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首战告捷 ...

  •   舒淳第一次进攻的时间,在温子远与已然化名凤煌的卫二公子的反复商议下,定在了三月巳日。这一天,按照传统,无论官吏和民众都会到郊外踏青进行春禊。那个时候应该是城防最松懈的时候。可以先行突袭,然后在城门来不及完全关上时,尽速破城。
      凤煌已经得了一个有些简陋的面具,遮住了他一半的面容。军队已经在白子林驻扎妥当,但他依旧在看着地图。温子远站在他的身后,声音缓缓的响起:“怎么,子明你担心首战失利吗?”
      “这不是开玩笑的。”凤煌的眉微微皱起:“范扬有一万大军。他不擅进攻,但也总是守城之将。排布的极为妥帖。我们只有不到五千人。这战打固远县,我们最多调拨一千人,守军数倍与我。若是不能成功,就连和范扬对峙的机会都没有。而首战失利会让陈皇对我们失望,失了粮饷的来源,恐怕更是艰难。”
      温子远没有反驳他,只是走到他的身边,修长的手指抚上那地图道:“刚才当着殿下的面,你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证没有问题的吗?怎么这时候跟我讲这种话。”
      “那不过是要殿下放心而已。再拖延下去不攻城,陈皇那里还是不好交代。”凤煌看着温子远完全没有一丝忧虑的侧脸:“七公子不害怕失败吗?”
      “我这辈子最不怕的,便是失败。”温子远回头,侧耳听着帐外整齐划一,又沉闷的车马声:“明日定能攻下邺城外的郊县固远,我们将从此有了立足之地。”
      “为何如此笃定?”凤煌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的弹丸之地。
      “因为,这是我的主意。”温子远说完,没有停留的转身,走向帐外。凤煌看着他的背影,不禁笑了一下。七公子的高傲,原来如是。
      舒淳第一次正面战场,害怕多过激动。温子远说,她必须在这场战斗里身先士卒,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为此她花了不短的时间练习射箭和马术,这让她能够相对安全的击退敌人。淳于光是突袭的先锋,舒淳骑在她的马上,握着弓的手有些颤抖。她回眸看了一眼站在马边的温子远,她想说“害怕”,但是她不能。温子远看透了她的心思,伸出了手,握住了她正在颤抖的指尖:“殿下,要记得。你若是不能安全回来,便是叫臣等……去死。”
      舒淳一惊,她立刻反手抓住了温子远:“我不会让你死的,不惜一切代价。”
      淳于光得手的信号已经发出,大队人马准备开动。舒淳放开了温子远的手,抓紧了马缰,强迫自己头也不回的奔离而去。凤煌看着眼前的一切,泛起了一个浅浅的笑。这个温七公子最是懂情,懂得一个爱着自己的女人,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去死。只是不知,他这一句之下,又有几分真心。
      固远的城防并不算坚固,只是守军多于舒淳的军队。此次突袭,加上前锋也不过一千人。而固远则有三千守备。舒淳第一个射中的是个普通的士兵,但并未射致命的地方,刺中了大腿。那血猛然的流出,让从未伤过人的舒淳一阵眼晕。但她勒紧了马缰,继续跟着队伍奔驰。她知道自己不能拖后腿。
      按着温子远设定的队伍阵法,舒淳和淳于光汇合后很快包围了出城迎战的守军,到处都是砍杀之声,□□和骨骼破碎的声音折磨的舒淳几乎崩溃。一只流矢从她耳边飞过,划伤了她的面颊。血流了出来,她却意外的没有感到疼痛。拨转了马身,她一个抬头间看到城上的守将正拿过了弓,要向她射。她知道,躲避掉这只箭的可能性不大,她离城池太近了。所以只能孤注一掷。
      几乎是下意识的,她也迅速拿起了自己的弓,搭上了羽箭。楼上那守将似乎没想到她会这么做,愣了一下。也就是在这一瞬间,舒淳率先张满了弓,周围战场的声音被她屏蔽在脑海之外,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沉静。拉弓的那只手上,还有温子远残留的温度。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她不能死,她死了,弘微便也活不了了。
      那箭飞出后,她身子一个滑身,侧溜到马背旁。尽量闪避对方箭矢的伤害。可是就是这短短躲避的一瞬,她听到了来自自家兵士的欢呼声。他们在喊:“公主射中了守将!公主万岁!天佑大魏!”
      她握着弓,还靠着马背颤抖,她射中了。她成功了,她做到了!但是,她没有太多时间庆幸,很快,从阵势中游散出来的兵士发现了她,朝她扑来。她没有办法考虑太多,拔出了挂在马背上的剑,砍去。那持匕首的士兵就这样还没靠近便被长剑贯穿。舒淳用了很大的力气,血猛然的溅了出来,洒了舒淳一脸。她的手开始抖,但是她没有迟疑,很快的抽出剑来,翻身上马,砍杀敌人。
      杀人这件事,你开头做了第一个,就不会对第二个再有迟疑。舒淳挥舞着剑,几乎有些麻木。她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只看得见眼前的血腥和只想着不断的前进。一向身子文弱的她,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倦,她只知道,她不能停,停下就是死,她死了,弘微也活不成。所以当她意识到周围的环境已经变了,从城外变成城里的时候,她听到淳于光欣喜若狂的声音:“公主!我们成功了!”
      是吗?成功了?舒淳在心里想着,手上的力气也软了下来。成功了,就是说,弘微安全了,不会死了。她这么想着,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梦里是无尽的杀戮,鲜血,人的□□四散破裂。她在血池中挣扎着,但是却怎么也无法离开。她不断的叫着:“弘微……弘微……”可是却得不到回应。他去哪儿了?他为什么不回答?她舒淳还没死,他也不可以死,不可以离开。
      “殿下……”有些焦急的声音呼唤着她。那是弘微吗?不,不会是的。他从来不会有这种焦急的感情,他应该是慢条斯理的,不温不火的叫着自己。可是那声音叫的越来越急,她感到自己的手上有熟悉的温度。
      “殿下,快醒醒。我在这里,你只要睁开眼睛,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我。”握着她的手随着声音的急促而变得更紧。舒淳努力的想睁开眼睛,睁开眼睛看看着急的弘微是什么样子。可是她做不到,她已经睁开了,环顾四周,却还是死尸和无尽的敌人。她感到害怕,这里都是不安全的,都是!只有弘微的怀抱才是。那时候,他就是那么抱着自己,离开了死亡。她要躲回他的羽翼下,再也不面对这一切!
      她这么想着,伸出了手,她摸索着,叫着弘微,然后果真被一个温暖的怀抱包围,安全又熟悉。这是弘微的味道,他守着自己,自己便什么也不怕。她渐渐的安静下来,周围的一切黑暗和丑恶都慢慢的消散。然后是白色的光芒,她感到自己的眼睑动了动,然后她回到了现实。
      现实里,弘微真的抱着她,坐在床榻边上,那总是淡定的黑色眸子布满了担忧。她傻傻的一笑,抬起手抚向那眼眸:“我成功了,弘微。我射中他了。这该是在你的预料中的,你又为何担忧?”
      抱着她的温子远皱着眉道:“我不是嘱咐你,千万不要冲到最前面!你还拿剑去跟人对砍!我要是为此,何苦当初让你练弓箭?”
      “我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面了,你别生气。”舒淳那话柔柔弱弱的,仿佛刚才在战场上没了命杀人的人不是她。她似乎还有些气力不足,但总还是挺着道:“我只是……害怕……害怕你有危险。”
      “咳……”旁边淳于光清嗓子的声音让舒淳回过神来,她猛然反应过什么似的,推开温子远坐直了身子,发现这屋子里不但有温子远,还有淳于光,凤煌,医生以及两三个亲信士兵。她的脸顿时涨红了,也不顾浑身酸痛的,干脆又躺下蒙住了头。
      温子远看她这样,又看看下面都在忍着笑的人,便伸手去拉她的被子:“殿下,你醒了好歹给医生瞧瞧,回答些问题。刚刚医女们给你检查了,除了一点皮外伤,其他的没什么大碍。总是给医生问诊一下,更妥当。”
      “那你们都出去,就让医生留下来就好了。”舒淳的声音在被子里闷闷的。温子远有些无奈道:“大家等了这么久,都担心了。何必如此?殿下也真是薄情,刚才还抓着我不让我走,现在却又赶我。怎地算是贤君所为。”
      舒淳干脆掀了被子,坐起身道:“好。你们要笑就笑吧,快笑个够。”
      凤煌瞧她突然这般小孩子脾气,便忍住那早已流露出的笑意,拱手行礼道:“现在,殿下可是大魏的护国公主,谁敢笑您。您身先士卒,为攻城杀出一条血路,整个固远县都为您沸腾了。大魏的子民送来的粮饷将县衙的门都堵上了,高呼着你才是真正的护国公主。我们做臣子的,哪里敢笑您?”
      “不敢,就是有笑了。”舒淳又恼又羞道:“你们……你们就合起来欺负我吧。”
      “诶,公主。您不能株连啊。臣可什么都没做。”淳于光调侃的辩解道:“臣只是清了清嗓子,提醒君上该有的仪态而已。”
      “你们……”舒淳正要发作,却因为动作太大,勾动了伤口,痛的皱起眉,又缩成了一团。温子远让开位子,示意医生快快上来检查,口中还不忘道:“你当时冲的痛快,现在可要受苦了。还好脸上这道只是擦伤,过些日子就能好。你保全心疼自己,也心疼我们做臣下的。固远县已得,周边村县想来会望风而动。为了保证邺城的安危,范扬不会轻易出兵攻打,我们可以在此作为一个据点,公主也总算不用再住在山里了。”
      舒淳接受着医生诊脉道:“那我们……我们什么时候攻邺城?”
      “公主不必忧虑此事,稍安即可。近些日子,好好调养。攻邺城的事,就让臣等来操心吧。”温子远安抚了她,又得了医生诊断无碍的保证,松下一口气,这才召唤道:“去叫人给公主备膳吧。”
      舒淳因为手受了伤,行动不便,进食喝粥是温子远亲自喂的。淳于昭先去整合军队了,凤煌则站在一边,向舒淳分析当下的形势:“殿下,我们一日便攻下了固远,想来范扬会加固邺城,等待我们多次攻城疲惫后覆灭我等。眼下,我们不应该急于攻邺城,而是在此收拢兵士,对新加入的壮丁进行操练,尽快熟悉阵法排布。其次,这件事需多多派人传扬到大魏的每个角落。派遣可靠的人,去那些本就不稳定的,由文官和少数兵丁守卫的城镇,让平民形成有组织的反抗。曾经占山为王的,许以厚利。大魏与各国相交之处多有亡命之徒。只要公主承诺大魏复国后,他们功过相抵,赐以钱帛。想来是没人不许的。大魏地势狭长,多处点火,纵然不能成大事,也必叫范扬首尾难顾。没有赵王的旨意,他不会轻易用兵的。我们就是要形成包围,使得他陷入泥沼之中,不能自拔。”
      舒淳认真听着他讲,似是思索了一会儿,才道:“子明你讲的有理,这事就交由你办吧。”
      “现在子明不过是殿下的随侍,殿下必须授权给他,他方能行驶权力。”温子远放下空碗,对着凤煌笑了一下道:“子明,你跟公主要官也不必如此客气。反正她的官,现下也不是什么好差事。”说罢,自己转过头,对着舒淳道:“我们不能再如山中一般了。殿下有玉玺,礼制要全,方可师出有名,令诸国不敢异动。无论是我,还是子明又或者其他各级将领,文臣,都需要系统的,符合礼制的文书指派,纵然没有物资紧张,官印之类的还是要备齐。淳于将军是受庆帝的封,为公主立下了汗马功劳,公主此时应加封他,以给天下臣民抚慰。”
      “可是我并不懂这些。”舒淳听到温子远这么说就有些头大:“等我研习清楚了,恐怕就晚了。”
      温子远敛着眉道:“公主不必烦忧,你听过三公之职吗?”
      “这个自然,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舒淳道来:“我大魏三公在皇兄主政时都已相继年迈。破城时在自家府邸殉国而亡。”
      “所以,大魏需要新的三公。”温子远指向自己:“丞相。”然后指向凤煌:“御史大夫。”他顿了一下,又道:“淳于将军,你直接封他为太尉。令他节制诸军。他日若需领兵征战,你再赐封他为元帅。”
      凤煌看着舒淳不住的点头,忍不住又笑了一下道:“弘微,此举哪里像是明君贤臣所为,分明就是佞臣庸主。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有人这么随便的向君上要丞相一职的。”他本是打趣,没想到舒淳却认真了,她摆着手道:“子明可不能这么说,弘微不过是向我要丞相。他就是向我要天下,我能给,也给得。”
      “好好好~殿下圣明。”凤煌看着温子远冷冷瞟过来的眼神,不禁拱手告饶道:“我想我若是再提异议,弘微这佞臣,怕是要害我了。想来我也是冤枉,他日有个比我更出名的以色侍君者,坐实了所有,闻名了天下,我心里想来更痛快些。”
      舒淳听到这儿,就有些疑惑了,她看了温子远一眼,温子远也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站起身,拿了空碗,对着凤煌扔下了一句:“你这样嘴碎的小人,才真真该死。”
      这话没带任何感情色彩,却骂了那些对当初卫煌被逐之事落井下石的人,也拐弯欺负了凤煌适才所说的话。这话堵得凤煌一句反驳也说不出来,站在那里,憋的脸都红了。温子远出了屋子,舒淳才弱弱的在床上安抚她新任御史大夫受到伤害的心灵:“子明别忘心里去,他嘴上一刻也容不得他人占上风,我时常忍着,子明也忍忍吧。”
      凤煌转过身去,看着陪笑的舒淳,心道:果然是弱主,还好温子远不是个有心乱政的。不然,天下以后要姓温了。但是转念又一想,温七公子这样的人,要存心乱政,纵使夏侯洛也挡不住,也不分什么强主弱主了。看着可怜巴巴望着自己的舒淳,凤煌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行了礼表示顺从,君上都忍了,他还能如何?
      舒淳一日就攻下了战略重地固远,不但扎了根,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还建立了简单的小朝廷。虽然因为庆帝生死未明,她还坚持自己公主的封号,但是已然在行君主的权力。大魏各地因此纷纷异动,范扬坚守不出,写了加急的奏折命人送到晋阳。赵王为此大惊失色,朝堂上就战与不战分为两派吵的几乎成了一锅粥。这时,已经不算年轻的赵王终于想到了那个攻下大魏,还在病中的大司马英蠡。他既然当初能攻下大魏,那么现在必然也有办法解决此事。
      很快皇帝的宣召到了一直处于半监视状态的大司马府。明黄的诏书一路送到英蠡的面前。接了诏书的英蠡在妻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起身。传令的公公道:“大司马,恭喜了。陛下又要启用您了。”
      头发几乎已经全白的英蠡笑了一下,还没回答,便吐了一口血,昏倒在妻子怀中。赵王得报,知道英蠡一时也用不了,心中虽然焦急,但也只能命范扬先按兵不动,不要乱了阵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首战告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