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二章 ...

  •   第二十二章落花有意

      女子眼神中充满了惊恐,滚下床来,趴在柳画桥脚边,一边磕头,一边道:“公子饶命,贱妾今日扰了公子雅兴,愿意为公子做牛做马,只求公子饶贱妾一条性命。”

      “公子?”柳画桥低头一看,原来自己还穿着来时的书生衣服,不禁“扑哧”一笑:“不用跪我,我不是什么公子,而是和你一样的女子。”说着,柳画桥将绑在头上的发髻放了下来,如瀑布般的黑发垂了下来。

      女子一脸疑惑的看着柳画桥,也不敢站起身来。

      “姑娘放心,我们不会害你性命。”柳画桥一边说着,一边将她扶起身,道,“我且问你,你叫什么名字?从何处来?可有亲人在此处?”

      “奴家姓聂,闺名胜琼,是都下人,幼时家境尚可,后母亲重病,为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中钱财,母亲最后却不幸亡故。胜琼只得随父亲四处乞讨,有时在酒楼里唱个曲儿赚些钱糊口。”女子眉目低垂,怯生生地答道,“前些日子到得此处,父亲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只余小女子一人,将身边仅剩的钱财料理了父亲的丧事之后便再无以为继,只得自己一人继续在酒楼各处卖唱。”

      柳画桥见她楚楚可怜,又听她说话用词文雅有条有理,不禁生出几分好感来,又问道:“那姑娘日后有何打算?”

      聂胜琼摇了摇头。

      柳画桥想了想,道:“你可识字?”

      “奴家小时候跟私塾的先生学过一些日子。”

      “我叫柳画桥,我看你孤苦伶仃,不如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如何?也好过你整日卖唱,担惊受怕。”

      “奴婢愿跟随姐姐左右侍奉。”聂胜琼卑恭地深施一礼道。

      柳画桥忙伸手搀扶,道:“以后在我面前不必多礼,我还需胜琼妹妹多多照顾。今日妹妹受了惊吓,早些休息吧。”说着就要去外间。

      聂胜琼却死活不肯,非要帮柳画桥干活,柳画桥无奈,强令她休息,她这才在外间睡了,说里间应该留给主人。

      柳画桥一路颠簸而来,本已十分困倦,但是心事重重,无法安心入睡,于是披上衣服,走过外间屋,听见聂胜琼熟睡的均匀的呼吸声。轻轻推开门,月光洒下,冰凉如水。

      江州的夜晚十分沉静,虽是夜深却并不十分凉,风里夹杂着一丝江水的腥味,柳画桥想起了上一次与宋江一同赏夜景的情形。

      “可是又换了环境,睡不着?”耳边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不用回头,柳画桥也能辨认出这个声音。

      “宋大哥不也一样?”柳画桥没有转身,轻声道。

      来人轻笑一声,似是自嘲,道:“我总是说不过你。”慢慢踱步到柳画桥身边。

      柳画桥转头去看他,他与她并肩而立,抬头望着星空,轮廓分明的侧脸透露着沉静与坚毅,他的胸膛起伏的很平静,却又似乎隐藏着惊涛骇浪。

      那一瞬间,她忽然心潮澎湃地希望这一刻的时间可以永恒,他们可以永远这样美好地站在一处,并肩看江山如画,天地浩大。

      “为何来到此处?”宋江突然缓缓开了口,却并没有看她。

      “我……”平日里巧言善辩的柳画桥一时语塞。她真的就这样告诉他她喜欢他,所以不远千里追随而来吗?

      “我曾有过一个妻子。”他没有等她的回答,自己说了下去,“她长得很美,在她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比她更美的姑娘了。”

      柳画桥心里惴惴不安起来了。她有些不祥的预感。

      “娶她的时候我刚进衙门做事,正是春风得意,双喜临门。我在江湖上结交了不少朋友,有时带回家里,她总是早早就备好一桌好酒好菜,不管我的朋友多么粗鲁她没有过丝毫怨言;有时我跟朋友彻夜长谈不归她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派了小厮送衣服来给我。”他双眼迷离,似乎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在我们婚后的第三年,郓城县发生了一起大案。一户张姓财主被人灭门,钱财被席卷一空,我跟兄弟们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凶手,是一伙强盗。我们定下计策,半夜带着官兵前去围剿,攻其不备,最后大获全胜。老爷很开心,嘉奖了我们所有兄弟,第二天晚上在县衙举行庆功宴,我们彻夜喝酒狂欢。”他顿了顿,又继续缓缓说道,“等我酒醒已是日上三竿,我回到家,却见家门大开,叫了两声,没人答应。我心知不妙冲进门去。”宋江住了口。

      柳画桥看见他喉头动了动,似乎很艰难的咽下什么,心里忽然难过起来。却听宋江又开了口,语调冰冷,像在说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家里的三个仆人全倒在堂屋里,被人砍死了。卧室里,她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也已经死了。是那伙强盗一个逃脱的同伙干的。她死了以后,”他说着,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她,“我就发誓不再娶妻。”

      柳画桥虽然被宋江带入到他那段往事里也跟着悲伤起来,但心里又升腾起些许的愤怒,聪明如他,早就看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了吧,如今她话还没说出口,却被他一段往事给憋死在腹中,柳画桥甚至恶毒地想这是不是其实就只是他编的一个故事,想以此为借口来绝了她的念想。她不甘心地望向他,却看见他的目光里有深深的悔恨和哀伤,他的表情里每一丝纹路都充满着悲哀,让柳画桥的心深深地沉了下去,起初那些小愤怒瞬间没了踪影,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突然与你说这些很突兀。”宋江苦笑了一下。

      柳画桥摇了摇头,道:“我明白了,大哥。”她又想了想,说道:“但是,画桥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我不会煮酒弄茶,裁衫补褂,但我可以出谋划策,与大哥一同策马疆场,不游移,不怀疑,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纵千万人吾亦往矣!”

      宋江微微叹了口气,怜惜地看着柳画桥,轻声道:“只怕,有一天,你会恨我。”

      柳画桥双目明亮,坚定道:“即使你不爱我,我也不会怨恨你。男女之事,从来两厢情愿,今日我已将心中之言向大哥表明,也了解了大哥的态度,日后之事,需看缘分,我也会努力。”

      宋江见她如此,表情柔和了下来,道:“小桥当真与一般女子不同。”他深吸了一口气,解下自己的斗篷,与上次一样,披在柳画桥的身上,“更深露寒,回去歇息吧。”

      @

      柳画桥目送宋江远去,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刚才与他谈笑的坚强面具一下消失不见,她裹着宋江的斗篷,慢慢地蹲在原地,无声地哭泣,断线珍珠般的泪水滚滚而下,起初她还紧紧咬着嘴唇竭力不发出声音,到后来实在无法忍住,呜呜地抱着头痛哭起来。今日宋江没有言明的拒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装着所有负面情绪的魔盒,来到这个陌生世界后压抑下的所有委屈、困惑、恐惧和不安都随着泪水被释放出来,柳画桥也从来不知道自己会有这么多的眼泪。

      哭了良久,方才勉强止住悲声,回转精神想要站起来才发觉脚已蹲得麻了,刚立起身子便是一个踉跄,她正认命地准备摔倒在地时,一双手扶住了她。她抬头,正迎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它的主人正关切地望着自己。

      “小乙哥……”柳画桥脸唰地红了,她不知道他来这里多久了,看到了多少自己的糗事,不禁低下了头。

      “没事吧?”燕青递过来一块干净的手帕,“我睡不着,散步来此,却不巧见你如此。”燕青其实早就来了,刚才柳画桥与宋江的对话也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后来见宋江离开,他也本想装作不曾来过悄悄离开的,却没想到刚刚在宋江面前还坚定冷静的柳画桥忽然失声痛哭,心里不禁有些不忍,又怕她伤心难过出了什么事情,因此一直隐在一旁默默看着她哭,此时看到她要跌倒方才现身。

      柳画桥低着头,接过手帕擦掉眼泪,轻声说了句谢谢。

      两人静默无言,柳画桥刚想抬头看燕青在做什么,忽然耳边响起了悠扬的箫声。

      燕青执一管白色的箫,那箫通体雪白,在月光下晶莹可爱。不知是什么曲子,婉转曲折,起先缓慢呜咽,渐渐上扬高亢,转而波澜壮阔。

      柳画桥在箫声中竟然由刚才的委屈伤心里渐渐随着曲声的上扬而转换了心情。人生何其短暂,虽有苦苦追寻求而不得之事,但也有更加壮丽的事业,只有自己不停地向前,才能够跟上他的脚步,一直一直站立在他的身边啊。

      真是一支化腐朽为神奇的曲子。

      “这曲子叫什么名字?”曲毕,柳画桥好奇地问燕青。

      燕青转头看了看她,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轻快地一笑,道:“心情好些了?”

      柳画桥点点头,又追问:“到底叫什么名字嘛?”

      “我临时编的曲子,”燕青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长箫,“你既然非要问个名字,那就叫‘烟柳画桥’如何?”

      “不好,”柳画桥虽摇了摇头,但脸上表情不禁莞尔,“这曲子开头柔肠百转,倒是和了这名字,可是最后跌宕恢宏,跟这名字差了十万八千里去。”

      “自古曲映人心,小桥听的是跌宕恢宏,可我吹奏时心中却只有烟柳画桥啊。”燕青面带笑意,眼里闪着坦诚而愉快的光芒,让柳画桥从心底里畅快了起来,也跟着笑了。

      “好了,回去睡吧,一路奔波而来早该累了吧。”燕青见她笑了,收起长箫,看看月亮,“看玉兔都要西斜了。”

      @

      第二日起来柳画桥见到宋江,二人默契地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柳画桥将聂胜琼介绍给大家,李逵笑嘻嘻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上前道:“昨儿个俺莽撞了,还望姑娘恕罪。”

      聂胜琼似是还有些害怕,微微向后退了半步,求助地望着柳画桥。戴宗见状拍了李逵一下道:

      “看把人家姑娘吓得,以后可万万不可再胡乱惹事了。”
      柳画桥一笑,将聂胜琼掩在自己身后,轻声道:“别看他们粗鲁,却都是好人,久了你自然觉出他们的好来。”

      聂胜琼好像还不太明白她的话,只是眨着一双大眼晴点了点头。

      宋江来到江州之后一直要求去营地里与那些别的犯人一起干活,并不因为戴宗等人的特权就偷懒耍滑。燕青起初与柳画桥站在城上看宋江在牢城中服役时十分惊讶。

      “大哥就是这样的人。”柳画桥心中升起些小小的骄傲,她喜欢的他如此与众不同,即使此时服劳役的人成百上千,都满身泥水看不清面目,她也能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他。

      燕青暗暗点了点头。来到江州与这帮人共处了些时日,发现宋江是个远比方腊值得主人投资的人选,与宋江相比,方腊过于小器了,过于纠结于一些目前小事上,比如匆匆挖掘教中以前埋在北方的宝藏。如果他可以看得更长远一些,以后北方也将会是他的天下也未可知。而宋江的每一步似乎都很不起眼,但把眼光放久远一些便会发现其实他每一步都自有道理,广厦万间须平地起,少不了其中任何一砖一瓦。他决定继续跟着宋江看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想。

      燕青开始记事的时候,就在主人卢俊义身边了,卢俊义给了燕青一把箫,说是他父亲的遗物,是用他母亲的一根腿骨雕成的一管骨箫。卢俊义没有细说,燕青也没有追问过关于他父母亲的事。卢员外就好似他半个父亲,虽然燕青一直叫他“主人”,他却早已以燕青的父亲自居。卢俊义常念叨乱世欺人,旧国不堪,现如今刀兵四起,各方豪杰涌现神州,他愿以万贯家财相助一位明主来为天下百姓争一个太平清明。此时方腊出现了,他前去卢府上拜望卢俊义,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卢俊义并未马上答应,而是暗中派出了燕青,探查方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他相助。

      燕青跟着方腊一路北上,发现他有些过于自负,甚至刚愎自用,又生性残忍,并不爱护百姓,心中已有计较。没想到在江州又遇见宋江,发现此人似乎不容小觑。

      “他怎么来了。”燕青的沉思被柳画桥的话语打断,顺着柳画桥的目光向城下看去,竟看见方腊带着卓万里正站在服劳役的宋江旁边跟他说着什么。宋江直起腰,抹了把汗,摇摇头,似乎对方腊的什么话表示了一下不赞同。方腊躬身施了一礼,便转身向城上柳画桥他们这边走来。

      “方大哥。”柳画桥打招呼道。

      “方教主。”燕青一抱拳,“今日如何有空来到此处?”

      “柳姑娘,小乙兄。”方腊也一抱拳。来到二人身边站定,道:“上次琵琶亭内与众位英雄相聚甚感意犹未尽,今日得空便前来邀约。听友人讲,这里有一座浔阳楼也是极好的去处,方才去请宋兄,宋兄却说要做完一天的劳役。”方腊说着又看了看城下埋头苦干的宋江。

      “大哥就是这样的人,方大哥还需多多谅解。”柳画桥重复了一遍刚才跟燕青说的话。

      “呵呵,”方腊瞅瞅她,道,“那不知二位可有时间圆了上次方某做东未成的心愿?”

      “方教主如此客气,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燕青微笑道。

      一行四人从城头下来,及至江边,行了不多远来到一座楼前,只见此楼凭江而立,气势远胜那日的琵琶亭,进了楼中,方腊给了小二好大的一块银子,小二将几人带到楼上一个临江的位置。柳画桥好奇地四处打量,只见所过之处,四周的墙壁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题诗留名,多为豪迈之词。看着看着柳画桥忽然心中产生了疑问,以她所见的宋江这样一个如此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之人,后来怎会在这人来人往的地方提那反诗,还属上姓名?这其中有什么样的隐情?

      方腊坐在柳画桥身侧,忽见柳画桥看着墙上的题字出了神,也不禁看起那些先人之言来,边看边道:“此等美景当前,确使人生出吟诗作赋的情怀来。”

      “方教主要在此所办之事可曾顺利解决?若有需要之处,尽管向小乙开口。”燕青并不客气,拈了一块点心送入口中。

      “呵呵,有小乙兄这一句话,方某已经感激涕零了。”方腊笑道,“不过是教中一些杂务,不足为外人道也。前日在此处识得了宋江宋大哥这几位好朋友,方某倒是想真心结交,还望小乙兄和柳姑娘多多帮在下引荐一二。”

      “我与宋大哥也是只有一面之缘,引荐的事情还得靠柳姑娘了。”燕青不动声色道。
      柳画桥见方腊将目光投向自己,心中忽然灵光一现,似乎想起了什么,但又没有马上抓个真切,只得道:“方大哥此言差矣,何来引荐之说。那日琵琶亭上,大家一同喝过酒,品过菜便是已有兄弟之谊,方大哥说什么引荐那是生分了。”

      “听闻柳姑娘此言,方腊倒是羞愧了。姑娘真乃女中豪杰,方腊先敬柳姑娘一杯。”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柳画桥拿起酒杯看了看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道:“奴家不会喝酒,方大哥见谅。”

      “这里的酒有个名字,唤作‘蓝桥风月’,”方腊一笑道,“柳姑娘不妨尝尝,此酒甘甜清洌,不易醉人。”

      “蓝桥风月,果真好名字。”柳画桥闻言微微抿了抿杯中的酒,果然,既不辣,也不苦,味道十分特别,带着浓厚的甘甜香气,一尝之后欲罢不能。喝着这像饮料一般的美酒,柳画桥之前的拘
      谨警惕不禁都有些放松下来。

      方腊又问了问宋江是因何发配至此的,柳画桥都含糊地带过,心里却有些心惊肉跳。水浒里并没有记载宋江在还未上梁山之前就与方腊相识,可是此时的方腊无疑已经对宋江有了十足的兴趣,他是想做什么呢?想进一步地思考,却觉得头脑有些飘忽,思维聚拢不到一起,心知是那酒起了作用,后悔却已迟了,举箸的手也不听话起来。

      “柳姑娘醉了。”燕青看了看柳画桥,向方腊说道:“小乙先送柳姑娘回去吧。”