亡,被后娘所卖。红花一开始话最多,后来被告诫过了总是一副怯怯不敢说话的样子,有时整日留在房中。翠娥是落魄官宦子女,只因家中获罪,沦为官婢,后流落于此,方方和圆圆是一对堂姐妹,方方长两月,两人面目有六分相似,两人是青州商府出身,也是颇有秀外慧中的感觉,大家都是10岁。对话中我得知翠娥是最先过来的,我是第二个,方方圆圆居后,红花是最后买进来的。翠娥说这些名字以后就不用了,我们以后名字都要重新取的,后来红花没能入园,翠娥改名雪悠,方方圆圆分别叫静方和静华,当然这是我两年后才知道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若只初相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