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母亲 ...

  •   端阳节前几日,是麦收时节,亦是穷人捡粮食的好时光。
      姬荣华第一次跟了母亲上地捡麦子。麦地上,已经有好多孩子在捡麦。别家的孩子每捡到一穗,便欢天喜地,大呼小叫。姬荣华看到地上的麦穗,总是不太愿意捡,总要冷漠地说: “太少,太少!”他希望获得很多很多。
      一会儿,做母亲的笑问道:“几多才不算少呢?”
      “跟磨粉那样,一把一把的!”姬荣华窝着小手掌,说。
      “多的是由这少的集成的。”做母亲的说。“你该像别的细伢那样,好好地捡!”
      路过一块未收割的麦地,姬荣华指着整齐的穗头,说:“这也算多!”言毕,掏出母亲提箩中的剪刀,去剪那穗头。
      做母亲的连忙制止,说:“不能偷人家的东西!”
      “才捡人家的,不算偷?”
      “不算。”雷氏顺势将“捡”与“偷”的意义,说与姬荣华。
      走不多远,便见有割倒了的堆堆麦穗躺在地面上。姬荣华“哈哈”大笑,望麦堆跑拢去,不待做母亲的来得及做反应,一小抱麦,上了姬荣华的怀。雷氏急忙走过去,一边说“你这伢人细心大”,一边接了麦,铺回原位,随之,牵儿回程。路上,她对儿子说:
      “人家地上的麦,田上的谷,只有割过了,捆过了,挑走了,我们才能去捡。”
      “我们去捡谷吧!”
      雷氏“格格”地笑,之后,说:“谷还没有长出来呀!”
      “啊!明天去捡,前天去捡,前天的前天去捡,该长出来了吧?”
      雷氏强忍着笑,蹲下身去,将儿子拥到胸前,给纠正时间概念上的混乱。之后,对儿子说:“需要经过三十几天才有谷捡!”
      姬荣华问:“你么样晓得这些呢?”
      雷氏一想,说:“我跟你这样大的时候,也不晓得这些。慢慢地长大了,慢慢地看多了,听别人说多了,就晓得了。只要你用心听别人说,看别人做,你长大后,也会晓得好多好多事情。”
      略停,又说:
      你已经满了六岁,我该送你上学读书了。读一年书,要费一箩粮食。你细伢眼尖手快脚快,平时要勤勤快快地帮我捡麦、捡谷,捡回这一箩粮!
      再捡的时候,不能象今日这样,乱搞人家的。再乱搞,人家就不喜欢你了。一个人要让大家喜欢才好。大家不喜欢的人,不是好人。真成了大家不喜欢的人,自己会感觉到没意思。
      总是帮别个,爱护别个,关心别个,就总被别个喜欢。么样算是帮呢,别个的事做不了,你也做,就算是帮。昨日王婶在磨粉,猪进她菜园吃菜,你去赶了出来,就是帮王婶。么样算是爱护和关心别个呢,细花子被狗赶,你去赶了狗,就算是爱护细花子;文保没有鞋穿,你把蓝布鞋送给了他,就是关心文保。做了这些事,别个说你好,对你笑,喜欢你,是不是?
      姬荣华点了点头。
      雷氏再又说:“帮别个,爱护和关心别个,合起来就算是‘仁慈’,我读书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要记住‘仁慈’呀!”
      姬荣华又点了点头,然后,说:“我一定记住人祠’。往后,我总是帮别个,爱护和关心别个。太公太婆和爹奶,肯定都是总是帮别个,爱护和关心别个。要不,就不能进‘人祠’。”
      “不能说‘不能进“仁慈”’,当说‘不能算“仁慈”’。” 雷氏起身,一边说,一边牵了儿手,继续往回走。走出十几步,她又说:“好好读书,读好了书,就会懂好多道理,也就自然会说话了。”
      “我早就会说话了嘛,你先前就告诉过我,说我不到1岁就会说话了,比别人的孩子醒事的早,比别人的孩子早些时会说话,还说我将来必定比别人的孩子有用。这些,我都记得的。”
      “好,好。是的,是的。你早就会说话了。不过,‘好好读书’这话,你也要记得呀!”
      “好,我记得‘好好读书’这话。”
      为母者慈祥地望儿脸微微一笑。
      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姬荣华说:“我不读书,读书不好,肯定不好!”
      姬荣华说的话,令为母者吃惊。沉静片刻后,雷氏和蔼可亲地望儿脸问:“读书么样不好呢?”
      “读书要给人家一箩粮食,么样好呢?”姬荣华说。“我们自家都没有粮食吃,总是吃小蒜和独脚蒿!(小蒜,独脚蒿,都是野菜。多见于麦地边上,初春采用,纤维较少。)”
      雷氏说:“就是讨米要饭,我也要送你读几句书。没有书,你将来不能算计,混过日子,么样穷出头呢?”
      略微沉默后,姬荣华说:“我听伊话,我读书。细哥和加犁哥也是说读书蛮好。”
      说送六岁的儿子上学,只是雷氏一个人的想法,以前,她并没有与姬全仓讨论过儿子上学的事情。现在,既然在儿子面前说出了“上学”的想法,她就得言而有信,不能言而无信从而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教坏了儿子。于儿子背后,雷氏对姬全仓说:
      “对不起,一犁他爷!今日,我于无意之中,对一犁说了送他上学的事情。为君子者当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不能在他面前失信。故此,我已经不能与你讨论今年是否送他上学的事情,只能是对你说说送他上学的事情。希望你能够谅解。”
      “一家人,不用客气。家无常礼。这话,对你说过无数一回,可你总是少不了客气。”姬全仓说。略停,接着说:“我完全同意你的主张。我们不能像别人那样不把送子女上学当回事,也不能像别人那样待儿子长到七八岁了才送儿子上学。早点儿送他上学,不让他荒废时光,是对他最实在的关心与爱护。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过几天,我去与赵先生联系一下,待到秋季开学时,好直接送一犁去他那里,也免得钱先生于开学之前跑来拉生源而让我们为难。”
      “我以为,赵先生不及钱先生有学问。”雷氏把话说到这里,就顿住了。她觉得如果将下半句也说出来,多少有些不尊重姬全仓,认为姬全仓弱智,并且有可能使自己无有回旋余地。
      略微沉静后,姬全仓说:“你的看法,相当正确。只是,我当解释一下:我认为赵先生的性格与我的性格很相投。钱先生的性格,我难以接受。儿子与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今后还将继续在一起生活。让他长期处于性格不相合的但又与他密切相关的两类大人之间,毕竟会妨碍他身心的健康成长。至于学问,作为先生,赵先生教他,使他正常完成高小学业,肯定不成问题。待他高小毕业后,赵先生会主动推荐他到县城读中学,绝对不会如钱先生一样强留学生于他身边读中学。关于这一点,我们尽可放心,赵先生的性格决定了他会这样做。再说,赵先生才来两三年,他的功底是否比钱先生差,我看目前还不能说定。”
      雷氏微微一笑,说:“这样说,我就放一百个放心了!这事宜早不宜迟,你明日去与赵先生确定了吧。”
      “好的。”姬全仓点头,同时答应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