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红白口马三爷 ...

  •   红白口马三爷
      马三爷名叫马友南,兄弟三人、两个妹妹,兄弟三人名字之尾为东、西、南三字,他爸叫马之和老哥俩,之和为老二,祖籍东北沈阳西30多里的农村,满族,但祖上无人当兵,所从不是八旗军,也没有人在朝中顶戴花翎,在朝为官,他家虽是满族,但清朝执政,他家也没占什么便宜,仍在农村种田,苦渡年华。
      之和兄弟三人,但老大很小夭折,他家只剩俩男俩女,在他爸30岁的时候友南只有两岁,两个妹妹尚未出生(友南是光绪15年生,公元1890年)。
      这一年,他爸动起了脑筋,他想:在农村种地,很累、很苦,吃不饱、穿不暖,干脆到北京去,那里是皇城,有八旗军、有很多满人坐高官、而且沈阳去的人多,到那儿总会找到同乡、同族人照顾!
      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北京,先住了一天小旅馆,然后在广安门内大街,牛街北口对面的胡同里,租了两间小平房住下了。
      马之和在街上转悠了两天,想找到一个营生来干,挣钱、养家糊口,碰巧了,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沈阳老乡,两人一聊,对方得知他到北京的来意说:咱们虽说是满人,但与八旗军和朝廷大官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找不到好营生,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带的钱够的话,去买一辆老马、旧的大平板破车,花不了多少钱,你去赶趟车,由广安门到天桥来回跑,大平板车挤一挤,能坐十来个人哪!肯定能赚钱,而且不太累,就是别碰着人、碰着别的车!还告诉他:买旧马车到早市去买,北京的早市很多,天蒙蒙亮就起来,一打听就知道了!
      从此,马之和就赶起了趟车,开始赶车不熟,不久熟悉了,从广安门到天桥来回跑,按人收钱,买卖挺好,过了几年,他攒了一些钱,把旧的破马车卖掉,买了一个比较新的马车,这次他来劲了,赶起马车来,美滋滋的。
      他二儿子14岁那年,他想给二儿子找个学徒的地界,跟二儿子一说,他说:他想去搞石雕!因为他来北京后,看到北京四合院门口,有很多门墩,上面雕刻了很多花样,特别是大宅门门口,有两头大石头狮子,他很喜欢,那时他就想:我长大了,就弄这个!他爸想:二儿子只念了两年私塾,将来也只能干点粗活,搞石雕也不错!
      从此他经常询问坐马车的人,孩子们要学石雕,到哪去?找谁?有一次一个家住房山的中年男人,对他说:我们房山有大量的好石头作原料,有好几个石雕作坊,你儿子要去,我可以帮你介绍,他爸向那个人打听了对方的姓名和地址。
      他回去,跟二儿子一说,他很高兴,他说:房山离咱家挺远的,去了以后,回来一趟很不易!但二儿子表示:自己长大了,要出去练一练!
      有一天,媳妇给二儿子被褥和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准备好了,他爸赶着马车带他去房山,他弟弟小三,友南也要去,于是爷仨乘马车去了房山。
      从此,马友西在房山,学起了石雕手艺。
      小三,友南15岁的时候,他爸给他找了一个饭馆当学徒,学当厨师,他也只读了两年私塾。
      他爸常说:家里穷,现在也没有考秀才、考状元一说了,孩子们念两年私书,认点儿字,就得了!
      他学徒的时候人家不叫他友南而是叫他马三,一晃三年过去了,出师了,改当伙计了,挣钱了,但挣钱很少,他爸和他妈商量:三儿子已经18岁了,准备给他说媳妇!三儿一听,不干!说:我挣钱很少,养不起媳妇,以后挣钱多了再说!他爸说:你在小饭馆当伙计,挣钱多不了!要挣钱除非去干红白口!三儿问他爸:什么叫红白口?他爸告诉他:我也是听坐马车的人聊天说的,我也没见过,红白口就是北京厨师的一种行当,北京都是四合院或大杂院,办红白喜事讲究在院子里搭大棚、摆酒席,办红白喜事!红事,都知道!娶媳妇、聘闺女,给老人过寿,为什么白事加一个喜字呢?北京人有个习惯,老人活到60岁以上,就叫老喜丧!所以也是大摆酒席送别老人!干这种营生当厨子的,就叫红白口大师傅,他在一个地方也就干上三五天,主人家又是办红白喜事,所以给的钱多!三儿说:那我也去干红白口行当,等挣钱多了再娶媳妇!反正我二哥已经娶了媳妇,给你们老公母俩(北京话,夫妻称公母俩)又生了一个大胖孙子,我的事儿,甭着急!
      马有西三年前,已经在房山娶了媳妇,媳妇是石雕作坊掌柜的女儿比他大三岁那。
      马友西来学刻石雕后,很认真、努力学,一年后就可以独自刻简单的石雕作品,经过仔细观察,掌柜决定将三女儿嫁给他,让他做上门女婿,掌柜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友西在回北京过年的时候,将这件事儿跟他爸、妈一说,他爸、妈均同意!
      友西在房山结婚的时候,他爸、妈还赶到房山,参加婚礼,从此马友西就在房山落户了。
      友南说,他要参加红白口这一行,他爸很同意!就想方设法托人弄戗,终于找到一位红白口老人,家住闹市口,姓朱。
      有一天,马之和带着友南去登门拜访这位朱老师傅,见面之后,马之和自我介绍,经过交谈之后,朱师傅说:我已经53岁了,他来了正好,先作我的帮手,几年以后,你就可以接我的班了,继续干,好在咱们两家住的离的不太远,联系起来方便!
      从此,友南跟随朱师傅干起了红白口这一行,两年后友南娶了媳妇,五年后朱师傅去世,在这五年里,友南对红白口这行当的规矩、特点,全明白了,倍门清了,他知道了四点窃门:一是要自己揽活,当头儿,挣钱多;二是帮主人家购买米面、鱼肉、蔬菜、油酒、酱油醋等时,要赚钱;三是帮手要比自己年青,工资给的低,他没意见:四是酒席吃剩的油、肉等物,在带回家锅盆等炊具的时候,乘机捞走些,这样挣钱就多了。
      友南又干了二十多年,他已经快五十岁了,这些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他在这一带已经是出名的人物了,一提起红白口马三爷,多数人都知道;二是他和媳妇有了四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已经出嫁了;大儿子读了六年小学,当时那年月,就算是文化人了,他考上了自来水公司,当抄表员;二儿子在学徒;仍学勤行即厨师,但他是在大酒楼学徒,学做的菜、肉,均是高档的,出师后挣钱多,还有小费,这种外快,有时小费很多,分钱也多;三儿子仍在念书,读初中三年级。
      这些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们老两俩口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而且马上要给大儿子娶媳妇了,房子太少,不够住,他在胡同的北边买了一套院子,院内共七间房子,五间北房、两间西房,靠南墙根还有一个棚子做厨房,整个院子在厨房往东的南墙根儿,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院内没有树,也没有花草,显得穷洒洒的,但价钱很便宜,据说主人是外地人,家中死了人,落魄了,要回老家去,所以房子挺便宜,想将房子马上出手,但马三爷听说院内刚死过人,心有只点儿疙映!他有点犹豫,但反过来一想,房子没有点儿闹心的事儿,也不会这么便宜,于是他扭过头来,跟介绍人说:您千万别跟我家里人说:这房子刚死过人!他们会担惊受怕!那个人满口答应了。
      全家搬过来那天,为分房的事儿发生了争论,马三爷说:北房五间,我跟你妈住西头两间,东头两间给老大住,老大很快要娶媳妇了,中间一间给小三住,他还小,娶媳妇过几年再说,老二住西房两间,过几年也要娶媳妇了,就在西屋当新房吧!
      老爷子刚说完,老二倔着嘴,不高兴!他爸问他:二子儿,怎么啦?他嘟嘟囔囔地说:三弟住北房,让我这个当哥哥的确住西房!他爸说:要不老大娶婆媳妇后,让他租房,搬走!你娶妇的时候,也住北房!说完,全家分别活动,准备搬进新家。
      这时马三爷想:这房子不能久住!过几年就得将它卖了!一则死过人,疙映!二则我死后,房子算遗产!哥仨分时,一定要打架,穷人是穷命鬼,有点儿钱就折腾,不如干脆租房住!反正北京四合院里空房比较多,租房挺容易的!这种想法,就是马三爷独到之处!
      甭管怎么说,房子买了先安排好再说,马三爷的业余爱好是养鸽子和打麻将,他们老两口住的两间房,里间住人,外间屋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来了客人打麻将方便,吃饭吃时将麻将一撤,就当饭桌,他又买了很多花盆,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让他媳妇种花,他又请人在南墙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鸽子窝,一下子买了二十多只鸽子,而且教给小三怎么养鸽子,喂食、放飞和收笼,并告诉他,你俩哥哥上班没时间,你下学、放学有时间,回家管管鸽子,我有活儿也没时间管鸽子,当时小三满口答应。
      马三爷买了房了,消息传出去,很多人来看看,来了凑够手,打四圈!他家有这个优点:独门独院、随时可以打牌、过瘾,一没人管,二没时间限制,到了吃饭时间也不散,马三爷回里间屋去吃饭,外边人照样打,打到半宿是常有的事儿!
      马三爷家有此优点,平时来的客人特多,有邀他去办红白喜事的、有串门聊天的、有专门来打牌的!
      马三爷家来人特别多,活儿也多,遇到黄道吉日,有时邀他去干活儿的,达五六起儿,所以附近流传一句话:办喜事找马三爷,要提前两三月,临时找没戏!
      但有时,马三爷没活儿,他借口有活儿,也不接,因为他要歇歇,要摆弄摆弄鸽子,他自己规定:每月就干半月的活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