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关于土地改革 ...

  •   “土地改革”工作组,住进了长丹湖湾。
      工作组的吴力组长与姬加犁是干部学校的同班同学,但他走访的第一位对象却是此湾农民协会委员、革命积极分子姬荣华。他扼要介绍了即将展开的“土地改革”工作,指出划定阶级成分是土地改革的中心环节。强调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关于“阶级”的条条框框,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姬荣华,其中,拥有多少土地为地主,县政府有界定,并且,结合解放前三年以来的情况。希望姬荣华能够就本村的阶级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
      略微沉默后,姬荣华说:“应该说,长丹湖湾的阶级现状,我心里有一本册。当然,这全因了当‘农会委员’做了生活的有心人。”略停,有条不紊地做了比较详尽的汇报。相应地,吴力组长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
      再日,“土改”工作,全面展开了。
      首先,开大会,宣读上级有关文件,传达有关指示精神。
      这是农历10月底。禾场边一年四季青的柞浆树的古树下,空气清新,是开会的极好场所。树荫,约能容纳两百人。可以到会的,刚好约两百人。这样的环境,能够留意到其美妙处的,只有吴组长,和王伟副组长,因为,他们都是城里人,在城区绝对见不到这样的大树,下乡来在别处见过类似的大树,但那是每到秋冬要秃顶露稍的枫树,绝对比不上如此茂盛墨绿的一年四季青的柞浆树。
      长丹湖湾的全体公民,都带了小椅矮凳,于禾场边的古树下,四散落座了。
      虽然已经是冬季,但这时的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来开会的人落座之后,不用因了太阳和树荫的移动而经常移座具。
      除了长丹湖湾的人,到会的还有长丹湖村其他村庄的代表。大会由长丹湖村的村长、农民协会主席姬从宽主持,姬致远乡长列席。姬从宽作过开场发言后,请姬致远乡长致词,接着,请工作组副组长王伟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划定阶级的标准,然后,由吴力组长作动员报告。在报告过程中,吴组长说到:
      刚才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国家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该法已于今年6月30日生效。
      土地改革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实现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主人,从而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土地改革还确立雇农和贫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巩固工农联盟,为引导亿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条件。
      “土地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划定阶级” ,需要每个人参与。
      所谓“阶级” ,刚才的文件提到的是“地主” ,“富农” , “中农” ,“贫农” 、雇农。土地改革运动总政策是依靠雇农、贫农,团结中农,通过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通过没收地主土地财产从经济基础上彻底摧毁地主阶级。当然,地主除了其中罪大恶极的分子和破坏土改的分子要被镇压外,一般的也要生存,政府没收地主土地后,要分配部分土地给这一般的地主,使自食其力,将自己改造为新社会的劳动者。
      “阶级”标准,文件刚才宣读了,现在结合实际再讲一遍。“阶级”基本标准是:凡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附带劳动,而靠剥削为生的,划分为地主成分;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依靠剥削的,剥削收入超过全家一年总收入30%以上的,划分为富农;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的,划分为中农;对别人有轻微剥削,剥削收入超过全家总收入15%的,划分为富裕中农;有小量土地出租的划分为小土地出租者;自己没有土地,租入土地耕种,受人地租、债务剥削的,划分为贫农;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划分为雇农。
      希望各位于散会后,依此标准,认真衡量自己够什么样的阶级成分,待到必须申报成分时,如实申报。
      我们具体行动时,第一步是充分掌握各种材料,然后展开,用具体的收入为标准,以保证阶级成分的正确划分。先划好雇农、贫农、中农,再划富农、地主。其中,拥有多少土地为地主,县政府有界定,并且,结合解放前三年以来的情况。如果解放前三年内大部分时间拥有的土地适于评地主,临到要解放了将土地卖空了,还是评给地主成分,属于破产地主,但是,待遇与非破产地主相同。对雇农、贫农、中农的评议,自报为主,公议为辅。自报就是报土地、财产、受剥削情况。村庄干部带头自报,群众评定,然后评议雇农、贫农,以及中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农,跟贫农是一家,是反封建主力军的一部分;中农劳动致富光荣 ;“土地改革”运动中,贫雇农召开大会时,应当邀请中农参加;土地财富拥有量介于贫农与中农之间者,我们要适当放宽标准,将其划为贫农。
      对各阶级成分的评定结果,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名义,张榜公布,征集意见,修改,汇报,请示,等等。总之,划阶级要经历讲阶级、评阶级也就是划阶级、通过阶级、批准阶级诸四步。今天这个大会,既是“土地改革”动员大会,也算是 “讲阶级” 的开始 。
      “土地改革”完毕后,到全国实现社会主义前,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大家有租佃自由,雇佣自由,贸易自由和借贷自由诸“四大自由”。“四大自由”于富农和富裕中农是最大受益者。
      “土地改革”必须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要经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长丹湖湾作为试点,为长丹湖村的第一期第一批。所以,今天到会的,除了长丹湖湾群众,还有其他村庄的少数群众和干部,这些同志从长丹湖湾取得经验后,将于其他村庄相应开展工作……
      经过动员大会和几次小会的宣传、交流,群众对“土地改革”以及“土地改革”与“划定阶级”的关系和意义,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与把握。接着,“划阶级”进行第二步:各户申报土地、财产拥有量和阶级成份。
      姬荣华是村级农会委员,他率先申报,做榜样。当别人来申报的时候,他以主人公的姿态,自动负责登记。——“登记”工作,工作组没有指定由姬荣华来做,但是,姬荣华认为“惯例”是:“登记”的事,由农会委员做。因为,当初姬荣华入农会,是俞委员、柳委员做登记。现在,柳、俞调走了,只有由姬荣华承担登记工作。表格,自己制作,并且,有创新,创新的项目是每人要在自己申报事项的尾栏签字盖章,无章就按手印;如果登记有涂改,涂改处也要盖章或者按手印。对此,工作组及时给予表扬。
      “申报”有很大自由,所以,很快就顺利结束了。
      接着,在“申报”的基础上,开展“核查”。姬荣华在妻面前说:“核查”必须认真、认真、再认真,要不,事情不能够成功。“土地改革”就是战斗,是特殊战斗,我姬荣华应当努力、努力、再努力,义无反顾地带领大家做好这件事。
      本来,姬荣华对全湾有关情况早已了如指掌,但他出于负责和尊重群众的态度,还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将大家的申报进行了归纳。总的概念有两点:一是头号和二号富人姬庆元和姬全焕申报中农,在金牛街等处食品厂做了几十雇工的姬炎释即姬加犁的父亲本该申报“雇农”类的“工人”,可他却申报了“中农”,这三个人的申报明显不妥,其他人申报的基本没有什么出入。二是全湾48户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人多耕地少”和“耕地多人少”这么两大块,一块是姬全焕和姬庆元和姬洪发诸三户,占全湾48户的百分之六点几,耕地面积占到全湾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强点点;一块是姬荣华、姬加犁、姬得财、姬昌水等等四十五户,占全湾48户的百分之九十三点几,耕地面积只占到全湾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弱点点。这就是“申报”小结,他认为“小结”的意义在于总体把握,为后面继续的工作提供足够思想准备。他想到应当向工作组汇报,任何事情告一段落,都应当做汇报,否则,就不是对工作组负责的态度。所以,第二天,他做了汇报,顺便就接着要做的事,做了请示。这次,工作组又对姬荣华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从此,姬荣华有了“汇报”、“请示”的行为规范。
      于“核查”,姬荣华自觉冲锋在前。他在会议上说,核查的重点是耕地,至于房屋、耕牛、大农具,既数量有限,而且都是明摆着的,隐瞒不了,不用于“核查”太过劳神费力。具体核查,“人多耕地少”和“耕地多人少”两大块一前一后分开进行,查完了“人多耕地少”这一块并且落实了各人的“阶级”成分,才查“耕地多人少”这一块和落实阶级成分。这样做,看起来是先难后易,“人多事杂”嘛,但只有这样做,才能少费周折。这也符合上级指示精神。
      其他群众大都同意按姬荣华说的路数来进行核查,工作组也就确定了这个方案。那么,“人多耕地少”内部,从何开始呢,有的人说人人拈阄,有的人说随便,反正都是要查到的。最后,还是依了姬荣华的意见,一片一片的核查完毕,由近及远。如果同一片内既有“人多耕地少”圈子内的,又有“耕地多人少”圈子内的,为免遗漏,还是按“一片一片的核查完毕”的原则进行,只要将记录表格按两个圈子分清楚便于最终统计就行。
      “人多耕地少”圈子内真正的难处不在于“人多”而“事杂”,而是在于核查这些人的耕地面积不是以“亩”为计算单位,而是以“升”(分)和“厘”为计算单位,几乎是精确到“锱铢必较”的程度。
      例如: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的另一位农会委员姬得财一块地于10年前买到手时是零点一六亩,现在量得面积是零点二一亩,他不服,搬出地籍文书说只能按文书上的零点一六亩数字做记录,凭记录指责做计算的姬加犁算错了,拉尺的姬荣华和姬复生拉尺拉得不合理。
      姬从稳说你姬得财作为农会委员要求按以前的为准,我和别人作为普通群众当然也跟着按以前的为准,先量过了的当然也都不能算数,大家不必还劳神费力。
      姬得财则声色俱厉的说:你的意见我不反对,我的意见你也别反对!
      农会委员姬荣华正心诚意的对也是农会委员的姬得财说: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的地块是在我们姬家祖坟山的山边,你将它买到手后的头几年,每年向荒山扩张。曾经,有人为这扩张的事与你争执过。就是说,包括你本人在内,谁都清楚你的地不再是原来的面积。这地大概扩张了几成,你自己的心中,肯定有数。都像你姬得财一样以自己为中心,不把代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组的领导当回事,故意挑事闹事,事情就做不成,大家还得回到解放前,依原出卖劳动力受剥削去!
      姬得财的口,这才被封住。
      又譬如:姬昌水有块地虽然周边有别人的地围着在,无法扩张,也不可能让别人侵占,但是,具体量面积,面积有了变化,文书上记载为零点三六亩,这次测量计算结果是零点三二亩。这样的变化,昌水本人当然无意见,农会委员姬得财则有意见,捶桌子、砸椅子,说这几个测量和计算的人在搞鬼,有意包庇昌水。这几个人没谁理睬他。惹得吴组长亲自出面问他的同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姬加犁这才解释说:这块地是多边形,以前面积比现在多,是因为下尺不合理,你要平息民愤么,唯一的办法是你们几位带上有意见者去具体地量一量那块土地。
      这些人的土地少得可怜不能不计较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土地的质量相当悬殊,例如:姬加犁家零点三七亩挂坡地土层相当浅,难保肥与水,年出产的粮食只相当于姬得财这块零点二一亩地出产的粮食。就是说,“核查”除了核实耕地面积,还要载明耕地质量大致等级。这个“等级”,姬荣华本着公正立场,在记录表上列出了专栏。这种专栏,工作组王伟副组长审核时,在吴组长面前提了出来,说在其他村庄是没有这个的。吴组长说:“这是合理的创新,我们要支持。”所以,这专栏得以存在。显然,这专栏于“核查”既非常有必要,又有非常大的难度,常常因为确定“等级”发生争辩。如果说“核查”其实是“核”与“查”两宗事,那么,确定“等级”就是最严格的“核”。
      “核查”于“查”字上,除了前述“锱铢必较”之困难,还有一个更大的困难,就是:有些人的田地距本村远,是在别村附近,这些人大都采取“瞒报”态度,是中农范围的,想凭此降为贫农;是富农范围的,想凭此降为中农。这方面,姬庆元的表现最突出,就是说,“查”实际是要费很多时间进行广泛调查。关于这一点,姬荣华事先着重提了出来,希望大家都要认清楚这些事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既要积极参与调查,更要积极举报,不要袖手旁观,明明知道别人有“瞒报”而不吭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