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 阡陌存情(1) ...

  •   乡亲们的早稻和晚秧,全都埋到了水底。刘员外没有为这四十亩田备晚秧不说,另20亩田“复晚”的晚稻秧,他种到了山边的塝田上。——既不种于水源好的畈田,也不种于山沟田。收过晚熟早稻后,他照常复种晚谷,乡亲们没有淹的早稻收过后,却无晚秧“复晚”。至此,大家既心痛自家遭受水灾又怨刘员外,不约而同地想着一个问题:这刘员外既然已经算准了春雪夏漫,无论如何该提醒大家啊!
      对此,姬荣华有了深刻的体会。他和夏飞鸿都听到了乡亲们的怨言,但他不能够接受这些。他在众人面前发表的意见是:田与地,都这么大,不是可以收藏起来的东西,也没有收藏任何细节,都是日日夜夜地摆在天底下,摆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哪怕是做事的人,进进出出,也都是从乡亲们面前经过。总之,没有任何藏掖与躲闪。所有一切,都是教材,都是实例,都是无声的先生。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够从中得到教育与启发呢?!实际,在那些日子里,你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尽管你们平常有话不说,都有着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的操守,但从你们的怀疑的眼神中,我可以知道你们当即就留意到了我们这里的一切。事到如今,说一堆不服气的话毫无益处,为了来日,还是好好地理论一下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吧。是不是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太过陈腐了呢,是不是太过缺乏主动因素了呢? “吃饭要有吃饭的心”,前不久,你们也是说过这强调主动的话的呀!
      姬荣华一番话,使刘家庄许许多多的庄稼人心服口服,一位姑娘于心中声嘶力竭的喊:“此人正是我刘珍珠千载难逢的郎君啊!”
      于是,刘珍珠当夜做梦,就梦到自己是有着三千年修行的蚌珠仙子,姬荣华与她同为仙人,彼此有了第一次相合,人生美好如画。画外有伴音曰:月夜里,轻雾上,挽荣华,游览千里湖岛;饮荷露,啖莲蓬,作芦笛,清歌唱和。缠绵绵,意蜜蜜,仙鸟变,比翼长空击;栖天阁,喜牵手,洞房进,相拥绫帐里……
      晨起,刘珍珠的面颊别样红,被为母者看在眼里。为母者因之有了一上午的思考。
      午饭过后,为母者进入女儿房间,与女儿并肩坐于床铺的边沿上,而微笑着望着女儿的脸问道:
      “珍儿,晨起面颊别样红,莫不是有么别样的心事吧?”
      “伊——”为“珍儿”者一声娇气出,欲言又止。
      “我儿有话,尽管对娘说。不对娘说,能够对谁说呢?!”为娘者一边轻抚为“珍儿”者的肩膀与背心,一边和声细语地关心着女儿的心地秘密。
      “伊——”刘珍珠再次低叫一声,同时,将头偎到母亲宽厚的胸脯上,良久后,蚊嗡般地说:“我要,我要,我要跟,跟,跟姬荣华!”
      珍珠娘双行眼泪,不断线地落到刘珍珠的头顶上。许久后,她细微着声音说:
      “你这个心愿,伊在姬荣华来刘家庄不多日就已经看出。你爷有好几次叫我管紧点儿,大概也有数。我也巴不得你能够嫁给姬荣华。可是,我一直认为:你和姬荣华,做不成夫妻。儿啊,你要委屈着点儿,嫁给别的男人吧!如果你要问理由”
      “我不要听,不要听,不要听!”刘珍珠猛然离开母亲的怀抱,站到房中央,叫着,跺着脚。
      这样一来,刘珍珠便放声哭了起来。只敢低声地哭,边哭边说:
      “你为难娘,娘就活不成,‘养女不教母之过’,我将要被你爷打死。娘迟早是要死,不是舍不得死,只放心不下你弟,弟太,太细呀——!”
      刘珍珠懒得听这些鬼话,转身出了房门继而出了屋,身后,就没有了母亲的哭声。做母亲的抹了一把泪,急忙追到大门后,盯着女儿,看朝哪个方向走,只要不朝刘元外家去就行。
      刘珍珠知道母亲在监视,拐了一个大弯子,跑到刘元外家里找姬荣华了。姬荣华正在睡午觉。专门于中午当保安的刘元外的老伴听姪女说是要找姬荣华说学问方面的事,就叫醒了姬荣华。刘珍珠见着了姬荣华,开口便说:“我俩出去走走,我有事要对你说。”姬荣华说:“有道是‘男女闲谈是非多’,出去走走,更是难免生出是非来!”被姬荣华婉拒,这在刘珍珠的预料之中,她毫不介意,而是,顺着对方的性子,说:“不愿出去说,也是可以的,我俩就这处所说。我先头建议出去说话,没别的意思,只是怕妨碍了你的伙伴的休息。”这时,夏飞鸿已经被说话的声音给弄醒了,他将刘珍珠的话理解为“赶人”,因而,接腔说道:“你这位妹子,还真会体贴人!好吧,我出去,你们有什么话,尽管说。”言毕,起床走了出去。姬荣华将自己平时坐的板凳移到刘珍珠的面前,说:“坐吧,坐!”随后,自己坐到夏飞鸿常坐的板凳上,等待刘珍珠说事儿。
      静默片刻后,刘珍珠望向姬荣华的面孔,未免有点儿激动地说:“问你几个问题,好吗?”
      “尽管说。”姬荣华平静地说。
      “你要实话实说。”
      “当然是实话实说。”
      “我来到你的面前,你有无反感呢?”
      “没有,绝对没有。”
      “今后,我要经常跟你在一起,你是否甘心情愿呢?”
      “愿,绝对情愿。”
      “不嫌我丑么?”
      “不嫌,肯定不嫌,绝对不嫌!”
      “好,你是这样说定了?”
      “当然!”
      “决不反悔吧?”
      “当然!”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不是?”
      “当然!”
      “既是这样,我回去就可以对我伊说:姬荣华绝对情愿做我刘珍珠的老公!”
      “此话,根据何在?”
      “我说‘我要经常跟你在一起’,这经常在一起就是做夫妻,不做夫妻就不能够经常在一起,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也是谁都反驳不了的真理。你说‘愿,绝对情愿’。意思非常明白!”
      刘珍珠说过之后,朝姬荣华的面孔注视片刻,然后,起身把家回。临出门,她搁下一句话:
      “你姬荣华该不至于作贱我刘珍珠吧,作贱我刘珍珠等于作贱你姬荣华自己。我刘珍珠其实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后头将等着你姬荣华三媒六证来求婚!即便等到海枯石烂,我刘珍珠也要等!”
      刘珍珠走出老远了,姬荣华才回过神来,然后,望那背影说:“玩笑,玩笑,真是玩笑!”
      洪水当前,农事得闲,刘员外破例地给长工姬荣华和夏飞鸿放了三天假。(牛倌和管家也是长工,都不能够享受这放假。)姬荣华回归长丹湖湾了。当天,他走访了赋闲在家的姬昌怡、姬昌水、姬从稳和张发云等等儿时好友,相互通报了近况。家乡也是遭受了水灾的。在发生水灾之前,这些兄弟们是有事做的,大都是在附近富户家中打工的。张发云和姬从稳听到姬荣华说及刘员外家灾年也丰收,都是既吃惊又羡慕,感慨万端。姬昌水则是惦着手艺的事,他不参与种田方面的谈论,而是独辟话题地说既是发生了水灾,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季出卖做屋手艺,将必定又是不尽人意…… 终是姬昌怡曾经从军,见多识广,而对眼前得失是视而不见,他招集这一伙同年人到他家去吃饭喝酒,借以为姬荣华除尘与慰劳。
      洪水退尽之际,恰值秋日 “处暑” 时节。农谚说“‘处暑’荞麦,‘白露’菜”,这种时候,正适宜于播种荞麦。刘员外早已备好了荞麦种。他让已久歇的耕牛与长工和租来的10头耕牛、请来的10位用牛短工加班加点,于两天内,将这四十亩畈田翻耕完毕。紧接着,他请来六十名短工,于一日之内将田做成一耙宽(约一米五宽)的垄,再日,由两名长工自己撒播荞麦种,亦求一天内完毕,又再日耙盖完毕。乡亲们受到启发,也着手种荞麦。大家都行动,便都难于请到帮忙的“短工”。并且,他们的田不似刘元外的田无烂草易翻耕。他们那没有割过早谷的田,满田是烂稻草,必须先割尽并且拖开烂稻草,然后才能将田进行翻耕与整理。于是,就慢了一拍。既播种时间晚了,又购种速度慢了,几乎无种子可购了,只有播了供食用的普通荞麦。这普通荞麦既发芽率低,又生长力差,再加上播晚了温度偏低,长出后,几乎不分蘖,给人的总感观是稀稀拉拉,软弱无力。稀了杨花不易受粉,从而,籽结的不多。估算产量,能及刘员外的四分之一是万幸,能顾得上人工及播下的荞麦的本钱算不错。有些人沉不住气,不等收获,提前用犁捅掉正在杨花的荞麦,改种早萝卜,拟收获了早熟萝卜赶种中熟萝卜复种春萝卜。刘员外家的荞麦收获后,田翻耕搁置一段时间,只种迟萝卜即冬萝卜。冬萝卜产量高,而且甜,并且正值春节期间上市,价钱高。总产量当然比不上早熟萝卜和春萝卜合起来的产量。然而,早熟萝卜苦,中熟萝卜不苦但也不甜,而春萝卜酸,极少有人愿意吃,不好卖,价钱低。三季萝卜合起来,未必能够卖得一季冬萝卜捞取的钱,反而把人累个死。明摆着的经济帐,一些人就算计不过来。“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来一世穷”,刘员外认为一些人之所以老是穷不出头,与“算计”也有一定关系。由于“算计”,同样是“灾后补救”,刘员外就比人家多赚了一季荞麦。——有些人家不但种了荞麦,而且收了荞麦,但是只“保本”,而与没种无区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