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三奶奶归宁王家府 ...

  •   这般早出午归,转眼就过了半个月,齐布琛渐渐习惯了住在上房院的日子。

      夏天日长,老太太每天都要雷打不动的午睡一个时辰,齐布琛便利用这段时间读书练字,慢慢地捡回了功课。丫鬟们知道姑娘午间喜静,也不叫人,便散开了回去歇息,唯有八珍还守在外间做针线,

      这一日,齐布琛刚写了半页纸,忽然门外有了响动,齐布琛皱着眉头放下笔,却见四喜兴奋地跳进来:“姑娘,王家来人了!”

      齐布琛有些发懵:“什么王家?”

      “就是姑娘的外家啊!”四喜圆圆的脸笑成了一朵花:“王家舅爷来了,正在拜见老太爷,听说是要接了三奶奶和姑娘少爷回去小住!姑娘快别写了,说不定一会儿就要走了呢。”

      这消息让齐布琛大感意外,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当年额娘从山东的王家祖宅嫁到过来,可谓是远嫁,莫说婚后住对月了,就连三日回门都不能成行。现在外祖一家迁到了京城,想接多年未见的女儿和外孙们回去小住,也是人之常情,以老太爷的通情达理,想来是不会拒绝的。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老太爷那边就有人过来传话,让三奶奶收拾大姑娘和三少爷的东西,等三爷从衙门回来,他们一家就要去王家归省了。

      齐布琛心里欢喜,也没在意老太太的冷脸,回房后就叫来三个大丫鬟,却道此次出门能带两人,问她们谁愿同去。

      八珍和四喜低眉敛目,并没有开口。齐布琛便看向东珠,温和地对她笑了笑,就见东珠缓步上前,一脸的谦让:“姑娘,不如就让我留下吧。我在这院里的时间长些,人事也熟悉些,我愿意留下来替姑娘分忧。”

      齐布琛挑了挑眉毛,这些日子看下来,东珠倒是个和气性子,既不和八珍四喜抢风头,也不爱往齐布琛跟前凑。若不是她天天主动陪着去正房请安,齐布琛几乎要以为东珠不愿意来西厢,也不愿意服侍她这个主子了。

      这会儿见东珠请缨留下,齐布琛无可无不可的点了头。反正她年纪还小,也没什么要紧的物件,谁来看管都不打紧,刚才那么一问不过是个试探,这结果倒让她有些明白了。

      齐布琛答应让东珠留守,丫鬟们却放不下心来,八珍悄悄对齐布琛说愿意留下来看着,四喜却道她在府里还有几个亲戚,还是她留下来更能以防万一。

      齐布琛哭笑不得,这连搬救兵的人选都想到了,敢情她的两个丫鬟一直如临大敌呢!她觉得没有必要,却拗不过丫鬟们的警惕心,最后只好留下四喜听着消息,带着八珍上了王家的车。

      京城旗人住宅的分布,是按着入关前行军的习惯而来,黄旗为底、蓝旗为端、红旗为右、白旗为左。伊尔根觉罗家属镶黄旗,居安定门内,王家入了正黄旗,居德胜门内,两府并处内城以北,隔得不算很远,加上王家的马车又稳又快,不过两柱香的功夫就到了。

      一进王家的大门,十余年没回娘家的王氏就激动地湿了眼眶。齐布琛递上一块帕子,王氏低下头拭了泪,众人一下车,就见王徯穿着官服等在二门边,唇上蓄起了短须,比起四年前在关外见面时成熟了许多,却显得更加仪表堂堂。

      王氏涩涩地说了一句:“哥哥,你穿这衣裳真好。”眼圈却又红了。

      王徯倒有些不好意思:“我刚到家就听说你们来了,来不及换衣裳,只好这么等着了。”他一个从七品的检讨,可没打算在妹夫面前显摆。

      这时,一个身着天青色葛麻袍的青年男子走上前来,劝王氏道:“姐姐快收收泪,别让外甥笑话。”

      齐布琛这才知道原来到府里接人的并不是大舅舅,而是她上辈子从未见过的小舅舅——王衡。

      不过,还没等她看清小舅舅的样子,就被簇拥着进了内宅,只见两个人扶着姜氏迎上来,齐布琛和丰生正要下拜,却被外祖母一把拉到怀里,温柔地抚摸着他们的头:“谧姐儿和福哥儿都长了好些……”

      王氏连忙上前道:“娘别太宠着他们了,还没给嫂子见礼呢。”

      姜氏旁边站着个单眼皮的中年妇人,相貌端正,举止文雅,只是看起来不太热情。齐布琛姐弟上前行了礼,大舅母杨氏浅笑着让他们起来,又让自己的儿女们过来拜见姑母。

      王徯共有两儿两女,幼女还未满周岁就夭折了,剩下的两儿一女都比齐布琛年长,两位表哥温文尔雅,表姐娟秀可人,站在一起很是赏心悦目。

      王氏赞不绝口,给了厚厚的见面礼。男孩每人一幅字画,两部新书,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唯一的姑娘则是一对白玉凸雕缠枝花的镯子,和一支银镀金嵌翠玉花瓶簪。

      最后小辈们也厮见过了,姜氏便让王家兄弟带着丰生去外书房见外祖父和舅舅们,杨氏也说要去厨房再看看,只留下女儿陪着王氏母女坐下说话。

      齐布琛暗暗打量了一下外祖母的屋子,只见一整套的紫檀木家具,木色紫中透亮,已经有了包浆,应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椅子上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案几上置着光泽细腻的蚰蜒耳式宣德炉,百宝格架上摆着哥窑青釉弦纹盘口瓶,于低调之中显露着清贵之气。

      这才是有底蕴的做派啊。

      齐布琛不由地想起了老太太屋子里常换常新的绸缎坐褥,色彩缤纷的瓷器摆设,暗地里叹了一口气。老太太还真是个喜新厌旧的人,不但屋里的东西新,就连服侍的人都是一水儿的年轻姑娘,连一个老仆都没有,看上去倒是奢华明丽,却难免有些浮夸了。

      王家虽然刚入旗不久,但是看这宅院陈设,在这权贵云集,寸土寸金的京城,倒是十分难得。齐布琛只在心里疑惑,王氏已经直接开了口,惊讶地问姜氏:“娘这是走了什么门路,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寻到了这样齐整的宅子,运道可真是好!”

      “若真像你说的这样顺当倒是好了。”姜氏感慨地摇着头:“当初我们刚进京的时候,为这买宅子的事儿可是废尽了周折。内城里旗下的大宅都是有主的,咱们家的管事跑断了腿,也寻不到一处出售的,一家子只好赁屋住了大半年,愁得我头发都白了。”

      王氏更加好奇了:“那现在这宅子又是怎么买到的?”

      说到这事,姜氏忍不住面露得色,道:“最后还好你弟弟想出了一个招!”

      王氏见母亲卖起了关子,便配合着连连发问,齐布琛也来凑趣,跟着额娘猜测起来,一连猜错了几次,姜氏被她们逗得开怀,示意孙女王琇莹上前分说。

      原来王氏的弟弟王衡是个善于交际的,也不知他从哪里结识了一位步军校,打探到有一批官兵将要换防,其中有人想把京里的宅子卖掉,待到了新的驻地再另外安置。不过这些人军职都不高,宅子也不大,又因为旗房只能在旗内流转,一时半刻没人买,倒把价钱压得十分便宜。

      王衡便跑了十几户人家,把相邻的小宅子一一买下,合并起来寻了工匠改建,最后建成了这处十分不错的四进大宅。

      王氏听了啧啧称赞:“二弟眼光好,脑子活,这事办的可真是漂亮!”

      姜氏却有些遗憾:“他那脑子都用在这些小事上了,正事就一点也不上心。去年借着修房子,硬是没去参加秋闱,这般舍本逐末,真真是让人着急。”

      说起来,王家父子在读书人里倒真是另类。

      别人读书多为了考科举求功名,他们却似乎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王思览早年中举,却因为吴兆骞的遭遇放弃了会试,回到族中当了个山长;王徯醉心于文章,虽然听了母亲的话打算参加大比,但若没有齐布琛借着重生之利设计他去考制科,只怕那进士还是遥遥无期;王衡则更绝,居然为了庶务放弃了乡试,气得姜氏大病一场,现在看着都消瘦了不少。

      王家虽然入了旗籍,这前途却还是难以预料。

      齐布琛正在想着外祖父和舅舅们的事,半天都没动一下。王琇莹看着表妹安静地坐在对面,螓首低垂,睫毛如羽翅般浓密,配着她的雪肤红唇,如瓷娃娃一般静谧而美丽。

      王琇莹有些心痒。自从她的亲妹妹去世后,王琇莹一直盼着能再有个妹妹,可惜杨氏却再无所出。王琇莹一腔长姐之情只能压在心里,直到见了齐布琛,才又活泛起来。

      王琇莹以为表妹是坐得无聊了,便微笑着站起来道:“祖母,您和姑母多年未见,想来有很多体己话要说。今天天气很好,要不我带着妹妹去园子里逛一逛,也不妨碍你们说话。”

      在王家的三个孙辈里,姜氏最喜欢这个孙女,知道她行事稳重,性子又温和,见她想招待齐布琛,自然乐意地点了头,王琇莹便上前拉起齐布琛的手,二人相携缓步去了园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