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四十四章 ...

  •   第四十四章气同连枝

      铜人阵瓦解。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负了伤,若门后再有什么索人性命的东西,恐怕难以抵挡。杨志仍然一马当先,进了这道门。鲁智深怕他有闪失,拎着禅杖紧跟其后。剩下众人鱼贯而入。

      门那边又是一条甬道,在甬道的尽头,有光。

      “难道是那砚台发出的宝光?”史进道。

      “哪有砚台会发光的。”施维络嘲笑他。

      “打赌?”史进不服气。

      “赌就赌。输了的人是小狗。”

      二人正斗着嘴,并不十分长的甬道走到了尽头。出了甬道,竟是山洞之外的一片空地。这光就是寻常的日光。

      七个人在黑暗的山洞里呆久了,眼睛被刺得有些睁不开,待看清了眼前的状况,不禁都是大吃一惊。

      眼前,是身着铠甲手持弓箭长枪的士兵。为首一人端坐马上,穿着浅铜色的铠甲,外罩猩红的斗篷,斗篷随风飞舞,仿佛烈焰燃烧。

      双枪将董平。

      “恭喜诸位破阵而出。”董平朗声道,“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能够活着从这个阵里出来。可是今日我带入阵中的只有五位,为何出来的却是七位?你们可知私自入阵是死罪?”

      “于是你就用这个阵势来吓唬我们么?”时迁冷笑道。

      “不是吓唬,是拿贼。”董平也冷笑道,“我知道你们所谓‘梁山好汉’是不怕吓唬的。你们在城外四十里驻扎想打我东平,还派了你们几个进来探听虚实,没想到却误打误撞前来闯阵了。”
      原来就在杨志施维络他们入阵以后,董平终于等来一个身负重伤却跌跌爬爬奔回的探子的回报,说那四十里外的树林里驻扎的是梁山的人马。董平怀疑这闯阵之人也是梁山派来的奸细,就带了大队的人马前来,此时便是有意拿话试他们一试。

      时迁正色道:“梁山好汉又如何!替天行道,远胜你们这些官军百倍!你们设阵,名为选拔人才,实为驱除异己。我观察已久,进阵之人皆是有进无出,偶有一两个退出之人也被你们截杀。”

      看来自己果然没有猜错。既是梁山的奸细,那么便一个也不能留。那个姑娘…也是。想罢,董平一笑:“这位好汉看来是有备而来。朝廷要招的是能够破阵而出的人才,那些无法出阵或是半途而废的碌碌之辈,留他何用!”他挥了一挥手,“放箭!”

      众人早已处于戒备状态,闻听董平一声“放箭”,立时挥动武器搏打凋翎。如此以少对多,又是面对弓箭,必然吃亏。鲁智深吼道:“兄弟们莫要给他射程!”

      七人皆欺身向前,弓箭手很快没了射箭的距离,纷纷拿住长矛刀斧冲向他们。

      时迁大喝一声:“诸位!擒贼先擒王!”话音未落他自己已如一道黑色旋风飞向董平。

      董平不慌不忙从得胜勾上摘下双枪,一夹马腹,跨下马直直向时迁冲去。前面已经提起过,马将对步将的优势,在速度,角度,力度方面步将与马将都不可比,所以时迁无疑吃了很大的亏,只是他速度快替他赢得了一定的先机。

      杨志也上来与时迁一起力战董平。董平策动战马,手中双枪如双龙出水,银光流泻。杨志不禁暗暗叫了声好。

      剩下的人与董平带来的人马打得不可开交。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杨志众人渐渐落了下风。

      正在这时,由远而近驰来一匹快马,马上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大声喊道:“董将军!董将军!不好了!小姐被人掳走了!”

      董平一愣,杨志时迁见是个机会,同时举刀相袭。董平双枪架住两把刀,竟然双手皆不力亏,手腕微动,四两拨千金,将刀挡开。岂料杨志那一刀其实是虚,见董平挡开,马上实招使出,砍向董平腰间软肋。董平要躲已是为时甚晚,勉强扭身让过一段距离,却也生生被杨志的流星碎岩刀划过腰侧,鲜血涌出。

      董平忍痛一夹马腹,虚晃一招,撤出战圈,迎着那前来报信之人而去。时迁要追,被杨志拉住道:“逃!”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好汉跟着杨志,从董平撤离打开的缺口杀将出去。

      董平竟也没有教人再追,自放了他们去了。

      @

      杨志等人逃到城外。杨志、施维络与鲁智深自然是回树林里的营寨去,问其余几人去处。史进说去寻越离先生;李云公事未完,自回住处。二人告辞离去。剩下杨林和时迁。杨林要跟着杨志,杨志无奈却也未说什么;时迁没有表态。

      “时迁大哥,不如随我们一起入伙梁山吧。”施维络道。

      “不错,时迁兄弟好身手。若是来我梁山,必然是个英雄了得的头领!”鲁智深也道。

      时迁看了看三人,心道自己现如今确也无去处,杨志与施维络方才在阵中对自己又有救命之恩,恩人开口了,自己便答应了罢。想罢点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

      杨志、鲁智深、施维络、杨林与时迁五个人回到东平城外四十里的树林里见了宋江与吴用,将东平城中破阵一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枕墨砚重现江湖?”林冲闻言吃了一惊。

      “林教头不必忧心,待我等打下东平便可一探究竟。”吴用微微一笑道,“如今那东平的顶梁柱董平负伤在身,那‘小姐’又被人掳走,正是城中大乱之时,我军可以攻城了。”

      宋江拉着时迁道:“时迁兄弟,往后你就是我们梁山的一份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山上的兄弟们都是你的亲兄弟姐妹!若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哥哥兄弟们都会两肋插刀!”

      时迁抱拳道:“多谢公明哥哥,小弟前来入伙,愿为梁山效犬马之劳!”

      宋江点点头,又道:“鲁大师、杨兄弟,你们此番与白胜兄弟进城探听消息劳苦功高,且先去休息吧。”

      施维络也要跟着鲁杨二人走,却听宋江道:“小络,鲁大师、杨兄弟进城是探听消息,你却跟去做甚,简直胡闹!”

      施维络自知理亏,不敢顶撞,任宋江训了一顿,才悻悻离去。

      当晚,宋江与诸位好汉定下第二日正式攻打东平。着了戴院长立即启程去东昌城外报与花荣知晓。

      第二日,梁山军三更造饭,四更上马,向着东平府浩浩荡荡而去。

      天色平明,远远见着东平府城楼,城前早有董平得到消息,摆下人马接着他们。到得近前,白胜对宋江道:“对面为首那人,便是双枪将董平。”

      宋江闻言打量对面这员小将。只见此人生的一表人才,金甲红缨,风流倜傥之姿尽现,又见他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一联道:“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见了此联,宋江一笑,道:“此人胸有大志,是个英雄人物,只是年纪尚轻。若能为我所用,梁山必如虎添翼。不知哪位兄弟愿出马与他一战?”

      镇三山黄信道:“小弟愿往!”

      宋江点了点头。黄信拍马挥丧门剑上前,要战董平。

      董平勒马前行几步,朗声道:“来将何人?通上姓名,董平枪下不死无名之鬼!”

      黄信大怒,道:“你家爷爷镇三山黄信是也!黄口小儿,休要猖狂,看爷爷给你点教训!”说罢马已冲到董平跟前,举剑便劈。董平左手枪磕开黄信的阔剑,右手枪如蛟龙出水直刺黄信前心,
      黄信顺董平磕剑之势,收剑回挡他右手枪。二人一来一往,战在一处。

      初时黄信还董平不分上下,二十合之后便看出落了下风,董平那两条枪使得出神入化,好似银蛇飞舞。霹雳火秦明见徒弟要吃亏,忍不住擎狼牙棒上前助阵。董平双枪接住秦明狼牙棒,力战两人,不见惧色。

      宋江阵中,军师吴用点头道:“那董平挨了杨志兄弟一刀还如此神勇,看来我等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军师可是有了良策?”宋江微微一笑,问道。

      吴用颔首。

      宋江会意,怕伤了董平,下令鸣金收兵。

      @

      “梁山兵马攻打东平?好大的胆子。”说话人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将军,身材颀长,在穿着盔甲的诸将中显得有些偏瘦。面如冠玉,鼻若悬胆,两道漆黑的剑眉飞扬入鬓,深邃的眼眸中寒光闪烁,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威仪与冷冽。他垂眸思索了片刻,又问前来报信的探子道:“双方战况如何?”

      “回张将军,双方战了一场,起先董将军占了上风,却又杀出另一员将来二人双战董将军,但是不知为何,董将军要吃亏之时那梁山人马却收兵了。”探子如实回答道。

      少年将军点了点头,道:“你退下吧。”他先找人向太守禀明,又对身边两个领头的属下道:“龚旺、丁得孙,你二人把守好城池,我自点兵两千前去支援东平。”

      原来他正是东昌府的兵马都监,姓张名清,人称“没羽箭”,打得一手好飞石,一支出白梨花枪也使得出神入化。东平东昌乃相邻州府,于是张清与那东平府的董平平日里私交甚密。张清少年老成,董平其实比他大上两三岁,但在张清眼里董平却多是小孩子心性,因此有心无心地如其兄长一般回护。今番听说东平出事,唇亡齿寒,自然少不了前往支援。

      张清顶盔冠甲率领两千名军士向东平府方向进发,出城走了二十多里地,却见前方一片树林前一支人马正迎着他。为首的是一名白袍小将,银盔银甲银枪,外罩雪白的锦袍迎风飞舞,好不英武。此员战将身后数千人马盔明甲亮,整齐划一,一直延伸进树林之中,看不清人数,只隐隐看见树林中有飞扬起还未落尽的尘土,听见远远传来战马的低鸣,军队延绵甚远。

      “对面来的可是张清张将军?花某在此等候将军多时了。”白袍小将声音朗朗,语气里有种让人说不出的闲散意味。仿佛此刻二人身处的不是战场,而是某个午后酒肆,他只是等候张清前来赴约的一位挚友。

      张清定睛观瞧,一看识得此人,不禁冷笑道:“张清可真没想到今日居然能与花知寨会上一会。我只听说梁山派人攻打东平,却没曾想梁山人马居然壮大到如此程度,居然想同时打下两座州府,胃口太大说不定会被撑死哦。”

      “嗳,多谢张将军关心。如今各地烽烟四起,割据混乱,我水泊梁山兵精将足,为己谋划两个州府,亦是情理之中。”花荣好整以暇地笑道,“张将军如此匆忙出行,莫不是想去援助东平?将军可知你东昌也将要不保了呢。”

      张清冷哼了一声,道:“休要废话,吃我一记!”话音还未落,一颗飞石便奔花荣而来。花荣急忙侧身,堪堪躲过。那飞石却来势不减,砸在后面一个兵士头上,顿时砸起一个大包,那兵士哎哟一声,栽倒在地。有旁人忙上去扶助。原来花荣平日里习箭术,因此练得好眼力,才能躲过此石,不然一般人哪里能挡。花荣这边众人正皆惊叹张清飞石,那边张清又连甩出数颗石子。

      花荣大喊一声:“架盾!不得乱了阵脚!”便兀自迎着张清的飞石策马上前去。

      “花知寨果是有些好本事的,不愧为将门之后!”张清见花荣来得近了,一手又连打出两枚飞石,一手从得胜勾上摘下出白梨花枪举枪便搠。花荣挺雪山飞龙枪拨飞两颗石子,与张清的出白梨花枪绞缠在一处。只见两道银光乱舞,枪尖红缨翻飞,二人斗得激烈。

      张清飞石天下无敌,但枪法上却是逊了花荣一筹,渐渐觉出抵挡吃力来,一不小心让花荣的枪尖顺着小腹滑了过去。张清穿的是轻甲,小腹处立刻见了血。张清见花荣气定神闲的姿态,又瞥见黑沉沉的树林中不知多少兵马,心中不禁更加顾忌。想到这里,张清虚晃一招,摸出三块飞石分别奔花荣的头、胸、腿打去。那三块飞石急似闪电,快如旋风,花荣歪头、侧身,却来不及策马扭转,奔他大腿的那块飞石正砸在他的小腿迎面骨上。花荣吃痛,手中缰绳一抖,带的□□赤云奔宵宝马原地转了一圈。张清趁此空隙拨转马头撤出战圈道:“今番你我各有胜负,天色不早,明日再战!”说罢收兵而去。

      花荣自不去追,亦吩咐吕方郭盛收兵退回树林之中。原来花荣本来人马甚少,为了迷惑张清,便列队在树林之前,让王英、燕顺、郑天寿三个在树林里制造些马嘶烟尘的假象,让张清摸不清自己的虚实。

      @

      张清带伤回了东昌府,将自己在城外二十里遭遇梁山兵马之事报与太守刘天喜。刘太守一听顿时慌了手脚,原地打转,自言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张清见太守如此模样,强忍心中烦闷,道:“大人不必担忧,梁山兵马乃乌合之众,张清必保得我东昌府平安无事。”太守见张清打了包票,心方安定。

      张清回到住处,找了军医来包扎好伤口,之后连夜派出了几路探马前去探听花荣虚实。

      伤口隐隐作痛,这边花荣虎视眈眈东昌,东平那边又不知战况如何。张清一夜不成眠。

      清晨起来,派出的探马接连回来,回报说那树林中营帐连绵,人影憧憧,兵戈闪亮,兵马似有万人之多。张清命令不得报与太守知晓。行至院中,扑棱棱飞来一只信鸽,张清伸手接着,从脚环上取下纸条,展开。

      “安。勿挂。”

      张清冷笑一声,将那纸条又卷成一团,自语道:“梁山攻城都已两日有余,方才捎信告知安好,好你个董疏楼!”

      @

      董平此刻正是焦头烂额,一点也不安好。

      程小姐那日出门,竟被人掳走,董平得知此消息后走神被杨志在肋下砍了一刀,逃脱了诸人。回到府内,董平被程万里太守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又责令他在三日之内找到小姐,不然军法伺候。董平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地寻找程素颜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说梁山兵马向东平府进发。于是董平又只得披挂上阵,去战那梁山兵马。打斗之时董平暗暗心惊梁山上竟有如此高手,一来还是两个!仗着自己年轻,勉力支持,力敌二将,却伤口崩裂。好在梁山不知为何很快收兵。

      回到城中,程太守又是一通臭骂,小姐没找到,又没敌过梁山贼寇,果真一介武夫,百无一用。
      董平心中愤懑,休养了一日,第三日上率兵出城,一心要与梁山贼寇决一死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第四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