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遇刺 ...

  •   大司马府中,英蠡和妻子对坐着。那少妇含泪道:“尚久,当初父亲给你起名蠡,就是告诫你不可用力过多,以致磨损。又给你起字尚久提醒你。我虽知你那吐血是做给旁人看的,可是你的身子也确实一日不如一日。这军报,你也瞧见了,现在到底该如何是好?”
      “玉儿。这是死局,这棋怎么下都是死局。”英蠡的眼睛泛着血丝:“我若主战,那么一万的兵士,绝对不够。常宁公主进可得邺城,退可入寿阳山。当初,我就是拼死也该烧山的。现在天气已不像冬季那样干燥容易起火了,寿阳山春夏多水,树木都是不宜燃烧的,风向也是朝着邺城。失了天时,地利。此时她一日攻下固远,射死了守将,冲在最前方杀出了血路。大魏本就民风剽悍,此事已经传扬,必然各地异动,也失了人和。一万人太少,可是以现在赵的情况,拿不出更多的人了。否则,内防空虚,韩国又有卫澜。一旦出兵,韩国必然攻城。我若主守,那么也不过是等死。常宁公主现在要的,就是时间。有了时间,她能整合她刚刚收编的军队和财帛粮饷,她能鼓动各地呼应,你没看到吗?她甚至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少妇的泪流的更急了:“你当初回来的时候就说,除非是温家七公子,否则没人能做到。但是话说回来,大魏和赵国也不是僵持一日两日了,就算那公主复国了,有温七公子在,凭大魏那地缘,还能真的攻破赵国不成?你现下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不只是温子远。”英蠡握着那军报,几乎要揉成了团:“温子远不可能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做这么多事,还有人在帮她。你看她昭告天下的告示,官吏到位,封赏得体,如此娴熟,如果不是在深谙政治,懂得人情的世家大族长大的,不可能做到如此。温子远性格高傲,最不擅此道,这不是他做的。一定是这个不知从哪又冒出来的毁容的御史大夫,凤煌……凤煌……难道那个被扔到白子林的卫煌浴火重生了不成?”
      “你糊涂了吗?公公亲自验的,都断了气了。怎么可能还活着?”英蠡的妻子玉雯坐到他身边,握着他的手安慰道:“那里可能这么巧?那个弘微还不知道是不是七公子,说不定这个凤煌也是故意顺着卫二公子的事起的,叫他带了面具,装作毁容,用来震慑敌人的。尚久你聪慧过人,难免思虑的多,那常宁公主说不定想不到这一层。”
      “她自然是想不到,可是她旁边的人想到了。在战场上,绝不要赌你的敌人没有料到。能设下这样死局的人,天下除了温家人,不会有第二个。而如此熟悉官制朝堂的,除了卫家人,又有几个?他们虽然年轻,但都是玩弄计谋和政治的高手。那个卫煌,明显是被韩国女皇所陷害,还能不被赐死,全身而退。被范扬救了,范扬对他言听计从。你就知道他的手段了。现在,没人找的到他的尸体,连个残渣都没有。当初……就应该将他处以斩首,永绝后患。”英蠡一时气的站起身:“昏君!昏君!我本有天时地利人和,却生生的被这昏君所误!真是天要亡我赵国!”
      “小声些!”玉雯上前捂住他的嘴:“你这可是死罪。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合家十八口想想。你想要未被敌人打败,却被君王赐死吗?就算他日你想要为国身死,我不拦你,愿与你同去。可是除了我们,也要其他人去死吗?也要英家断子绝孙吗?”
      英蠡被妻子的一番话说得冷静下来。他将放在自己嘴上的手缓缓拿下,然后握在手中:“我是绝不会让你死的,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孩子。先帝有恩的是我,只我一人的死报恩。现在看来,大魏复国只是时间的事。我只有称病不出,待大魏复国成功,陛下再次启用我时,加紧城防,联合韩国,以固赵国不破。那个叫凤煌的,瞒不了多久了。一旦他是卫煌的事情泄露了,韩国女皇必然要想法子除掉他,轮不到我来操心。韩魏若是因此争执,更是再好不过了。此时,我需静待时机,方能再起。”
      那少妇美丽的眸子含着一抹担忧,但还是反手握紧了自己的丈夫:“我相信你。”
      而在固远县,舒淳已经在凤煌的指导下,每日在县衙里聆听政事的汇报。尽管她大多数时候都在说同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按丞相的意思吧”,可是至少在民众们心目中,他们又有了复兴故国的可能。舒淳的封号在温子远等人的再三上书请求下,加封为了护国常宁公主,这样的封号代表了,她已经同那个嫡出的长姐拥有相同的地位。破城时流落到皇宫外的宫人也渐渐的从各地来到了固远县。以往公主府的人也有来投,可是却都没认出温子远就是当初的七公子。这让本来提心吊胆的舒淳松了一口气,凤煌则一语道破天机道:“只要有二公子在,若非刻意,没人会注意七公子长什么样的。”
      托这些宫人的福,舒淳已经有了布料虽不是最好,但制式完备得体的公主服装,身边的起居也开始有专人打理伺候了。只是有一点,谁也劝不了公主。那就是关于丞相大人的事。
      天下人都知道,常宁公主现在的丞相弘微大人是救了公主,帮助公主复国的恩人。可是毕竟男女有别,弘微也不是当初那个在山里的弘微公子了。按照礼节,丞相是不能出入禁宫的,现在虽然不在宫里,可是到底也不好让男子进入公主的居所。
      可是舒淳也是个直脾气,上上下下劝了好多回,连温子远都要她顾及一些影响,莫被传的不好听了,在夏侯洛那里不好解释。可是舒淳却难得的这也没听。她只有一句话,她舒淳在的地方,就没有弘微不能去的。这事僵持了许久,终于还是众臣没能拗的过他们的君上,便都自我安慰,丞相大人是守礼的,断不会轻易进入公主的居所。也就任由舒淳去了。
      平日里,舒淳住在县衙的后院,和臣子们议事都在大堂。为了方便温子远和凤煌平日里教授舒淳,便在将原本县衙的书房特地辟出,作为舒淳学习的场所。这日,温子远下了朝,与其他官吏交代了些许事情,才往那暂时的御书房去。一进门,便看到还穿着朝服的舒淳,正伏在案上写着什么。大魏尚玄色,那朝服是玄色的衣裙,广袖上还绣着红色的上古云纹。为了显得威严,并未再给她梳少女的发髻。而是像当初她的姐姐长平公主上朝一样,给她簪了冠。舒淳书写时极为专注,似乎都没有感到温子远进来。而丞相大人也没有开口,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她。
      终于有些君主了模样了。温子远这么想着,又思及舒淳前几日为了自己不能进后院的事跟所有人辩论的样子。那么娇小的少女,那时穿着这样沉重的玄色袍子,却好像有和全世界对抗的勇气。将来,她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君王,给全天下带来光明和安宁的。
      跟在后面的侍从却尴尬了。他们的君上好像没有发现丞相大人来了,丞相大人好像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就这么站着,算什么?那公公刚要发出些声响,却被温子远抬起的手制止了。他抖了一下自己的衣袖,躬身行礼道:“臣参见殿下。”
      “弘微。”舒淳抬头看到他,立刻放下了笔站起身,亲自将他扶起:“都说叫你不要行礼了。快来看,前日你给我布置的策论,我写的差不多了。你说的,提前完成可是要奖我的。”
      温子远跟着她走到桌边,看着她递上来的文章。舒淳在一旁期待道:“如何如何?我还有一段,你稍等,我写好了,就拿给你。”
      温子远看着,忍不住念出一段道:“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念完他禁不住笑道:“殿下的策论颇有意思。”
      舒淳不明白他这是表扬还是批评,有些紧张的问道:“颇有意思,是什么意思?”
      温子远忍着笑意,放下那文章,简单利落的评价:“书生之见,合该如此。”
      他这话一出,旁边侍奉的宫人略微瑟缩了一下。丞相大人就算是再有功,怎能如此对君上说话。
      舒淳听他这么说,有些沮丧的拿起自己的稿子,然后垂头丧气的坐下道:“这么说,又失败了。”
      “至少文章立意不俗,层层推进,也算是条理清晰吧。”温子远看她的样子,觉得身为人臣还是要学着说两句好听话的:“殿下不过才开始学几日,不必太过担心。再说了,这策论不过是一课而已,殿下也不必学的极好,会看就行。他日天下选拔贤能,自是有写的更好的才子。殿下是他们的君上,只管评论就是,不必与书生争短长。”
      舒淳听他这安慰,心里好受了些。刚想说什么,就听下面有人来报:“殿下,丞相大人。外面有人来投,说是先帝宫妃。才叫后宫旧的宫人去认了,正是瑛贵妃。”
      “瑛妃找到了?”舒淳听了立刻高兴起来:“快叫人带上来。”
      温子远没有阻止她,只是微微蹙起了眉。舒淳开心的拉着温子远道:“瑛妃是皇兄最宠爱的妃子。她大难不死,我要好好待她。想来她受了不少惊吓。”
      “一会儿召见,殿下且离她远些。”温子远吩咐道:“荷香的事,重演的几率不大。是因为范扬没有那个心机,这瑛贵妃也不是好找的。只是,一般国破,后宫妃嫔跑不了的,为免受辱都会自裁,她却活着。活着,若是流亡,为何之前不去找你;若是落在了赵国手里,也早该派来了,却现在才来。这十分蹊跷,还是小心的好。”
      言毕,温子远又吩咐旁边的下人道:“先让人带瑛贵妃去沐浴更衣,说是公主下赐的,念其一路辛劳。还有,特别记着,吩咐宫女,看着她换了所有的衣服,不可有任何利器带在身上。”
      “是,丞相大人。”宫人得令下去了。
      舒淳笑着坐下道:“弘微如此小心。瑛妃姐姐平日的性情最是温柔和善,本也是皇后的人选。我当初身为庶女,入宫多不受喜爱,瑛妃姐姐总是待我极好的。她是我皇兄的妻子,绝不会为那赵国做事。”
      舒淳言罢,又开始坐在那里写她策论的结尾,温子远则拿了奏章在一边看。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下人来报,说是都检查妥当了。舒淳放了笔,刚要站起了迎接,却被温子远的目光又按回了座位上。温子远站起身,又走到舒淳的身前站着,这才吩咐道:“请娘娘上来吧。”
      那瑛妃果然如舒淳所说,是个娇弱柔顺的女子。袅袅而来,如弱柳扶风,极为有礼的向舒淳行了礼,口称“护国公主。”舒淳有些坐不住,站起来道:“瑛妃不必如此客气。你这一路辛苦了。皇兄虽然不知下落,但我会好好待你的……”
      舒淳还没说完,温子远便打断了她:“臣冒犯,敢问娘娘自国破后的所在,为何今日才找来?”
      瑛妃倒也没有气恼,只是回答:“本宫趁乱穿了宫女的衣服逃出,幸而那些兵士没有劫掠,我一直在城里藏着,趁三月修禊的时候混出了邺城,而后四处辗转,打听到了消息,便前来投靠。”
      “原来如此。”温子远承应着,却抬手阻止了舒淳离开座位向瑛妃靠近的动作。
      瑛妃见状忍不住道:“大人难道怕本宫对公主不利吗?想来也是你吩咐的,叫我沐浴而来,我身上早就检查过了,没有任何利器。大人又何必担心呢?”
      “臣并没有担心。”相对于瑛妃的动怒,温子远显得一派浮云:“臣只是觉得,公主今非昔比,离座迎人不合礼制罢了。”
      “公主既然不欢迎我这样的旧人,那我走便是。何必让你这弄臣来侮辱我?”瑛妃说着,那脸上泛起薄怒。舒淳听她这么说,干脆拨开了温子远,急忙上前道:“我没有这个意思,弘微他也不是……”
      就在这几步路的距离,温子远眼疾手快的拉住了舒淳的胳膊,一个旋身把她带离瑛妃身边,可是却也没有闪躲的急瑛妃的突然转身,她拔下头上的珠钗,狠狠的刺入了温子远正好背对着她的肩头。
      温子远闷哼了一声,但还是以身护住了舒淳,瑛妃见事败,拔出了珠钗想要再刺,却被旁边涌上了的宫人们制住。舒淳似乎懵了一下,但她抬头看见温子远煞是变白的唇,忍不住尖声吼道:“快去叫御医!快叫御医!”
      那瑛妃本就柔弱,几个孔武有力的太监就压住了她。此时的她完全失了那柔弱,反而疯了一样笑骂道:“你叫也来不及了,我在那珠钗上涂了剧毒!这个护着你的小白脸马上就要死了。”
      “不可能!你给我住口!”舒淳紧紧的抱住意识似乎已经有些恍惚的温子远,旁边有宫女要来帮她,却都被她给斥退了:“你们都让开!快叫御医来!还有,把这个女人给我关起来!关起来!弘微要是有一丝差池,我就……我就……我就要千刀万剐她!”
      瑛妃被拖下去,但她还是疯笑着叫骂:“好!好!我等着!这比让你死还痛快!你哥哥加诸给我的痛苦,他死了!我要你来还!”
      御医此时已经匆匆赶来了,劝说着舒淳将温子远先放在软榻上。舒淳不知道自己已经哭的满面是泪了,只是巴巴的跪在那软榻边,看着御医把脉。这时,她才注意到,温子远虽然气息微弱,但是似乎并没有昏迷。那凤眸努力微微睁开,然后勉强向她笑了一下。
      舒淳一边哭一边道:“弘微,都是我的错。我该听你的,求你别有事。我发誓,以后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听你的。”
      御医放了诊脉的手,又沾了那伤口的黑血,轻轻嗅了嗅道:“真是奇事。来人,准备清水和手术包扎的用具。”
      舒淳焦急的望着那撵着胡子,摇头晃脑的老御医:“万大人,你是往日宫里最好的医生。弘微……弘微他到底如何?”
      “这毒药本是天仙子蛇毒,剧毒无比,只要沾上血液便能立刻麻痹人体,半柱香内不能解毒,人便身死。就算即使解毒,人也将终身不能活动,形同废人。天仙子的毒只有用其蛇本身的血可以克制,若不是被蛇咬了,及时杀了蛇解毒,一般都必死无疑的。可是老臣赶来就早已超过半柱香,丞相大人却无事。真乃奇事。”御医拿过准备好的清水和器械道:“丞相大人,虽然不知道为何如此,但老臣还是要为您先清伤口上的毒,然后再为您包扎,请您忍耐。”
      温子远气弱的点点头,宫人们要脱下温子远的外袍,但却迟疑的看着他们没有打算离开的公主殿下。这男女有别,丞相要脱衣服,公主却……
      “你们在愣着干什么?难道要本宫亲自动手吗?”舒淳气的站起身来,若不是她自己力小,怕弄痛温子远,还会等他们吗?
      宫人们见一向温和的君上发怒了,连忙动手脱了温子远的白袍。御医亲自拿了刀具消毒,一点一点割去那不大的伤口上,被毒素腐蚀的死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遇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