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煮青菜 ...

  •   这样的比试结果显而易见。莫要说连射了三次,就是又加试了三次,两个姑娘射中的枯叶也都在箭矢落地前破裂了。舒淳本想以和局结束这场意外来的争胜,但是温子懿却不肯罢休,他道:“既然是比试,那必要有个胜负。只是比什么,无论是陛下提还是女皇提都略显不公。不如请桑措族长提一项,公主和县主比试。”
      本来只是围观的桑措顿时苦了脸。这位六公子的手段如何,他是知道的。他从不做多余的事,也并非一定要争面子的人。他这么点名自己,想来就是要找自己的不痛快。只是舒淳已经点头了,他也不敢拒绝。只得出列,绞尽脑汁了一番道:“我们族中,妻子都需要有一手好的厨艺。小王素闻温氏不食荤腥,既然公主是想要嫁给温洗马,那不如与县主同做一种素菜。命下人端上,不计姓名。请在座温氏诸位公子尝过之后,得票多者胜。不知如何?”
      “这样也倒是有趣。”舒淳看了一眼温子远无奈的表情:“昕公主如何,朕不知,但舜英此局恐难胜了。弘达,这都要怪你,事事护着她,她到今日还不曾碰过厨艺。等到你侄儿嫁去了荆地,你不知要如何被怨怼了。”
      舒淳虽是开玩笑,可是桑措立刻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从来都听说舒淳和夏侯畅均是一手好厨艺,舒淳虽然贵为帝王,但也会偶尔为丞相烹调小点。因此想着温舜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现在捅了马蜂窝。若是温舜英输了,他估计自己也难以全身。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无法,只得战战兢兢的看了。
      两碟青菜端上来的时候,除了所用的盘子不一样,其他的外貌看起来并无不妥。放到桌上时,掌勺御厨小心翼翼道:“丞相大人,食材和调味品都是御膳房选的。已经命人以银针验过了,没有问题。”
      温子远看了一眼在食桌首位坐着的哥哥以及他旁边的二哥,接着又侧头看向站在镇国塔内的六哥。他轻轻叹了口气道:“你们都不敢先吃,所以叫我来吗?”
      温子谢柔声笑道:“只是正巧三弟不在,不然定是他先来。反正他尝百草,在奇怪的味道也不在乎。舜英怎样说都是你的女儿,父亲总是要比叔伯们担待着些吧。”
      温子远苦笑着遥遥头道:“那么我就却之不恭了。”说着,他抬起青竹的筷子,夹起一根青菜,慢条斯理的放入口中,嚼了两下,眼睛眨了眨,然后看向自己的哥哥们。周围的重臣也都屏住呼吸,等着他的评价。只有舒淳忍不住道:“味道如何,弘微?”
      “水煮青菜。”温子远简单的回答:“或许把糖当做了盐吧。”
      众人松了一口气,见他夹起另一个盘子里的青菜,然后也慢条斯理的放入口中。只是刚刚嚼了一下,突然脸色涨得通红,不断的咳嗽着,连眼泪都涌了出来。舒淳顿时着急的亲自上前,拿出自己的手绢为他擦拭道:“怎么了弘微?快吐出来……吐出来呀……”
      旁边的宫女也早已碰上了盂盆,让丞相大人将那颗青菜吐了出来,并且捧上了清水,让他漱口。舒淳看着他变得苍白的脸色转好了些,便又为他擦了擦额上的汗,转而盯着那盘青菜道:“这盘是谁做的?”
      “回陛下的话。”御厨当时就跪下了:“是……是昕公主。”
      项氏女皇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几乎要昏过去了。自己的女儿虽然没有做过菜,但是像县主一样保守的水煮青菜有什么不会的?什么都不要放她不知道吗?现在可好,她不知道放了什么,把温子远呛成了这个样子。她想着就害怕,顿时跪了下来:“小王死罪,教女不严,请陛下责罚。”
      舒淳缓了一口气,看着温子远渐渐恢复了平静,心中的着急和刚刚面上带的严厉也都慢慢消退了,然后道:“女皇先平身吧。”言毕,她坐回自己的位子。毕竟刚刚她担心温子远,擅自离开了皇位已经非常不合适了。
      温子远则拱手道:“陛下,昕公主的青菜中……似乎放了许多大料加煮。臣自幼饮食清淡,只是一时不适而已。请陛下切勿责罚项氏一族。”
      舒淳点头道:“朕知道了。”言毕,她抬手,让还在跪着的项菲和项昕起身,然后又露出一个微笑道:“昕公主,温氏一族茹素,修道,口味清淡,举世皆知。你纵然不会做菜,也不应当下如此重口味的调料在内。因而,此局判做你输,可有异议?”
      “下臣无异议。”项昕躬身行礼道。她本意是想让青菜不那么寡淡而已,却没想到温子远的反应如此之大。本来她看着舒淳都起身离开皇位了,立刻冒了一身的冷汗,才觉得自己惹出了麻烦,却没想到舒淳却放过了她。
      “那么,贞白就不能娶你了。”舒淳终于将话落到了重点上:“这是你和舜英之前的约定。”
      “下臣知道。”项昕说完,抬起头道:“若是有一天,我做的好了,陛下能否将温大人赐我呢?”
      舒淳愣了一下,然后看向温子远,干脆将这个麻烦推给他们温家。毕竟他们的家族应该经常处理这样的麻烦事。这么想着,她便答道:“贞白是温家的人,是太子的侍读,也是朕的重臣。朕不能随意决定他的婚事。尚需他的父亲做主。”
      项昕立刻望向了本来非常超脱出离站在一边的温子绍。温子绍已是知天命之年,但仍保持了温家特有的身形,挺拔如竹。簪了玉簪的发仍旧乌黑发亮,蓄起的胡须让他显得更是仙风道骨。他站在那里就这么无辜的被陛下推来的烫手山芋砸到。还好的是,他从小就有个以美貌给自己惹麻烦的弟弟,对此他驾轻就熟的打起了太极:“我们温家的婚事,都是自己做主。贞白若是同意,我这个做父亲的又有什么意见呢?”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移到了温玄清的身上,温玄清的回答则更加简单又让人难以捉摸:“那就等昕公主胜了舜英再说吧。”
      纵然这最后还是等于没说,可是此事总算是了解了。项昕回到驿站没有少被念叨,也挨了几下板子。可是她也因此很快和温舜英建立了不打不相识的友谊,为其留在邺城的时间里增添了不少乐趣。
      眼看项昕离开的日子就要到了,走前她求着温舜英带她远远的瞧瞧温玄清在做什么。温舜英迟疑了一下才道:“可是,最近皇兄新婚,在休息。三哥他都在桓宫代替皇兄处理政务。桓宫是东宫,我们不能随便去的。”
      “为什么?”项昕有些不明白:“你的父亲不是丞相吗?就算是东宫,也没有不能随便进去的道理吧。”
      “桓宫不仅是东宫,还是母亲纪念五叔的地方。旁人不能随便进入。”温舜英和项昕在花园里走着,慢慢的解释给她听:“所以,除了皇兄,还有辅佐皇兄的三哥,就连父亲都很少去的。”
      “真奇怪。”项昕敲了敲自己的头:“我听说,在我出生前,我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本来我母亲也只有我父亲一个丈夫的,父亲去世以后,她也没有再嫁给别人。可是她的寝宫每晚都有人侍寝啊。陛下富有天下,为什么非要再嫁一个丈夫?要是不嫁的话,不是可以宠幸其他很多人吗?”
      温舜英眨眨眼道:“那要是宠幸的人恃宠而骄,祸乱朝堂怎么办?”
      “不要给他官职啊。”项昕说的十分轻松:“我母亲就是这样。以后我也这样。”
      温舜英站在那儿想了半天,才又道:“这样的话,我父亲怎么办?而且,你若这样的话,我就更不能叫三哥娶你了。三哥可受不了和别人同享一个妻子。”
      “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行?”项昕很显然对于这种区别对待感到不满。
      “这和男人女人没关系。”温舜英认真道:“父亲说,我们温家,不论男女,都不可以三妻四妾的。要对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一心一意,不可以移情别恋。”
      项昕若有所思道:“所以陛下也这样对丞相吗?”
      两人正在对话之间,宫女匆匆跑来道:“县主,奴婢可找到您了,六公子急着找您。”
      温舜英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你跟六叔叔说,我很快就过去。”言毕,她转向项昕道:“那我不能去送你了。我会常常给你写信的,你要是有空,也要常常来邺城。”
      “我会的。”项昕笑得眉毛弯起来:“我要打败你,嫁给你的哥哥。所以我一定会经常来的!”
      乙巳年的深秋,清平县主温舜英和项氏公主项昕所结下的友谊,在日后经历了时间和权力的考验,历久弥新。而在她们都还是稚子之时对于各自母亲的讨论也深深的影响了她们后来感情的选择。
      夏侯畅离宫后,温子懿似乎是轻松了不少。至少他不用在面对突然会冒出来的夏侯畅,而只要每个月听温玄清带来的报告就够了。平心而论他无法像讨厌夏侯洛和夏侯肇那样讨厌夏侯畅,因为她长得像舒淳。这就足以让温子懿放下很多想要将她处之而后快的想法。大魏又恢复了安静,它有条不紊的遵循着《大魏律》的规定,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舒淳很满意她现在得到的一切,有时她闲来和温子懿坐在镇国塔的顶层,喝茶,晒着暖暖的太阳,望着整个皇宫。温舜英有时也参与这样温馨的下午茶。她经历了那次糖水煮青菜之后,慢慢的开始学做一些菜肴点心。丁未年的春天,也就是她即将迎来十岁生日的前夕,她终于能为自己最喜欢的六叔叔做好一盘虽然看起来有点丑,但是却味道不错的酸梅糕。
      这一年,凤煌的次女凤绎如终于满了十岁。可是卫澜还是没机会等到自杀殉国。因为苏羽才在去年的元月诞下了凤煌的儿子。凤煌将这个取名为凤睦,还在飚着眼泪的柔软的小娃娃扔到卫澜手中的时候,面上尴尬的笑了一下。但是卫澜驾轻就熟的立刻开始哄着哭闹的孩子,心中还在感叹。自己已经是半截埋进黄土的人了,却还是在给自己的弟弟赎罪。只是到现在,他已不是赎罪的心情了。从那个已经成为太子妃的翕如,到现在他怀中的凤睦,他一个都舍不得离开。
      凤绎如继承了母亲的样貌和性格,不似她的姐姐倾城倾国,又生性好动。虽然与温舜英也玩的极好,可是温舜英出宫总有限制,凤绎如便每月进宫跟她讲宫外所见的趣闻,顺便探望自己的姐姐。
      这日,凤绎如一身戎装的冲进“舜英阁”的时候,见到温舜英正趴在棋盘前,望着上面的残局,不知道在想什么。温舜英见她来了,也没有往日的精神,只是仍然趴在那里,有气无力的样子。
      “舜英,你这是怎么了?要不,我去求求父亲,让他跟丞相大人说说情,我们出宫玩几天?”凤绎如跑到她身边,挤着她坐下道:“或者我们去找淳于伯伯,让他带我们骑马。丞相肯定没意见。”
      “我有烦心事呢。”温舜英托着下巴看着棋盘:“我遇上了一个从来没有遇上过的艰难的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你?”凤绎如一脸不敢置信的望着这个从小就继承了她父亲聪慧大脑,又被她叔叔调教的人精似的好友:“你是说这残局吗?问你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六叔叔不就好了吗?”
      “棋局再难,也终有解法。因为它是死的。它寻常难,难在下棋的人不好捉摸。”温舜英干脆坐直了,挥手让宫女们都下去,然后看着一脸迷惘的好友道:“只有你能帮我,绎如。”
      “我能帮你的只有帮‘小白’带点不一样的吃食。”凤绎如摊开手:“你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
      “皇兄最近很难过,我要帮他。”温舜英抓住凤绎如的手道:“皇兄发现,翕如姐姐其实根本就不喜欢他。”
      “诶?大姐?”凤绎如愣了一下,然后拨浪鼓似的摇头:“不可能,大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要嫁给太子的。不可能不喜欢太子殿下的。”
      “嫁给皇兄,那是母亲的旨意,也是凤伯伯许诺父亲的。翕如姐姐根本不会,也不能反悔的。”温舜英歪着头:“皇兄一直以为,翕如姐姐虽然是奉母亲的命令嫁给他的,但是从小总是有感情的。但是前些日子,皇兄发现,翕如姐姐总是心不在焉的。虽然总是笑着,但并不开心的样子。有一次,皇兄回去早了,没叫人通报。就听到翕如姐姐自己在自弹自唱一首曲子,声音开心得很。他从没听过,便进去问翕如姐姐,可是她却又没了那时的高兴,只是恭敬又客气的说只是随便唱的。皇兄觉得,那个曲子一定和翕如姐姐心上的人有关。但是问了宫廷的乐师,谁也没听过那样的调子。皇兄又不敢告诉父亲和母亲,只好找我诉苦。”
      “连你六叔叔都没听过吗?”凤绎如感到很奇怪。
      “是的,我翻了好几天的书了。古曲也没有。但皇兄觉得,那定不是翕如姐姐随便唱的。”温舜英看着更加迷茫的凤绎如,然后道:“我唱给你听,看看你听过没有,绎如。”
      凤绎如糊里糊涂的点点头,温舜英便轻声的唱了起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温舜英还没唱完,凤绎如便接着她唱了下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温舜英立刻抓住她开心道:“你知道,你听过这支歌?”
      “这其实是两首歌,你刚才唱的是夏歌,我唱的是秋歌。”凤绎如朗然笑道:“前面还有春歌,后面还有冬歌。合起来就是子夜四时歌。也难怪宫廷乐师们不知道,这是韩陈交界的山民们喜欢唱给孩子听,用来教导四季的歌谣。我们全家都会唱,说不定过些时候小睦也会唱了。是大伯教我们的。”
      “你大伯……卫澜……”温舜英陷入了沉思,然后道:“翕如姐姐该不会喜欢他吧。”
      “怎么可能,我和大姐都是大伯一手带大的,大伯才像是我们的父亲。父亲就是一个只会板着脸挑错的坏人。”凤绎如大手一挥:“就像你,你喜欢你六叔叔,总不会想着要嫁给他。这是一个道理的嘛。”
      “我纵是不能嫁给六叔叔,以后也要找六叔叔样的人物。”温舜英一时小孩子的心性上来,抛却了刚刚的猜测。
      凤绎如笑得几乎要背过气去道:“你们温家本来就是百年难见的家族,你六叔叔更是千年不遇的人才。要找他那样的,你估计要重新投胎好几遍才行吧。”
      温舜英推了一下没个正经的好友,话归正题道:“一会儿我和你一起去看翕如姐姐,你要配合我!”
      “配合你做什么?”凤绎如眨巴了眼,有些不明白。
      “你只管在我让你唱的时候,唱就行了。千万不要暴露哦~”温舜英小心的叮嘱道。
      凤绎如拍着胸脯道:“放心吧,舜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2章 煮青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