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七十五章 古今将相在何方 ...

  •   据说生病的贾兰竟也来了。
      黛玉立时瞩目。只见贾兰走在最后面,远远的朝贾母行了一礼,“老祖宗,兰儿今日身体不好,就不走近了。免得带累了老祖宗。”
      和一年前相比,他的身高抽了好些,更是很有几分英气勃勃的模样了。看来习武已经有了一些时日。
      贾母点头,却也是惊奇,“才说你病了,怎么不在房中好好休养?”
      贾兰笑道,“我如今习了武,身子骨壮实着呢。不过是稍有不适,并不算什么。若是憋在房里,只怕反而要憋出大病来。”
      凤姐笑道,“都说兰哥儿如今成了脱缰的马儿,竟是拴也拴不住了。”
      虽说他们都笑,黛玉却一眼瞅见,王夫人和李纨的表情都称不上好。这也让迎春姐妹几个都受到了影响。虽然都对黛玉素玉浅笑点头,她们却不敢上来叙旧,行过了礼就端坐一旁。
      王夫人对她们两个的态度更是随意,光看她的态度表情,倒好像她们两个是她之前日常随时都能见着的一般。

      贾兰到底还是很快就被贾母打发着休息去了。贾母的意思是,可以让他去玩,但不能让他吹了风。
      而贾兰走后,果然的,王夫人很快就发难了。和一年前相比,她对贾母的敬畏,显然已经少了许多。
      “老太太,您和老爷都发话,让兰儿习武,自然是为了兰儿好,媳妇也不能说什么。但那位蓝将军却实在是太严苛了些。不过是几个月,兰儿就瘦了一圈,昨儿还被罚着习练到那么晚,受了寒。媳妇的意思是,能否给他换个师傅?”
      和黛玉梦中一般,在元春的地位变化之后,王夫人变得矜持庄重了许多。她对贾母的敬畏,也随着元春的地位变化而逐渐消失。尽管元春并非是她养大的。
      但和她梦中的同时期相比,王夫人和贾母的关系,显然要紧张得多!
      因为宝玉,还是因为贾兰?这就不得而知了。
      黛玉素玉姐妹两个刚到,王夫人没有多做探问,便说出这样的事情来,于是在贾母的脸上,笑意也逐渐消失了。她笑着对探春几个说,“你们姐妹久别重逢,就别耗在我们这些老婆子身上了。领着她们姐妹出去走走。”
      探春忙站起来说,“当真是这样。林姐姐,林妹妹,虽说院子里也没什么新鲜东西,但我们可想听听你们在扬州有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呢。”
      黛玉点点头。
      素玉也看出不对来了,忙跟着黛玉点头。
      ——两个长辈的事,她们还真不好掺和。

      一时间姐妹们都走到了后院里,一路上不过是叙叙寒温。黛玉和贾家三位姐妹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贾兰的事。倒是黛玉想起宝钗来,“今儿没见着宝姐姐?”
      探春笑道,“宝姐姐忙着呢,不曾过来。林姐姐聪明,不妨猜猜她如今在做什么?”
      梦中的这一年,黛玉并不在京城。但宝钗的事情,有什么猜不着的?略略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想来是在准备参选的事情?”
      探春拍手,“可不是呢!请了一个宫中的嬷嬷来,就在梨香院那块儿学习宫中礼仪。我们去看了一次,可繁琐死了。也亏得宝姐姐一点儿都不抱怨的。已经好些时候不过来了。”
      素玉在一边蹦出来一句,“没见过的大姐姐做了太子侧妃,宝姐姐要去做公主伴读……虽说都和皇家有关系,但只怕难凑在一块儿作伴呢。”
      惜春笑了。
      素玉显然依然没注意到,宝钗是冲着皇帝去的。说起来,要是宝钗做了宫中嫔妃,辈分不免就有些古怪了。放在普通人家,这是万万不能行的。但放在皇家,倒不算是太稀奇的事。
      话说回来,或者正是因为如此,自从元春做了太子侧妃,王夫人就更不乐意在宝钗入宫的事情上帮忙了。探春听出不对,生怕素玉那张快嘴儿把话题转到那边去,便连忙要转开话题。眼角恰好瞅见贾兰,忙喊了一声,“都说别让兰哥儿吹风,兰哥儿怎么出来了?”
      还真是。
      贾兰正带着彩云从另一条路上路过。听见探春的呼唤,脸上顿时露出菜色来。
      “我只是在屋子里闷得无聊。她们倒一个个像是我没吃过点心似的,所以才出来走走。几位姑姑千万别告诉我母亲并祖母,否则又是好一顿说。”探春还不曾就贾兰的行为说些什么,贾兰已经连忙走到了几为姑娘们的面前作揖,一连串儿的说道。
      得说,比起一年前,如今的贾兰不但口齿灵便许多,显然也适应和这些长辈的姑娘们相处了。
      黛玉再次依稀觉得,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昔日宝玉的影子。当然也只是依稀的影子而已。贾兰的神态是对长辈的尊重。满是客套。这和宝玉的亲密热诚可全然不同。
      探春显然很知道怎么和这样的贾兰打交道,“我们可以不告诉太太大嫂子,但兰哥儿,你也不能继续在这儿逛。和我们找个地方坐着说话儿罢。”
      贾兰很快点头。

      “兰哥儿,你要打水吗?”
      让黛玉有些无奈的是,一坐定,素玉就兴高采烈、兴致勃勃的打探起来。
      贾兰一阵茫然,“打水?”
      “对。”素玉连忙点头,“我们在扬州也碰巧知道了一个习武的公子哥儿——虽没见着他打水的样子,但是听说,他要为和尚庙打水的。说是锻炼。”
      贾兰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大,而且被素玉的目光看得有些心惊胆战。
      想也知道,他在贾家,除了日常习武,必然是娇生惯养的。哪里知道“打水”这种下人的活计?他摇摇头,“我从不知,练武还要做这个……”
      素玉大为失望。
      惜春也好奇,忍不住问素玉,“还真有那样的?练武可不是去做下人吧?”
      迎春探春也忍不住看向黛玉。显然,她们两个甚至怀疑素玉弄错了。
      黛玉笑道,“确实听见有这么回事。想来是师父不同的缘故,教的东西也不一样。素玉那是大惊小怪了。天底下那么多学堂,难道学堂里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一样的?”
      后面的话是对素玉说的,素玉连忙低下头去。
      但她很快又抬起了头来好奇的问,“便是不要做小厮的活计,练武也挺辛苦的吧?我瞅着,好像太太和珠大嫂子都不同意兰哥儿你习武的啊。”
      贾兰这才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很累,很枯燥。不过还是很有趣的。尤其是师父教我兵法的时候,可比四书五经有趣多了。还真是多亏宝叔。”
      或者是因为他的身体到底还有些不舒服的缘故,他这一高兴激动,脸上就显出了几分红晕来。
      想到“梦中”那个在李纨的期待下兢兢业业、“少年老成”的啃着四书五经的贾兰,黛玉也不由得微笑——不管怎么讲,在这事情上,宝玉似乎是做对了。他明明应该知道的,他这么帮贾兰,绝对不会得到李纨的感激。
      但转眼,贾兰就说道……
      “再说了,又不是练武就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宝叔虽然学业出众,却也还没过得乡试。有一个和他年纪一般的,甄家的公子,也是练武的,在年初的时候还得了皇上的嘉许呢。赞他小小年纪,就能献策剿灭倭寇,又为我大明夺回了钱粮。宝叔就和我说了,如今大明天下承平,但武将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如甄家那位一般,若是运气好了,霍去病、常兴的功业,也不是可望不可及呢。”

      黛玉才露出的笑意立刻又收了回去。
      霍去病不说,常兴乃是开国时的少年英雄,立下了收复云南的大功。以此为例用来激励习武的少年也是正常。但这两人,除了同样少年得志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曾成家立业就英年早逝!
      霍去病还留下了子嗣,常兴却连个后代也没留下。
      虽说这么说可能也只是单纯的激励而已,但黛玉还是听着不舒服。
      再说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怎的就没个“精忠报国”?

      但旁人关注的重点,却和贾兰完全不同。
      素玉立刻惊奇道,“甄家的公子?叫做甄宝玉的吗?怎么就得到皇上嘉奖了?”
      贾兰于是也奇怪了,“你怎么知道是甄宝玉?”
      素玉笑道,“那个说打水的人就是他啊。苍玉见过,回来后稀奇得不行呢。一个世家公子竟去做那种活计。只是不知道还有受皇上嘉许这回事。”
      素玉嘴快,黛玉阻止不及,也只得由她了。若是阻止她说,倒显得心虚。还好,素玉至少没把他们和甄宝玉见过这种事说出来——这个她还是知道的,那可不是什么好拿出来说的话题!
      贾兰听了更是纳罕。
      只是,莫说素玉好奇,他的三个正牌姑姑,难道不好奇?倭寇这一类的词汇,距离她们平时的生活可太遥远了。但在此刻,却似乎七拐八弯的和贾兰,和她们联系了起来。
      况且,说这个,总比揣测贾兰的师父会不会换掉要好吧?
      于是在几个姐妹有志一同的好奇中,贾兰也只好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把他知道的东西说了一遍。却原来,之前林如海所说的“官司”终于有了一个结论。
      正是把甄宝玉在其中的作用给掀了开来,才让潮州守将高陌“赢了官司”。皇帝在奖赏了高陌的同时,也就顺带把甄宝玉给夸了一番——正是他和他的师兄破幻,找到了倭寇的行进路线,才让高陌得以定下了诱敌之计。
      对于这样的故事,别的姐妹只是好奇,黛玉却是立刻就明白了。
      高陌同样也是太子生母的族人之一!甄宝玉……这是沾光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古今将相在何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