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五章 ...

  •   林家。
      宅子收拾妥当后,黛玉住进来,第一时间就请了宝钗过来玩。
      进入院落,正面是五间带耳房的正房,两边厢房带耳房,加上倒座,同旁边的抄手游廊合起来,构成一个回字形,院子中间铺着青石甬路,两侧种着各色花木。
      进入正房,厅上是常见的风格,上首一张理石案,中间挂画,左右是对联,两旁几把椅子,宝钗正待细看,被黛玉拉了一把:“这边来。”
      丫鬟打起撒花帘子,等进入左次间,就又是一个样子了,铺着棕色的木质地板,上边是长毛的波斯地毯,屋内围了大半圈的米色沙发,靠边两只还是藤编的,中间是三尺多的正方形茶几,上面摆着几只果盘。
      只是背景墙前,没有电视机。
      看到这样的摆设,宝钗睁大了眼睛:“你真的弄成这样了?”
      黛玉但笑不语。
      “怎么做出来的?”宝钗窝进沙发里,抱起一只圆乎乎的抱枕揉搓着。
      黛玉笑道:“别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哦。”又问了句:“香如没跟着你来?”
      香如之母甄封氏,自与乔嬷嬷熟识后,一心要到绣庄去帮忙,薛家觉得这不是待客之道,劝了几次,不过封氏执意如此,她又不肯闲着什么事不做,好意难却,后来也只能由她去了。不止如此,她还在薛家宅子后面一条小巷中赁了所小院子,又带了香如住过去,薛王氏去看了一回,还算清净利落,见说不过她,又拨了几个小丫头过去服侍。
      封氏此举,赢得了薛家上上下下的敬重。
      至于香如,仍常跟着宝钗出入,宝钗有时想:这莫不是传说中的雏鸟情节?不过说实在的,她也不讨厌香如的这种依赖,所以,大半的时候都乐意带着她。
      今天却例外了。
      宝钗解释道:“她今儿和宝仪一起,跟着我们家太太还有她娘,到我一位姑妈家去了,呶,就是夏金桂她们家。”
      黛玉正要细问,宝钗笑着道:“先不管她们,走,再带我看看去。”
      遂拉起黛玉,一屋一屋地看了过去。
      整个上房,右半边——次间、尽间和耳房的布置,都和常人家的大同小异,只是左半边不同,起居室卧室和耳房改作的净房,都糅合了许多现代元素,难得倒是浑然一体,不显突兀,只觉得别有风味,新奇又有趣。
      宝钗偏爱低矮的家具,尤其看书时,是不喜欢在书房里正襟危坐的,却喜欢坐在地毯上,靠着沙发或者是床边,懒懒地倒着,再备上些零食,消磨起时间来十分滋味。所以现代家中的卧室,就是铺了地毯摆了炕桌的。
      妙在这里的卧室也是如此装饰。
      宝钗坐下试了试,笑道:“果然不错,和家里的差不多,难为你怎么想得到,还有,怎么还能隔出个衣帽间来?”
      “早想这么做了,”黛玉笑道:“衣服放在箱子里,都折得皱巴巴的,哪有挂着的好,不用每穿一次都熨上一回,还给丫头们减轻了负担。”
      宝钗笑着推她一把。
      “对了,还有件事要问你哩。”黛玉笑道。
      “什么事?”
      “淘金哪,”黛玉笑着瞥她一眼:“好几家要建省亲别院,如今只是风传,都还没定下,到时候各家别院一开建,什么建筑材料椽檩砖瓦的肯定紧缺啊,一时都要找,我们还不如屯着赚些差价呢。”
      “好主意,虽说不差这些个,不过不赚白不赚。”宝钗笑着点点头,又自嘲道:“瞧我们两个俗人!哪有一点闺中女孩儿的轻灵劲儿,连讨论的都是这些阿堵物!”
      “谁不俗啊,有本事别食人间烟火,吃饭不用米去!”黛玉反讽道:“那是假清高!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这叫会过日子!”
      “得,说不过你,不过我们要好好筹划,可别折了本去,”宝钗笑道:“对了,有空你问云儿一声,问她要不要参上一股。”
      “险些儿忘了她!”黛玉笑道:“该让她也赚些外快!省的她那婶娘总是唧唧歪歪的,忒惹人烦!”
      “至于本钱,就不用她出了,咱们帮她垫上吧。”宝钗笑道:“还有,见面了你好生说,莫让她多心。”
      “这是自然。”黛玉笑道。
      两人细细地讨论一回,才各自散去。
      ***
      一日,正是贾政生辰,荣宁两府人丁聚在一起庆贺,好一番热闹,后院还搭了戏台,台上唱着《大闹天宫》的戏文:
      “进得瑶池,好一派景象也。
      百列佳肴,俱都是山珍海味,
      恁看那雪藕,焦梨并火枣,
      俺老孙今日呵,
      俺可也缘不小……”
      正唱到精彩处,门上的人飞跑来报道:“回老爷们,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了。”
      贾政贾赦贾珍面面相觑,都不知所谓何事。
      台上还在唱着,丝竹声不绝于耳。
      “快别唱了。”贾政喝道。
      众人忙撤掉酒席,摆了香案,又启中门跪接。
      那夏守忠不曾捧诏书,满面笑容,立在厅上,只传圣上口谕,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贾家人不知何事,或好或歹,皆惶悚不安。
      尤其是内眷们,都立在廊下,坐立不宁,生怕是什么坏消息。
      过了几个时辰,有小厮跑进来道:“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大奶奶……”
      “快说,什么事?”王熙凤一甩手。
      那人只是喘气。
      “哎呀废物。”王熙凤急道。
      “别骂他,快说什么事。”贾母道。
      “赖总管回来了。”那小厮道。
      “快把他找来,还愣着干什么?”王熙凤叱道。
      不一刻,赖大一路进来,回道:“禀老太太太太们,奴才奉老爷命请老太太太太们急速进宫谢恩。”
      “快说,什么事?”贾母一顿龙头拐杖。
      赖大上前几步,跪禀道:“奴才只在临敬殿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后来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往东宫去了,吩咐奴才速请老太太领太太们进宫谢恩。①”
      贾母等松了一口大气,迅疾又转忧为喜
      尤氏,三春姊妹都齐聚过来,笑道:“给老祖宗贺喜。”
      院中侍立的下人也忙上来道喜。
      “同喜,同喜。” 贾母喜气洋洋,王夫人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于是贾母带着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各都按品大妆,共四乘大轿,入朝谢恩去了。
      ***
      不几日,又天降一喜,原来圣上纯孝,回过太上皇与皇太后后,竟大开恩门,不止准许各椒房眷属入宫看视,还降旨允许各家修建省亲别院,至时宫廷内眷可归家省亲,全骨肉天伦之情。
      贾家喜上添喜,元春封为皇妃,省亲之事又准了,于是上下都喜气洋洋,因秦氏逝去的哀戚一扫而空,只宝玉却不在意,众人都笑他越发地呆了。
      他虽因众人不来问他的书,心中畅快,但实在惦记着秦钟病势沉重,故此日夜悬心。
      原来从给秦氏送殡回来,秦钟就有些不适,他秉性柔弱,不适应郊外风霜,更兼与小尼姑智能儿几次偷会,缠缠绵绵,回去就生病了,那小尼姑也是个多情的,不久就私逃进城去看他,被秦钟老父秦业得知,把智能赶出去不说,又打了秦钟一顿,随后自己三五日也气死了。
      秦钟见气死了老父,心中痛悔,病势更重。
      这日明显已是回光返照了,宝玉的小厮茗烟见状,忙去二门上给宝玉报信。
      宝钗却想起了临死还在为贾家操心,却无福得享荣华的秦氏。
      家族的荣辱兴衰,秦氏看得最明白,可惜又死了。
      她直到最后,还放不下未了的心愿,特地前去托梦,给王熙凤示警,王熙凤当时十分敬畏,可惜最后却忘了她的托付。
      不然,贾家何至于一败涂地?
      到了元春封妃的时候,贾家人只顾着高兴,又热火朝天地筹建着省亲别院,一心想着前景如何美好如何广阔灿烂又光明,何曾想过头顶悄悄悬上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世人受眼界所限,自古都是见兴不见衰,就连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想的也是长生不老,何曾想过他也与世人一样,深埋在土里不见天日呢?
      元春成了皇妃,贾家觉得自家几乎成了皇帝的岳家,这是何等的体面何等的荣耀,何曾想过那万一败落的惨烈呢?
      居安而忘危,这是宁荣两府的盲点。
      可叹的是,看到这一家族危机的不是当家主事的男人,不是贾赦贾政也不是族长贾珍,而是没有活下去早早就死去的秦氏。
      这是她的悲哀,也是整个贾家的悲哀。
      先知下场如此惨淡,贾家又焉能不败?
      —————————————————————————————
      ①引自原文十六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