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白面 ...

  •   金黄的桂花一簇一簇开得正盛,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儿爬在树上,伸手去折那桂花,裙角掉在树上,随风摇摆。

      地上一个三四岁的幼童,仰头看着女孩儿,两只小手使劲拍打在树上,口里嘟嚷着含糊不清字眼,似乎也想爬上去。

      树叶儿一阵晃动,女孩儿下意识抓紧了树枝,生气地转头威胁幼童道:“秋娃儿,你一边去。你要在这闹,我就不给你做桂花球玩了。”

      微风拂过,香气馥郁,金黄的花雨,随风飘落,美不胜收,倘或是个落第秀才风雅书生在此,少不得灵感大发,绘出一幅桂庭戏婴图。

      可当屋中走出的年青妇人看见这一幕时,非但不觉风雅,反而顷刻间便黑了一张脸,瞪着眼睛,高声喝叫道:“春英,你这个死妮子,还不给我滚下来!”

      妇人的吼声,震得女孩儿一愣,可她随即吐了吐舌头,朝着妇人笑道:“娘,我一会儿就下来。”说罢,便又伸手去够那花枝儿。

      这动作,看得妇人心头火气越发旺盛,捋起袖子,拿过立在墙边的晾衣竿,便往树上一阵猛抽:“你下不下来!下不下来!”

      树枝越发晃得厉害,那被唤作春英的女孩儿见她娘真的生了气,倒犯了拗性子,往前爬了爬,回头做了个鬼脸,犟嘴道:“我偏不下来,就不下来。”

      妇人听见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叫道:“反了天了,你这死丫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转身,就要去找更趁手的东西来,偏手里拿着那晾衣竿,一个不防,手一甩,竟抽在那三四岁的幼童身上。

      那小孩子懂得什么是非,还当自己的娘和姐姐在玩闹呢,不意竹竿抽过来,身上一疼,小腿一歪,就这么扑倒在地上,吓得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含糊不清地叫着:“奶,奶……”

      张婆子一进门,落入眼中的就是这样乱糟糟的情景。

      张婆子快步上前,先将那三四岁的幼童抱起来,方才回头瞥了那妇人一眼,嘲讽道:“怎么着,这两孩子,又吵着你睡懒觉了?”

      那妇人脸上如同打翻了颜料罐,五彩纷呈,连着耳朵后都烧起来了,慌忙分说道:“娘,你这话说的,都是春英这丫头越发没个规矩,一个姑娘家偏学人爬树玩,我叫她下来也不肯下来。我怕她掉下来摔着,再说,就是外人看见了也不好。”

      “要论没规矩,春英还不是跟你学的,我也没见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张婆子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对这个儿媳妇,她素来便看不上眼。

      头一个好吃懒做,又因是乡下出身,对两个亲生的孩子来,素来是非打即骂,不知道理为何物,若不是两家沾亲带故,当年又有缘故,她绝不会聘这样的媳妇回来。

      张婆子原是世仆出身,虽不得正经主子重用,却也去过不少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见识也不同一般。

      张婆子最不喜欢媳妇打骂孩子,既不会教养,只一味打骂,还不把胆儿都给吓破了,虽说仆役要本分,但事事不敢出头,又怎入得主子的眼去。

      “我——我这不也是——”春英娘噎了一噎,面上浮现一股怒意,很快变成尴尬,到底不敢张婆子顶嘴,只得讪笑说道。

      抬头瞅了瞅张婆子的脸色,眼珠儿忽落到张婆子背上,见着青色的布包裹,春英娘脸上假意的笑立刻变作了真心实意。笑眯眯地上前搀住张婆子,再自然不过地挪开话题:“娘,你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秋娃子沉着呢,还是我来抱吧。”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婆子看着满脸堆笑的儿媳妇,只得压下心中的不悦,恩了一声,抱着幼童道:“这不是今儿发月俸么?太太说,过两日便是重阳节,又额外赏了好些东西,说是什么过节福利。我下午也无甚差事,便趁空拿回来了。”

      说话间,春英不知何时从树上下来了,溜到张婆子身后,腻在张婆子背上,撒娇道:“奶奶,我要吃糖麻圆?”

      那幼童也拍着手应和,“奶,买,糖。”

      张婆子笑呵呵地应了一声,“好,好,一会就去买。”

      进了屋,解开包裹,张婆子将东西一样一样点给儿媳妇看,“这5尺红棉布多细密,颜色又鲜亮,上头印得花样儿也好看,日后再买上几斤棉花,给秋娃子作过年的新衣裳用。这蜡烛,白得跟雪似的,一看就是上等的货。这瓶子里是两斤白酒,正好走礼用。还有这盒子里是香膏,说是擦手上防冻,我瞧着,比往日买来擦脸的还好些。”

      春英娘看看这样,摸摸那样,喜得眉开眼笑,“这秀才太太真个是好人啊,竟赏了这么多好东西下来。”

      笑了一阵,春英娘忽想起往日的光景来,又含沙射影抱怨道:“往日那柯老姨娘管事时,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怪道人说,身份摆在那儿。”

      张婆子皱眉:“你又是什么身份!这话别人说还罢,你,连个奴才也没挣上呢,口气倒挺大的……”

      烂泥扶不上墙的玩意,既粗俗又没见识,幸好没让她去当差,否则全家都要被连累了。

      想到这里,张婆子忍不住教训道:“这主子再体面风光,做奴仆也是尽自己的本分,老实做事,小心谨慎,总是吃不了亏的。你瞧瞧,那些儿仗着老姨娘得势,到处耍威风的人,如今可还在这家里?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凉风渐起,落叶纷纷,范婆子在丫头的引领下过了墙门,只见几根绿竹,一堆山石,原是寻常景色,倒是檐下挂着的灯,闪闪耀耀,略似明瓦,不知是什么材质。

      丫头掀起厚厚的棉帘子,但觉一股暖香扑面,被寒风吹得僵缩的手足,瞬间儿便缓和了过来。

      屋里灯烛辉煌,无一处不是亮堂堂,湖蓝色的长裙从摇椅上垂下,素白的毯子盖在长裙上,毯上的白色流苏倾泻而下,影子在湖蓝长裙上勾勒出奇妙的图案。

      在素白与湖蓝的交界处,露出一截凝脂般的手腕,细腻白嫩,让人为之失神。

      丫头轻咳一声,笑禀道:“太太,范婆婆来了。”

      纤长的手指微微一颤,理了理素白的毯子,李萱慢吞吞地坐起身来,看着面前枯瘦矮小的老婆子,温婉一笑,对着丫头说道:“怎么不倒茶来?”

      许是才刚打了盹儿,她的眼中还带着一丝睡眼惺忪的茫然,灯光洒落下来,照得脸儿如霞云一般,唇瓣更是鲜艳欲滴,可白玉般的肌肤下的淡蓝血管,和消瘦的身形,却隐隐透出些许憔悴。

      范婆子慌忙跪在地下请安,李萱笑道:“何必行此大礼,婆婆快请起来。”

      丫头搬了凳子来,范婆子起来坐下,缩着脖子,半是讨好半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太太今儿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儿吩咐?”

      李萱抚了抚毯子上的流苏,笑道:“也没别的,只为前头欠下的账儿。那账目,我都听丫头说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不错,婆婆这么大的岁数,是极能干难得了。”

      范婆子眉心一跳,连说不敢,笑道:“我这哪算上能干难得?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挣得都是辛苦钱。那几年兵荒马乱,几百里地走烂了脚,也赚不出几十文钱来,偏这买卖行当,又是惯要赊欠了,人人都说生意赚钱,可这越做越穷,也不少见。前年有个做香料买卖的陆老三,赊了几十两香料给熟人,谁知那人竟丧了良心,转头跑了,陆老三的生意本就平常,这货也是看在熟人的面上,往行里赊来的,这一亏如何招架得起?偏临到年前,行里赶着结账,不知究竟,催逼了他两回,陆老三急上了火,就在下河弯的树林子上了吊,他媳妇跟着跳了河,留下个瞎眼的老娘和两三岁的儿子,没两日也饿死了。咳,还有河东做茶叶生意的刘家兄弟,也是本钱薄……”

      范婆子絮絮叨叨地又说了好几桩因债务家破人亡的事情,个个有名有姓,桩桩令人同情。

      饶是李萱心知肚明,这是旁敲侧击,哭穷要债的老手法,仍不免生出了一丝恻隐之心,她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是看着端茶过来的丫头,嗔怪道:“怎么光倒了茶,也不拿两碟子细点心过来。”

      范婆子在旁忙说道:“这茶便是极好了,不要再费事了。”

      说着,便伸手去接过茶盅,仿佛渴得极厉害一般,捧着茶盅,埋头大喝一口。

      这茶原是才泡好不久的,一入口,虽不至于烫得舌头起了泡,却也如针扎般刺舌头,范婆子有苦说不出,只能强咽下去,才用帕子遮住脸,咳了几下,借着咳嗽换了换气。

      李萱莞尔一笑,端起茶盏摆弄了一下,忽说道:“我听说近日市上的白面是一分一斤?”

      范婆子正喘气呢,听见这话,不假思索地回道:“这是谁黑了心肝,一斤七厘也挣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白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