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再露峥嵘 ...


  •   接下来,六十名进士中不断又有人写完诗,呈给延庆公主。延庆公主命身旁女官一一念出,让众人点评。其中既有做的不怎么样的,也有令人拍手称赞的。
      第一题已毕,延庆公主便开始第二题,乃是猜谜。谜题亦为众多仕女所出。
      女官念出第一道谜面:“羊左相交共一心。”

      紫云楼里,苏太后含笑道:“清辰,你猜是什么?”
      这个连姬瑄也猜到了,苏清辰更不在话下,微笑徐徐道:“此谜取自左伯桃与羊角哀之典故。羊左首尾相交,合之可成差字,又因差字中心一笔乃两字所共有,以‘共一心’暗示,实乃妙语双关。”
      苏太后又问瑞安公主:“琳嬅也猜到了?”
      瑞安公主垂眸答道:“女儿愚钝,不曾细想。”

      苏太后淡淡一笑,转而言道:“看来琳嬅是不大喜欢这些谜题了。纵使守孝,也不该太过沉郁了。清辰,你是来过这里的,便带琳嬅去楼上走几步散散心。”
      两人起身应声。瑞安公主静静无言,只不远不近地跟在苏清辰身后。
      苏太后又道:“清若,你身子弱,又是痊愈未久,便留在此陪我说话。”神色甚是和蔼关切。
      姬瑄也答应了一声。

      苏太后面含亲切笑意,道:“清若方才一直不说话,可是觉得无趣?对了,我叫人做了些宫内时新点心,碧树,拿来给清若尝尝。”
      姬瑄从容道谢,慢慢品尝着花样别致的宫廷点心。
      苏太后见他吃得香,颇为欢喜,吩咐把制作点心的厨师送到苏府里去,专给姬瑄做点心。
      楼下广场上猜谜依旧进行,每出一题,姬瑄也与苏太后讨论着谜底是什么。

      最后的几道题目是对对子。因为上联皆是仕女所出,因此也不是很难,众进士纷纷答出下联。
      其中晋安年少俊秀,又有捷才,最受瞩目。而张沫一如既往的行止狂傲,多次抢先而答,仿佛目空一切。

      在题目结束之前,苏清辰与瑞安公主回到二楼。
      瑞安公主依旧是神色端静若止水,苏清辰也是依旧面带浅笑,态如春风。
      姬瑄此刻怎么会不明白苏太后有撮合苏清辰与瑞安公主的意思,只不过看样子瑞安公主似乎并不乐意。
      姬瑄怀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心,看向苏清辰。而苏清辰眼中仿佛闪过一丝无奈,又有几分纵容宠溺,融合在一起,瞳仁深邃凝光,仿佛能使人入神。
      姬瑄心神一震,侧过头去,不再多看。

      苏太后则在问瑞安公主:“如何?适才清辰带你去散心,是否心境好过一些?”
      而瑞安公主只是端端正正地答道:“多谢母后关怀,女儿心情已十分安适。苏二公子既是朝中栋梁,平日公务繁忙、为民谋福祉,今却为女儿引路,如此大材小用,女儿实不敢当。”
      苏太后失笑道:“琳嬅也太看得起他了。休沐日中偶尔偷闲片刻,无伤大雅。何况护卫天家,本是臣子之责。”
      瑞安公主欠身垂首道:“是,女儿一心守孝,竟已忘了外间年月。”

      苏太后见宴会已至尾声,起身吩咐道:“即刻回宫。”
      众人遵命,带上帷帽,下楼乘车出芙蓉园。
      回到寿仙殿后,兄弟二人向苏太后告辞,瑞安公主也转入后殿去歇息。

      坐上回苏府的马车,姬瑄含笑道:“不知二哥适才与公主独处,是否相谈甚欢?所以佳人在畔,光阴如梭?”
      “小若何必取笑。”苏清辰神色半含无奈半含纵容。“我与公主相隔十步,不曾说上几句话,只是各自观赏风景。”
      “公主害羞,二哥何不主动一些?”姬瑄一笑。
      “小若应该知道原因,何必明知故问?”苏清辰语调温柔若水,目光暧昧缠绵。
      姬瑄只得岔开话题道:“原来皇太后是想让二哥娶瑞安公主。”
      “是啊,身为相府之子,婚事皆不由自主。”苏清辰微微侧首,语气似有几分感叹,“幸好神女无心,襄王亦无意。”

      当晚,寿仙殿内。
      苏太后坐于一张黄花梨木雕花凤榻上,容色虽是淡淡的,眉梢却蕴含着一丝风雷般的恚怒。
      “瑞安真是不识好歹!我好心为她择婿,她却无礼之极!”
      她面前的苏煦安然坐于椅中,似在闭目养神。
      侍立于苏煦之侧的苏清辰遂出言劝道:“尚公主不过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须,苏家当务之急乃是取得兵权。”
      苏太后冷哼一声道:“真是如此?不会是为了谁才不娶妻的吧?”

      苏清辰一顿,又道:“何况尚公主须得让舅姑行君臣礼,我又怎敢让父母为此受累?”
      苏太后神色一滞,慢慢道:“瑞安性子谦恭,不会敢受兄长的礼。”
      苏煦终于睁目,淡淡道:“宛容,尹氏虽是清贵大族,却也并非非其不可。先帝在世时,尚公主还有几分助力,如今是无必要。”
      苏太后见苏煦也这么说,只得哼了一声,容色阴沉,冷冷道:“好,她要守孝,便继续守着吧!按《孝经》中子女为父母皆守孝二十七月,便让她守满五年好了!”
      瑞安公主业已十七,若守孝足五年便将年逾二十,届时算是大龄老女。
      苏太后如此行止也算狠酷,苏煦却不在意一介公主的婚姻生活,并不说话。

      父子二人回到府邸,苏煦淡淡道:“你姑姑未免有些失常了。一点小事,也值得说三道四?”
      “姑姑如今既贵为皇太后,难免骄矜一些。先帝在世时,姑姑为苏家也是受了不少委屈。”苏清辰微笑道。

      百花宴过后,日子又变得静若止水。
      姬瑄倒是听闻真有几对男女互相中意,定下婚约的。只不过他觉得这些新人都只是一面之缘,真正成婚了后性格是否相投很难说,不过总比见也不见一面的好。
      虽说百花宴后并没什么节日盛会,但姬瑄却又有了新的烦恼。
      而且这烦恼还是他自找的。

      一切要从姬瑄新成为中书舍人说起。
      倒不是工作上的事。自从任职中书舍人以来,姬瑄只觉得他这份工作十分轻松悠闲。
      侍从——他只需要三日一上朝,跟着萧莳就可以了。
      宣旨——跑腿的活一般不用他去做,中书舍人一共有六个人呢。
      掌侍进奏——这个轻松,他只需要接纳上奏文表,然后按例归类,适时递给来取奏表的宦官。
      参议表章——不管是萧莳还是苏煦,一般都不会询问他的意见,于是他只需要旁听就可以了。

      至于基本工作起草诏书——常见的、影响不大的比如册封某某郡王之嫡长子为世子,某某公侯之母妻为某某国夫人、郡夫人等,他完全不用担心。按照格式,打开以前的册书做样本,除了名字全部可以照抄。姬瑄甚至给自己做了个收集各种赞美套话的本子,可以省掉不少时间。
      影响后果严重的诏令,一般轮不到中书省来写,苏煦多半自己已经写好了,只需要让萧莳签名盖章。
      真要遇到需要文辞华丽,又不大会写的诏书……他写初稿,另外一个中书舍人邓和代笔给他润色,然后他再重抄一遍,上交。

      姬瑄自己都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对不起朝廷发给他的薪水。
      不过,苏煦跟萧莳似乎都对他的工作态度很满意,连连嘉赏,所以他也懒得去发奋上进了。

      工作既然不忙,姬瑄也就有空与同事多多交流。
      中书舍人一共六个,除了他跟齐则敏以外,其余四人是邓和、唐石、韩潇、吴少旻。
      邓和是苏家的狗腿子;唐石是个老实懦弱的书呆子;韩潇总是笑嘻嘻的有弥勒佛之相,是个老好人;吴少旻颇为年轻灵活,不过书生气十足。
      起初吴少旻不大看得起姬瑄贵戚出身,态度虽然还算和气,但神色间明显有几分轻视忌惮之意,也不乏羡慕嫉恨。
      姬瑄虽然性情内敛沉静,但已在现代社会中混了好几年,岂有看不出来之理。
      不过他喜欢做人谦和,并不盛气凌人,目无下尘,待吴少旻也一如他人。
      未过多久,吴少旻对他态度大改,不时来找他闲谈。
      吴少旻出身寒门,考上进士全凭真本事,所以知识还是挺丰富的,因此姬瑄也并不介意跟他多说话。

      一日闲话之下,说起书籍笔墨还是太贵,许多百姓还是读不上书。吴少旻家中为了能让他读上书,卖了不少良田来供他买书本。幸好吴少旻不负重托,苦读十年,终得金榜题名。
      姬瑄这才知道,大熹目前还没有创造出活字印刷术。书籍的生产,要么是传统的抄写,要么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
      雕版印刷虽已大行于市,却需要耗费不少人力,亦有几处缺点:一来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二来大批书版存放不便,三来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姬瑄想着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把单字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
      只不过,用什么材料做成活字与排字版,怎样能够存放长久之类的细节,依旧是个不小的问题。
      因此,才让姬瑄有了烦恼。

      姬瑄一面努力回忆着任何关于活字印刷的知识;一面在齐则敏问及他是否有烦心事后,不禁跟齐则敏谈起此事。
      齐则敏大为惊讶,道:“原来清若近日在钻研此事?”
      姬瑄笑容颇含一丝无奈道:“是啊,既为臣子,总得做些对得起俸禄的事。”

      活字印刷之所以优于雕版印刷,原因有:制版时间大幅减少,活字可重复使用,比雕版占有空间小,易于存放。
      姬瑄还记得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而同时用两块排字版,一块印刷,一块排字,交替使用,更可以提高效率。

      姬瑄一一与齐则敏分说后,齐则敏忍不住赞道:“怪不得清若被先帝誉为‘聪颖机悟,资质绝人’。”
      “则敏过奖,我何以敢当。”姬瑄心道自己不过是有着上一世的记忆,所以才能拾人牙慧。“则敏觉得皇兄与父亲会试行此事?”
      “这是好事,为何不可行?”齐则敏道,“若能使印刷书籍大为快捷,则百姓中又可多上不少人能读书习字。日后朝廷印刷书籍,亦可省事许多。”
      姬瑄犹豫着道:“可我仅知活字可以用胶泥、木制、金属……却不知具体步骤与火候。”
      “这些不妨交予工匠去尝试。”齐则敏含笑道,神色甚为期待,“申时我会面圣,清若如不介意,我可以代为上奏。”
      “多谢则敏好意。”姬瑄迟疑道,“不过,我还是想先回家与父亲商议一下。”
      “如此更好。”齐则敏毫不介意地笑道,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欣慰。

      姬瑄心中颇有一丝酸涩。
      齐则敏倒是真心希望他与苏煦关系缓和,只是却不知有没有想过,苏煦与萧莳立场貌合神离,他若是选择亲近苏煦,那么有朝一日,也会与齐则敏成为敌对关系。

      晚间姬瑄吃过饭,拿着草稿,步行至荣靖堂书房。
      屋内不仅有苏煦、苏清辰父子,徐如晖以及另外几名门客也在。
      姬瑄从容拜见苏煦,又对徐如晖行了见师礼。徐如晖急忙侧身称不敢。
      苏煦问其来意后,取过草稿,让众人观看。

      苏清辰首先浅笑道:“父亲,小若此议,甚为可行。”
      苏煦沉吟片刻,却目光一转道:“青枢先生如何看法?”
      徐如晖脸上笑容淡而温雅:“徐某与二公子一般意见。三公子既有此议,君侯何妨一试。”
      其余门客也纷纷为姬瑄说好话。“三公子聪敏过人,这活字印刷术必能取得成功。”

      苏煦却是神色依旧淡然,缓缓道:“若儿,你确信以胶泥刻字可行?”
      姬瑄点头,实话实说道:“木、铜二物应也可行,但胶泥确是可以制成活字。”
      苏煦稍作沉吟,遂道:“后日早朝,我会提出。届时你再为陛下详细解说。”
      姬瑄微微松了口气,他本来只想让苏煦出人力私下试行,能让属于国家机器的工部尝试是意外之喜,忙道:“是。那我便不打扰父亲与诸位商议正事了。”
      苏清辰起步一笑道:“父亲,我送小若回屋。”

      苏煦既然点了头,朝中果然并无什么异议。只是大多数人也并不如何期待,大概只觉得姬瑄这是小打小闹,反正并不伤天害理,便听之任之。
      姬瑄颇为郁闷,心想着他果然被众人认为是来混资历的纨绔子弟。
      倒是几位清流大臣纷纷赞誉此举若是成功,可以造福百姓,若能大量印刷,便更易教化万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再露峥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