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圆通之愿 ...
-
回过头再去看惠安长公主的婚礼,京都杨氏虽然富甲一方,可家中重商轻文,一族并未有官爵在身,求娶了公主,于其族氏百利无一害。
对于保荐了重疾在身,病入膏肓的驸马的“那个人”,想来收受杨门之礼收到手软。
这一场公主大婚的戏码,他们一个得了名,一个得了利,各得其所,美哉美已,可是,却害了惠安长公主。
她的丈夫新婚一月就离世,再不用去理会那些人世算计,人情冷暖,可是,花一般年纪的长公主,从此,就要在公主府中独自一人,孤独终老。
春花,夏雨,秋山,冬雪,从此再无良人伴她左右,只有她,在他们相处了一月的公主府中,望穿岁月。
皇太后随即亦病倒,可是却毫无它法,大铭礼制如此,惠安长公主不能改嫁他人,亦不可出家,再没有人可以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呢,朱圆通咬牙,为什么时光跨越了百年,女人们的日子却变了一种形式,愈发地艰难。
在汉代,汉文帝之母薄姬初嫁魏豹,再嫁汉高祖刘邦。汉武帝之母嫁人生女后,再嫁汉景帝刘启,寡居的平阳公主改嫁卫青,哪一个没有再嫁的自由。
至唐代,公主再嫁者,三嫁者也不乏其人,为何过了数百年后,对于女性却愈发严苛。
没有婚姻自主的权利便罢了,偏生那权利,却在宦官手里!真让她愤懑!
是了,礼制不是那么说的,标准的程序是:皇帝派亲信太监对入选的众人面试,如果没有中意的,再扩大范围至河南河北等地。最后,太监初选出三人,由皇帝或皇太后选一人为驸马。
看看这规矩,给了太监们多大的权利。海选由他们负责,初选由他们定夺,几轮考核下来,不知道他们的口袋里得装了多少银两。
而最后的择选,若非是极受宠的公主,皇帝或皇太后哪有精力与闲情逸致一一取核校准驸马的生辰八字家世修养。
听闻惠安长公主的驸马,是元隆帝在三位候选者中挑选。连政事也不怎么管的元隆帝在殿上问他最信任的太监,“你怎么看?”
于是,杨氏公子脱颖而出。
哼,如此驸马,到底是帝王的选择,还是太监的选择?!
朱圆通把吃了一半的糕点愤愤扔回盘子里,心道,长公主啊长公主,你到底是不是元隆帝的亲妹妹啊,哪有偏听偏信到这个程度的哥哟。
“殿下,今日的糕点不可口吗?”暮兰问道。
“不是不是。”朱圆通摆手,“有些口渴了。”
她看看暖阁之中,此刻,只有她与暮兰一人。眼珠一转,朱圆通心头一动,何不问问暮兰。暮兰不及芝兰嘴巴严,又与她相处得最久,此刻暖阁之中再无旁人,不若,就问问到底谁是“那个人。”
初始,她曾怀疑过郑贵妃,试问现在后宫之中,谁人还能于郑贵妃争锋。可是经惠安长公主一事,理清了公主婚嫁程序的朱圆通才知道,那人,觉无可能是郑贵妃。
贵妃娘娘的确可以给元隆帝吹吹枕边风的,但是从海选到初选,到殿上给帝王的提点,一路参与此事的,是太监。
那位后宫诸人与内阁大臣们避其姓名的,是一位宦官。只是,她对大铭政事还一知半解,一时,不知是哪一位人物。
“暮兰,风有些凉,把门和窗都关上吧。”
接着,朱圆通招招手,让暮兰坐到自己身旁,好奇般轻声问:“暮兰,我问你,紫微宫中,父皇最信任的宦官,是哪一位?”
暮兰睁大眼睛,不解地望向朱圆通,“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好奇罢了。”朱圆通脸上是孩童天真的笑容,“觉得在这紫微城中,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哪天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殿下,有荣妃娘娘在,自然是不会让您被别人欺负了的。”暮兰道。
“母妃自然是最疼圆通,可是,总不能一辈子都靠母妃,圆通长大之后,亦要知晓事情,才能够保护母妃啊。”
“殿下……”暮兰看着圆脸的公主,听着她软糯却颇坚定的话,一时,有些动容,“娘娘不让我们在宫中讲东讲西,就是希望您远离是非,一世安宁。只要殿下康乐,东华宫别无所求。”
“健康快乐,听说,惠安长公主原来在宫中时,也是无争无忧的,可是,现在呢?”
“殿下您见长公主成婚了,就成日里打听长公主的事,芝兰和孙嬷嬷知道了,定然说兑你。”
暮兰调笑了一句后,又向朱圆通身边凑近一分,在她耳边轻声道:“陛下最信任的,自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格高公公。这一位,同时还提督东厂。”
朱圆通一头雾水,过了几百年,怎么宦官中还搞出了这么多官职,司礼监与东厂,又是做什么的,还有,提到这个人时,大家默契般地低语,是为哪般啊?
“暮兰,你声音压这么低做什么?全然不似你往日做派?”朱圆通笑问,“高公公是千里眼顺风耳不同,谈不得,说不得?”
“殿下!”暮兰一声低语,少有地打断了朱圆通的话,“东华宫与司礼监东厂全无接触,往日里又无人与你提过,所以你自然不知其中利害。东厂直属于陛下,为大铭秘密监察机构,监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重犯,从朝廷衙门到官员与百姓生活,都在东厂监视之下,这紫微城中,更少不得东厂番吏。所以……”
暮兰以指在唇上点了一下,“谨言慎行,小心为上。”
朱圆通心中更恼,她最不待见宦官。她前世的父亲,从普通的广平郡王,到登上大唐帝国权利的最高峰,只用了四个月时间,这其中,少不得宦官的扶持。可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亦是由宦官送上黄泉。
如今,数百年时光已过,她本以为一切都会变了。
宦官,古已有之,早在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典籍中便有记载。早期的宦官多为先天患疾之人,在君王左右照顾王族衣食住行,兼负后宫嫔妃和宫女的管理侍从工作。因为长期呆在帝王身侧,极易成为帝王的亲信,他们的地位日益显赫,至唐,她的父皇因宦官立,为对藩镇作战,开始启用宦官监军,终是开了一个不好的例子。
不曾想,到了铭,是变了,比之唐,宦官的权利却是有增无减。
朱圆通的手在袖口中紧紧握成一团,在这个再不必去和亲的王朝,让她坐以待毙等着太监为她择定驸马,决定未来的生活,笑话,简直是笑话。
放下手中杯盏,朱圆通心中已打定了主意。
我的婚事,我做主。
没错,司礼监也好,东厂也罢,作为宦官,你们还是忙着去为批红与搞监视忙碌吧,选驸马这种小事儿,就不劳烦你们了。
朱圆通暗下决心,为了前一世未曾体验过的生活,为了母妃临终前对她的嘱托,她一定要嫁个好人。而根据现在大铭的环境与时局,作为一个极具计划性的公主,她很快制定了未来幸福生活的行动指南:
第一,广泛关注
大铭不是极具开创性地搞出了皇帝直属的监视机构东西厂吗,挺好的,他们监视她,她也默默地关注他们。如此,在紫微宫中,广泛了解太监们的言行,贯彻监视与反监视,其乐融融哟。
第二,重点掌握
没错,高格现在盛极一时,但是,没有人是毫无缺陷的,也没有人会永远处于巅峰。待她到了及笄之年,元隆帝身旁最信任的太监是哪一个,主持驸马择选的又是哪一个,还真不好说呢。
如此,重点掌握一些潜力股宦官们的信息与小把柄,挟弱点以令太监,还愁选不到身体健康,身家清白的良人?
此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重点掌握宦官们信息的同时,也要了解站在东厂对面的那些人们的情况,如此一来,才不会敌我不分,破坏同盟。
嗯,看上去,内阁的那几位,就和高格很是不对盘嘛。
第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驸马这个位置对一些人,还是极具吸引力的,茫茫人海,报名应选驸马者众,如果等着主持择选驸马的太监给她选出情投意合的良人,她就太天真了。
他们是会选择,可是,选的是钱袋,不是人。
好驸马,当然要自己去选。
好驸马,最好是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量身定制。
嘉安公主朱圆通,自此定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以三条行动规划为指引,健康长到成年,顺利嫁得良人,在公主府中享受着公主表配每年两千石的禄奉,与驸马安然一生,纵游四海。
嗯,如此人生,真有盼头。
……………
元隆二十一年,朱圆通的人生愈发忙碌起来。
白日里,公主们游园学舞,听小曲喝小茶,朱圆通亮着眼睛观察太监们点滴行动,各自特点。
日落后,公主们就寝安卧,说体己话做绮丽梦,朱圆通隔十日坚持夜游,听墙角,做记录。
生活在紫微城中的人是躲不开政事的,为了哪一天不被莫名炮灰,朱圆通亦在尽力了解大铭,了解那些与唐并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司礼监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是铭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太监职位,有时,甚至代替元隆帝在国家决策中“批红”。高格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元隆十七年受命提督东厂,为当今皇帝最信任的人。
西厂督主为张平,听闻,他曾数次顶撞于高格,似与高格不合。
内阁统管六部尚书,是大铭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当今内阁首辅为吴兑,他与帝师张京冬同年入阁,在张京冬病逝后,成为内阁首辅,吴兑与张京冬政见一脉相承。
元隆十五年,高格承司礼监秉笔太监,初时,司礼监与朝堂官僚的关系还不太紧张。吴兑与高格并坐弘政门议事,吴兑曾言,“主上冲年,内外臣子,会各努力为善。”这话高格听了必不豫,却未曾翻脸。可近年来,两人政见分歧,关系愈发紧张。
锦衣卫指挥使为魏秉微,听闻,此人非常玄妙,即不支持吴兑,亦未站在高格一边。
不理政事的帝王,四分五裂的臣子,大铭,真是有趣。
朱圆通在这忙碌的生活中,越来越瘦,她一边惋惜,一边亦有所收获。
在观察太监们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