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蓦然回首 ...

  •   夏侯嫣然说完,看舒淳脸色不太好看。心里想着,自己这么说着的好歹是大魏的丞相。丞相喜欢男人,而且还是御史大夫,这让舒淳难免脸上不好看。夏侯嫣然心里纵然难过,便也不再提了。只是擦干了眼泪,整理了一下妆容,这才告辞离去。
      舒淳坐在那里,她不想去回想夏侯嫣然说过的话,但是那些话却总在她的脑海里蹦出。夏侯嫣然说,当初在陈国的宫廷,他的目光时时看着自己。她笑他也笑,她不开心他便不开心,只是她一回头他便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一个舒淳陌生的温子远,她脑海里所熟悉的,是一个绝对不会有任何感情逾越的温子远。他的一切都算的恰到好处,他不允许任何事情打乱自己的棋盘。她本来已经放弃了,为什么,为什么他和所有的人都又出现,出现告诉她,她不该放弃,是她辜负了温子远的深情。
      当初,在藏书阁的时候,明明是他冷着脸告诉自己,他不过是利用她。他已经厌倦了敷衍自己。他明明已经放弃自己了,明明告诉自己扔掉了那个荷包。他为何还要再拿出来,让她看到那断簪。为何要对她说那样的话,为何要告诉她,他从一开始要的只有她舒淳。难道……难道得到了这个天下他还不满足吗?难道连帝位都不能改变他兄终弟及的决心吗?或者舒淳并不愿意承认,他要的并非兄终弟及,他要的始终只有自己。
      舒淳被两种感情煎熬着,她有些无力的在床上躺下,侍奉的宫女们瞧见皇后心情不好,也不敢打扰她。英敛之悄悄的到了床边,其他人也不敢阻止这个皇后一向疼爱的小公子。他在床边跪下,然后握住了舒淳的手道:“娘娘,有敛之能够帮您的吗?”
      “我不知道。”舒淳闭上眸子:“敛之,你恨过我吗?若不是我,你的父亲也不会身死。当初我已经复国了,是不是就不应该再向赵国复仇?”
      “父亲攻打大魏的时候,我才两岁,不懂得什么。但我所知道的是,父亲从来没有恨过娘娘,敛之的命都是娘娘救的,娘娘待我如亲子,自然……自然也不可能恨娘娘。”英敛之将脸颊贴在舒淳的手背上:“敛之一定会报答娘娘的,成为大魏最忠诚的臣子,保护娘娘一切安好。”
      舒淳抬起手来,朝他微微笑了一下:“敛之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若是有敛之这么聪明,或许……也就不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吧。”
      “娘娘是顶好的,比敛之好许多。”英敛之孩子气的声音十分坚定:“想来母亲也一定很放心,将我托付给娘娘。”
      “你是个好孩子,不要怨你母亲,她也不想走的。”舒淳闭上眼睛,一滴泪滑落下来。英敛之伸手去给她擦,然后道:“我不怨母亲。我知道她要和父亲去。她和我说过,她爱我,但更爱父亲。我活着,还有诸多人爱我,可父亲去了,她便也活不下去了。她本来没有想过要嫁父亲,可是父亲的一句话,打动了母亲。”
      舒淳微微侧过头,睁开眼睛看着英敛之:“哦?你的母亲这也告诉了你?大司马说了什么,打动了你的母亲?”
      “母亲说,当初她嫌父亲领兵,一生戎马,必定陪她之日甚少。那时,母亲是富家小姐,自然想找一个体贴又常在身边的夫婿。但是,父亲对她说:‘纵然我胸怀天下,可是得来江山太平,不过是为了与你一人共享繁华。’母亲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连天下太平都能许给她,必然是深爱着她的。因为,他要一统天下,固然是为了报赵国的知遇之恩,但他日天下繁华,这个男人却还是只和她一人共享。母亲说,哪怕父亲是骗她的,哪怕父亲到死都没有完成,她还是知道,还是很开心,父亲是如此爱着她。”英敛之说着,便看到舒淳的嘴角微微动了动,然后突然抱着英敛之哭了起来。她哭得格外伤心,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英敛之听得出,声声泣血。
      舒淳知道自己笨,自己平庸,自己没用。可是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愚笨到了这个地步。她哭着,眼泪模糊了自己的双眼,她头脑昏昏沉沉的,脑子中却不受控制的,持续清晰的反射出她遇到温子远的每一段记忆。
      她十五岁的那个夏天,从公主府的门中奔出,正刚巧的就撞上那对晶莹的眸子,那黑眸清洌的如同是雪山上最纯净的冰水,看向她的目光不带一丝试探与打量,只是瞧着,但又仿佛没将她看入眼中。
      她害怕的躲在车中,温子远移到她的身边,广袖展开抱住了她。银凤的一翼整个的覆住了她,他温热的手掌轻轻搭在了她早已冰冷僵硬的手指上,他的声音虽然还是那么没有起伏,但是却带着令人安心的语调,他在她的耳侧轻声道:“不要怕。”
      白子林里,他站起身,看着逶迤在地的,一脸惊恐的自己,突然爆出清亮的笑声,那笑声悦耳的传扬,几乎要惊飞了林子里的鸟,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会引来什么人。而那时的自己呆呆的看着展开笑容的温子远,他双手掐腰的站在那里大笑,微风鼓动了他的广袖,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
      她问他:“弘微,你确定,你没有选错人?你真的要选我?这样一无所有,一败涂地,一事无成的我?”
      “但你是仁王。”温子远的目光放的柔和了,他看着舒淳,伸手为她抹去了眼角又流出的泪:“我不会改变我的选择。就算你明天你死了,我也同你一起去死。能和仁王死在一起,我也不枉从抱犊山出来,在这人间走上一趟了。”那时的他,没有了白色的绢帛,依然那么纤尘不染的坐在那里,纵然到了那种境地,他依旧淡定的仿佛将整个天下握在掌中。
      他为了诱出荷香,以命相赌,他杀了荷香,握着她的手说:“现在没事了公主。一切都过去了,我说过,会保护你的。”
      他在白子林告诫自己不能动情,却将披风给自己披上,说:“公主若是担心,弘微给公主一个保证。若有一日,陈皇不要公主了。还有弘微永远守着公主。”
      在陈国皇宫,他听了那曲《满庭芳》,模糊又温柔的说:“我喜欢。”
      在离娄那晚,他对自己发誓:“舒淳,只要你遵守当初的三个诺言,无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我不会像淳于昭一样丢下你的,你是我的君上,是和我生命一样的存在。就算死,我也不会将你推下悬崖,挡去箭矢。我会抱着你,一起跳下去。”
      在离娄喧闹的集市上,那本该傲视群雄的温家七公子,穿着普通儒生的白袍,眉眼间带着一丝不苟的情态,手里还拿着包扎的有些粗鄙的珠花。他的眼看不上这世间的所有,却对自己说了一句“我不会叫你受苦”。
      他为她擦泪,吻了她的眸子,他说:“若是舒淳认为有着‘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的愿望是爱的话,那么弘微现在最重要的缘由,便是弘微爱上了舒淳。”
      他的手指缠绵在自己的指尖,对她说:“殿下,要记得。你若是不能安全回来,便是叫臣等……去死。”
      他为她生生挨了瑛妃的刺杀,醒来后拉着自己说:“公主你若中毒,立刻毙命了,我横竖不也是个死。”
      后来他为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大魏复国,舒鸿打了她一巴掌,他便记着,生生还了舒鸿一百个巴掌。他不顾天下人如何看他,杀光了所有对自己有威胁的贵族。他将珍爱的“飞泉”送到战场,他在得知自己任性的怀孕后安排好一切。当她痛苦的生子时,她听得到他在门外焦急的声音,听得见生产后的那句:“我只看殿下。”也还记得,那时他为自己采来的木槿花。
      太多的过往在舒淳脑海中涌过,他说他要做贤臣,他始终和自己保持了一个马头的距离,他要舒淳只能相信他,他要看舒淳君临天下。他做了如此之多,做的比英蠡还多。英蠡还有一半是为了报赵王之恩,而温子远不是。他是温家七公子,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和任何人共享天下繁华,但是他没有,他只选择了舒淳。
      舒淳哭到最后已经没有力气了。英敛之小心的扶着她,将她放平,为她盖上被子。期间听到舒淳喃喃的说了一句话。英敛之俯下/身,轻声问道:“您说什么?”
      “我真傻。”那声音有些嘶哑:“他早就说过。明明一开始的时候就说过……他对这天下从来没有兴趣,他有兴趣的是仁王。除了那次骗我,他从来没说过,我不是。”眼泪落下,英敛之不懂舒淳是何意,只能再次为她擦干眼泪。
      舒淳的心陷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怪圈中。她当初知道温子远在藏书阁口是心非,但还是懦弱的相信了他选择放弃自己,相信他说的爱她是在敷衍她。可是她为何就没有想到,他是骄傲的温家七公子,家族世代帝师。他怎么能承认自己爱上了侍奉的君王。她以为他放弃了,于是她便强迫自己逃避,强迫自己忘记那些过往的林林总总,她爱上与他相似的弘毅,她以为这样便能成全他七公子的万古功名,她以为这样两人便可明君贤臣的一统天下。
      她本来和弘毅在一起时就决定将过往弘微的一切柔情全部忘记,一心一意的对弘毅。可是现在却发现,越是想要忘记的事,记得越是清晰。或许弘毅看的到她的心,所以才会在去世前还念念不忘,不忘给她一个未来嫁给弘微的理由。但到了现今这样的地步,她本来就不聪明的脑子更加不知,她深爱弘毅,到底是不是因为弘微。
      她就是个笨蛋,世界上最愚蠢的女人,她怎么就忘了,忘了温子远说过,他要仁王,他要的从来就不是天下,他要的是舒淳的天下。温子桓也告诉过自己,他的一切都那么谨慎,不容许有任何差错。他只是想将一切都安排的毫无纰漏,将她舒淳保护的严严实实。
      他从来没有明明白白的说过,但是在温子桓死后,他拥着哭泣的自己,他用温子桓的死来激励他,他甚至毫不掩饰他依旧要她,不管她是女帝还普通人,本来是他的也好,兄终弟及也好,他都不在乎。
      他明明可以娶夏侯嫣然,因为日后他不想要了可以休了她。但是他没有,能杀光贵族,自己的性命都能当做筹码的温子远,何惜牺牲一个小小的平阳公主。但为了实现他等待自己的承诺,他甚至不惜败坏他们温家最爱的清白名声。他不说,但他在做。他在用他的行动告诉自己,纵然他温子远胸怀天下,可是得来江山太平,不过是为了与她舒淳一人共享繁华。
      英敛之瞧见舒淳睡着了,便小心的退下,嘱咐侍女好好照顾。他却独自一人穿过了陈国复杂的后宫,从麒麟阁旁边的小道绕出,又借着夜色避过了巡逻的御林军,来到了温子远每次在陈国下榻的丹凤阁。
      温子远似乎早就在等他了,见到小小的英敛之进来,便抬手指了一下座位道:“敛之,坐吧。”
      英敛之则面目严肃的没有接受他的好意:“我愿意和你合作,是为了公主。我不会忘记,我的母亲是因为你而死的。”
      “这种指控太严重了。”温子远一只手支着下巴淡淡笑了一下:“你母亲不过想以此打动公主好好庇护你罢了。无论我在不在,她都会为你父亲殉情。你是英蠡的儿子,不该在这种无聊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说说吧,今日殿下怎么样?”
      “夏侯嫣然来了一趟。”英敛之把躲在暗中听到的话都完整复述给了温子远,温子远的眉渐渐聚拢,然后道:“平阳公主果然是长舌妇人。哭泣最伤心脉,五哥去世,殿下已经伤心欲绝。她现在这么说,殿下又难免自己无法开解胸怀,伤及五脏。”
      “我也是这么想的。”英敛之的眉头也跟着皱起来:“后来殿下哭的极伤心,最后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温子远的眸子望向英敛之。
      “她说:‘我真傻。他早就说过。明明一开始的时候就说过……他对这天下从来没有兴趣,他有兴趣的是仁王。除了那次骗我,他从来没说过,我不是。’”英敛之说完,看到温子远的面色略微僵了一下,然后才道:“殿下刚才睡前,筋疲力尽。若是明日不能正常起身,恐会被陈皇所疑。”
      “殿下不会如此的。”温子远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想要让自己竭力淡定下来:“她会起来的,和往常一样。她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亡国公主了,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丞相。”刚满七岁的英敛之站在那里看着他:“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我母亲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对。”
      “你这是打算在告诫我吗?”温子远看着他一脸严肃的表情,白皙的手指掠过茶杯的盖子,口吻有些嘲笑:“你的父亲尚不敢如此对我,你小小年纪倒是十分有胆识。”
      英敛之没有理会这些话,只是看着温子远道:“我母亲说过。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只要告诉她,他才会知道。就算聪慧如父亲,若是一日没有母亲的温柔,他也会惶恐自己是否不再被母亲所爱。丞相之所以不畏惧,是因为殿下始终表达着她对丞相的所爱。殿下之所以畏惧,是因为丞相从来没有告诉过殿下,你如此爱着她。”
      温子远抿了一下唇,高傲道:“殿下将来会是一统天下的女帝,我温家是帝师,我辅佐殿下,兄终弟及,成为殿下的夫婿。一切合乎礼制,这些都还不够吗?”
      英敛之定定的看着温子远,一字一句道:“丞相若真是如此想,那为何不做贤相就够了?大魏兄终弟及,殿下应该嫁给淳于将军,毕竟当初中书令才是殿下名正言顺的第一位丈夫。既然殿下没有嫁给淳于将军,那就表示她也可以不嫁给丞相。”言毕,英敛之拱手一揖道:“敛之不才,我已无族人故旧,也没有温家帝师的名声。他日一统天下,敛之愿受天下非议,以身侍君。”
      英敛之毫不意外的看到温子远望向自己阴鹫的眼神。但是他并不畏惧的对视着这位让自己父亲都铩羽而归的温家七公子。看着他平日总是怡然自得,仿佛能掌握天下的手握紧那红木的椅子扶手。英敛之突然有种内心畅快的感觉,他默默在心中道:“父亲,您看到了吗?温家的七公子也并非无懈可击啊。”
      温子远半天才开口道:“你要珍惜你母亲为你换来的生存的机会,敛之。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种宽容的。”
      “我十分珍惜,所以尽心侍奉公主。”英敛之回答的也冠冕堂皇:“若是丞相不慎,让我身置险境,过早夭折。我不过是提早去见父母,但是您也别忘了,您刚说过,哭泣最伤心脉,您舍得让公主为我的死,日夜哭泣,让她想到自己辜负了五公子的嘱托吗?”
      温子远坐在那里,看着并不畏惧的站在那儿的英敛之,突然的,他展开一个微笑,然后松开了紧握着的手,端起了茶杯道:“不愧是英蠡的儿子。也难怪五哥至死也要嘱托公主留你一命。你的责任是辅佐大魏未来的太子,以报答殿下对你的恩典。所以,拿公主威胁我,你这是第一次,我原谅你,但也是最后一次。你要知道,我温子远想让一个人消失,办法并不止一种。”
      那冰冷的微笑让英敛之微微抖了一下,但是他强忍着没有表现出这种害怕,匆匆行了礼以后,退出了丹凤阁。英敛之走后,温子远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动,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慢慢的抬起,抓住了桌上的青瓷茶杯,狠狠的贯在了地上。
      漂亮的杯子四分五裂,碎片溅了一地。温子远坐在那里,暗淡的烛火让他整个人陷在一片黑暗当中,看不到表情。琥珀的茶水在地上缓缓蔓延开了。他动了动,抬起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自言自语道:“五哥,虽然当初藏书阁之事,我确有过分之处。可是这个英敛之,还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让他消失才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蓦然回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