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幕 初相结 ...


  •   琴声铮铮,和着风,竟似能在四周竖起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让端坐石台前的两人不受夜寒。年关将近,商逸好不容易从兵部的大小事务中抽身,前来拜访他多日未见的好友加竹马。
      琴曲还未终奏,奏琴的人却止不住咳嗽了几声,以手掩口。
      “你看你,我都说了别管什么风雅,把琴搬进屋内不还是一样的弹法。”说着就要取下自己的狐裘,往齐清身上披去。不意外被他一如既往抬手制止。商逸无法,“那至少让你的家仆添些炭火。”
      这次不由齐清拒绝,他高声一唤,即把守在庭院外的管家叫了进来。仆人来了又去,一番动静后,栽种着几丛青竹的庭院重归安寂。
      商逸盯着这位从来心如清潭的王爷,真不懂爱好呼朋唤友的自己怎么就和他成为了知交。默默叹了口气,他决定抛出一定能提起对方兴趣的话题。
      “新一批武修已被安插在京城的不同角落,只等新岁开春,就会直接受圣上的命令行动。”
      “是吗。”
      商逸诧异:“王爷此前不是多次向我打听兵部戒防妖魔的安排吗?为何如今却是这般反应?”
      说是“多次”根本夸大,齐清不过点到即止地问了两次,而且均是商逸先提及的情况下。
      齐清并不辩解,轻声道:“已不重要。往后你亦不必特意告知。”
      他的意思商逸明白。
      当前武道堂而皇之驻守天子脚下,该避嫌的只多不少,而齐清又是不沾手朝堂大事的皇子,这事要被别的王爷听了去,不免要起一番风波。
      到王府时已是入夜,直闯竹峰院后但见庭内灯火阑珊,若不是方才凑近一看,商逸还注意不到一件新鲜事。
      “盼几度辞旧迎新,十王爷的新衣上总算有了点色彩。”
      自母妃过身,舞勺之后,齐清便习惯了素洁装扮,身上衣饰除逢年过节绣有如金线大鹏纹外,一律暗花云纹示人。
      商逸再次起身,围着他前后打量,赞道:“外袍柳枝如指柔,内衣柳叶乘风起。新岁新气象,不错!”
      齐清表情淡然:“你再不回府,京城宵禁之令一视同仁。”
      商逸终于确定今日不宜探友,摇摇头拍拍衣摆准备走人:“王爷保重。”
      “我送你。”
      “不了。与其送我,你还是赶紧进屋歇息吧。”
      齐清点点头:“百官宴上再举杯共饮。”
      商逸笑:“一并说说那卓嫣鸾英勇救人的丫鬟。”齐清眯了眯狭长的眼眸,目送他离去。

      *

      这日申时,柳询敲响了信王府的大门。
      一个下人走出来,奇怪地打量了她一眼:“这位姑娘有何事?”
      “打扰了。我是卓府的丫鬟,这里有一封我家老爷给十王爷的信。”
      下人对卓姓人家有几分记忆,因之那卓家三小姐的蛮横,更因她对十王爷的诸般刁难冒犯,听毕面上不由闪过疑色,只是不敢耽搁,匆匆走回门内,没多久,齐清的总管现身了。
      当日被救,齐清并未对府中人多提,然而第二、三天,为柳询替自己求助之事,让总管备拜帖带上薄礼,到卓府登门致谢,一来二去,他想不对这卓嫣鸾的贴身婢女印象有所加深也不行。
      “柳姑娘带来的信,我会交给王爷。”见她递过信,却仍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总管问道:“你还有别的事?”
      被看了出来,柳询在他难辨喜怒的眼神下堪堪按住退缩的念头:“可否请王爷出来一趟?”
      总管的目光蒙上一层思量。
      一盏茶的功夫后,齐清披着一袭藏青色外袍映进了她的眼帘。
      以为会被婉拒或直接打发的,抱着不知从何而生的微弱希望,她还是提了出来,没想到齐清真的依言来见自己。
      斜飞入鬓的剑眉微敛,赶在他问出她不难料到的问题前,柳询忙先说为敬:“王爷不是说过,想得到什么奖赏,只要我来提、只要你能给,都将答应吗?”
      两人穿过长街和人群,在给京城市集镀上浅白金箔的冬日下,齐步停在一个小食摊前。
      “这就是你的目的地?”他转向展露笑脸,像立刻便要坐到随便一张简陋木凳上的柳询。
      柳询收敛了下,终是没压住唇边的直白笑意:“给王爷请客,就是奴婢想要的奖赏。”
      不久,热烫的葱花细面跟大芥菜鱼头豆腐汤新鲜端上了桌。
      四周客人或多或少认得这位病王,此刻见他来此,既惊讶又莫名生出幸运心理,毕竟知晓他的人,无不听闻过他体察民间疾苦的事迹,是以即使有心讨论,靠近他们的几桌客人都自觉食而不言。
      齐清再次确认她只点了一份食物,“你不要吗?”
      柳询慌忙摆手,笑道:“我不饿。王爷快趁热享用!”
      齐清并不坚持,执起摊主提供的筷子,姿态从容地低头开动,仿佛这里绝非难登大雅之堂的街边小店。
      “如果不够,王爷可以再点。”柳询愉快提示。
      熟料齐清喝下小半碗剩下的面汤,抬眼答道:“不必。我这一碗已比其他客人的多出一倍份量。”
      柳询自是明白这是摊主的好意,听完又忽然担忧起来:“可王爷你……”
      “无碍。我正巧用午膳时没有食欲,难得此际补上。”
      他最好不是顾及自己才这么说的。柳询一边长出一口气,一边心算待会要多给摊主几文钱。不轻不重,面前响起一两银子落下的声音。
      柳询迟钝地眨了眨眼,但听他说:“若非来的是我,摊主定不会多做一份。我为之付账,很合理。”
      她为难了。
      踌躇间,旁边的齐清已放下面碗,修长得有些过份的一双手转而伸向还大一点的汤碗。那汤看上去份量惊人,其实只要把鱼头捞起来,余下的材料就显得有些瘦小了。
      齐清舀了舀白气淡淡的鱼头汤,小喝下去一口。柳询回过神,看到这一幕,在这冻人的腊月里不觉心头发暖。
      “王爷,鱼汤味道如何?”问出声后,她方发觉自己的喉咙微微紧缩了起来。
      齐清抬头看她一眼:“不错。”
      柳询闻言松了口气,双手不由自主合握在一起:“太好了!”
      齐清有些意外,随之垂下的眼睫不经意掩去一缕滑过的流光。“可是汤里除了你刚才提到的食材,还有其他。”说罢,浮出汤面的汤匙上多了几粒方颗状的东西。
      “回王爷,这是茶瓜,即经过腌制的白瓜。和大芥菜一同熬汤,清热的效用会更好。”
      “你常食用?”
      柳询一愣,脸红了红后低声答道:“茶瓜平日里当零嘴单独食用亦可。毕竟我们做下人的……倒是王爷能接受这些市井粗食,真叫阿询又惊又喜。”
      寒风刮过长乐街,吹得小食摊的篷顶轰隆作响。
      “府中厨子一头半月也会做几道民间膳食。市井又如何?民以食为天,食在民间,改朝换代的明君有多少不是来自稗野。”
      柳询怔证的,她没上过学,十王爷这番话包含太多要待她一点点梳理琢磨的信息。
      齐清见状微弯起唇边,正欲接着埋头清理汤食,一丝痕印却倏地掠过眼前。
      她的手还保持着扶住鬓发的姿势,突然感到如芒在身,抬眼便看到齐清眯起长眸盯着自己。比起四目相投,柳询发现此刻更怕他注视自己的手。
      “王爷……”
      齐清看向她的眼睛,“如实回答我,你手腕的伤痕是如何一回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