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百花盛宴 ...


  •   萧莳只给了姬瑄一日时间消化升官的诏令,自次日起,姬瑄虽然不用天天上早朝,但是也是要去办公室值班的。
      姬瑄起了个大清早,刚刚梳洗完毕,苏清辰已经一身朱色公服跨步进屋,笑吟吟说“愿为小若做引路人”。
      姬瑄忙入内室,在长宁、岁安的帮助之下,换好簇新的公服。依国制五品以上用朱色,以绛纱单衣、白裙白襦、革带钩褵、假带、方心、袜、履、纷、鞶囊、双佩和乌皮履组成。与朝服相比,省去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头上则冠帻缨,以簪导束发。
      姬瑄对镜一照,自觉已颇有几分庄重的气质。

      又匆匆吞了几口点心,姬瑄便随着苏清辰,乘车到了外廷宣明堂。苏清辰领着姬瑄直接进入中书房,里面已有几名官员或立或坐,见到兄弟二人进来,纷纷招呼。
      苏清辰为双方略作介绍,领头之人是刚升为中书侍郎的苏谦,正是苏氏族人,为苏煦再从弟,神色间对兄弟二人甚是卑颜谄辞。
      正说着,齐则敏也到了,苏清辰便含笑让姬瑄去跟齐则敏招呼,又继续跟苏谦谈了几句话。
      不一时,苏清辰告辞离去,苏谦满面春风地对姬瑄道:“贤侄有何吩咐,尽可说与我听。”

      第一天的工作十分清闲,就在认识同事、熟悉环境、了解职责与学习先前诏旨制敕的格式中度过了。
      而且下午时分,萧莳还派人来传召姬瑄去清和殿。
      姬瑄随着传话的内侍进入殿中,只见如被众星攒月的萧莳端坐于黑檀雕龙纹书案后,正将手中毛笔放在一个白玉镂雕麒麟笔架上,朗朗笑道:“表弟第一次在宣明堂中处理公事可还习惯?”
      “皇兄何必取笑。”姬瑄略含一丝无奈道,“臣初来乍到,不过熟悉同事职务而已,岂有公事处理?”
      萧莳仔细端详了姬瑄一下,含笑道:“表弟穿了这一身公服,倒愈显风神秀逸了,不愧是昔日光艳动天下的长公主之子。”
      “皇兄谬赞,臣实不敢当。”姬瑄口中谦辞。
      萧莳也没什么要事,只不过闲聊几句,慰勉姬瑄好好工作,末了又赐下御制笔砚一套。
      姬瑄谢恩退出后,已过申时,可以直接下班回家了。

      回到素心院里,苏清辰已在屋内坐着等候,笑问:“今日在宣明堂里如何?可有任何不适?”
      姬瑄摇头。“清闲之极。”
      “陛下初即位,守先帝旧制,政令尚且不多。”苏清辰浅笑。
      姬瑄微抿唇。他知道苏清辰这样已经是客气的说法了。萧莳自己都说是“傀儡皇帝”,真正当家做主的机会肯定不多。
      “中书舍人共六位,不喜欢之事,小若大可不必去做。若有疑问,尽管交给苏谦去处理。”苏清辰又温言叮嘱道。
      “身为晚辈,岂敢事事劳烦叔父?”姬瑄谦恭道。
      “叔父?”苏清辰微含讥讽地一笑。“远房族人,不过营营青蝇而已……既不为长自尊,小若又何须礼重。”
      姬瑄不再说话。

      永熙二年四月十五,正为休沐日,芙蓉园内芳林苑中依例设百花宴。
      帝后皆不亲至,宴会便由萧莳长姐延庆公主主持。
      一大早便见苏清辰前来告知午后去参加盛宴,姬瑄不免微讶道:“我也能去?”
      他还以为苏清辰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放心,小若既然有愿,我怎敢不费心达成?”苏清辰低声一笑,娓娓道,“虽是为了择婿,但进士中尚且有已婚之人,何况外人只是去凑热闹。百花宴毕竟是宴会,人多了才喜庆。何况,这次你我是随侍皇太后去的。”
      “皇太后也去?”姬瑄一愕。心中嘀咕道:好好的一个皇太后去凑什么热闹?
      苏清辰解释道:“皇太后念及瑞安公主为守孝幽居多时,成日素衣寡欢,故而带公主前去散心,又恐众人不自在,此行并不宣扬,只以公主之名前往。”

      瑞安公主乃今上萧莳之三姐,与萧莳同岁,仅比萧莳早一月出生,生母为明帝尹淑仪。尹淑仪薨于昭康二十四年二月,当时明帝萧隽已在暗中为瑞安公主择婿,而瑞安公主上疏自请为母守孝三年,天下称赞。未几,三月里萧隽也驾崩了,瑞安公主愈发足不出户,素衣蔬食,成日里只为父母念经祈福。
      姬瑄亦有所闻这位公主的孝行事迹,心道:原来有这么个缘故。看来苏煦虽有不臣之心,苏太后却不失嫡母风范。

      未过多时,兄弟二人乘车入宫,在寿仙殿中见着已换常服的苏太后与瑞安公主。
      苏太后头戴金珠花钗,光彩耀目,衣饰华美流离,一身紫罗襦裙颇显贵重风致,气色只如三十许人。
      瑞安公主衣衫极为素净,相貌并不算十分娇丽,却自有一股清雅风韵,虽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却容色娴静端庄,并不见一丝轻佻活泼。似乎因为长年守孝,脸色颇有几分憔悴,仿佛弱不胜衣。
      她见到兄弟二人,也只是侧身垂首,并不多说一句话。

      苏太后含笑道:“都不是外人,琳嬅不必拘礼。清辰、清若也算是你表兄弟。”
      “是。”瑞安公主轻轻应声,却依旧垂头静默。
      “我知道你在守孝,此次也只是去散散心,况且今年进士中并无什么才貌双全的少年郎,配不上帝姐公主之尊。”苏太后安慰道。
      瑞安公主又是低头称是。

      苏太后与瑞安公主换上缀饰珠翠的帷帽,用以障蔽面容。又足足带了侍从二十余人,方与姬瑄、苏清辰二人动身前往芙蓉园。
      太后公主共乘一车,兄弟二人分别骑马护于左右,许久才抵达芙蓉园。

      既名为百花宴,芳林苑中自然不止一两种花卉。
      但见苑中各处,姹紫嫣红,兰芳桂馥,遍地琪花瑶草,争妍斗艳,丽色夺绮罗。池中清波如碧玉琉璃,飘浮着朵朵色彩绚丽、娇艳欲滴的芙蓉,皎如明月,绯似朝霞。
      岸上则计有芍药、海棠、百合、木槿、凤仙、石榴、茉莉、栀子、凤仙等夏花,朱紫粉白,色若虹霓。仿佛进入了芬芳世界,色香俱美不尽述。
      处处花光映辉,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升平气象,富贵风流。
      姬瑄目睹如此景色,内心虽然惊叹不已,却并未失态。

      苏清辰似乎胸有成竹,领一行人进入临岸一座金银焕彩、华美耀目的五层高楼里。
      延庆公主早已闻讯,笑容可掬地迎接诸人,亲自搀扶着苏太后上二楼入座。
      楼内并无外人,延庆公主亲手奉茶与苏太后,笑道:“母后与三妹来得却早,女儿未及远迎,实在不孝。”
      “你统筹百花宴已是极辛苦了,我此次微服前来,正是勿要惊动他人。”苏太后摆手道。
      延庆公主又问安了几句,赞叹了一番瑞安公主的孝行,随即道:“女儿这便去命他们开始。”

      诸人临窗而坐,这紫云楼不但清净无闲杂人等,楼下景致也看得分明,并无遮挡。苏太后遂让公主及众宫人解开帷帽透气。
      瑞安公主神色端静,并不见喜怒,然而众多女官宫人却是正当妙龄,纷纷好奇地看向楼下不远处席位上的众多新晋进士,不时窃窃私语。
      苏太后素来待下以和,并不阻止,反而笑道:“清辰,你来说说哪几位是头三名。”

      苏清辰面含微笑,整个人如一缕和煦春风,朗声为众人解惑:“那位是今科状元刘锦,那是榜眼郭寻,那是探花郎张沫。”
      三人皆是相貌普通,尤其张沫肤色颇黑,容貌粗犷,仅身材长大可取。
      众宫人发出小小的惊呼,大含失望之意。
      苏清辰看了姬瑄一眼,眸中笑意流溢,似乎在说“果然令人失望吧”。
      姬瑄回了一眼表示知道了。他身处于脂粉堆里,只觉不自在,便学着瑞安公主,默默观赏景色。

      苏太后身边一名宫人忽然指道:“那位看起来倒是年未弱冠,风神俊朗。”
      苏清辰仔细一瞧,笑道:“那是二甲第七名,晋安,年方十九。”
      “晋安?这名字倒有些耳熟。”苏太后也似颇有兴致,开口道。
      “晋安是缙云公主的嫡亲孙子,汝阳侯晋威最幼子,皇太后想必见过几面。”苏清辰答道。
      “原来是三妹的后人。”苏太后笑道。
      缙云公主即是靖帝第三女,明帝萧隽之妹。
      立刻有女官凑趣笑道:“小小年纪便能中进士,果然不愧是凤子龙孙,天家血脉。晋小公子能有此成就,也不枉皇太后一向对宗室贵戚的慈爱优待。”
      其余宫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娇声恭维苏太后抚育皇子龙女有方,贤德闻于中外。

      谈笑声中,楼下广场中百花宴业已开始。
      延庆公主从正中金椅上起身祝词,神态落落大方。她身边坐着驸马都尉兼太常少卿梁恪,是一位风神秀朗的弱冠青年,也一同起身笑着向众进士敬了杯酒,祝贺他们金榜题名,日后可共为国效力。
      左面坐着六十名新科进士,右面则是带着各色帷帽的仕女闺秀,皆被许多侍婢仆妇簇拥着,轻易不得窥见容姿,唯有脂粉香气阵阵,迎风飘来。

      延庆公主说完开场白,坐下身,旁边侍女递上一张五色花笺,延庆公主低头一瞧,笑道:“今日的几道题目皆是由众家娘子想出来的,本位只是个传话人。”语气一转,侃侃道,“今日芙蓉分外娇艳,光华夺目,芬芳熏人欲醉,这第一题,便以‘芙蓉’为题,请作一诗,不限韵。”
      六十名新科进士各人一案,案上早已摆放好笔墨纸砚。延庆公主一挥手,示意开始,不少人纷纷埋头动笔,唯独新科探花张沫八风不动,只眉毛一挑,朗声道,“何必动用纸笔?臣已有一诗,请公主、驸马及诸位赏析。”
      延庆公主手执美人团扇,正刚浅饮了一口冰镇酸梅汤,闻言微笑道:“哦?探花郎请说。”
      张沫曼声吟道:“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紫云楼里,一名女官嘀咕道:“未免太张狂了些。”其余宫人纷纷点头。
      张沫若是少年美貌,众女或许还能宽容几分,可是其貌不扬兼之性格狂傲,便分外令人不喜。
      苏太后自矜身份,并不对此发表意见,只微笑说了一句:“清辰,不如你也做一首试试?”
      姬瑄微微一怔。只见苏清辰似乎霎时神色也闪过一丝讶异,却立即笑道:“是,遵皇太后谕。”略一凝思,便道,“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晨霞耀丹景,片片明夏日。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二公子此诗,比那个张探花好多了。”一名宫人当即恭维道。
      众侍女纷纷点头赞同。
      苏太后含笑不语,骤然转头向瑞安公主道:“琳嬅,你觉得清辰此诗如何?”
      瑞安公主这才欠身,微微垂首,恭敬道:“女儿不工于诗词,不敢点评。一点愚心,只觉得张公子既是新科探花郎,苏二公子也是昔日父皇钦点的探花,必皆是才华横溢,木秀于林。”
      此时,场中突然传来一阵叫好声。
      苏太后问道:“何事喧哗?”
      一名女官笑道:“是刚才的晋安公子,做了一首诗。”见苏太后微微颔首,便念道,“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小小年纪,难为他如此才思敏捷。”苏太后笑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百花盛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