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章台楼高多轶事 ...
-
关于人们为何对这样的故事津津乐道,喜闻乐见,南公瑾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么一段充满脂粉气的“恩怨纠葛”从一个读书人口中说出才别有一番撩拨的意味。恰如旧时石头城里淌着金粉的秦淮河,春幡随风漾起之时,河的一岸是清幽肃穆的江南贡院,来往的皆是学问僧,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墨的味道;而另一岸,则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结伴嬉闹。众里若寻她,便无小宛之姿,亦有香君之容。这样的揉合,看似格格不入,实则最为勾人。
世间最引人心神荡漾的好戏往往不出在伶人的唱词里,而出在尼姑的道袍下。这样的把戏南公瑾从不屑用,可也总能看得通透。
衣冠楚楚、一本正经的年轻男子在众宾客面前讲得唾沫横飞,神色兴奋,左一个“上了心”,右一个“爱美人”的,及尽撩拨之能事,似乎对今日的佳肴志在必得。在他的叙述中,南公瑾与顾影怜痴痴缠缠,你侬我侬,所有元杂剧中出现的段子几乎都在这两个人身上演了一遍。
而每每讲到“郑公子”这三个字时,他的语气便又换了个调,听故事的人亦悬起了心。
色艺俱佳的青楼名妓不畏太子的威胁,一心倾慕南公瑾,简直是文君再世。而这世上居然有人能让那心狠手黑的太子爷吃瘪,也让听故事的人觉得好生痛快。
连南公瑾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故事编得极为精妙。不过联想现实一看,又未免觉得有些滑稽可笑。
他的“酒肉朋友”顾影怜生得确实美艳,可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姑娘大字儿都不识几个,又怎么说得出“公瑾卓尔,逸志不群;公瑾英达,朗心独见”这种话?更别提什么惊为天人的《醉渔唱晚》了,估计她连琴长什么样都不一定知道。
她和南公瑾唯一志趣相投的一点便是酒和美食。顾影怜虽有色无才,可心性却泼辣爽利,这一点令南公瑾十分欣赏。二人常常一起喝酒闲谈,不过他们更像是酒友,而绝非风月之伴。
看着台上人那一通天花乱坠的胡诌,南公瑾颇为无奈,又很是想笑。
只见那人语气陡然一变,一脸神秘,对听众们道:“前不久的事儿,大家还记得么?那百花楼里的命案……”
议论声四起,人们交头接耳地谈论起了这桩玄妙之事。据说这次的命案与南公瑾有关,或许还能和顾影怜扯上些干系——毕竟发生在百花楼。
讲故事之人满意地笑了,他收获了他想要的结果。
“你说巧不巧,案发之日……”
“公子,点到为止。”主持活动的中年人站了出来。开店的都想和气生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已经嚼了“郑若虚”的舌头根子,再出格的话恐怕也不太方便说了。
“我看无须再讲下去了,今天的彩头非这位公子莫属了。大家意下如何?”中年男子道。
“好!”许多人鼓掌叫好,可更多的人却意犹未尽,想把接下来的故事听完。
中年男子唤来了店里伙计,没再理会旁人的意兴阑珊。
伙计拿来的托盘上盖着红布,那便是今日的“彩头”。
“此乃南宋《山家清供》中所载菜品,供公子享用。”
“且慢!”座下站起了一个人。青衫袅袅,形貌昳丽,一股风流态度,不是众人口中的南公瑾又会是谁?
台上年轻男子面有不悦,不知来者会否是来砸场子的。
“这位兄台,你方才说那南公瑾和郑公子一同在品花大会上见了顾影怜一面?”
“你是谁?”那男子皱眉道。
“这不重要,您只需回答便是了。”南公瑾笑道。
“是。”男子道。
“是在南公瑾考中功名的那一年?”
“没错。”
“您可还记得,那年的品花大会具体是在哪一日?”南公瑾继续追问。
“这谁还记得?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男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谁记得?在下不才,偏偏就记得。”南公瑾挑眉道,“那一日,白天恩科放皇榜,晚上便是品花大会,这日子太特别了,让人不记着也难。”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零星的声音应和道。
“那,那……那又如何?”男子说话已开始结巴,失了方才的气势。
“自然有关系。”南公瑾徐徐道来,“放皇榜之后,第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需御前观礼,骑行游街,晚上也当大宴宾客,接受来贺。那一晚,南公瑾应当正在皇帝御赐的宅邸里设宴,而‘郑公子’亦亲自到访。试问他们二人又如何有机会去百花楼的品花大会上见那顾影怜姑娘?”
“这,这……”那男子语塞,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众人皆唏嘘,没想到这番波澜起伏的故事只是编撰。
“至于旁的,漏洞就更是多了。”南公瑾又转向主持的中年男子,“敢问店家,‘无竹居’以故事换佳肴这么雅致的玩法,难道都不在乎故事是真的还是信口胡诌吗?”
“公子说得是,是我们的疏忽……”那人连连赔着不是。
南公瑾不语,只是走到“彩头”前,掀开了盖在上面的红布。红布下是一个小巧的青瓷盆,盖子一打开,香味扑面而来。
这是一道“卤笋羹”。新鲜的芦笋被清水煮过之后白如玉璧,配以各式菌类,肉汁沥在表面,自是又香又鲜。南公瑾见了,一笑,道:“《山家清供》所载全是闽菜,可惜闽人从不这样吃笋。我看店主拿的不是《山家清供》,倒像是陈达叟的《本心斋食谱》。”
说罢,便离开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
百花楼已被封锁,为的是配合官府查案。
据贺兰雪的观察,要从前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从把守稀松的后院入内了。
她能记起案发当日自己追荆月儿时走过的僻静小路,按着记忆的方向往前走,发现那条小路的尽头有两个带刀的官府兵丁。他们身后,便是百花楼后院的小门。
贺兰雪藏身于小路上的一辆旧马车之后,此刻她与那两名兵丁相距不过百余步。
两道颓埤的篱墙夹着这条渺无人烟的羊肠小道,她该如何越过这道阻碍呢?直接动手吗?以她的身手,收拾两个小兵不在话下,只是若打草惊蛇了,只会给南公瑾徒增麻烦。
“今儿来了第几批人了?”
有人来了!
不知怎么的,贺兰雪总觉得这声音在哪里听过。
“回拓拔将军,鸿鸬寺的人前脚刚走,其他人还没来。”
拓拔延!原来是他……
贺兰雪咬住自己的手指,拼命让自己不发出声音来,可鼻头却不争气地越来越酸。
荆月儿、拓拔延,他们每一个人都曾是刘廷钰为她构造的牢笼上那一把把重如千金的锁,每个人都是把她一步步推下万丈深渊的凶手!
贺兰雪渐渐尝到了一股血腥味,手指已被咬破。她的后背贴在墙上,摇摇欲坠……
多么像那一日的场景——墙壁像一块被烧红的铁板,让她在记忆的痛楚中反复灼烧,痛得砭骨。还有那血腥味。曾经荡涤在端本宫中的血污气息不经意间又撞开了那场梦靥的泥封,似乎刘廷钰随时会再度出现在她面前,凌辱她、折磨她,对她施以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酷刑,借此惩戒她任何稍有苗头的不服从。
贺兰雪不明白,为什么?刘廷钰明明对鲜卑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杀光天下所有“蛮夷”,身旁为何还要留一个拓拔延?而拓拔延作为一个异族为何还要卑躬屈膝侍奉在他左右、任他驱驰?难道权力的滋味这么美好,要人牺牲了自尊去换也在所不惜?
她将印着深深齿痕的手指从嘴边拿来,牙齿打了个颤,格格作响。
“谁?”听觉敏锐的拓拔延发觉四周可能有人,忙警觉喝道,抽刀像贺兰雪藏身的旧马车走来。
贺兰雪心中一凛,一脚踏上了马车的车辕,借力一跃,越过了那道矮墙。
拓拔延紧跟着,随后也一同翻过墙来。看着那一丛凌乱的草垛,便知是怎么回事了。继而向外面的兵丁喊道:“人跑了,莫要来追了。”
“真是个好运的家伙,接下来,便看你自己的了……”他望着草垛,轻声笑道,可眉头上又倏忽浮现一抹忧虑之色。
贺兰雪并没有如她想象的一般落在地面上,而是跌入了一个“陷阱”般的东西。她用手扇了扇,试图驱散那扑面而来的灰土。
从草垛中陷了下来,她的姿势好生狼狈。衣服上、头发上、耳朵上挂的净是些扎人的干草。不过现在的贺兰雪并没有闲情逸致将它们一一择下来,她心中正十分担心,担心自己侥幸逃脱了拓拔延的追踪,却终究逃不过无所防备的陷阱。
这陷阱深极了,并且是斜着挖成的。洞口的微光根本照射不到里面,充其量只能让人瞧见远远的有一丝亮。
她的手在黑暗之中往前一探,便觉察出了些异样。因为她触及的并不是土地,而更像是一块铁板。
又向前试探了一番,依旧光滑而坚硬。
是了,这不是什么陷阱,分明是一条铜墙铁壁围筑出的密道!
贺兰雪躬下身子,跪着向前缓缓爬行——这条密道实在是太矮了,矮到令她稍有不慎便会碰到脑袋。
这种经历还是她生平头一遭,像极了在一条巨蟒光滑的腹内穿行。
爬了许久,密道终于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